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207頁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207頁

此事已經開展數日,景華琰依舊不知,足已證明丹衛的忠誠。

此時,姜云冉才能放手一搏。

看向夏嵐,目平靜,聲音鏗鏘有力。

“夏嵐,我要吩咐你們辦兩件事。”

夏嵐立即起,拱手見禮:“娘娘請講。”

姜云冉沉聲道:“天啟八年左右,阮忠良曾在青州辦過幾起大案,因為推翻了原判,為含冤獄的人沉冤昭雪,被人稱為阮青天。”

從春倦起,夏嵐就約有些猜測。

此刻見終于說到了阮忠良,夏嵐并不驚慌,低聲音道:“娘娘,案件一共有三件,其中王氏滅門案最為轟。”

當年王氏一族二十八口人命,就這樣葬送在趙氏一族手中,時任清州府衙推馮宇,因辦案不力,當年就被奪職將罪。

而作為清州知府的鄧恩,因為積極配合,努力辦案,反而沒有被牽連降罪。

此案算是刑案中最典型的案例,因此夏嵐不用回憶,也能倒背如流。

姜云冉對的能力很是滿意。

“對,就是這樁案子,”姜云冉頓了頓,道,“從那之后,阮忠良平步青云,一路高升至大理寺卿,至正三品。”

文臣武將不同,武將之中衛所和軍營又有所不同。

即便夏嵐至正二品都指揮史,但的權柄只手下三百人,也只聽姜云冉一人命。

權柄狹窄,職責單一,如何比得上掌管九州十三省刑案的大理寺卿呢。

姜云冉給出引子,話鋒一轉,道:“我要你查的,是曾經清州知府鄧恩。”

夏嵐愣了一下,隨即才若有所思。

“娘娘的意思是,鄧恩跟阮忠良沆瀣一氣。”

這個詞用得很妙。

在其位,謀其政。

夏嵐及丹衛歸姜云冉手中,便從此唯命事從。

Advertisement

姜云冉淺笑道:“是。”

夏嵐沉片刻:“查一名朝廷員,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吏部下手。”

而要從吏部下手,必要經過陛下首肯。

姜云冉抿了一口茶,淺淺笑了:“那就查。”

第115章 吳端嬪娘娘早產了。

聽雪宮中的沉水香總是很雅致。

窗邊一枝紅梅,點亮了冷寂的冬日。

貴妃榻的方幾上不擺放有茶水點心,還有一個小笸籮。

里面放著姜云冉日常拿來打發時間的針線,仔細看去并非什麼稀罕,不過是花樣簡單的荷包。

一本話本被在笸籮之下,只依稀能看到兩三個字。

大約是市面上流行的話本子,沒想到貴嬪娘娘也喜歡讀。

這間雅室,充滿了姜云冉生活的痕跡。

仔細看去,卻并不讓人覺局促,反而能慢慢放松下來。

夏嵐每一次來聽雪宮,總能到貴嬪娘娘的怡然自得。

這宮里來來去去,左不過那些事,即便之前丹衛只行陛下口諭,卻也多行走于后宮之中。

對于娘娘小主們,夏嵐不敢說了解,卻也多有見識。

像姜貴嬪這樣的子,還真是后宮中的獨一份。

或許就因為的特別,才引得陛下這樣牽掛,把們都安排在貴嬪娘娘邊。

說是為所用,其實還是擔憂的安危。

衛重新設立不過一載有余,雖然時間尚短,卻也足夠夏嵐清宮中事宜。

可以肯定,姜云冉是唯一一個,讓景華琰這樣上心的宮妃。

若非宮時日尚淺,恐怕早就……

此刻夏嵐站在姜云冉面前,心中百轉千回,但面上神卻嚴肅無波,聽見姜云冉的篤定,便沒有遲疑:“是,娘娘放心,臣知道如何行事。”

Advertisement

姜云冉淺笑一聲。

眉眼舒展,笑容干凈明亮,聲道:“夏指揮使,你無需這般張,案子也不用太過著急,若能一點點索清楚,是最好的結果。”

夏嵐又拱手:“諾。”

對于的干脆,姜云冉很滿意。

道:“至于第二件事,我需要你查一查阮家的家底。”

對于查案,夏嵐是老行家,立即便道:“娘娘的意思是,阮家還有其他財富,都沒在后。”

姜云冉贊許道:“夏指揮使不愧是儀鸞衛中的翹楚,難怪年紀輕輕能為一衛之長。”

論說夏嵐已經不年輕了。

年過而立,但姜云冉的稱贊卻也很用。

儀鸞衛已過十載,可這十載中一路高升,最終為丹衛之首。

的確有過人之

夏嵐拱手:“娘娘謬贊了。”

姜云冉淺淺笑了。

此時越發放松,時隔多年之后,終于能看到一

尤其邊有夏嵐這樣的能臣,更讓人心安。

姜云冉思忖片刻,才鄭重道:“夏指揮使,此番皆是本宮的私事,能得你們相助,是我的福運。”

“個中辛苦自不必說,你們的忠心我都記在心里,無需真相大白那一日,只要有機會,我定會同陛下上稟,給你們記上功勞。”

姜云冉從來不說空話。

做朝臣,誰不想出人頭地,位極人臣?

