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往宮裏打秋風的日子 第111章 今非昔比了 都是找的皇後?

《往宮裏打秋風的日子》 第111章 今非昔比了 都是找的皇後?

第111章 今非昔比了 都是找的皇後?

111章

“娘娘問的我還真知道一些”赤麟笑道, “程毓這人很有意思,于治家上很是張馳有道,程圭又是包畫舫又是出館程毓都由著, 卻又給程圭劃了道, 說人不能什麽好都要,程圭既選了肆意玩樂,以後婚事上不如意就別抱屈。

還真是父子,程圭也是有趣的,從那以後就傳出來幹淨的病,什麽恭房不能同人一起用,吃酒必得先給自己的菜另盛出一份兒,同桌的有子, 坐到他邊上可以, 卻是不能挨到他一指,如是種種,他竟給自己放浪的名聲掰回來了。”

不語于聽新鮮事上最有癮, 有陣子沒聽赤麟來說這些, 這會兒就著赤麟多留會兒,他過來給赤麟倒了盞茶, “說了這老些, 喝口茶潤潤,娘娘這會兒也無事, 不急。”

“晾好的?”赤麟也不同他客氣,得不語點頭,他端起來一口飲了。

赤麟又繼續道:“程家有家訓,子弟婚前不許有通房,程圭房裏很幹淨。前程嘛, 他如今在國子監裏讀書,不過他讀書不行,前陣子陛下讓監生和舉人通過考試補缺,程圭也報了名,得看月底他考不考得出了。”

“這你都知道,得封你做應城萬事通了。”崔蘭愔由衷地誇道。

程圭比想的要好,崔蘭愔思量著,卻聽有數人的腳步聲到了門外,接著是白麟帶笑的聲音,“我們想找娘娘討盞茶喝。”

沒等侍來稟,不語跳起來去開了門,白麟、青麟、玄麟跟著進來。

赤麟笑問,“你們怎來了?”

“倒被你搶了先。”白麟點著他道,“在潛邸那會兒,可是我第一個往宜安殿走的。”

赤麟得意地坐正了板兒,“你們都不行,一個比一個言語無趣,娘娘還是願意聽我說話兒。”他又轉頭,“是吧不語?”

Advertisement

不語笑著擺手,“我可不參與你們的司。”

崔蘭愔請三人坐了,侍們重新上了熱茶熱點心,三人揀自己喜歡的點心吃著。

青麟裏的還沒咽下,又拿起塊點心看著,“一樣的點心,我怎麽覺著在娘娘這裏更好吃些?”

“對著那些苦瓜瓤子臉,什麽也不帶好吃的。”卻是很說話的玄麟。

白麟樂不可支地朝他豎起拇指,“關鍵時還是你的話趕趟兒。”

赤麟同玄麟說了安王想撮合程圭和崔蘭婷的事,“正好娘娘問程家的事,我已說了些,你再補下。”

玄麟忙問道:“娘娘盡管問,我回不上來的,使人現去查,下午就有了。”

崔蘭就繼續問了:“程家眷相可和睦,程家待安王如何,是一切都和安王共進退麽?”

赤麟先回道:“程夫人并不會給兒媳立規矩,程圭的兩位嫂子也都是明理事的。”

四個麟彼此間很有默契,見他不說了,玄麟接著道:“程毓是個分得很清的,程家雖和安王走頻繁,于朝事上他卻很同安王商討。”

安王一直以來都是關起門過日子,程家看著也不似有野的,程家眷也好相,很適合崔蘭婷這樣心思單純的,崔蘭愔覺著這門婚事可以考慮。

對艾葉道,“你待會兒跟耿大有一起回去,才聽的這些同我娘和大姐詳細說了,讓們找婷姐兒問意思吧。”

