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146頁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146頁

玉京已經盤桓在京畿要地四百余年。

從前朝至今,玉京都是王都。

前朝開國后定都玉京,當年便開始修建宮殿皇城,歷經三百年歷史,最終為如今的繁榮。

后大楚開國高祖皇帝登基為帝,建立新朝,不愿勞民傷財,皇宮依舊沿用前朝舊宮殿,只多做修整,又重修了京北的玉泉行宮。

先世宗皇帝新修水路,引長河與榮江,從桂南道伊始,一路流經豫榮道、嶺安道、榕江道最后直達京畿道。

為了連接運河水路,玉京以南擴修運河原,百年來休養生息,最終形了新玉京。

因此現在的玉京城比之前朝大約有兩倍不止,因水路通達,貿易恒通,因此繁榮昌盛無有可比。

從長信宮出來,一旦穿過達顯貴居住的狀元巷和梧桐巷,熱鬧便撲面而來。

主要巷道都用青石板路鋪就,馬車行使雖然顛簸,但雨雪天氣地面卻能干干凈凈,暢通無阻。

景華琰并不介意姜云冉探看,他甚至幫姜云冉扶著腰肢,怕坐不穩摔倒。

男人的手掌結實有力,讓人安全倍增。

“玉京的主要巷道是這一百多年來陸續修建的,如今已四通八達,因為道路修建整齊,因此百姓出也方便,城中的商鋪林立,雖不及麒麟巷繁榮,卻能讓百姓方便生活。”

臨街多是小商鋪。

姜云冉打眼去,發現都沒有高大的旌旗歡門,家家戶戶都是八扇門的寬窄,就能開一間小小的雜貨鋪。

若是餐食鋪子,一邊是灶臺,另一邊擺兩三張桌,便就可以開門營生。

九城兵馬司也掌管城中布局,每逢巡邏都會督促清掃,所以家家戶戶都不在外擺攤子,街道依舊顯得整潔。

姜云冉一路看過來,發現這個時辰早餐攤子都歇了,有的人家閉門閉戶,回去歇著,有的則繼續忙碌,為中午的生意準備食材。

Advertisement

小雜貨鋪、酒鋪、布料鋪,裁店,甚至還有專賣牙的鋪子,端是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

說起來,姜云冉真沒好好逛過玉京。

這個繁華的都城,總是行匆匆,未曾駐足欣賞。

“真繁榮啊。”

景華琰扶著的腰,聽到這樣嘆,也不由笑了一下。

“這是主要街巷,其他小巷幾乎沒有店鋪,所以街巷迎臉的店鋪生意最好。”

姜云冉點點頭,微微直起,忽然問:“焦圈好吃嗎?”

還沒吃過玉京當地的小吃。

剛才一閃而過,看到一家鋪子有人排隊,不由有些好奇。

景華琰了一下的臉頰:“就知道吃。”

雖然這樣說,他卻還是吩咐了一聲,馬車不停,不多時,梁三泰就送了一個油紙包進來。

姜云冉打開紙包,里面的焦圈還很燙手,炸得金黃脆,上面有一層赤紅的東西。

“這是什麼?”

景華琰瞥了一眼,說:“是紅糖的,咸甜口,你嘗嘗。”

姜云冉點點頭,也不客氣,直接咬了一口。

紅糖經過油炸,甜味減淡,油香卻越發醇厚,有點甜,又有點咸,脆脆的,里還很韌,很有嚼勁。

說好吃也好吃,可又沒有那麼好吃。

讓人忍不住贊嘆的程度。

“唔,不錯,”姜云冉臉頰有些鼓,猶如豆蔻那般可,“沒有名氣來的讓人驚艷。”

景華琰眸子一直落在臉上,挪不分毫。

出了宮的姜云冉,多了幾分鮮活氣。

讓人流連忘返。

姜云冉從不浪費食,一口氣吃了半個,到底吃不下去了。

“放著等回家再吃吧。”

姜云冉說著,就要把紅糖焦圈收起來。

這時一雙大手過來,接過了那半個焦圈。

Advertisement

“回去就不好吃了。”

景華琰很自然咬了一口,倒是一點都不嫌棄

姜云冉很有些驚訝:“陛下!”

