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枕邊姝色(重生) 第245頁

《枕邊姝色(重生)》 第245頁

阮清川卻說道:“寧姐兒,你已經是大姑娘了。走路要慢一點,不能再用跑的了。”

他總是怕寧姐兒莽莽撞撞的,若撞到了妻子,那就是大事了。

阮陵寧應“是”。

雖然知道二哥哥都是為了好,卻還是有些沮喪。

蘇姝卻從阮清川的后背走了出來,手拉了拉阮陵寧的袖,說悄悄話一般:“寧姐兒,和我一起去堂屋見母親吧,我還給你帶了禮呢。”

“真的?”阮陵寧一聽到蘇姝給準備了禮,欣喜的緒瞬間就取代了沮喪。

笑著秀兒懷里抱著的兩個黑雕牡丹花攢盒,連連點頭,“好呀。”

阮清川看著妻子和妹妹手拉著手走遠了,像倆個一樣年紀大玩的特別要好的孩子。那種默契勁是旁人本就不進去的。

他無奈的笑著搖搖頭,也抬腳跟了上去。

阮老夫人今兒的午覺睡的有些長,這時候剛醒來一會兒。

蘇姝給阮老夫人請安后,接過來秀兒手里拿著的一個單層攢盒遞過去,說道:“母親,我給您帶了通州的一些糕點,都是口糯易消化的,很適合您吃。”

阮老夫人的臉上掛著笑,“難得你孝順,回去通州一趟還記掛著我。”

讓周婆子接過來,又問蘇姝:“親家還好嗎?”

“多謝您關懷,我母親已經無礙了。”

蘇姝又把雙層的攢盒遞給了阮陵寧,“寧姐兒,這里面都是給你準備的。有你喜歡吃的糕點,還有果脯呢。”

阮陵寧接過來就要打開,還不忘記征詢蘇姝的意見,“二嫂嫂,我可以看一看嗎?”

Advertisement

蘇姝笑著點點頭,“當然可以。”

阮老夫人笑話阮陵寧,“皮猴兒,難得你還知道提前問一下你二嫂。”

當面打開別人送的禮,其實是不大禮貌的。并不是沒有教過寧姐兒這樣的規矩,也不是寧姐兒不懂得規矩。只是寧姐兒把老二媳婦當了親的人。但凡送給寧姐兒禮,寧姐兒也是立刻就打開來看的。

阮陵寧已經看到了攢盒第一層,有杏脯、梨脯、五彩葡萄干,還有糖霜球。

高興極了,“二嫂嫂,我都喜歡。”說罷,又打開了第二層,有黑芝麻核桃果、玫瑰糕、呈梅花形狀的棗泥餅、加了杏仁的千層糕。

蘇姝給阮陵寧選糕點時,還特地去問了三妹妹蘇嫵。小孩的眼大概都是差不多的,喜歡又致又漂亮的。

很顯然,蘇嫵喜歡的類型基本上阮陵寧也都喜歡。

阮陵寧又和蘇姝道了謝,抱著攢盒和阮老夫人顯擺去了。

蘇姝在青崖院陪著阮老夫人說了會話,就準備起告辭回去時,外面的小丫鬟卻通傳江氏過來請安了,隨后細布簾子被掀起,江氏走進了屋子里。

江氏看到蘇姝時還愣了一下。

給阮老夫人行禮,坐在了蘇姝的旁,笑著說道:“二弟妹什麼時候回來的?”

“剛到家里。”

江氏“嗯”了一聲,和蘇姝說了兩句閑話,才看向阮老夫人。

“母親,今兒媳婦過來找您,是有一件事要說的。荷花胡同的曹大娘子給溪姐兒提個親事,是懷寶山鎮的一戶張姓人家,說給溪姐兒的是他們家的小公子,家境是十分富庶的。小公子也很爭氣,如今在國子監讀書呢,到了秋季就要考舉人了。”

Advertisement

“能考進國子監讀書,也是個有志氣的。”阮老夫人點了點頭,又問道:“溪姐兒今年多大了?”

“虛歲十四。”江氏笑了笑,繼續往下說,“依著媳婦兒的意思是,若那張家小公子和溪姐兒真的合適,可以先定下來這門親事。咱們家留溪姐兒行過及笄禮,才討論嫁娶的事也不晚。”

“你這樣想倒也是對的。”阮老夫人想了想,吩咐江氏,“你是溪姐兒的嫡母,溪姐兒的終大事自然是你要心的。你留神多打聽一些時日,若寶山張家真的像曹大娘子說的一樣好,你和老大商量著,該如何辦就如何去辦。”

孩家長大了,早早晚晚的,也就這一樁事

江氏笑著應下了,“您放心,媳婦兒曉得。”

江氏和阮老夫人說起阮蘭溪的親事,蘇姝自然是不會的,側茶幾上有切好的一盤梨子,就拿叉子叉著吃。

蘇姝前世對于阮家的幾個侄子、侄都不上心,關于阮蘭溪的親事就更是一無所知了。

倒是阮陵寧,聽到大嫂子和母親說的一番話,皺了皺秀氣的眉。

也不知道想起了什麼,難得的臉不大好看。

從青崖院出來,蘇姝和阮清川回去了蘅華院。

蘇姝覺得自己有些累,歪在臨窗的羅漢榻上就不想起來。阮清川拎起茶壺給倒了一盞紅棗水,哄著坐起來喝幾口。

“我不要。”蘇姝擺擺手,和阮清川說道:“我剛才在母親的屋子里吃了一碟子的梨子,現下肚子都是撐著的,一點兒都不。”

Advertisement

“胡說。”阮清川徑直環著妻子的肩膀帶著坐起,“你都是干的。”

蘇姝,“大概是風吹的了。”

阮清川端著盞碗喂到了妻子的邊,低了聲音哄,“好姝姐兒,就喝兩口……好不好?”

大概是阮清川太溫了,眼神又專注,蘇姝抬眼去看他,過了一會兒,竟然真的低頭喝了兩口。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b/bjKM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