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你裝紈绔,我裝瞎,看誰能演 第1卷 181-閉上眼睛都是天黑

《你裝紈绔,我裝瞎,看誰能演》 第1卷 181-閉上眼睛都是天黑

正在沉思的夏元帝聽到兒子的聲音:“爹,我們回來了。”

夏元帝抬頭看了一眼,兒子堂而皇之地拉著兒媳婦的手。

六皇子走到父親面前:“爹,您又看輿圖呢。”

夏元帝嗯一聲:“當年畫輿圖時,主要畫中原和北方,南方那邊去的,畫得比較糙。”

六皇子心里微微一:“爹,您要重新畫山河輿圖嗎?”

夏元帝放下筆:“我老了,跑不,要找個年輕人去。”

六皇子笑道:“爹,您看我行不行?”

夏元帝拒絕:“你不行,朕另外給你差事。”

“什麼差事啊爹?”

“去管琉璃廠。”

六皇子咦一聲:“爹,那不是工部管的麼?”

“琉璃廠利潤大,你去管。”

六皇子哦一聲:“那行,兒臣什麼時候能去?”

“三天后。”

六皇子說話的時候一直沒松開謝君的手,兩個人就像連一樣,他走哪里跟哪里。

他跟老父親說話,在一邊默默地聽。

琉璃廠?就是做玻璃的地方?

謝家也有玻璃,聽說貴的很。

琉璃廠掛在工部底下,工部底下好多廠,造船的、造箭的、造刀兵的、造火的,這些廠都是花錢的廠,只有琉璃廠是賺錢的。

琉璃好看啊,富貴人家喜歡,花大價錢買。

不過目前琉璃廠能造出來的玻璃比較,故而賣的死貴。

君猜測這個會下金蛋的小母大概被人了蛋,不然父皇也不會讓殿下去看著窩。

果然,夏元帝又加了一句:“等把琉璃廠了,再其他廠的賬本子。”

六皇子笑:“爹,我不是在吏部麼,這麼快又要去工部了。”

“吏部不就是管員升遷,年前你定了西北的人員,朕看過了,都比較合適。至于員考核,細則太多,你不需要了解那麼多。”

Advertisement

“爹,都說吏部年底能收禮,我連個蛋都沒收到。”

夏元帝笑道:“等會兒讓膳房給你煮兩個蛋。”

六皇子哈哈笑起來,笑完后拉謝君坐下,從旁邊的架子上找到個東西塞手里讓把玩,自己跟老父親說話。

手里的東西,是個玉制品,仔細,好像是只睡覺的貓兒。

心里笑了笑,可能在父皇眼里,就跟大白一樣,只要乖乖地坐這里玩就行。

這樣也好,一個瞎子,公婆對不提要求,就是最大的寬容。

旁邊父子兩個還在說話,夏元帝跟兒子講琉璃廠的來源 ,里頭主要有什麼東西,管事的是誰,要改進什麼工藝流程。

說完了琉璃廠,夏元帝又跟兒子說火營和刀兵營,里頭大概有什麼爛賬,特別是兵以次充好的事

六皇子聽得很認真。

君也聽得很認真,越聽心里越佩服,這麼多細致的事,父皇記得一清二楚。

說了約莫半個時辰,午膳時候到了,夏元帝停止授課,帶小兩口一起吃飯。

六皇子先給老父親盛飯夾菜,然后給新婚妻子盛飯夾菜。

夏元帝看到兒媳婦碗里堆起來的菜沒有說話,等看到兒媳婦拿起筷子就吃,他的目又變得和起來。

小兩口能吃到一起去,這日子能過。

六皇子很心:“君,你要是不喜歡吃什麼你就說。”

君點頭:“謝謝殿下。”

夏元帝吃得很慢:“小樹,大郎的婚事,你給你五叔打下手。”

六皇子誒一聲:“爹放心,大郎的婚事我肯定要出大力的。”

君不再多言,只管低頭吃吃吃,六皇子中途給夾了兩次菜,看到有不吃的,夾到自己碗里。

夏元帝倒沒在意兒子吃兒媳婦碗里的菜,誰年輕時不這樣呢。

Advertisement

君能聽到,只有和六皇子在吃,對面的人只偶爾幾筷子。

做皇帝那麼累,吃得這麼,這樣能撐得住嗎?

夏元帝安靜地看兩個孩子吃飯,有時候還會給兒子夾菜。

一頓飯吃的比較和諧,謝君吃了兩碗飯后放下碗:“父皇,殿下,我吃飽了,您二位慢用。”

夏元帝嗯一聲:“這樣很好,以后跟小樹來這里,不要拘謹,想吃什麼主說。你爹小時候來我這里,帶著太子一起找點心吃。”

君笑:“我爹經常說,父皇以前教過他很多道理。”

夏元帝笑著胡子:“你爹聰明,那時候各家的父母都喜歡他。”

午時一過,夏元帝要去上書房批閱奏折,六皇子帶著新婚妻子出宮。

到了王府,他迫不及待地拉著進房。

君發現他扯自己裳,一把推開他:“殿下,我要看看父皇給我什麼見面禮。”

六皇子哦一聲,立刻讓人取來那個小箱子 ,打開一看,嚯,滿滿一箱子小金珠。

君,全是金珠子,夠咱倆吃一輩子的!”

手一,笑了起來:“父皇給的真實惠。”

六皇子看到旁邊有個東西,一按,咔噠一聲彈出一個小盒子,里頭有紙,拿出來一看,全是銀票。

五萬兩!

君很吃驚:“父皇怎麼給我這麼多錢!”

六皇子把匣子一關,繼續扯裳:“不管了,給你就拿著!”

君立刻手護住自己:“殿下,這才剛過午時。”

六皇子的聲音帶著火一樣:“好君,管他幾時,眼睛一閉都是天黑。”

……

轉天早朝,夏元帝提了一個重要的議題,諸皇子分封。

文武百立刻嗡嗡嗡的。

吏部楊尚書第一個反對:“陛下春秋鼎盛,諸皇子正是盡孝之時,倘若去了封地,骨分離,有傷天和。”

Advertisement

戶部鄭云鶴也反對:“陛下,若諸王分封土地,不要百年,整個新夏朝疆域全是分封的王爵,若是尾大不掉,朝廷當如何?”

工部秦尚書也出來反對:“陛下,諸王在京城,一來盡孝方便,二來能當差,為朝廷出力。若是去了封地,掌不掌軍政權?若掌權,朝廷要如何控制?”

白尚書沒說話,謝謙也不說話,龐尚書也沒說話。

五個閣老,三個反對。

其余臣子們有反對有贊同,說了一個多時辰。

夏元帝等臣子們說完,起從九龍臺往下走,群臣的心又提了起來。

夏元帝走到下面后才道:“諸位卿說的有道理,為了防止藩王坐大,以后諸王分封,不管封地多大,嫡長子繼承一半,其余諸子分另外一半,代代如此。”

群臣皆驚訝,這個方法倒是不錯,讓時間把藩王消耗殆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