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往宮裏打秋風的日子 第132章 夫妻一體 往後別叫大姐夫了

《往宮裏打秋風的日子》 第132章 夫妻一體 往後別叫大姐夫了

第132章 夫妻一 往後別大姐夫了

132章

皇帝朝不言彈了一指, “聽見你們娘娘話了?”

不言笑著上前,“聽得真真的,我這就帶不語去找錢公公拿鑰匙。”

不語跟著不言往外走的時候還有些不能相信, 回頭往崔蘭愔這裏了好幾眼。

崔蘭愔笑著朝他揮手, “給你鑰匙你就拿著去,能眼的你盡管裝上。”

“哎!”不語高興地應了,“奴婢聽娘娘吩咐。”兩步趕上不言出了西閣。

沒多會兒不言先回來,仍舊服侍皇帝和崔蘭愔用筆墨。

崔蘭愔以為今兒還是看奏折并在紙箋上學著批複,皇帝卻道:“你直接在上頭批複就是,回頭有不足的我給你補上。”

崔蘭愔猶豫道:“朝臣們會看出來。”

皇帝將筆拿給,“看出來又如何?”

他這樣一說,崔蘭愔嘀咕了一句:“我是崔二猛, 我怕誰來。”就不管了, 看完一本奏疏後就在上頭批複起來。

崔蘭愔這會兒想起來,問道:“這兩日來陛見的朝臣們怎這麽早就散了?”

“奏疏我都批複好了,還要他們來杵著好看麽?”皇帝接過遞來的批複好的奏疏, 在上頭又添了行字, 給放到批複好的奏疏那一側,又道, “寫好的都領會不來, 還占著位置做什麽。”

崔蘭愔知道了,前日開始, 皇帝都是將批複好的奏疏由幾位閣大學士發下去,朝臣們有不能決斷的事才來延華殿請見。

就不知明日朝臣們看到不認識的筆跡批複的折子,會不會猜到是

第一回不語很是收斂,只一柱香的功夫就回了西閣。

他雖只挑回來三樣,一枚紅珊瑚雕的五子登科牌, 還有一個和田玉雕的魁星點鬥筆洗,還有一架紫檀木嵌金月桂圖小屏,卻件件都不凡。

Advertisement

尤其那個紅珊瑚的五子登科牌,寸大的牌子上就雕出了五子登科圖案,上頭人飾、容貌都刻畫得生清晰,只這一件就能留做傳家了。

崔蘭愔看了滿意,對不語道:“你親自送回去吧,同姐姐姐夫說,這些是我和陛下一起送的。”

不語馬上接道:“上回縣試,戩二爺他們往案上擺了沾陛下龍氣的筆墨紙硯,一下子全都考中了,戩二爺還得了案首,這回大姑爺得了這些,必要高中的。”

送個禮還要講沾龍氣,皇帝實在聽不下去了,擡手彈了一指,不語不用不言再說,拿著東西趕出了西閣。

再轉向崔蘭愔時,皇帝角又帶了笑,“算咱倆的?夫妻一,就該著這樣。”