這邊說笑著喝茶用點心,好不愜意,西配殿裏等著陛見的朝臣們驚異過後卻是羨慕。

這幾日陛下也不知怎了,話更了不說,回事的時候稍有對不上的,再不會給你二次機會,直接換下一個。

前日山東布政使上的一道奏疏,因著冗長空被皇帝扔了出來,隨即下旨宣山東布政使進京述職。

Advertisement

地方員都是三年述職一回,正常該是于今年年底才到日子。

不用想,山東布政使這一來就回不去了,能不免職就是萬幸了。

都不用皇帝指出來,後面哪個上奏疏都不敢賣弄了,能兩句說清的絕不多半句。

奏疏輕減了,皇帝臉上也沒見和緩,為了不礙著皇帝的眼,這些人也都沉著臉不敢有笑。

幾日下來,延華殿西邊兒就如陷在凄風苦雨裏一樣,全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

沒有對比還好,這會兒對比著東閣的和樂,真的是兩重天地。

沒多會兒,幾位閣老從西閣出來,古尚書三兩步出了西閣,追上申閣老,低聲詢問道:“陛下還那樣兒?還閣老給我出個主意,不是我想逆了陛下的意,這事兒真不能那樣辦。”

申閣老往東閣瞥了一眼,“現有能說通陛下的,你來找我?”

古尚書順著看過去,詫異道,“閣老是說找皇後?可後宮不得幹政……”

“同陛下一殿于東閣理事,掌著一司收商稅,你管這什麽?”’申閣老反問他,隨即又意味深長道,“那四麟是同陛下論師兄弟的,除了陛下,宮裏宮外誰的眼也不必看,如今卻是作何呢?”

古尚書拍了下腦門子,給申閣老作揖道,“教了,我這就去。”

目送著申閣老出了延華殿,古尚書折向東閣,拾階而上,恭敬地立于東閣門前,“臣有事請見皇後,還請通稟。”

西配殿裏和還未走的姚閣老、鄭閣老幾個都驚呆了,古尚書這是要幹嘛?

進了東閣,見到四麟坐在那裏吃著點心陪皇後說話,一點不似在皇帝那裏森然難以接近,古尚書下納罕,上前見了禮。

崔蘭愔先沒請他坐下,“古大人有何事?”不覺著朝臣們有能找上的事。

Advertisement

赤麟笑著接道,“不會也是順著茶香點心香過來的吧?”

他這一說,因著古尚書進來打斷的輕松氣氛就恢複了。

四麟在皇後這裏竟如自己家一樣,古尚書眼神閃了下,忙擺著手,“我卻是有事來求娘娘的。”

記起姚家求皇帝指婚的事,崔蘭請他坐了,“是古大人府上眷……”

“不是臣的私事。”古尚書苦笑道,“是為著娘娘生辰大典的事,陛下發話要在奉天殿裏辦,到時朝臣和命婦一起給娘娘賀壽,按一家一家的分桌,都于奉天殿裏領宴。

因著沒有先例,時候又如此倉促,我等還要忙著會試的各樣事,實是……”

前朝還是本朝,無論是太後還是皇後的生辰,都是于自己的殿裏禮,還沒有哪一個去過奉天殿禮的。

有陳老太後和徐太後在前,這個最小的越到最前面,這也太輕狂了。

二月十六會試,數千舉子已至應城,只忙會試的事,禮部都已焦頭爛額,皇帝還要給他們增加活計,崔蘭愔很能理解古尚書的憔悴。

“朝事不該我過問,只這事關著我,我不該置事外,我會勉力勸諫陛下的。”

“謝娘娘諒,待到明歲娘娘生辰,陛下要如何大辦,我等定不會推。”古尚書作揖謝了,又小心翼翼問道,“那娘娘何時?”

“午膳的時候我就同陛下說。”崔蘭愔痛快道。

進來的時候還覺著有門兒,出了東閣的門後,古尚書又沒底兒了。

雖然皇帝由著皇後在外橫著走,闖出了崔二猛的名號,可那些到底是小打小鬧,商課提舉司也是按皇帝的意願行事,皇後不過是擔個名兒,皇帝能容著皇後過問朝事,駁回他的決定麽?

回想才皇後麗的樣子,比自己小兒大不多,這個年紀每日最上心的不過好看的裳首飾,再就是兒長了

Advertisement

上回算不上還了皇後人,這要是害在皇帝那裏落不好,古尚書覺著怪對不住的。

午間,皇帝準時回到後殿,見到榻上的方幾被挪到西側,崔蘭愔橫靠在羅漢榻東側,他鼻子站到榻邊,“這是榻也不許我坐了?”

