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229頁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229頁

朝中雖然已經封印,不過事仍能上報,暫時由榮親王和禮親王一起輔政。

而后宮諸事,則有仁慧太后、皇貴太妃、慕容昭儀和姜貴嬪一起主持。

齋戒前一日,景華琰給姜云冉了底。

說姚貴妃認下了在紅螺炭中下毒,謀害皇嗣一事,顧及太后及姚相臉面,也因大公主的未來,因此景華琰并未立即下旨,降罪于姚貴妃。

然姚貴妃心中愧疚,自陳德不配位,自請降位,至皇覺寺為皇室祈福。

年關底下,景華琰自然不會有所作,但明年過了元月之后,姚貴妃便要降位離宮,徹底離開一切喧囂。

姜云冉當時聽完,抬眸看向景華琰,忽地嘆了口氣。

“姚貴妃不是真兇。”

姜云冉頓了頓:“至本人不是,至于姚家,暫時不能判斷。”

姚貴妃做出的決定,絕對沒有同仁慧太后和姚相通氣,是自己選擇了這一條路走。

景華琰看向,終于頷首,認可了的話。

姚貴妃非常聰明,也很清醒,猶如浮萍,在仁慧太后、姚家和皇帝之間搖擺。

宮伊始,景華琰就同深談過。

那時景華琰就明確說過,自己不會立世家兒為后,也不會被迫屈從姚家,若姚貴妃能明哲保,他會給姚貴妃尊榮。

前頭四年一直平平順順。

然而,當周宜妃艱難生下大皇子,而大皇子又弱多病之后,姚貴妃就明白,只要在后宮一日,無論還是大公主,便不會有寧日。

而姚相和仁慧太后,也永遠不會善罷甘休,他們總是想著延續姚家的輝煌,似乎只要姚貴妃為皇后,景華琰就不會姚家分毫。

太天真,也太急功近利。

姚貴妃害怕那些人,包括姚家的人鋌而走險,不擇手段。

Advertisement

心驚膽戰,總是夜里驚醒,非要看一眼兒才能罷休。

想要針對姚家的人,就是最好的靶子,想要謀奪后位,就是手段。

無論如何,姚貴妃都知道自己不會有好下場。

這兩年,死的人還不夠多嗎?

沒有那麼大的志向,也沒有那麼充沛的仇與而言不值一提,唯有活下去才重要。

懦弱也好,膽小也罷,就是這麼個人。

早年對于景華琰的年慕艾,也隨著天長日久而沖散,年時對命運的不甘,也隨著時間而淡然。

忽然發現自己也沒什麼在乎的東西。

除了自己的命,除了大公主的未來。

景華琰轉述姚貴妃的話時,神也很平靜。

他最后嘆了口氣:“只是明舒……介時就要同母親分別。”

可憐了孩子。

姜云冉問:“之后大公主要由誰來養?”

景華琰頓了頓,他道:“原本想由仁慧太后,但姚貴妃堅決反對。”

姜云冉愣了一下:“這樣不信任姚家?”

“或許吧,”景華琰道:“朕已經同貴太妃商議過,貴太妃愿意養育明舒。”

貴太妃膝下無子,是太妃之中最年輕,也是子最活潑的,今年只得四十幾許的年歲。

教養過永昌公主,如今,也能好好養大大公主。

尤其永昌公主同貴太妃一般活潑開朗,尚且沒有出嫁,也能好好照顧侄

這倒是最好的選擇。

姜云冉心中一松,說:“我原來覺得貴妃很聰明,如今看來,的聰慧確實讓人刮目相看。”

的“認罪”,不僅讓姚家不能再往后宮送嬪妃,也讓姚家從此有了“罪證”。

謀害皇嗣,毒殺皇妃,往重里說,這是謀逆大罪。

Advertisement

景華琰著這個把柄,只要他想,姚家隨時都有風險。

為此,端看姚家是要明哲保,還是揭竿而起。

畢竟,姚家手里也有仁慧太后和榮親王。

朝廷、后宮、皇帝、權臣。

九重宮闕之下,所有的政局都是博弈。

比聰明、比狠辣、比果斷、比手腕。

比的是最深的人心。

景華琰握住姜云冉的手,道:“朕齋宮,宮中一應事宜,你多留心。”

“若有急事,直接吩咐梁三泰,朕已下達口諭。”

姜云冉愣了一下,隨即便笑了:“不過三日,又能有什麼大事?”

