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196頁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196頁

這宮中千人千面,只看面容本看不出來到底是什麼心腸。

姜云冉提點了趙庭芳一句,趙庭芳也只能說:“我知曉的,奈何醫者仁心,娘娘病重,我無論如何都要好好醫治。”

“你放心,我會小心。”

說了幾句皇貴太妃的事,兩人才聊起廖淑妍。

姜云冉同趙庭芳講述完所有的舊事,才道:“京中乃至宮中,從來都是以雙生兒為大喜。”

“不可能因為是一胎雙生,迫其中一個遠走他鄉,姓埋名,這本就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大楚講究多子多福,雙生兒更是喜上加喜,當年阮氏會這麼做一定有其理由。

趙庭芳若有所思。

“你見到的案例,我隨著師父行醫數年,倒是見過不奇聞軼事。”

“我只是猜測,姑且一言,你姑且一聽。”

“曾經我同師父去過一戶人家,那家人先后生了兄弟二人,兩人一樣聰慧,能干,年便有天才之名。”

“只家族并不富貴,僅能供養一人繼續讀書求學,因此……”

“因此那個弟弟,就把兄長推下了水。”

“奈何兄長命大,只是磕了頭,之后不僅失去了那段記憶,也一直纏綿病榻。”

“此時那弟弟倒是表現出了兄友弟恭,他堅持要榮養兄長,無論如何也不能斷了兄長的湯藥,為此他每日讀書之余還要給人代寫書信,很快,他仁孝的名就傳揚出去,甚至吸引了富戶的資助。”

姜云冉神慢慢嚴肅起來。

趙庭芳嗤笑一聲:“只是他沒想到戲演得太過,以至于資助的富戶請來了我師父,醫治數日之后,他的兄長居然奇跡好轉,清醒過來。”

這時,一切都真相大白。

姜云冉若有所思:“我父親是阮忠良的兄長,按照大楚律法,他是家中第一繼承者。”

Advertisement

“除去他,阮忠良才能得到家族全力的托舉,”姜云冉只覺得后背發涼,“可那時,兩人都才只有五歲啊。”

————

阮忠良五歲,那時先祖皇帝還在位。

先帝、恭肅皇后、仁慧太后及皇貴太妃等,都同阮忠良一般年紀。

相差不過兩三歲之間。

他們是同一年代的人,阮忠良五歲時,所有人也都只是孩

即便阮忠良再聰慧,也不能五歲就開始算計兄長,謀奪家產。

即便他有這個心思,自己也沒辦法辦到,誰會聽從一個五歲孩子的命令呢?

姜云冉同趙庭芳四目相對。

“有人幫他。”

這個結論幾乎是瞬間就能推理出來。

可為什麼?

阮家還是阮忠良,又有什麼值得推舉的必要?

時過境遷,父親已經死去多年,阮家的父母也早就過世,如今唯一的知者只剩下阮忠良。

姜云冉垂下眼眸:“我總覺得這事不簡單。”

“當年推舉阮忠良的人,肯定早早就同他合作,商議把我父親趕出京中,再也不能回到阮氏繼承家業,”姜云冉道,“從此,阮氏對外只宣稱家中只有一子,再也無人提及另一個孩。”

“等阮忠良長大人,繼承家業,為朝廷新貴……那麼……他就可以為人所用了。”

說到這里,兩人都不約而同打了個寒

“母親曾經說過,父親是在清州長大的,”姜云冉道,“也就是說,當時不知道出了什麼事,父親只能回到了清州老宅,作為旁支長大,后來他自己進書院,結識了母親。”

父親當年文采出眾,風度翩翩,他年紀比母親要小,卻行事周全,溫文有禮,更會照料旁人,同尋常沖激進的年人天差地別。

Advertisement

或許就是因為年時的遭遇,讓他比尋常同齡人穩重。

姜云冉不知道自己的大伯爺是什麼樣的人,但他能作為書院山長,又教導出那麼多國之棟梁,想來眼不會差。

會同意宣若寧嫁給默默無聞的尋常年,足以證明當年父親的優秀。

后來姜家出事,是父親帶著一路逃離,姓埋名安頓下來。

他從來沒有做過拋棄妻之事。

若非死了,否則他會如同蒼天大樹一般,一直守護著們。

思及此,姜云冉嘆了口氣。

斯人已逝,往事不可追,姜云冉從來不會為已經發生的事糾結,如今之計,們要做的就是繼續尋找證據,早日把阮忠良送去菜市口。

議論完,趙庭芳又習慣的給姜云冉把脈。

姜云冉本來笑話:“我如今康健,倒也不用日日看診。”

“來都來了……”

趙庭芳本來也想同打趣兩句,可慢慢的表卻變了。

“怎麼?”

