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公主為婢,瘋批攝政王紅眼囚她 第1卷 第460章 德不配位

《公主為婢,瘋批攝政王紅眼囚她》 第1卷 第460章 德不配位

經過一夜激戰,蕭北承及其黨羽已被鏟除。

一些犯上作的叛黨,也盡數伏誅,籠罩在燕都上空的霾終于散去。

眼下戰爭雖然結束,卻仍有諸多要務亟待理,需要盡快恢復朝堂的正常運作,整頓朝綱,即刻清點朝中員,甄別忠

同時,還要安百姓。畢竟,戰過后,城中百姓難免惶恐。

蕭南晏下令修繕損的房屋街巷,同時嚴明軍紀,止士兵擾民,讓百姓早日回歸安穩生活。 -

尤其,妥善安置被救下的幾位赫連皇子,命他們的母妃,將自己的兒子,各自領回。

朝堂之上,傅明垣遞上一份名冊:

“王爺, 城中員名冊已整理好,其中依附蕭北承的黨羽共三十七人,自十幾年前便有勾連,如今皆已控制起來,只待發落。”

蕭南晏接過名冊,目掃過那些名字, “罪證確鑿者,抄家流放;脅從者,革職查辦;尚有良知者,留用察看。”

“另外,釋放因這場兵變所有被關押的忠良,恢復其家族聲譽。”

蕭南晏頓了頓:

“撤掉燕鋒大統領職務,貶為庶民。復楚燼國師一職,至于城中防務,給鄒詡統領,他既已棄暗投明,該給個機會證明自己。”

Advertisement

代完這些事后,已然日暮黃昏。

幾位皇子皆被太妃們領回,除了六皇子赫連霽。

他的母妃,前任李太后,糾集幾位老臣,一行人堵在泰寧殿外。

李太后進得殿中,來到蕭南晏近前,面凝重:

“攝政王,如今逆黨已除,朝局漸穩,按理應即刻恢復我兒赫連霽的帝位。畢竟,在赫連楓謀逆之前,霽兒一直穩穩地坐在龍椅之上,他才是名正言順的天啟皇帝。復他的帝位,乃是理所應當之事。”

幾位老臣紛紛進殿,跪倒附和:

“太后娘娘所言極是!請攝政王順應天意民心,早日讓陛下復位!”

人群中忽有一位張姓老臣往前邁了半步,聲道:

“攝政王,赫連楓謀逆作,囚帝篡位,罪不容誅!即便僥幸留得命,也該治他謀逆重罪,至要將他趕出皇宮,終,以儆效尤!”

這話一出,立刻又有幾人附和:

“張大人說得對!此等臣賊子若不嚴懲,何以震懾朝堂?何以告先帝?”

泰寧殿外的空氣瞬間凝重起來,所有目都聚焦在殿

蕭南晏端坐在座旁的案前,面沉似水,指尖輕輕叩擊著桌案,始終不發一言。

Advertisement

琉璃燈的暈在他臉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影,讓人猜不他心中所想。

半晌過后,他才緩緩抬眼,目掃過殿外的群臣,聲音不高,卻帶著千鈞之力:

“諸位大人莫急。六殿下的禪位詔書,白紙黑字,蓋著玉璽,并非作假。”

他頓了頓,語氣添了幾分冷冽:

“至于復位一事,這皇位豈是兒戲?說讓就讓,說復就復?當這江山社稷是什麼?此事關乎國本,需待朝局穩定之后再議。”

談及赫連楓,他眼中閃過一復雜:

“至于赫連楓的置,本王自有定奪,不勞諸位費心。”

朝臣們聞言,面面相覷,心中疑竇叢生。

誰都清楚,去歲之際,赫連霽能坐上皇位,正是蕭南晏一手擁立。

那時他挾帝以令諸侯,是最直接的獲利者,得以名正言順地把持朝政。

可如今黨已除,他反倒不急著扶小皇帝復位,這實在不合常理。

有人暗自揣測:莫非這位攝政王嫌赫連霽頑劣,恐日后難以掌控,遂想從那幾位被救下的皇子中,另選一位更易擺布的新帝?

亦或是……他本就想取而代之,自己坐上那把龍椅?

尤其,讓人不解的是,他對赫連楓的置,也是不置可否。

Advertisement

可看著蕭南晏那沉著的臉,想起他鐵腕平叛的手段,滿朝文武縱然心中有再多疑和不滿,也沒人敢再多問一句,只得悻悻地閉上

蕭南晏聰明絕頂,自然明白這些老臣的心思。

只是,此事牽連甚廣,并非一句 “復位” 便能輕易解決。

他需要考慮的,不僅是這個皇帝之位,更是整個天啟的未來。

很顯然,赫連霽德不配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