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往宮裏打秋風的日子 第109章 細思極恐 是想找個新奇事宣洩一下麽……

《往宮裏打秋風的日子》 第109章 細思極恐 是想找個新奇事宣洩一下麽……

第109章 細思極恐 是想找個新奇事宣洩一下麽……

109章

不語一說, 崔蘭愔就沒想法了。

崔蘭婷要是只求往高了嫁并不難,就算不出面,常氏打著的旗號也能做到。

之所以至今未, 還是崔蘭婷不配合, 崔蘭婷心許的是洪佶和崔蘭芝那樣的婚姻,求的是兩心如一的良人,婆家的門第卻是次要的,不上不下即可。

洪佶可是連通房都未有過的,程圭這樣沒親就往吳楊河上招玩樂的,崔蘭愔先就替崔蘭婷否了。

委婉拒絕道:“三弟妹,我們婷姐兒是個老實的,太活泛的子與合不上, 這事兒就算了。”

安王妃卻是知道的, “娘娘該是誤會了,程圭平素是呼朋喚友地玩兒,也包過幾回畫舫, 請酒也常往吳楊河對岸去, 我卻敢保他和那些子沒那樣事兒,他出奇幹淨, 恭房都不能和人一起用, 別的就更不行了,娘娘使人打聽就知道了。”

崔蘭愔仍是不置可否, “待我問問婷姐兒的意思吧。”

該說的都說了,安王妃也不是長袖善舞的,又說了幾句,就起告辭了。

崔蘭愔讓不語送出去,準備明兒耿大有過來, 讓他去打聽下程圭的底細。

很明白,安王之所以這樣,是看皇帝給端王分派了差事,也想走通這裏討個差事。而兩家結親是最容易走近的。

皇帝登基後,一直晾著他的一衆兄弟,端王是第一個被啓用的。

送走安王妃,崔蘭愔就去了福寧宮陪陳老太後說話。

開始陳老太後怕勞累,不讓天天過去,聽得曹院判說孕期多走才好生,陳老太後就沒再攔著。

高姑姑領著福寧宮的人已給小公主做了好些針線,西寢的櫃裏,陳老太後的已全清了出去,專放給小公主做的

Advertisement

崔蘭愔看著擺置的一摞摞的,小公主哪穿得過來。

拉著高姑姑說:“盡夠了,不用再做了。”

高姑姑卻說,“哪能呢,咋也得給小公主三歲前的都準備充足了,這才是金枝玉葉的氣派。”

“你別管,西寢的櫃必得裝滿了才行。”陳老太後給崔蘭愔塞了塊點心,讓沒空說。

這還不算,陳老太後又給說:“得趕給小公主的屋子布置起來,你那裏布置一間,我這裏來玩兒也得有自己的屋子,待大些,若是隨你喜歡住園子裏,就將澹月居重新給收拾了。”

崔蘭愔這會兒就開始擔心,陳老太後這般寵著,皇帝讓小公主習武,陳老太後能舍得麽?到時兩人會不會爭執起來?

到了福寧宮,徐太後、婉太嬪和惠太妃三個在,淑太妃要看顧李宜錦坐月子沒來。

惠太妃并不常往陳老太後這裏來,都是隔個五日八日過來一趟。

前日才來過,今兒又來,怕是有事。

還真是,崔蘭愔坐下沒一會兒,惠太妃就找訴苦,“端王都有兒子了,平王這個兄長的親事還沒著落,我催他去找陛下做主,他總說陛下忙于政務,哪好拿這樣事去煩著。

待我托娘家幫他說了幾個,他又不去相看,我實是拿他沒法子了,只得來請皇後幫他做主一門親事。”

想到之前平王意在李宜馨,現李宜馨去歸真觀做了冠,李首輔又稱病不出,李老太後在宮裏也靜悄悄呆著,無大事不現

平王是覺著李家失勢,他的想頭難以實現,準備老實做個富貴閑王了麽?

崔蘭愔對惠太妃道:“這事兒我做不得主,等我問陛下吧。”

惠太妃還有些不甘心,“咱們的陛下哪會知道婚娶上的事,皇後是長嫂,你做主最合適。

Advertisement

我也不敢勞皇後跟著勞累,我娘家幫著瞧了幾個人家,之前平王一直不肯去相看,不如皇後發話讓那幾家閨秀到我宮裏陪我些日子,這樣平王過來請安時就見著了,一來二去的總有能他眼的,他的婚事不就水到渠了。”

徐太後看了眼惠太妃,“這不合規矩,也沒先例。”

惠太妃順勢挽住徐太後,“我知道我一個太妃沒那資格,太後卻是有的,還請姐姐幫幫我,留那幾個閨秀住一陣子,到時我也住過去給姐姐解悶。”

徐太後卻不是以前了,宣寧帝時,為自保誰都要容讓,這會兒可不會委屈自己全別人。

“先帝去了,我不用扮賢後,你找錯人了。”

“姐姐?”惠太妃臉上的笑凝固住了,“你可是平王的母後……”

“他有嫡親的祖母,且不到我這個不頂事的。”徐太後指著崔蘭愔道,“皇後有孕,你還是指使幹活吧。”

陳老太後看向惠太妃的眼神就不好了,“你給張羅這樣久,平王還不應,他也夠不孝了。”

落個不孝的名聲還了得,惠太妃幹笑著:“是我抱孫心切了,平王還是想先立業再家,他才十九,如今二十歲上婚的不在數,皇後弟弟不也說二十歲後再考慮親事的。”

崔蘭愔就覺著以往高看惠太妃了,這是個只聰明在面上的,守著陳老太後和徐太後就想教做事,當兩人是擺設麽?

