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三方協辦 娘娘可有章程了?
125章
崔晟也不拿自己當外人, 往二房廚房裏快手炒了兩個下酒菜,兄弟三人邊喝邊說話。
崔晟先說道:“這麽些日子也夠大哥看出來了,陛下是容不得不作為還占著位置的, 想蒙混過日子的都挨不長。
大哥如今靠多年的積累得了經歷之職, 這可是實打實的,往後繼續用心辦差,升遷就是順理章的事。
大哥這樣務實,也會得人高看。”
崔冕有些聽進去了,說出了顧慮:“人家不會笑話我麽?”
崔昘給他滿上酒:“大哥,這事兒三弟不好說,我卻不怕說。
當年咱們二房拿了大房的爵位,無論怎麽找說法都是不地道。
世上事皆有因果, 有那樣的前因, 就有二房幾十年無建樹,因果相隨,該是什麽就是什麽。
大哥想一想, 當初若是二房沒得爵, 以你我二人平庸的資質,咱們會有什麽前程?
多科道上出來的一輩子都不到五品, 大哥還嫌什麽?
大哥這些年不過是守著本分當差, 不功不過而已,換個進士舉人出的只會做得更好。
徐侯會不知麽, 不過是看大哥是娘娘的伯父,不想面上不好看,才留了大哥。
所以,我勸大哥將以前那些想頭都收了,咱們從頭開始, 給二房的子孫後代也打個樣子出來。”
崔昘一席話給崔冕說得無地自容,他連飲三盞後,一臉愧地對崔晟說道:“你這正經的國丈還當著五品的差事,我卻看不上五品實職,委實是貪心太過了。”
崔昘既已把話挑破,崔晟也沒慣著崔冕。
“二哥說的不錯,因著娘娘,咱家人只要實心辦差,陛下都會看到,也不會埋沒了,升遷必會比別人順暢,若還不足意,確實不該。”
“不會了,往後我會用心當差,有多大本事就端多大碗。”崔冕連連點頭,又道,“我轉不開的時候,你們還要像這樣點醒我。”
崔晟和崔冕一起舉盞敬他,“一家子兄弟自該如此。”
崔冕原以為他降了品級,程家那邊會瞧不上,崔蘭婷的婚事再有個反複。
卻是他想多了,程家反而加厚了聘禮,程圭過來府中,在崔冕面前表現得倒比原來更尊重了。
崔冕回頭同崔昘概,“以往都是我錯了,做人厚道些才有福報。”
***
二月初九皇後生辰後,皇帝就讓籌辦陳老太後壽辰慶典,和以往不同的是,這回是由皇後統總著禮部和府來辦。
朝臣們忍了皇後掌著商課提舉司,是因那是皇帝新設的名目,且收的商稅都了皇帝的私庫,就算皇後于延華殿東閣理商課提舉司的事,說起來也是帝後的務。
可這回皇後統總禮部籌辦陳老太後壽辰慶典,卻是前朝事,這絕不能混淆。
一時滿朝嘩然,重臣紛紛諫言,就連敬王都站出來說不合適,帶頭反對得最兇的幾個都做好了挨板子回家的準備。
皇帝卻罕見地好脾氣,一句“皇後想盡心”,給了解釋。
朝臣們到現在也沒弄清,當初皇後是得了陳老太後青眼才有機會接近衛王的,還是皇後先走通了衛王才了陳老太後的眼,但陳老太後拿皇後當親孫待確是做不得假,于陳老太後生辰時,皇後想表孝心也是人之常。
皇帝又是這樣好聲好氣的,朝臣們就有些寵若驚,覺著皇帝也是聽得進話的,往後還是很可期,那樣這回是不是就通融一下?
且皇後于外朝事能知道多,還不是禮部說了算,不過給掛個名兒,妨礙不到哪去。
皇後本就在東閣,朝臣們出延華殿都見慣了的,古尚書上回還去東閣找皇後說來著,如此不往庭去,也說得過去。
朝臣們就這樣雷聲大雨點小地收了場,不過卻同起古尚書來。
宣寧一朝時,禮部和府每回協辦都要鬧出推諉扯皮的事,幾回下來宣寧帝就煩了,再有慶典都是給禮部,府只管著一應打雜的事。
這回又加上個皇後,古尚書和禮部有得頭疼咯!