姜云冉不由坐直,就看到趙庭芳的眼眸里綻放出喜悅來。

“錢姐的確是婦科高手,”趙庭芳道,“你這一月用藥下去,寒苦草的藥已經去了七七八八,再將養一月,等過了元月,就能大好了。”

這是今日的另一件喜事。

姜云冉瞇著眼睛笑了:“那完了趙大人,這功勞是錢大人的了。”

趙庭芳滿面含笑,心愉悅至極。

“這有什麼打的,你能康復,對于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大長公主的登聞鼓,給了長信宮又一波浪

公主年紀大了,不可能讓廷杖之刑,景華琰只象征的罰了公主府兩月俸祿,就草草做罷。

等消息傳后宮,姜云冉都嘆朝大長公主的通

Advertisement

敲擊登聞鼓,為的不是自己,也不是任何一個人,為的是公道,是天下臣民的心。

老王爺和德親王等一眾宗親,貪墨數十載,為了掩蓋事實,繼續樂,又做了多泯滅人的骯臟事,若是尋常員,早就滿門抄斬。

因何只因出,就要輕易繞過?

難道知道一個人犯了重罪,還要讓其逍遙法外嗎?

大長公主輩分高,戰功卓絕,一出面,所有的宗親就都不敢吭聲了。

大長公主無兒無孑然一,也早就行將就木,本不怕旁人的陷害和詆毀,所做一切皆為公道。

出面,懲治司務局貪墨一案便順遂起來。

一連五日,乾元宮都燈火通明,所有證據和案件早就已經查明清晰,就差最后的定罪了。

這五日,就是在同各方涉,最主要的就是各位宗親,雖然有大長公主的制,還是因姻親牽扯而求

好一番拉扯,最終定奪判罰。

今日一早,景華琰便下發數道圣旨。

其一就是德親王府。

德親王父子兩人數十年貪墨巨甚,剝削民脂民膏,其難容,念其早年亦有政功,死罪可免。

今褫奪德親王世襲罔替封號,其全家降為庶人,抄沒全部家產,返還江州原籍,十年不許京。

其余涉事員,只要手里沾染人命,證據確鑿,一律問斬。

另抄沒家產,奪其,家族發還原籍,兩代不許科舉。

至此,司務局大案在歷時四月之后,終于落下帷幕。

元徽五年,帝取消司務局,改令造辦協同三局兩監一房協同宮中采買,所有進出賬簿一式三份,都察院及宗人府每季按京中價核對,若有出,當即問責。

即日起,上請仁慧太后督辦此事。

Advertisement

宗親們求也求了,鬧也鬧了,最終在皇帝陛下的鐵手腕之下,只能偃旗息鼓。

梧桐巷空了幾宅院,狀元街了幾戶門庭,在這一片吵鬧聲中,一條白綾,送走了曾經風無限的廖夫人。

而從來寂寂無名的衛婕妤,也被榮親王親自護送,至西郊皇陵停靈。

臨別那一日,姜云冉親自去送

所有的隨葬品都放在紫檀棺槨中,其中有一個不起眼的小陶罐,里面裝著的是銀墜。

們兩人在宮中相互扶持數年,如今也一起離開了長信宮。

到底自由了。

回到聽雪宮,姜云冉一素服,站在庭院中那棵不懼風雪的四季桂前,灑下了三杯酒。

第一個仇人終于殞命,冤仇得報,總要敬告先人。

一杯敬父母,一杯敬朋友,還有一杯敬蒼生。

隨著那些罪臣家族離京,一場風雪再度席卷而來,元徽五年這個年關底下,京中漸漸恢復了祥和。

這一日,姜云冉剛用過早膳,乾元宮就來了人。

“可是有什麼事?”

時辰有些早,姜云冉很是意外。

這個時辰,景華琰怕剛下早朝。

小柳公公面無表道:“下臣不知。”

好吧,問他等于沒問。

姜云冉簡單上了淡妝,又換了一對珍珠耳鐺,就坐上了轎。

風雪新至,宮人們又著手腳,在宮道上打掃。

姜云冉只看了一眼,青黛就道:“小多省事,一早就給宮人們安排好了熱水和點心,娘娘放心。”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