皇帝回來後,崔蘭愔就和他說了這兩樁事。

兩人雖為要不要重新來過的事互相說不通,卻不耽誤說正事兒。

且有正事說的時候,皇帝不會有那麽些讓人應付不來的舉,所以,只要皇帝回來,崔蘭愔沒事找事兒也要同皇帝說一堆事兒。

還盼著自己這樣大小事都找他說,皇帝總會煩到。

Advertisement

就是想告訴皇帝,他纏磨也是會禮尚往來的。

可惜,到這會兒皇帝還是很有耐心。

“二月初九不是你生辰,到時讓各家當齡的子都進宮來,正好一并都相看了。”

皇帝什麽時候會關心這些,崔蘭愔問他:“哪家也請你做了?”

“嗯。”皇帝應了,“姚家小一輩的多沒婚配,想請你幫著選合適的。”

姚家是皇帝的外家,姚四老爺和姚五老爺都居要職,姚家于江南又是這樣的聲,姚家的公子和小姐該是應城裏最搶手的,只要姚家願意,哪家都是憑著他們挑選。

崔蘭愔有些懷疑,皇帝給道:“姚家多心了,怕我懷疑他們借姻親之便結黨。”

“那……”崔蘭愔也不準皇帝的想法。

皇帝好似都要防著朝臣之間借著聯姻壯大勢力的吧。

“要靠著這些制衡,皇位不坐也罷。”皇帝似笑非笑地看著,“由著他們自己相看就是,到時你發懿旨指婚。”

怕他又要因著自己的懷疑犯小心眼,崔蘭愔忙轉了話題,“那個蓮生的事兒查到了?同九通行有牽扯麽?”

皇帝笑睨了一眼,沒同計較:“是九通行其中一個大東家想走方家,找了被遣退的那個姓計的大掌櫃行事的。”是那個計盛?沒有的介,計盛這會兒仍會做著九通行說一不二的大掌櫃,有大把的銀錢賺著。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計盛想報複很正常。

“那蓮生怎會聽計盛行事?”

“不還有個什麽折柳?兩人有私。”皇帝一語帶過。

無外就是計盛用折柳威脅蓮生了,崔蘭愔反複想了,看向皇帝,“說是都說得通,可我還是覺著不對。”

“愔愔越發敏慧了。”皇帝嘉許道,“九通行連袁韜都得罪不起,哪來的膽子挑戰皇權。”

Advertisement

雖然皇帝日日都要念兩聲,崔蘭愔還是不適應他喊“愔愔”。

只問:“往廣州去拿人了麽?”

“姓計的就在應城左近,麟衛們趕到時他已服毒了斷。

至于廣州那邊,方岱已得了家裏傳書,那個參與的東家一夜之間就帶著家小出海不知所蹤,麟衛們過去也拿不到人。”

“那線索就都端了?”

“線斷了我就會查不出麽,呵!”皇帝不屑道。

崔蘭愔很相信,“世上就沒有表叔想知道而不得的。”

這一句取悅了皇帝,輕笑道:“愔愔這麽信我?”

這事兒細思極恐,對方的算計真是歹毒。

若是了,除掉了方家和還在其次,若是皇帝震怒之下抹了九通行,那些往商課提舉司商稅的商戶們怕是都要退出了,等于之前的一切都要前功盡棄。

“會是李家麽?”

“李家四下勾連的很深。”

崔蘭愔明白了,就算不是李家出手,也是與李家一條利益上的。

之前一直不解,皇帝不過幾手就給李首輔回府中養病,朝局盡在他掌握的樣子,為何不趁勢給李家連拔了。

這會兒知道自己過于天真了,李家要是這樣好打發,就不會權傾朝野那麽些年了。

李家容易,可李家之後卻會有層出不窮的麻煩,如蓮生這樣的事該不算什麽,皇帝顧忌的是這些。

李家明白,皇帝也明白,所以,李首輔和李老太後都坐得很穩。

崔蘭愔第一次覺著當皇帝是件很累的事。

“那平王呢?”

“平王暫沒見異。”

崔蘭愔想到李太後,覺著不能讓太舒坦了,“要不就讓惠太妃選的那幾家閨秀住到福安宮?讓惠太妃也住過去?”

“宮裏事你做主就是。”

皇帝說著話將外袍去了,只著中靠坐在羅漢榻上。

又來了,崔蘭愔還知道,再默數十個數兒,皇帝的中的帶子就會松了。

不能這樣下去了,崔蘭愔兩步坐上去,拿過邊上放的一件便袍兜頭給皇帝套上,“我熱。”皇帝哼笑著要扯起來。

“你不熱。”崔蘭愔也哼笑著,“穿起來我有話說。”

“你說。”皇帝胡套上了便袍。

該遮的都遮住了,崔蘭愔也沒再多要求。

“表叔,這幾日我想了很多,你提的重新來過真的不可行。

咱們睡都睡了,孩子都懷上了,怎麽可能當不存在回到最初的心境,你能人所不能,我卻是做不到的。”

“表叔,你是累到了,想找個新奇事宣洩一下麽?”

“你怎會如此想?”

“因為你最近的行為太不像你了,陪我逛大中街、夫子廟,往雲來酒樓用膳,這些就不是你會做的事,你又包了畫舫帶我住一晚,要不是知道沒你掌握不了的,我都要懷疑你背著我做了很對不起我的事了。”

“我以前對你不好麽?”

“好呀,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好,像這樣的陪伴和消磨卻不是你會給的。”

“所以,我才想著彌補。”

“是麽?”崔蘭愔沒法說不信,卻也說不出相信皇帝。

皇帝默了一會兒,開口道,“既已說起了,能將你的想法都說出來麽?我知你很多話都藏著不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