一語讖。

臘月二十七,吳裕妃出殯。

因景華琰齋戒,不能親往,然仁慧太后等長輩,孝親王等宗親,及各宮諸妃悉數到場。

這一日是難得的大晴天,艷高照,晴空萬里。

長信宮在一片念經聲中,送走了這一對可憐的母子。

景華琰按照吳裕妃的愿,格外下旨,命母子合葬,生死同

經幡在蔚藍的天空飄,唱誦聲不絕于耳。

所有人穿素服,安靜陪著棺槨直至玄武門。

宮門大開,儀鸞衛及金吾衛著禮服,準備護送吳裕妃靈柩至京郊帝陵。

恭郡王在宮門前拜別仁慧太后,行此次護送差事。

仁慧太后扶著彭尚宮的手上前,最后了一下冰冷的棺槨。

棺槨用上好的楠木所制,厚重昂貴,象征著高貴份。

然而天人永隔,死者早已化為塵土,這昂貴的楠木棺槨,不過是藉活人的俗

吳裕妃的兄長一素服,他跪倒在地,沉默磕了三個頭。

仁慧太后嘆了口氣。

道:“去吧。”

“送最后一程,也陪著過好新年。”

眼淚順著臉頰落,吳家兄長用袖抹了一把臉,沉默起,躬后退。

Advertisement

禮部儀站在宮門口,高聲唱誦:“起。”

經幡飛揚,隊伍緩緩前行。

至棺槨全部進玄武門門,禮部儀又唱誦:“別。”

霎時間,哭聲震天。

吳裕妃份位之下,朝臣命婦或宗親晚輩,一起痛哭失聲。

在嗚咽的哭聲里,吳裕妃及年夭折的小皇子,最終離開了九重宮闕。

姜云冉看著送葬隊伍慢慢消失在眼前,心中默念:“再見。”

距離元徽六年不過還有兩日,可宮中的事端,卻似無法停歇。

臘月二十八,景華琰齋宮第二日,宮中急報靈心宮急招太醫,德妃重病。

德妃已經纏綿病榻一月有余,本來太醫院下了幾次急救的方子,也都推測大約就是年關底下的事

但徐德妃生命力之頑強,非常人能比,數次險境之下,還是掙扎著過生線,奇跡般地存活下來。

本來所有人都以為真能如徐如晦一般創造奇跡,然而這一急報,又讓姜云冉心中一沉。

立即起,快步往外行去。

青黛取來大氅,小跑著跟上,給裹在上。

錢小多直接稟報:“娘娘,今日太醫院值守為麥院正、趙醫正和孫醫正。”

姜云冉道:“請麥院正和孫醫正,留趙醫正值守。”

匆匆出了宮門,就看到巷子另一邊,慕容昭儀也一步出宮門。

四目相對,兩人皆是冷肅了眉眼。

不知道這一次,德妃是否還能撐下來。

————

過了小年,天氣轉暖。

坐在暖轎上已經不覺得冷,偶爾掀開車簾,還能一縷清風拂面。

刺骨的寒冷似乎都已留在昨日。

兩位娘娘的儀仗很快抵達靈心宮。

此刻靈心宮宮門大開,守門的宮人面凝重,皆是惶惶不安模樣。

Advertisement

姜云冉快步走到慕容昭儀邊,低聲道:“當要稟報太后及皇貴太妃。”

慕容昭儀頷首:“來之前已經命人請了。”

兩人面容整肅,不再言語,快步略過回廊,直接來到寢殿門前。

上次來時德妃尚且健康,此刻再來,兩人能清晰到靈心宮的衰敗和凝重。

宮人們低垂著頭,雖然不敢表現太明顯,卻還是讓人看出如喪考妣。

一旦徐德妃真的薨逝,們就要被打散送往各,以后的前程便難以預料了。

梅影姑姑不在明間,留在這里等候的是桂香。

桂香見了兩人,目一凝,忙上前請安:“昭儀娘娘,貴嬪娘娘,今日恰逢薛醫值守,此刻正在救治娘娘。”

姜云冉和慕容昭儀落座,慕容昭儀問:“怎麼回事?”

桂香嘆了口氣。

眼底一片青黑,相比之前的永福宮,靈心宮煎熬的時間更長。

沒日沒夜守著看著,生怕徐德妃出一點差錯,桂香整個人瘦了一大圈,人也憔悴得仿佛老了十歲。

“娘娘一直都是那個樣子,整日里昏睡,只有用藥用膳的時候才能醒來一會兒,用過了就又要睡去。”

徐德妃徹底垮了。

先是中毒,又是遭逢打擊,每況愈下。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