三月十五日天一黑,貢院外頭已有舉子過來候著。

到了亥時,貢院前頭已是人山人海,仍是不斷有車馬停下送人。

這回是崔姜兩家的男子們全起來,三家人一起晚膳後,崔冕、崔昘、崔晟、姜知安一直陪著洪佶說話放松心弦,待到點要出門時,三家小一輩兒的全跟了出來,一起送洪佶往貢院場。

一幫人護著洪佶出門,卻見洪大夫人和洪旭等在門外。

早在崔蘭愔大婚的時候,洪大夫人帶著長子長媳就來了應城,說是要在應城置些産業,到時洪佶大哥洪旭打理庶務,和長媳阮氏幫著崔蘭芝帶芬哥兒,一家子守在一起過。

洪大老爺還在無錫,洪大夫人怎可能長久來應城住著。

洪佶就知道,洪大夫人是想他通過崔蘭愔給洪旭在應城謀個差事。

洪家在無錫也是有名的書香人家,族裏進士舉人都出了不,只洪大老爺不是讀書的料,棄了讀書回到族裏打理庶務,他們這一房于族中才沒了地位。

Advertisement

洪旭比洪大老爺強些,考中了秀才,後面連著兩屆鄉試不中,族裏將他的文章寄給考出在外做的族人看了,也都不看好。

洪旭自己也讀不下了,洪大老爺幹脆帶著他打理起族中庶務。

若是沒來應城,沒經過和崔家大房相,不用父母多說,洪佶也會帶著洪旭一起往好了奔。

可在因著崔蘭愔得罪端王康王,他看著躲不過牽連時,洪大夫人先是避到譚家,等譚家也避不得時,又連個話都沒給他留就趕忙回了無錫。

洪大夫人回無錫後,無錫那邊再沒給他捎過只言片語,每月的花銷也給他停了,可見洪大老爺和洪旭都是同洪大夫人一樣的想法,要同他劃清界限。

洪佶想到洪家斷他花銷的那段日子,真是讀書時都在算錢,他不是能心安理得花娘子嫁妝的人,崔蘭芝又懷著孕,養胎到生産都要花銀子,若是不能順利考中,手裏祖母臨去前給他的一千兩私房銀子不知能不能支撐三年。

然而崔家大房卻當他是親子一樣,就算家裏不寬裕,一應的吃穿用度也沒用他們夫妻拿一文錢,他和崔蘭芝幾回拿銀子出來,給崔蘭愔惹煩了,放話給崔蘭芝說,若不想和做姐妹了,就只管拿銀子出來,夫妻倆就再不敢提拿銀子的話。

等崔蘭愔開起點心鋪子酒樓往家裏拿分紅,崔晟和姜氏開始每月都補崔蘭芝三十兩銀子,生怕他們手裏短了銀子。

等芬哥兒出生後,崔晟和姜氏又加了二十兩,一個月開始補他們五十兩。

崔蘭愔那裏也一樣,但得了布料首飾必要給崔蘭芝分一些過來,崔蘭芝自己本穿戴不完,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又是不小的數目。

于崔家住了近一年,他們非但沒花銷自己的銀子,反而還攢了一筆財。

Advertisement

那邊涼了心,這邊待他如親子,洪佶慢慢對洪家就沒了一點念想。

洪大夫人帶著洪旭一家來應城,他沒法幹涉,但是想借著親戚分住到崔家卻是沒門兒。

他這邊拒絕後,洪大夫人帶著洪旭一家借住到譚家,洪佶就知道洪大夫人置産業一說不過是為哄他。

項氏豈是好相與的,見洪大夫人這些住了一個月還不走,就開口攆了人。

不甘心就此回無錫,又為了取信于洪佶,洪大夫人才拿銀子在東城置了小宅子,讓洪旭一家住了進去。

洪大夫人就此應城無錫兩頭跑著,進了二月就來了應城,想著于崔蘭愔的生辰跟著崔家人進宮,那回不,又惦記上了陳老太後的生辰,卻是又沒能

洪大夫人才明白現今是見不到崔蘭愔的,當初那樣做法,想重新暖回洪佶,同崔家續上分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的,需得從長計議。

這會兒見到洪佶,不再是之前急著問這問那的態度。

“廉方,讓你大哥盡盡心,也跟著一起送你吧。

後面他也沒時候了,昨兒他往潛邸那邊商課提舉司辦的學裏報了名,知道他有秀才功名後,一起報名的都說,待他學出來,若是肯下到各行省去,不了一個所正做呢。”

若是說這話時眼神不往姜奭那裏飄,洪佶就信了。

不待洪佶說話,姜奭和崔謖同時搶上前擋在洪佶面前。

崔謖笑著朝姜奭手,“大表哥你先來。”

