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往宮裏打秋風的日子 第137章 西閣 怎外面沒傳出一點動靜?

《往宮裏打秋風的日子》 第137章 西閣 怎外面沒傳出一點動靜?

第137章 西閣 怎外面沒傳出一點靜?

137章

四月十二巳時, 奉天殿前,文武百分立于丹樨兩側,新科進士們也分列于後。

禮樂奏起, 皇帝進奉天殿升座, 叩拜後,留下新科進士在外,文武諸臣殿。

鴻臚寺宣讀制誥後,申閣老上前唱第一甲第一名姓名,殿和丹樨上都有鴻臚寺員聲音洪亮地往外重複傳唱,“一甲第一名洪佶!”

聽清念的是自己名字後,洪佶腦裏一片空白,他沒想到皇帝會點他的狀元。

這是皇帝登基後的第一科會試, 朝野都看著, 得拿出個態度來,所以洪佶就算知道自己的策論能合聖意,也沒奢過憑此進一甲, 最大的預期是傳臚之位。

直到由傘蓋鼓樂引導, 五城兵馬司兵卒護送,披紅綾騎在高頭駿馬上開始游街, 洪佶仍是縹縹緲緲神游一樣。

沿途的高呼贊嘆聲, 投擲來的鮮花繡帕都沒能讓洪佶有真實,一路行進到大中橋, 聽得臨街茶樓上一聲婉呼喚,“芬哥兒快看,打頭的是你爹,你爹中狀元了呢!”

不高不低的聲音,卻讓洪佶于千萬重的呼聲裏立時就分辨出來, 也將他拉到了實地。

他擡頭去,崔蘭芝抱著洪芬向他招手,邊上姜氏、顧氏等崔姜兩家的眷都是一臉喜悅地朝他笑著。

正疑怎不見舅子們時,迎面一支紅豔滴的花枝砸過來,洪佶擡手正要擋開,卻聽得姜羨含笑的聲音,“這可是大姐從姑母花房裏專挑出來的,大表哥你可不要辜負了。”

洪佶趕忙改擋為抓,堪堪在花枝掉落前撈到手裏,將那枝麗春花別到襟上。

才別好,一枝又一枝的麗春花襲來,跟著是崔甫、崔戩等的笑聲,“一枝哪夠,都簪上才好看。”

Advertisement

洪佶笑著一枝一枝接了,聽勸地將花枝分兩束簪到帽上。

“狀元比探花郎俊俏。”

“不知是否婚配呢?”

“該有等著捉回去親的。”

……人群裏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如燕語鶯啼。

洪佶卻充耳不聞,他回眸朝茶樓上揮手,姜羨就帶頭往上喊話,“大姐,你應一聲姐夫啊!”

崔蘭芝還真沒怵,抱著洪芬大方地立在窗邊兒,一海棠紅衫,看著明豔人,比洪佶簪的麗春花還

人群裏又是一陣惋惜,“狀元有妻有子了。”

“狀元娘子好。”

“咱們去當使丫頭都不夠。”

有士宦人家的就往外說,“知道狀元郎是哪家的婿麽,才那紅娘子可是皇後娘娘嫡親的姐姐……”

跟著就有人懷疑道:“那……這是陛下照顧親戚麽?”

隨即就有人反駁,“你可說錯了,黃榜旁邊就張著頭十二名的文章,狀元郎的文章是無可爭議的第一。”

聽到這裏,茶樓上一家子都放了心,得知洪佶點了狀元後,最怕就是有人質疑這些。

第二日赴瓊林宴。

第三日接朝廷頒賜的朝服冠帶和進士寶鈔。

第四日再列于奉天殿中,十年寒窗就為這一刻,皇帝要于今日給諸新科進士授

因著都是定例,心裏都是有數的。

狀元授從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編修,這是從來不變的。

剩下二甲三甲中考上庶吉士外的,都要先往各部司寺觀政,待三個月考核合格後,二甲進士會授給事中、史、主事、行人這些正七品

三甲進士外放知縣、推這些從七品的

果然,待聽到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時,都是知道的容了,剩下二三甲還要等,就沒那麽關注了。

Advertisement

眼神還沒轉開,就都定在了那裏。

著洪佶隨輔政學士西閣觀政是什麽?還有本科不開庶吉士考是什麽?

又聽到二三甲進士皆各部司寺觀政,三月考核後再行授,若不是不敢殿前失儀,這些人真的要炸鍋了。

所有的目都看向洪佶,他被點狀元時還沒覺著如何,這會兒他直接西閣觀政就真的太人眼熱了,這得是比別人早走多年吶!

西閣的都是天子近臣,洪佶這樣于西閣觀政,很快就可平步青雲了。

洪佶站在那裏,有點茫然不知在何覺。

他是想早點嶄頭角,好給崔蘭愔增加籌碼,卻沒想到皇帝直接就將他端上了桌。

和設想的太不一樣了,他原先只是想盡量往桌前湊一湊的。

皇帝離開後,這時原來的申閣老,新上任的吏部尚書上前說,“照例是有三個月的回鄉假,只朝堂正是用人之際,若是有不回的,稍事修整幾日即可來吏部銷假。”

十年寒窗不就是為一朝得錦還鄉麽,可同科的都開始觀政了,這邊回鄉一趟,讀書停三日都要落于人後呢,三個月的時間能做的可多了。

那邊蔣學士已找了洪佶,“我聽娘娘說洪修撰要回無錫一趟,來回十日可夠?西閣裏政務繁忙,還需洪修撰早些回來搭把手。”

洪佶忙道:“我回無錫四五日就夠了,回來我就可往西閣應差。”

蔣學士欣點頭,“如此我就等著了。”

衆進士心裏又起了波瀾,就連洪佶也想不通,雖崔蘭愔在東閣理事,可不是理的商課提舉司的事麽,怎聽蔣學士說的,倒像常能見到崔蘭愔一樣?

