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枕邊姝色(重生) 第214頁

《枕邊姝色(重生)》 第214頁

阮大爺仔細想了想,也確實是太折騰了些。

就罷了手。

江氏卻打量蘇姝的肚子,說道:“……二弟妹的肚子,已經開始顯懷了。有兩個月了嗎?”

“我倒沒有覺得。”蘇姝低頭看了看肚子,又自己算了算時日,回答江氏的話,“差不多有兩個月了。”

才懷上兩個月,肚子就開始顯懷了?是不是孩子長的有點太快了,還是說是平日里吃太多了,腰腹已經開始變了。

“日子過的真是快。”阮老夫人蘇姝的肚子,“再有一個月,你這胎就坐穩了。”

婦人懷孕,頭三個月一過,最危險的時候就過去了。

江氏也跟著附和:“是的。”

跟著阮老夫人進了一趟皇宮,見了許多從前沒有見過的世面,心里反而比以往平靜了。

阮老夫人又問蘇姝胃口怎麼樣。

蘇姝笑了笑,雖然沒有孕吐的煩惱,口味卻還是變了些:“……除了吃酸的辣的,還,尤其紅燒。”

沒懷孕以前,是不的,更不吃紅燒。總覺得太膩了。

“人都常說酸兒辣,你竟然都吃,難不還是懷了雙胎不?”阮老夫人停頓了一下,繼續往下說:“對我來說,雙胎、單胎倒是無所謂,只要生下來是平安健康的就好。”

從青崖院回去蘅華院后,蘇姝也和阮清川說道,“難不我真的懷了雙胎?”

阮清川妻子的發,“懷雙胎是極難生產的,我寧愿你懷的是單胎。”

Advertisement

蘇姝對這個也不了解,聽阮清川這樣說,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我倒是有些無所謂的,單胎、雙胎都好。”

一次生一個孩子出來,和一次生倆個孩子出來,也沒有大的區別吧。反正都是要生的。

蘇姝話是這樣說,吃罷了中午飯,還是請元大夫過來給把脈了。

元大夫笑瞇瞇地:“二夫人脈象強勁,一切都很好。”

蘇姝仰臉看了一眼站在旁的阮清川,抿了抿紅,雖然有些不好意思。

開口問道:“元大夫,您能不能給看出來……我懷的是單胎還是雙胎?”

元大夫愣了一下,反應過來就笑著說:“您懷孕的月份還淺,看不出來。要是等到僅僅把脈就能夠得知是單胎還是雙胎,大概需要等到三個月之后了。”

懷單胎和懷雙胎的前期脈象是沒有區別的,等到月份大了,可能一把脈就能看出來了。不過,有的婦人即使是月份大了,把脈也是看不出來。終究是因人而異的。

蘇姝“嗯”了一聲,給元大夫道了謝。

阮清川送元大夫出去,倆人走過月亮門,到了前一進的院落。

元大夫和阮清川說道:“懷孕的婦人總是心思敏些,你要注意開解二夫人。”

阮清川“嗯”了一聲,應允道:“我會的。”

“還有一點,二夫人的心也很重要。若是每日開開心心的,不僅對好,對肚子里的孩子也好。”

“我知道了。”

蘇姝是有午休習慣的,現在又懷有孕,更是貪睡的了不得。等到阮清川回來室時,已經靠著墨綠云紋大迎枕坐在羅漢榻上打盹了。

Advertisement

阮清川擺手讓丫鬟、婆子們都退下了。

他輕輕走過去,看了蘇姝好一會兒,低頭親了親的臉頰。

“嗯?”蘇姝迷迷糊糊的。

也沒有睜開眼,卻下意識的去摟阮清川腰,的撒:“……夫君。”

阮清川又低頭親了一下,還和說話,“困了?”

蘇姝開口卻打個呵欠,乖巧的蹭了蹭他的肩頭。

倦的很,一句回答也拖長了音,“是……呀。”

屋子里靜悄悄的。炭盆的銀炭燃燒到正好,紅通通的,熱氣往生升,屋里便格外暖和。過半開的雕窗照進來,照在蘇姝的后背上。阮清川眉心一,打橫抱起來蘇姝,往黃花梨雕花拔步床的方向走去。

他咬了咬蘇姝的耳垂,在耳邊說,“困了就去床上睡,坐在羅漢榻上是睡不好的。”

耳垂原本就是蘇姝最敏.的地方,腰肢,哼唧了一聲,雙手去摟阮清川的脖子。

蘇姝的聲音很小,“你要陪我睡。”

阮清川應“好”,他先把蘇姝放在床上,隨后又幫取下頭飾。他起直裾時,卻被蘇姝誤以為他要離去,眼睛都沒有睜開卻立刻拉住了他的袖,朝著自己的方向拉。

蘇姝已經困的口齒不清了,“……陪我睡啦。”

阮清川好笑的任由蘇姝拉著自己,干脆也不直裾了。他直接躺在了邊,又拉了被子蓋住了倆人。

“陪著你。”

阮清川把蘇姝抱到懷里,讓枕著自己的口睡,“咱們倆人一起睡。”

Advertisement

他其實還要去前院書房忙一會兒的,要看一看上一任工部尚書留下來治堤壩的書籍……還有黃河堤壩,要趕在春日里重新加固,以防夏日的洪澇來襲……他事那麼多,也并沒有多睡意。

但是阮清川懷里抱著妻子,又像一團火一樣依偎著他,熱乎乎的又香香

他閉上眼睛,心里到十分放松愜意,竟然真的睡著了。

又過了兩日,同胡同吏部郎中梁家的淵姐兒過來阮家找阮陵寧說話了,長的俏俏,還投其所好給阮陵寧帶了一攢盒子各類的糕點果子。都是阮陵寧喜歡的口味。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b/bjKM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