若是古尚書還像上回一樣找皇後說,將這事攪沒了,那就更好了。
然而并沒有。
之前因著皇後諒,禮部得以簡辦皇後的生辰,古尚書很是念,所以,明知道和府協辦會有扯不清的麻煩,他還是沒有推拒。
第二日,皇後請他過東閣,錢和外,宋彰和姜奭也在,古尚書暗暗苦。
瞧這架勢,皇後竟不是只想掛個名兒,而是真要統管此事。
只禮部和府就夠扯皮了,皇後和的人再進來,還不得套了?
一件差事參與的人越多,越辦不好,古尚書想著該怎麽委婉地說,能讓皇後明白這個道理。
皇後卻沒給他機會,待他座後,皇後說道:“我知古尚書忙著會試的事,所以這回出力的事我這邊能擔的就擔了,禮部就出人指點著,盡量不勞你們。”
這話口氣太大了,那樣大的慶典可不是掌了幾個月宮務就能擔下來的,要想不出紕,方方面面相關銜接的太多,皇後想得太簡單了。
偏錢和還一力捧著,“娘娘如何吩咐,我等就如何做,府別的不行,出力的事卻最在行。”
古尚書盡量讓自己面上不顯出緒來,“娘娘可有章程了?”
“宋提舉和姜知事理出了些細則,古尚書先看看。”皇後示意宋彰將寫好的冊子給古尚書。
古尚書懷疑地接過來,本想敷衍兩眼,兩行下去就聚會神地往下逐一看去。
冊子裏一條條列得分明,可說是事無巨細都考慮到了,裏頭關乎禮儀的地方竟一點沒錯,禮部裏人都沒這樣通曉,遇事很多都要現查禮儀典籍。
古尚書驚訝地看向宋彰和姜奭,“這全是兩位理出來的?”
姜奭謙虛道,“我只是幫宋大人打個下手。”
宋彰卻不會獨攬功勞:“我可當不得,沒有你,只禮部那些典籍就夠我翻一陣子。”
姜奭卻知道:“宋大人于各部司的事都說得上,又豈會被這些難住。”
崔蘭愔笑道:“宋提舉抓大,姜知事盯實施,我正可高枕無憂。”
有這冊細則在就方便了,禮部和府按著上頭列好的各司其職,如何銜接的也都規定好了,推諉扯皮的事就能規避了。
古尚書越看越覺著好用,誇贊道,“回頭我要好好參詳參詳,以後禮部做事也要提前理出這樣細則,可省多功夫。”
之後,禮部和府就開始忙碌起來,古尚書又發現,他也小瞧了錢和,錢和掌著的府早不是以前烏煙瘴氣的樣子,很多不該府分擔的,看著禮部這邊忙不開,錢和都讓府就手做了。
古尚書還發現,雖都是宋彰和姜奭調度,皇後也不是像說的只管看著,很多事上宋彰和姜奭都需要皇後來決斷。
不同于一般的後宮婦人,皇後有非同尋常的果敢,比一般的男人都有心和氣魄。
上面皇後統總得分明有序,遇上事宋彰和姜奭及時就知會下來,府又配合,古尚書從沒覺著哪一次慶典如這回一樣輕松。古尚書一直覺著科道出的員才是能力和才華兼的,其餘都不得他的眼。
這回他知道自己想當然了,宋彰和姜奭都是舉人出,卻給多進士出的比下去了。
一日陛見的時候,他沒忍住道:“陛下,娘娘那邊的宋提舉和姜知事很是強幹,實是不可多得的能吏,留在商課提舉司有些大材小用,各部司還有不要位置出缺,陛下該給他們調出來頂上,當然娘娘那裏也不能沒人用,不如讓從國子監裏選些人?”
