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147頁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147頁

方才在馬車上,雖然鬧世,卻偏安一隅。

現在走出馬車,才發現熱鬧是這樣近,來去匆匆的行人、商賈和游客織在這一方市坊中,川流不息,繁榮不止。

姜云冉已經許久沒見過這麼多人了,宮中一不變的生活,讓人對人間有錯覺。

甚至都要記不清,上一次在市坊中行走,是什麼了。

可以肯定,那時候,從不覺得外面熱鬧嘈雜。

景華琰握住的手,帶著整個大楚的繁榮地。

這里的商鋪都是兩層,轉角的幾家大店甚至還有三層,從大開的門口看進去,各品擺放整齊,客人們閑逛挑選,絡繹不絕。

兩人走了幾步,姜云冉的心神就被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了。

的腳步越來越慢,最后甚至都挪不了。

景華琰見停下,轉頭看去,就看到在仔細看一匹布。

“怎麼?喜歡就買下。”

姜云冉卻沒有開口。

看得很認真,認真到小二娘快步而出,問:“客人可喜歡?這是咱們新進的織染緞子,比以前要鮮艷,整個麒麟巷,只咱們如意坊才有。”

姜云冉聽到這話,拽了一下景華琰的手。

指著上面彩鮮艷的花朵,道:“老爺,這緞子應該用了新的織染技法,以前是不會有這麼鮮明的鵝黃的。”

“好厲害啊,不過三五月,就又有新花樣了。”

對于自己的老本行,姜云冉倒是很上心。

景華琰見滿眼驚喜,不由也笑了:“你倒是真喜歡針線。”

姜云冉回他,認真說:“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不悉布匹,是當不好繡娘的。”

————

今日天

烏云遮蔽,冷風呼嘯,更顯冬日寒冷。

Advertisement

姜云冉上的披風里面有一層貂絨,外面則是厚實遮風的妝花絨緞,風帽在頭上那麼一遮,襯得臉兒只有掌大。

遠山眉,飛眸,花瓣

量高挑,腰背筆直,儀態優雅萬方,無論如何看,都是致秀麗的大家夫人。

那雙眸子里,卻只有璀璨的星和堅定的意念。

這樣說著話的時候,上有一種說不出的燦爛芒,景華琰忽然意識到,那是熱和專注。

因為熱,所以才格外認真。

所以看到新鮮的布料會那樣高興和歡喜。

這種眼神,景華琰從未在向自己時見過。

年輕的皇帝陛下呼吸一滯,不過懸停片刻,便重新展

“夫人真是厲害,”他重新牽起的手,讓小柳子去買布,兩人繼續前行,“你喜歡,就買回去研究,看看究竟是什麼模樣。”

姜云冉愣了一下,隨即就謝恩:“謝老爺。”

麒麟巷的人很多,不僅有商人和游客,經常還會有加載貨的馬車和獨車在街巷里穿行,越往里去,行走越要小心。

景華琰把姜云冉護在一側,好讓專心賞景。

“看好腳下。”

景華琰細心提醒。

姜云冉被他握著手,并不覺得前路難走。

“老爺之前喜歡去哪家逛?咱們也去看看可好?老爺定知道哪里好玩。”

景華琰回憶了一番,說:“今歲繁忙,只出來過兩次,之前倒是很喜歡逛書社和米鋪。”

正巧手邊有一家米鋪,姜云冉便了一下景華琰的手,拉著他走進去探看。

店小二忙上前:“兩位客要瞧什麼?今歲的占城稻已經送到了,都是新米,吃起來很香。”

占城稻如今已經在長河流域大規模耕種,一年兩,收,在收的年景,一畝地可產三百斤,是非常喜人的數量。

Advertisement

景華琰對這些非常了解,不用店小二介紹,就領著姜云冉去看占城稻。

“這個就是,你看,占城稻的米粒偏小,長得很像燦米,不過味道比燦米略好一些,沒有那麼糙。要說香,自然是比不上一年一的碧梗米,可產量實在是大。”

“這個是鵝脂米,產量極,只在桂南道一帶數種植,顆粒圓潤飽滿,煮后油,家里應該是有的,你可以讓廚房做了嘗一嘗。”