洪佶這樣能出西閣的都如此,他們更耽誤不得了,當即有十數位進士表示暫不回鄉了。

Advertisement

剩下的猶豫不決時,譚紹上前對申尚書道:“下修整一日就可應差。”

申尚書須笑道:“好極,那譚大人就留在我們吏部吧。”

姚璟隨即也道:“下後日也能應差。”

申閣老點頭,“那就後日辰正過來吏部,到時部裏會統總安排。”

這下多半的人都穩不住了,紛紛上前表示會于後日到吏部應差。

洪佶中了狀元,又得以西閣觀政,崔家大房又備矚目起來。

這才看出來,崔家這些當差的雖沒有把在朝堂裏最要位置上,卻個個站得踏實,面上不顯,裏子卻很實惠。

比起大起大落的姚家,皇帝是花心思為崔家打算了。

能接奏疏的朝臣就更不用說了,能批複奏疏的皇後,已不可歸類于後宮婦人,皇後如此經營下去,皇帝就是再有新人也很難撼了。

這下都借著賀洪佶高中讓崔家宴客,只崔家卻說洪佶要回無錫,回來後又要馬上西閣觀政,得往後找一日休沐才行,并沒給一個確準的日期。

家裏中個進士都要大擺幾日流水席,洪佶這樣中了狀元又西閣觀政的,怎麽大肆慶賀都不為過,崔家卻這樣不聲不響的,很多人都以為洪佶會委屈。

卻不知正是洪佶決定這樣的,更想不到崔家大房如今是洪佶當家,崔晟和崔謖只管外頭的差事,于家裏事都是甩手掌櫃,一應都由洪佶做主。

崔家兩房如今以大房為主,又有崔昘無條件支持,崔冕如今也不似從前了,所以,事實上崔家兩房都是洪佶說了算。

第二日一早,洪大夫人就帶這洪旭一家找來,要會同洪佶和崔蘭芝一起回無錫。

等看到跟車的耿大有時,才還指指點點的洪大夫人不由收斂了,拉過洪佶問道:“怎耿大有也去,他被娘娘打發回家了?”

Advertisement

洪佶輕描淡寫道:“耿大有在娘娘跟前得用著呢,是娘娘怕無錫有人輕慢于我,特意讓耿大有跟著照應些。”

堂堂的新科狀元,又是皇帝的連襟,除了家裏長輩,哪個敢輕慢他?

洪大夫人約覺出不對,本來想同崔蘭芝坐一車的,想想還是往後面找大兒媳坐了。

***

四月二十一日洪佶從無錫回來,二十二日開始往西閣觀政。

算上殿試和授兩日,洪佶統共見過皇帝六回,其中兩回是皇帝來崔家,可說比別人更近地接過皇帝。

于崔家見的皇帝很是有別于外頭的傳聞,洪佶以為皇帝私下就是這個樣子,所以他往西閣來時,并沒像別個初來的那樣張。

皇帝還如在崔家那樣親切,“家事都妥當了?”

“經族裏長輩許可,臣已單分出一支。”洪佶又加了一句,“多虧娘娘讓耿大有去了,不然還要耽擱兩日。”

“你們娘娘出手越發幹淨利落了。”皇帝角帶笑,“立言來說他們都喊你大哥了?”

“是,我當自己是崔家大兒。”

“甚好,有你掌著,我和你們娘娘都放心。”

到這裏,都是洪佶預估到的。

然而,待皇帝往後寢用過早膳回來,洪佶就有些不認識了。

就見皇帝往羅漢榻上一盤,就合眼打起了坐。

洪佶著西配殿裏還等著陛見的朝臣,小聲問蔣學士,“陛下不召見了麽?”

蔣學士拉他到裏間,裏間是給三位學士隔出來批奏疏的地方,也給洪佶安置了一套椅案。

這間既有槅扇通往皇帝那間,又有門開向前廊,出很是方便。

蔣學士拉他到窗前,“你自己看一會兒就知曉。”

蔣學士話才落,洪佶就見西配殿裏申尚書出來往東閣去了,沒一會兒申閣老腳步輕快地出來,像是解決了疑難之事,臉上的褶子都平整了許多。

他直接就下了前廊,然後就離開了延華殿。

洪佶這還沒反應過來,就見古尚書又從西配殿出來,也是往東閣進了。

洪佶一腦門子的疑問,六部主不往西閣陛見,反往東閣見皇後,最重要的是,他們見過皇後就結束延華殿之行,這什麽形?

蔣學士又招呼他過去,指著一摞批複好的奏疏,“你帶著這些往東閣請娘娘檢視,娘娘給的指正你都要詳細記好了,回來要添上去。”

洪佶心裏的驚駭已無法形容,怎麽外面沒傳出一點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