“你自己去說。”皇帝彈指打發了他。
古尚書卻以為皇帝是不好同皇後張口,他又去了東閣,他覺著皇後是很明事理的,且皇後手裏的人出去高升了,于皇後就是更大的助力,皇後也沒理由不促。
這陣子宋彰和姜奭上午都會在東閣,古尚書過去時兩人都在,正好了。
他就將同皇帝說的那番話又講了一遍,原以為是要說服皇後的,不想卻是宋彰和姜奭本沒有商量餘地。
“勞古尚書費心了,宋某哪裏也不去,若是娘娘不掌著商課提舉司了,我就去給娘娘管私産。”
“那我還給宋大人打下手。”
崔蘭愔早給皇帝教那套融會貫通了,對兩人笑道,“只要我還在這位置上,就不至于到那地步,到時我設個尚寶司,你倆一個卿,一個卿,還是我的左膀右臂。”
宋彰和姜奭笑得歡暢,“那我們再沒了後顧之憂。”
皇後并不是瞧不出那些關竅,而是不肯那個手,有所為,有所不為,皇後給自己劃了線,不會越界。
最主要的,待下屬至誠,一旦為所用,就是有始有終。
古尚書有些明白了,正是這樣的皇後才會讓宋彰和姜奭不計前程地跟在邊。
之後,尊敬之外,他對崔蘭愔又添了敬服。
朝臣們還等著看禮部和府鬧起來,皇後來找皇帝斷司,遲遲沒有等來不說,卻看著禮部和府日漸融洽起來,皇後那裏的宋彰和姜奭居然能越過古尚書和錢和調起禮部和府的人。
皇後、禮部、府三方無比和諧順暢地就給陳老太後的壽辰慶典籌辦下來。
這是發生了什麽,看著有說有笑著出東閣的古尚書,往年單只籌辦各項慶典時他都是苦著一張臉的,這會兒還要忙會試,他不該是焦頭爛額的麽?
【1V1】【中華文化】【大義救世】【陰陽五行】21世紀的酈嵐看個小說,還沒來得及吐槽就迎來了老套的穿越。幾千里外,無神論年輕科學工作者月英把自己炸了個半死,送醫搶救失敗。玄云大陸文武接五行,太極通陰陽。仁義禮智,刀槍棍棒皆為道始。五行生克,陰陽乾坤皆孕萬物。柴房里那個傻姑娘成了水月宮里的天才,傳說盈離殿的殿主卻突然連刀都拎不起來了。煉丹,畫符,行俠,有何不可?一心向道的酈嵐本沒有爭這宮主之位的心思,只是……鴆占鵲巢還謀才害命,自詡正道卻無惡不作,你且看看我手中這劍允不允許!至于那個傻殿主,既然都是...
【1V1,團寵,掉馬,系統】【背著醫療系統的天才醫學博士X冷心冷情一心篡位小侯爺】 頭條:天才醫學女博士慘死實驗室! 慕如寶覺得,人生就是一場狗血。 她死了不要緊,穿越又淪為個瘋婦,太要命! 白來的相公,還快嗝屁了? 不行,必須治好! 古代改嫁都難,她可不要孤獨終老! 醫學系統在手,救活個重症患者問題不大。 但,大問題,馬上就來了。 “女人,治好了我,想不認帳?” 她看著大病初愈的男人,有點傻眼。 她猛地轉身,卻被男人抓住手腕。 “娘子,還沒圓房,就敢跑?” “跑什麼跑,老娘擦擦口水不行!” 古代男人,都這麼好看的嗎! 【小劇場】 某日,下朝。 眾臣議論紛紛。 “今日首輔大人臉色不太好。” “剛寫的休書,怎麼能好?” “大人他休妻了?” “不,是被他娘子休了。” 嘶!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聽說昨天跪了一夜的搓板,還沒哄好嗎?”
她明明是侯府真千金,卻被假千金所蒙騙挑撥,鬧得眾叛親離最后慘死。一朝重生,她重返侯府斗惡姐虐渣男,順便抱上未來攝政王的金大腿。抱著抱著……等等,這位王爺,你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