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225頁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225頁

說到這里,景華琰沒有繼續追問今日的細節,他直接了當下旨。

“吳端嬪難產崩,重病崩逝,誕育皇嗣有功,暫按妃禮安排喪儀,與二皇子一同祭奠。”

“宮中諸妃不便辦喪儀,吳端嬪的喪儀暫由慕容昭儀和姜貴嬪一起辦,另外宗人府左宗正恭郡王和永順公主,禮部左侍郎莫鴻維作為主臣,協同理喪儀。”

景華琰話音落下,眾人皆跪地行禮:“陛下節哀。”

景華琰嘆了口氣,他依舊面沉寂,語氣冷淡,但若仔細看去,尚留有一

“吳端嬪宮五載,忠孝兩全,恭順謹謙,今因誕育皇嗣難產崩逝,朕心甚痛,前朝后宮,必辦好吳端嬪喪儀,不容任何怠慢。”

吩咐完差事,景華琰先送仁慧太后離開,然后道:“你們今日也都辛苦,暫且先由尚宮局和宗人府置,明日再行辦。”

眾人起,恭送景華琰離開。

姜云冉注意到,彭逾悄無聲息帶走了岑醫正和兩名醫,另外羽的尸和永福宮其他大宮,都被帶離。

一瞬間,原本熱鬧的永福宮就安靜下來。

孟熙嬪看向姜云冉兩人,最終還是嘆了口氣。

“早上還跟我說話,現在人就走了。”

面容蒼白,神哀婉,又有些說不出的悵然。

“這一輩子,可真快。”

第122章 【二+三更】云冉,你能一直陪著我,走到最后嗎?

元徽五年,長信宮震頻繁。

且不提五月便薨逝的阮婕妤,自臘月以來,已經接連歿了兩位宮妃并一位小皇子。

本來因大捷和年關而熱鬧的長信宮,重新陷寂靜之中,宮人們行走其中皆不敢聲張,生怕惹了貴人不快。

除安奉殿外,宮中各已經開始為新年準備,所有宮燈都換上了水紅燈罩,游廊也都掛上了吉祥如意結,在這一片肅殺中多了一抹亮

Advertisement

安奉殿中佛道僧人一起做法事,念經聲與同哭聲相呼應,白幡翻飛,香灰隨著冷風飛躍而起,打著旋逃出長信宮的高墻。

吳端嬪新喪第二日,景華琰特別恩澤,準吳家親眷宮為吳端嬪守靈。

新喪第三日,經禮部和宗人府上請,擬定吳端嬪謚號為裕,追封為正二品裕妃,于頭七祭奠之后,至北郊帝陵安化殿停靈。

與之前一樣,待帝陵選定地址之后,便會著手修建妃園寢。

介時,這些老人們才能安葬。

如水,歲月如歌。

長信宮的歲月漫長,卻又仿佛眨眼而逝。

在忙碌之間,一晃神便到了小年節慶前兩日。

這一日,姜云冉剛從安奉殿回來,小柳公公便登了門。

“娘娘,陛下宣召。”

姜云冉一,外面配了一件藕荷的褙子,瞧著比之前還要沉穩練達。

應了一聲,回寢殿重新換了一件褙子,簡單上了妝之后就至乾元宮。

吳端嬪薨逝,似乎也帶走了玉京最后的寒冷。

從那日起,玉京數日太高照,甚至把后面金鐘山的積雪照化。

姜云冉從宮門口便下轎,漫步在乾元宮的游廊,看宮人們給樹木花草裹上紅綢。

過了小年,新歲在

一邊是白幡,一邊是紅綢,長信宮永遠喜怒哀樂并存。

見了姜云冉,小宮人們紛紛行禮:“貴嬪娘娘安好。”

姜云冉頷首,叮囑們小心一些。

月亮門,抬頭就瞧見一名朝服裹喪服的朝臣。

上的朝服朱紅,面容憔悴,兩鬢都染上風雪。

見到姜云冉,那朝臣愣了一下,躬見禮:“貴嬪娘娘。”

兩人見過一面,當時姜云冉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主,而吳廣人那時候還神奕奕。

Advertisement

再次相見,吳歲晚薨逝,同吳廣人天人永隔。

兒的死,看來對他打擊不小。

姜云冉嘆了口氣,道:“吳憲臺,節哀順變。”

吳廣人再度躬行禮,沉默不語。

姜云冉沒有多言,從吳廣人而過,直奔乾元宮行去。

就在兩人即將分別之際,吳廣人低聲道:“娘娘,多謝您。”

“吳憲臺,”姜云冉腳步微頓,“歲晚最后很平靜。”

