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閣臣夫人日常 第121頁

《閣臣夫人日常》 第121頁

長宜見他還是頭一次賴床,便躺下陪著他繼續睡了一會。這幾日連續的擺宴治酒,徐太夫人也到疲累,讓幾個兒媳都不必去清心堂請安。

一刻鐘后徐衍起床穿,他今天還要去拜訪梅大學士,自然是不能太遲了。

長宜坐在鏡奩前面梳妝,的頭發用桂花油養的又黑又亮,鬢發如云,就是給不人梳過頭發的賈媽媽也忍不住稱贊一句:“夫人的頭發真好,梳鬟髻肯定很好看。”

長宜在家的時候都是梳簡單的圓髻,擱在賈媽媽上就是屈才了,長宜看出的心思,笑著道:“那今日就梳鬟髻吧。”

賈媽媽很是高興,使出畢生所學給長宜捯飭了一番,果然和圓髻是有所不同的,戴上南珠釵,襯得更端莊溫婉。

徐衍已經穿好了服,坐在臨窗的炕上等著,賈媽媽梳完頭笑著說:“四老爺,您瞧夫人梳的發好不好看?”

徐衍放下手中的書,還認真的看了看,點頭說:“是好看的。”深邃的目在長宜上停留許久。

長宜被他瞧得有些不好意思,讓賈媽媽梳完頭就出去了,兩人用過早飯去清心堂,徐衍請了安就和徐二爺出門了。

徐太夫人夸長宜頭發梳得好看:“你還年輕,是要這樣梳頭。”又轉過和崔嬤嬤說:“我瞧老四家的帶南珠的頭飾好看,我記得我那里還有一套,你去找找拿出來給。”

這些日子徐太夫人不知賞了貴重的品,長宜連忙搖頭:“母親還是留著自己戴,您賞的這一套就足夠貴重了,我可不敢再要。”

Advertisement

徐太夫人有四個兒媳,若只是給一人,難免其他人就有怨言。

徐太夫人看出長宜的顧慮,笑道:“我當初也賞了們不冠子,你是后嫁進來的,才是吃虧呢,母親給你你收下就是。”

鄭太夫人聽說孫兒又病了,帶了鄭大太太和鄭二太太來了徐家看。孩子沒了,外室也送走了,鄭太夫人也不能再用這個由頭繼續拿徐家,臉還是不怎麼好看,看到長宜也沒有說話。

倒是鄭大太太對長宜很是激,拉著的手說:“上次還要多謝四太太你了。”的目落在長宜的小腹上,暗自慶幸傅氏沒什麼事,徐家四爺的嫡子,若真因此沒了,想都不敢想。

雖然鄭大太太主示和,但長宜回想起鄭太夫人推的那一把還是有些心驚跳的,鄭家的人……還是多遠離一些為好,回手說:“您客氣了。”

不想再摻和到鄭家的事中,于是找了個借口先告退了。

鄭太夫人中氣十足,在廡廊下也能聽到說話的聲音,長宜本沒打算聽,下了臺階,卻聽到‘徐四’二字從里面傳了出來。

是在說徐衍,停下步子。

“……太夫人還不知道一件事吧,徐四親自找了史彈劾他的親兄長,徐三爺已經停職了。”

員一旦被彈劾,就要立刻停職待參。長宜即使沒讀過律法,也多聽聞過,所以那日徐三爺在與閑堂攔住他們的馬車,想來就是被彈劾過了,這事四爺不讓說出去,也就沒提過。

但奇怪的是徐三爺也沒和徐太夫人說,所以這些日子徐家一直都是風平浪靜的。

Advertisement

徐太夫人聞言不由愣了愣,場上的人哪個沒被彈劾過,就是老二在朝為多年,也曾被彈劾過是酷吏……老四竟然找人彈劾老三,這是徐太夫人沒想到的。

而且老三都停職了,也沒人到跟前說……

震驚過后,徐太夫人的面有些不悅,鄭太夫人是如何知道老四彈劾老三的?外面也沒有這樣的流言,不然也不會不知道。

“老姐姐,孩子們大了都自有主張,我也不手他們的事,你說老四彈劾老三,這話是從何聽來的?”徐太夫人道。

鄭太夫人冷嗤了一聲說:“怎麼,徐四做出這樣兄弟鬩墻的事來,難不還怕有人說!”

徐太夫人雖不知道中間發生了什麼,但以四子的子,未必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所以一聽鄭太夫人說就知道極有可能是真的。

幾個兒子是再清楚不過的,四子雖是幾個兄弟中最小的,事穩重,決不會無緣無故就做出此等事來。

而老三子偏激,這麼多年約約聽說過三子一些不好的事。也規勸過,但老三聽不聽是不知道的。

不過一時也拿不準他們兄弟倆到底是為了什麼……

鄭太夫人見徐太夫人不說話,倒像又是拿住了徐家的把柄。徐三爺養外室千不好萬不好,但也是的孫婿,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孫婿的職被擼了。

“太夫人,你寵子也要有個度,他這些年做出了多混賬的事,當初他臨門一腳退親,讓蘭姐兒了多大的委屈,如今他倒好了,路亨通,又要嫌他兄長擋住的他的路……”

Advertisement

簾籠微,屋子里的人看到長宜去而折返。徐太夫人怕聽到不該聽的,問道:“老四家的,你怎麼又回來了?”

長宜攥了攥手掌心,上前行了一禮道:“母親,剛才鄭太夫人的那些話媳婦都聽到了。”

“你……”雖說老四和鄭氏的親事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徐太夫人也怕長宜誤會,猶豫了一下正想解釋。

長宜看向鄭太夫人道:“恐怕太夫人還不知道另外一件事。”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b/bjKX5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