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枕邊姝色(重生) 第238頁

《枕邊姝色(重生)》 第238頁

蘇琪與就坐在了蘇姝的邊。

姐弟倆離得近,蘇姝和他說話:“你這一下午都干什麼去了?是跟著孔先生在讀書嗎?”

蘇琪與笑了笑,“沒有讀書,是在護衛的院子里跟著李遷在學習扎馬步。”

李遷有一的好本領,能以一敵三,還徒手打倒過一頭瘋牛。

蘇琪與的話一說完,宋梅茹的臉沉了下來,雖然對李遷這個人并不悉,但是一聽說他也待在護衛院里,就知道他也是府里的護衛了。

“放著好好的時你不去讀書,又跑去護衛院瞎浪費力……”宋梅茹說道:“與哥兒,你怎地如此的倔強不聽話?”

和丈夫都不允許與哥兒從武,他卻非要反著來。

“母親,您覺得是瞎浪費力,我卻認為很值得。”

清秀的小年腰桿得筆直,他角的笑也去了,“我也并沒有倔強不聽說,只是順從自己的心意而已。”

就像長姐和他說過的,他的人生應該是他自己做主的,別人誰都不能替他做主。

宋梅茹第一次被兒子頂撞,還當著幾個兒和滿屋子的奴婢。的眼圈漸漸紅了,“你年紀還小,能知道什麼呢。從武那麼累,你會不得了。母親知道你心氣高,但是也不能胡來啊。”

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母親都想過了,也和你父親商量過了。以后家里就由你大哥撐著,你活的自在一些不行嗎?”

兒子的子骨不好是生下來就有的,雖然現在看著是好一些了,誰又知道以后呢。總是不放心的。

Advertisement

“我沒有胡來,也是有好好想過的。”蘇琪與看到惹母親生氣了,索就跪在地上。

他皺了眉,“母親,大哥是大哥,我是我。”

他是蘇家的嫡子,又怎能在大哥的庇佑下活一輩子?母親這樣子為他打算,或許也是為了他好,但是他卻絕對不會接

蘇姝手去拉弟弟起來,又勸母親,“與哥兒的想法未必就是壞的,也許這原本就是他要走的路呢。”

蘇琪與是抱在懷里長大的,也最是明白他的子,別看他外表看著弱不風的,但較起真來,也是執拗的很。

蘇嫵和蘇嫻看到蘇琪與和嫡母爭吵起來,倆人都愣愣的,一句話也不敢說。

“姝姐兒,我知道你是心疼他,但是也不能什麼都由著他的。”宋梅茹何嘗不知道兒子對的疏離,但是有些話該說還是要說的。

“……母親,與哥兒他長大了。”蘇姝繼續勸道:“咱們要試著放手,讓他去做他想做的事。就算是他到最后也沒有做功,那也無礙的,他畢竟還小,些挫折反而是好事。”

人生苦短,一輩子就那麼長,活的不委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有話說:

今天沒有二更哦,給大家補發紅包(隨機選50條評論,本章更新至24小時之

月底啦,求營養啦。

你們誰還有剩下的營養,可以發給我哦。筆芯芯,你們。

謝在2021-11-26 23:44:41~2021-11-27 22:40:4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Advertisement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Maggie 9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28章 (一更)

宋梅茹嘆息一聲,無奈的很:“姝姐兒,你就慣著他吧。”

子,原本是好的,也說明他們姐弟間的和睦,但是長一味的偏子就不好了。

小孩子能懂什麼?總要大人替他拿主意的。

“母親……”

蘇琪與的話剛開個頭,蘇姝便手拉了一把,又對著宋梅茹笑了笑,說道:“與哥兒是我嫡親的弟弟,我不慣著他又有誰慣著他呢?在這世上,除了母親,與哥兒就是我最親的親人了。”

雖然在和打太極,但是說出口的話卻聽的宋梅茹心里熨,所以心也跟著好了些。

林嬤嬤眼看著夫人和二爺僵持不下了。

笑著給遞了臺階,“夫人,馬上到了吃晚飯的時間,您也和大小姐說了許久的話,不如先歇一會兒。大小姐坐了一路的馬車,也好讓大小姐回去秋水院歇一歇。”

宋梅茹扭臉去看林嬤嬤,良久,疲倦的說道:“也好。”

林嬤嬤送了蘇姝等人出去正房,走到抄手游廊上時,又和蘇琪與說話,“二爺,夫人是太在乎您了,有時候說話可能也不避諱。只是心急罷了,并沒有別的意思。”

“我知道的,不會和母親生了隔閡的。”蘇琪與小小的年紀,笑意竟然也不達眼底,“……嬤嬤不必擔憂。”

Advertisement

他只是和母親親近不起來而已。

林嬤嬤點了點頭,心里卻嘆息。

爺看著和夫人就是疏遠極了的,怪不得夫人一提起二爺就是滿腹憂愁,現在看到二爺這樣也是愁的很。

出了琉璃院,蘇嫵和蘇嫻和蘇姝告別,們也要回去了。紅師傅給們安排了功課,要畫幾張花樣子,而且還不能臨摹,要照著新開的花朵自己畫……這就難很多了,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雨天路,你們倆要慢些走。”蘇姝囑咐了倆個妹妹,又和跟在邊的丫鬟說話,“小心伺候著你們主子,別讓們淋了雨。”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b/bjKM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