崔蘭愔讓出來一塊兒地方,“溜邊兒坐著吧。”

皇帝打量著臉上的神,“怎的了?”

“你又轉的什麽心眼子?”崔蘭愔覺著真沒辦法給他好臉,“這會兒禮部忙會試的事都打不開點兒,你卻于這個當口讓他們往奉天殿籌備我過生的事,不就是想讓古尚書來找我說麽。”

“你意會了?”皇帝屈了下,“能容我盤坐下麽?”

“那你下午趕同古尚書說了,我不想他再找來。”崔蘭愔想想又不放心,“你別再這樣了,我可不想史彈劾我後宮幹政。”

說完,又往出讓了些,皇帝趁機盤坐了。

“我也是想讓你放心,我不能保證自己將來不會變,我想我就是保證了你也不會信,不如你將我邊的事都抓在手裏,多積些好人緣,這樣以後但有變故,也有那麽些人站你這頭。”

皇帝也是煞費苦心了,他同一樣,都放不下這段叔侄分。

崔蘭愔眼神下來,皇帝立時就察覺了,放膝蓋上的手蹭了過來,指在手上鈎了一下,“許我回屋裏睡吧?還像上回那樣吊一繩也行。”

他不提還好,崔蘭愔狠狠白了他一眼,“你居心何在,要是在延華殿塌了床,你是想讓滿大郢的人都知道你很行?”

皇帝憋不住笑了,小聲咕噥著,“再不許我回屋,我怎麽都不行了。”

這就是打蛇隨上的,臉皮薄的不用幾招就要被他拿下了。

好在,已今非昔比。

崔蘭愔擡指在他下上挑了一記,嘬了聲脆亮的口哨,一副浪子的模樣,“本宮今兒心好,就給你次機會,記住了,一個指頭都不許一下你就一直擱外頭睡吧。”

“你打哪兒學來的?”皇帝難得高了聲。

崔蘭愔翩然下了榻,往回飛了一眼,“那日畫舫上看來的,還吧?”

皇帝很想給錢和來問,不是讓畫舫上都約束好行止了的?

皇帝真是能人所不能,中午歇晌時躺床上,確實做到了一個指頭都沒

只不過下床時,他來回拍著腰背,“都僵了。”

繩都能睡的人,崔蘭愔一點都不信,才不會同

臨出門時,皇帝回頭討話,“我這次機會算把握住了吧?”

崔蘭愔揮手打發他,“晚上的事晚上再說。”

皇帝還要再爭取,一記彈指,皇帝哼了聲,“果然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我能給早前對你彈的指都收回來麽?”唉聲嘆氣著出了寢。

皇帝去西閣沒多會兒,禮部就得了話,皇後的生辰慶典按著舊例來,到時在京的五品上的員都要攜夫人和當齡的子來賀。

據說得了準話後,禮部裏古尚書差點喜極而泣。

皇帝又給安王安排了差事,讓他先于吏部的郎中位學著。

古尚書從西閣出來還是愁眉不展的,隔了個午間皇帝咋就放過他了?

聯想到古尚書往東閣跑的那一趟,他是找皇後說了?

還有安王的事也是事先毫無征兆,有靈通的打聽了,才知安王正給表弟和皇後的堂妹說和呢。

崔蘭婷是個痛快的,傍晚艾葉回宮時就帶回了的決定,請崔蘭愔幫著安排和程圭相看,今兒是二十日,離二月初九也沒多日子,正好那天就便了。

這樣就算不,只要程崔兩家不往外說,別人也無從得之。

還有姚家的公子小姐相看的人家,惠太妃給平王挑的那幾家閨秀,也都要過下眼。

崔蘭愔沒想到,做皇後的第一個生辰,要忙著撮合婚事。

二月初六崔戩,崔禹、崔重要考縣試,十六日洪佶要下場會試。

姜氏、崔蘭芝、顧氏開的裳鋪子也定好了二月十六日開張。

三月初六姜奭和董氏要婚,三月十二又到了陳老太後的壽辰,今年定要隆重辦了,怎也要將前些年不足意給找補回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