姜奭也不和他說,只管看向洪大夫人:“廉方這麽重要的時候,說這樣事不合適吧,且我們學裏也不是報名就收的,還得經了考試,夫人這樣說就不怕洪大公子取不中,為人家茶餘飯後的笑柄麽。”

姜奭是這些裏最厚道的一個,他同洪大夫人如此說話,顯見是惱了洪大夫人母子于洪佶這樣關鍵的時候來借力。

Advertisement

姜奭說完,洪大夫人和洪旭臉上都漲紅起來,洪大夫人待要解釋,崔謖卻不肯給機會。

他又踏上一步,放話道:“別以為我們崔家都是好說話的,誰要在今兒給我姐夫添堵,我保證加倍奉還,不信就試著。”

被這些人維護著,洪佶那點兒難過很快就散了。

看著洪大夫人和洪旭被崔謖退,他于上車前回頭看去,“待放了榜,我會回無錫一趟。”

洪大夫人臉上現了驚喜,“真的?回頭我就給你父親捎信,他一定很高興。”

洪旭也歡喜道:“二弟,家裏只咱們兩個是一母同胞,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咱們攜手沒有不的。”

洪佶朝洪大夫人作揖,“回吧。”轉上了馬車。

後頭崔甫沒反應過來,拉著崔謖問:“大姐夫不會……”

崔戩過來推著他上車,“得做個了斷,拿出個說法來才行。”

崔甫教點頭,“我說呢,大姐夫不該是那等糊塗人。”

到了貢院,已是裏三層外三層的人。

洪佶讓于外圍停了車,說服這些人回去,他自己慢慢過去就好。

卻沒一個人肯應,崔謖站出來指揮著一衆兄弟,“我來開道,戩哥兒、禹哥兒、重哥兒在我後面跟著,大表哥和二表哥夾著大姐夫走,二哥和三哥在後面防著後面人沖過來。”

姜奭帶著一衆兄弟應了,同姜羨一起左右夾住洪佶,一幫人由崔謖開路,擁著洪佶行進到貢院門口排隊

到了前面才發現,很多舉子就算有家人護著,過來時也都皺了了頭發,唯有洪佶依舊清清爽爽的似才換了裳出來。

不同于在燕城時,三月會試天還冷著,若趕上寒變天,那就要遭大罪了,每年都有會試中途寒擡出來的,會試結束大病一場的更不在數。

南地三月雖時有雨,卻是不冷,只要做好防,就沒那麽難挨。

洪佶考籃裏一應都是齊備的,所有都是最合用的,為防作弊,規定只能帶單層布做被子,卻是難不住姜氏。

姜氏于別的事上不通,卻于穿戴用上有無限巧思。

找崔蘭愔要了西域供來的羊毯,薄薄的一層不占地方,卻極是保暖,給洪佶在貢院裏用正合適。

看著邊的大小舅子們,再想到考籃裏小到一支筆都是崔家人花了心思的,他擡手口,那裏是帝後送的紅珊瑚五子登科牌,洪佶心裏暖得不能再暖。

他朝幾個笑開來,“往後別大姐夫了,都我大哥。”

崔謖和崔戩一起目灼灼地看過來,得了洪佶再肯定不過的點頭後,兩人齊聲喊道:“大哥!”

姜奭卻不幹了,“你得喊我大表哥,表弟。”

洪佶大笑,忙改了口,“大表哥。”

崔甫幾個忙跟著大聲喚了:“大哥!”

崔謖請姜奭站到最前頭,他就拉著幾個按兄弟排序站一排,給幾人嘀咕幾句後,帶頭朝洪佶道:“兄弟們在此恭祝大哥(表弟)科場順意,筆走龍蛇、才思泉湧、一舉金榜題名!”

幾個人的聲勢鬧得太大,好多人都往這兒過來,洪佶卻一點不覺著沒臉,反而驕傲地直了腰背。

人群裏,譚紹一眼就見了,對著邊不茍言笑的姚五公子和姚六公子,他很是羨慕洪佶那邊的聲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