這句安,卻把吳廣人的眼淚了出來。

他低下頭,用眼角:“這就好,這就好。”

兩人告別,姜云冉扶著青黛的手,一路踏浩然軒。

從小年伊始,朝廷各司局衙門便要封印,不再行衙門諸事。

宮中的皇帝陛下,也要封上筆,待正旦當日金開筆,寓意新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也就是說,從后日起景華琰就能休息了。

姜云冉以為今日會十分忙碌。

浩然軒,只看到景華琰一人。

他今日穿了竹青織錦長衫,頭戴白玉冠,顯得文質彬彬,氣度超然。

姜云冉到來之時,他正在批改奏折,瞧著有些漫不經心。

“貴嬪娘娘到。”

梁三泰耳聰目明,立即便唱誦。

這一次景華琰倒是沒有遲疑,他簡單勾勒兩筆,隨手把筆扔到一邊。

“坐下說話。”

景華琰笑著抬起頭,對出了手。

姜云冉一步步來到他邊,被他輕輕握住手,同他并肩而坐。

宮人一起退了下去,浩然軒中只剩兩人和那一池快樂的錦鯉。

天晴日暖,就連怕冷的錦鯉也紛紛浮出水面,悠然自得

池此刻水波粼粼,浮躍金。

這皇宮之中,這玉京之,大凡天下黎民,怕也不如這一尾游魚自在。

Advertisement

姜云冉同景華琰都未開口,倒是并肩賞了一會兒冬日景,才不約而同笑了一下。

“陛下今日可忙完了?”

景華琰頷首,給倒了一碗熱茶,小心放到手心里。

“忙完了。”

他頓了頓,道:“若是所有政事都趕在今日做,那凌煙閣可以關門大吉了。”

姜云冉笑了一聲,心隨之放松下來。

“喪儀十分妥當,陛下當可放心。”

景華琰頷首,看向:“沒什麼想問的?”

姜云冉挑眉,道:“不用問,臣妾也能猜出一二。”

想了想,說:“紅螺炭牽扯的可是姚貴妃?”

景華琰呼了口氣,眉宇間皆是放松。

他道:“妃真是聰慧過人,在下佩服。”

姜云冉看著錦鯉,道:“年關底下,皆是慶典,加之吳裕妃當時重病,正是要時刻,所有線索都沒有聲張。”

宮中好似一團和氣,沒有任何事由,可周宜妃和梅賢妃兩人當日都去過永福宮,不能手宮宴事宜也就罷了,因何姚貴妃也從此閉宮不出?

從冬至之后至今,這幾位都未再出宮半步。

而吳裕妃的喪儀則忽然給了慕容昭儀和來辦,這就更說明問題。

看那日仁慧太后的面應該也知

那麼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牽扯姚貴妃的,就是紅螺炭。

畢竟年年炭火都是來督辦,要想在紅螺炭中做手腳輕而易舉。

姜云冉把自己猜測的線索說出,景華琰便點了點頭,他站起,拉著姜云冉來到門前,一起沐浴在冬日的暖之下。

“若只因姚貴妃督辦紅螺炭就定罪,實在倉促隨意,彭逾命慎刑司審問姚貴妃臨芳宮宮人,最終有一名侍奉姚貴妃多年的中監吐。”

Advertisement

“他自陳是姚貴妃給寒苦草,命他伺機放紅螺炭中,他甚至不知寒苦草是什麼,但他的命是姚貴妃所救,只能唯命是從。”

“而那寒苦草,也是姚家一名小廝千辛萬苦買來,那小廝額角有一顆黑痣,很顯眼,游商對其印象深刻。”

景華琰聲音低沉:“最致命的是,臨芳宮還有一錢寒苦草。”

人證證俱在,姚貴妃自知無法為自己辯駁,便緘口不言,閉宮不出。

發生在冬至之后,然姜云冉回憶,姚貴妃在冬至那日就沒有多笑臉,顯得很是憂郁。

姜云冉若有所思:“周宜妃和梅賢妃呢?”

景華琰道:“周宜妃當日也到場,所言基本吻合,宮中也沒有其余線索,不過那日之后周宜妃擔憂明宣,故而閉宮不出。”

論說子,周宜妃是宮中頭一份。

便是最溺永昌公主的貴太妃也比不上。

“梅賢妃是擔憂自己抱恙,所以主避讓。”

景華琰勾了勾角,他道:“正是如此。”

“因此……”

景華琰對姜云冉道:“之后正旦和上元佳節,便要妃你來心了。”

小年宮宴名義上說是同慕容昭儀一起辦,但慕容昭儀一點耐心都沒有,幾乎所有的事都是姜云冉代勞。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