說起稻米,就是景華琰熱的話題了。

他滔滔不絕把這店鋪里的所有稻米都介紹了一遍,說得比那店小二還仔細,最后店小二都閉了,跟在邊上聽。

名貴的米他會介紹,卻從未嘗過,自然不知味道如何。

看著兩位穿著打扮,定是達顯貴,他們評價的米糧味道肯定準確。

姜云冉也覺得新奇。

聽到最后,目卻落在了景華琰那雙明亮的眸子里。

家國穩定,百姓幸福,皆要靠食住行。

只有吃飽肚子,才能有力氣種田養家,才能嫁娶繁衍,代代傳承。

姜云冉也知景華琰登基之后大力推廣占城稻,為了讓長河流域的百姓愿意改種,第一年的田稅是免收的。

百姓看天吃飯,生怕顆粒無收,有了免稅的保證,占城稻才能推廣開來。

有了耕種經驗,畝產一年比一年多,這讓大楚的普通百姓都慢慢能填飽肚子。

只可惜糧賤傷民,也因為收,稻米賣不出高價,百姓的日子依舊在貧困上掙扎。

也因此,景華琰要改歲銀收法,這一兩年慢慢索,已經有了大致的方案。

今年已經開始試行。

就如同方才那樣,姜云冉眼中的景華琰也是熠熠生輝的。

他或許不是個好人,但他大概是個好皇帝。

Advertisement

景華琰說著說著,發現側沒了聲音,這才停下話頭,抬眸看過去。

就看姜云冉正笑意瑩瑩看向他,眼中甚是還帶了些鼓勵。

景華琰:“……”

怎麼有一種慈祥呢?

跟太后看他的目很相似。

“怎麼?是不是我說的太多了?”

姜云冉搖搖頭,重新牽起景華琰的手,語氣很是崇拜。

“我沒想到老爺這樣厲害,這麼多米糧的特點都記得這樣清楚,老爺好聰明。”

這夸獎得真是很浮夸,但景華琰卻就覺得心舒暢。

邊上的店小二也趕上前,語氣更浮夸了。

“老爺真是農神下凡啊!小的在這店里做工八年,有時候都要認錯,真是佩服。”

景華琰不自覺勾了勾角。

他輕咳一聲,道:“只聽不嘗,怕是也不知道區別為何,小二,每樣米都買五十斤,夫人回去可以熬粥喝。”

真是實在又心。

姜云冉:“……”

眨了一下眼睛,還是忍不住笑出聲:“多謝老爺。”

剛出來逛了兩個鋪子,就差點買了半馬車的東西,梁三泰苦哈哈讓小柳公公再去調一輛馬車過來,好給陛下和娘娘拉貨玩。

從米鋪出來,兩人就去了書社。

麒麟巷的書社林林總總有十來家,除了朝廷南書局開辦的林有書局,其余皆是書商開設。

里面所售賣的書籍種類琳瑯滿目,自然,價格也是讓人而卻步。

不過麒麟巷繁華熱鬧,若舍得買上一壺五文的茶水,也能在書社靜坐,讀上一整日的書。

許多家境貧寒的窮學生就靠著在書社讀書抄書,慢慢走上了仕途。

景華琰領著姜云冉往邊上另一條巷子行去,剛一拐進去,就能到里面的比外面安靜許多。

Advertisement

游客不往這邊來,人,自然就多了幾分清幽。

這里的書社皆是三層樓,景華琰低聲同姜云冉說:“開辦書社,房租有玉京府補,只要一半房租便可,因此書社可以搭蓋第三層,也可以降低每日的茶水費。”

姜云冉一想就明白了。

“這個主意真好,是誰想的?”

景華琰頓了頓,才道:“是母親的老師。”

母親的老師?

也就是說,想出這個主意的,應該是曾經的太子太傅。

“倒是位有遠見卓識的大家。”

景華琰應了一聲,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只道:“你看第一家,掛著春字招牌的,探春書社,里面有后廂,每逢旬日都有詩詞政經辯論,很是熱鬧。”

姜云冉算了一下日子,有些驚喜:“今日恰好是旬日。”

“嗯,”景華琰幫攏好風帽,道,“是,特地選了今日而來,就為了讓你看一看熱鬧的辯論。”

進了書社,小書們便上前問安。

姜云冉注意到這里的書有男有,皆是灰素服的學生打扮。

畢竟大楚子可讀書,百多年傳承下來,先生越來越多,書社的書也漸漸男混雜。

他們自己,本來也是讀書人。

只是尚且年,家境貧寒,便在這里做書賺取微薄工錢,書社給他們的另外一項福利,就是可以在下工之后讀書兩個時辰。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