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貴妾離開倒計時,世子突然要把我扶正 第1卷 第438章 梁嶼舟不愿去見老公爺

《貴妾離開倒計時,世子突然要把我扶正》 第1卷 第438章 梁嶼舟不愿去見老公爺

程思綿輕輕地靠在太子的肩膀上。

山雨來,危險重重,今日還能睡個安穩覺,明日就有可能是你死我活了。

陸斯鴻的肩膀,給了安全

男人的心跳,清晰有力。

有很多事,是他不確定的。

綿綿會一直陪他風雨同舟,這是他唯一確定的。

他沒什麼可怕的。

“你想好走哪一條路了嗎?”

程思綿輕聲問道。

“想高家,困難重重,蘭皇貴妃為陸斯鳴和高霏霏求賜婚圣旨,就是想把兒子和娘家捆綁在一起,若此時高家的兵權,高家必死守,到時候,矛盾激化,只怕要提前到來。”

第一條路是走不通的。

高家和陸斯鳴徹底綁死,再沒有倒戈的可能。

那就只剩下第二條路可選。

“時將軍肯定愿意響應你,只是他的軍隊遠在北疆,此時調,必定引發朝廷異,高家也會趁時將軍在路上,提前兵變,依舊對我們不利。”

程思綿幫著分析了第二條路的可能,“除非,老公爺愿意支持你。”

兩人心照不宣地對視。

國公府有二十萬兵馬,實力遠在高家之上。

睿王接管兵權,只是統轄,練,并沒有調兵權。

虎符,依舊在老公爺手中。

但錦寧公府,從立府之初,就立下了永遠中立的誓言。

一直延續了四代。

國公府只忠于皇上。

有兵權,這也是國公府不參與黨爭,保持中庸之道的底氣。

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便是破了當初的祖訓。

手握二十萬大軍,在爭奪皇位的過程中倒向任何一方,都會引起極大的

無論是誰依靠這二十萬大軍功奪權,日后帝王和國公府之間的關系,都會變得如履薄冰。

功高蓋主,又手握重兵,奪權之戰平息后,君臣矛盾就會升級,難以理,為帝王的心頭大患。

Advertisement

老公爺是極難說的人。

從來都沒有被任何一派拉攏過。

若是讓睿王擅自帶兵,鎮可能的高家叛,又會對睿王的個人聲譽,造惡劣的影響。

即便睿王愿意為了太子冒險,太子也不想犧牲三皇叔一世的英明。

他不自私,是他區別于險小人的最大德。

可權力的爭奪,從來都是伴隨著腥的殺戮。

總要有人為犧牲品。

窗外北風的呼嘯聲越來越大了,像是幽怨的哭訴。

太子的頭沉甸甸的,快要炸了。

“陸斯鴻,你還記得曾經說過,你想要瓦解門閥,分散他們手中的權力,廣開科舉,讓更多寒門的有識之士,進朝廷,為國效力嗎?”

太子的眼中,一點點燃起亮,看程思綿的目,像是在看崇拜的神。

綿綿比他的想法更大膽,也更合理!

既然文手中的權力可以分散瓦解,那世家大族手中的兵權,也一樣可以分散瓦解!

“只是歷來武,都要掀起腥風雨,國公府的兵權,是國公府立足的本,老公爺怎麼肯輕易出?”

程思綿目幽深。

“我和挽初走得近,國公府的近況,我從口中聽說了一些。老公爺近來好轉,每日早起舞劍,午后練槍,英雄雖然遲暮,但實力依舊強悍。”

這對于太子來說,的確是很新的消息。

按理說,這樣的消息,他應該比宅的綿綿更早得知。

但梁嶼舟是絕不會主提起老公爺的。

他也知道梁嶼舟和老公爺之間的父子恩怨,不好主提起。

于是,挽初就為了這個傳話人。

“老公爺子好轉,為何一直稱病不上朝,也沒請求皇上恢復兵馬的指揮權?”

程思綿彎一笑,“是啊,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權勢的重臣,拖著病也要握手中權力。

Advertisement

可老公爺病好,依舊躲在府中當清閑人。

“除非……”太子喃喃自語,“他早就不想繼續肩扛重任了。”

“如果我們讓老公爺知道,你有意瓦解分散世家大族手中的兵權呢?”

“那即便是他出兵幫孤平定了叛,日后兵權分散,也就不存在君臣矛盾了。”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只剩下一個。

讓誰去向老公爺傳達他的意思呢?

……

隔天傍晚,太子和程思綿乘坐馬車,從東宮的角門出去,奔向云深巷。

冬季日短,出發的時候天才黑,等到了云深巷,已經手不見五指了。

宋挽初一早得了消息,聽到外面的馬蹄聲,就讓南梔開了大門。

平日有事,都是太子或綿綿邀請和梁嶼舟去東宮商議。

只有太子有事相求,才會親自登門,以示誠意。

太子一直都是個很謙遜的人。

他和梁嶼舟,從來都不是君臣。

更像是惺惺相惜的朋友兼兄弟。

正廳里已經擺了晚飯,熱乎乎的羊鍋子,燒得咕嘟咕嘟響。

人的香氣飄滿了院子。

柳煙見太子和太子妃到訪,十分高興,忙拿出了自己繡的荷包。

“太子和太子妃的大恩無以為報,綺羅說太子妃喜歡紅梅,奴婢就繡在荷包上了,還請殿下和太子妃不嫌棄奴婢針線糙。”

程思綿接過,細細地荷包上的紅梅。

“本宮終于知道綺羅的針線活為何做得這麼好了。”

柳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柳娘子給我和梁嶼舟也繡了一對。”

宋挽初指了指自己腰帶上的荷包。

繡的是芍藥,熱烈而燦爛。

程思綿把梅花荷包也系在了腰帶上。

用低頭的作,遮掩心底的愧疚。

柳煙還不知道自己的兒正在虎狼窩,為東宮執行最危險的任務。

四人圍坐在桌前,吃著鍋子。

Advertisement

梁嶼舟罕見地沉默,眉目清冷,還真有世獨立的高人氣質。

太子緩緩開口:“孤有一事相求。”

“我去不合適。”

梁嶼舟早已猜到太子所求何事。

太子在權力斗爭的漩渦中,他置事外。

但很多事,他比太子想得更靠前。

太子被拒絕,也是意料之中,他不惱,態度依舊真誠。

“只有你,才能說老公爺。”

梁嶼舟的一條線,眼神淡漠。

“我和老公爺之間,恩怨已了,再見面,不過是給彼此徒增負擔。”

那一日,他和挽初都走到老公爺的屋門前了,老公爺卻推說不適,誰也不見。

他是想和自己兒子懺悔一番的,但他的驕傲又不允許他這麼做。

梁嶼舟已經知曉了他的心思,強求無用。

他已經和心那個怨恨父親偏心的年和解,沒有那一句道歉,他也放下了怨念。

見面,會讓雙方的關系,再次陷尷尬。

程思綿看了一眼宋挽初。

宋挽初輕輕搖頭。

這種事,也沒法勸。

一時間,屋微妙的沉默。

梁嶼舟從沸騰的鍋子里夾了一塊羊排,放在宋挽初的碟子里。

“有個人,比我更合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