數千年歷史煙云之中,真正為家國天下的忠臣又能有幾人。

人人皆有私心,這并不是錯誤。

這才是人之常

出力當差,為的就是獎賞和位,若此事都不能應允,那姜云冉當真無法昧著良心,讓人替自己當差。

“多謝娘娘。”

夏嵐也很利落,當即便道謝。

說到這里,兩人不由相視一笑。

Advertisement

姜云冉又同夏嵐說了幾句阮家的疑點,夏嵐便告退了。

等人走了,姜云冉長舒口氣。

青黛端著一盞銀耳蓮子羹進來,道:“娘娘潤潤口,這一次熬得火候短,很輕潤。”

姜云冉這幾日忙得嗓子冒火,只能靠著銀耳蓮子羹火氣。

“有勞你了。”

姜云冉接過湯盅,正要起勺子,就聽外面傳來談聲。

不多時,紫葉便陪著彭尚宮快步而

“見過貴嬪娘娘,娘娘大喜。”

姜云冉笑道:“尚宮謬贊,賞。”

今日自然是姜云冉的大喜日,只要來說一句恭喜的,都會給賞賜,這是宮中的慣例。

彭尚宮也不扭,干脆就接過紅封,臉上依舊是那副和煦笑容:“貴嬪娘娘,太后娘娘傳召。”

姜云冉愣了一下:“太后娘娘?”

宮以來,除了日常請安,平日里從來不往太后跟前湊合。

仁慧太后不喜宮人多打擾,日常除了幾位管宮的娘娘回稟宮事,其余人等一概不見。

回憶起來,姜云冉同甚至沒說過幾次話。

驚訝,彭尚宮便含笑道:“是關于宮事的,娘娘如今也是一宮主位,陛下有十分看重,自然能當大任。”

姜云冉了然。

宮里人手不足,太后估計是忙狠了,如今眼看姜云冉升位,立即便要拉去做壯丁。

之前景華琰的詔書寫的明明白白,姜云冉心里早就有了猜測,因此并不顯得過分驚慌。

放下湯盅,起捋了捋發髻,笑道:“尚宮略等,我收拾片刻便來。”

紫葉立即倒了碗茶,請彭尚宮潤口。

姜云冉回到寢殿簡單上了妝,這就裹上大氅跟隨彭尚宮出了宮門。

天氣晴好,轎行在宮道上,頭頂是耀眼的日

Advertisement

兩旁的宮人們見了,依次行禮,態度越發恭敬。

有年輕的小宮人好奇張,也被管事姑姑住肩膀,狠狠瞪了一眼。

姜云冉并不在意這些,只同彭尚宮道:“數日未曾得見太后娘娘,娘娘可好?”

彭尚宮客氣說:“娘娘安好,多謝貴嬪娘娘關懷。”

禮尚往來一句,姜云冉就緘口不言。

很快,姜云冉就踏壽康宮。

冬日里的玉京格外寒冷,許多耐寒的花朵也容易被凍壞,很不好種植。

但仁慧太后卻格外喜歡花,花園的宮人費盡心思,才在的宮中繁育出了繽紛艷麗的山茶。

剛一踏,姜云冉就到了壽康宮中蓬的生命。

竟是花團錦簇,春意盎然。

有幾名眼生的宮人站在游廊之下,姜云冉便看向彭尚宮。

彭尚宮低聲道:“貴嬪娘娘,今日皇貴太妃娘娘和貴太妃娘娘都在,另外貴妃娘娘也在。”

姜云冉了然。

貴太妃平日里幾乎不出宮門,日常吃齋念佛,要麼就是教養四公主,宮宴都不怎麼參加。

姜云冉只記得是個溫的婦人,多余的記憶全無。

頷首示意,彭尚宮便上前一步,掀開厚重的帳幔。

“姜貴嬪到。”

姜云冉端莊踏壽康宮的寢殿,剛一進去就被暖香撲了一臉,熱浪襲來,頓時就覺得熱得慌。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