手要搶,卻被男人按在了側,一都不能

“無妨,我不嫌棄你。”

姜云冉的臉倏然有些紅。

景華琰慢條斯理吃著,另一只手慢慢上移,在上點了一下。

“夫人,出門在外,可不能。”

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一下被轉移了思緒,片刻后,臉頰緋紅,難得有些不知所措。

“那我喚您……老爺?”

景華琰微微嘆了口氣。

他把焦圈吃完,取了帕子仔細手。

“怎麼不夫君?”景華琰無奈道,“我還期待的。”

姜云冉臉上更紅。

把袋子收拾好,一邊取了茶壺給兩人倒茶。

馬車里晃不停,姜云冉不敢倒滿,只倒了小半杯。

“哪家夫人也不能在外面張口閉口夫君,”姜云冉嗔怪道,“怪人的。”

景華琰垂下眉眼,端起茶盞潤了潤口。

他說:“那回家就能了?”

姜云冉終于明白,他在逗玩。

于是果斷問:“還有多久到麒麟巷?”

景華琰瞥了一眼,淡淡笑道:“快了,大約還有一刻。”

“如此看來,老爺對京中很是悉。”

景華琰點點頭,他把車簾掛起,跟姜云冉一起看外面風景。

“十五歲時,家里事穩定,我才得以出宮,從那以后,隔三差五都會出來一趟。”

景華琰十五歲被封為太子,當時朝中大臣對他很是支持,他的太子之位還算穩固。

他是皇后嫡長子,生來便是常人所不能及,從小到大優秀聰慧,沉穩持重,無論立嫡立長還是立賢,都唯有他一人。

Advertisement

無論當時先帝是什麼心思,其他的宗親朝臣又是什麼心思,只要景華琰還活著,就沒有其他人機會。

而景華琰,也的確活到了登基日。

可他這樣的天潢貴胄,在為太子的前十五載歲月里,也只能困在長信宮一方囹圄。

姜云冉有些好奇:“老爺,當時就連年節祭祀,您都未曾出宮嗎?”

這問題有些僭越。

但不知為何,姜云冉就是想知道這一段過去。

景華琰收拾好茶壺茶盞,才笑著說:“未曾。”

“父親雖久病,不過在天啟十四年之前,都還未臥病在床,依舊能出家宅,”景華琰道,“父親在,兒子們便無用武之地,況且,當時我也不想外出。”

外出,就意味著風險。

雖同樣年失恃,但母親過世時,姜云冉已經十一歲了,已經算是年,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可景華琰那時才四歲。

無法想象,一個四歲的孩,是如何在危機四伏的長信宮中生存下來的。

想起之前梁三泰說過,陛下年傷過胃,以至于現在只要錯過飯時,就會胃疼。

或許,那時候他就連口食,都是小心謹慎的。

姜云冉對于景華琰只有敬佩。

他的確能常人所不能,才能屹立在萬萬人之上,為九五至尊。

姜云冉忽然嘆:“老爺真的很厲害,讓人十分敬仰。”

這個嘆沒頭沒尾,景華琰不知究竟在想什麼,只說:“不是我厲害,也不是我多聰明,只是因為我意志堅定,就要好好活下去。”

母親讓他好好活下去,他就努力做到了。

沒有其他原因。

姜云冉卻笑了一下。

眉眼淺淡,今日的妝容溫婉約,這樣一笑,猶如芙蓉花開,讓人覺得馨香撲鼻。

Advertisement

“普天之下,蕓蕓眾生,多人想要好好活下去,最后都不能做到,所以老爺才是最厲害的那一個。”

就像母親,像庭芳的家人,像那個戰戰兢兢的小宮素雨。

誰會不想活著呢?

可沒有辦法了。

想到這里,姜云冉忽然呼了口氣:“說這些做什麼?出來玩,就要高興才是。”

旋即就湊到景華琰邊,跟他一起看外面的風景。

臨近午時,街上人頭攢

上工的百姓們下工歸家,小食鋪里炊煙裊裊,還有人在街上行匆匆,顯然奔波在生計之路上。

“還是玉京熱鬧,”姜云冉說,“溧就沒那麼多人。”

景華琰說:“因為這里有廣闊天地,有數不清的機會,所以人們趨之若鶩,不約而同匯聚于此。”

玉京就是整個大楚的心臟,只要它強有力跳著,大楚的新鮮就會汩汩流淌。

兩個人東一句,西一句,覺時如水流失。

一晃神,馬車便在麒麟巷前停下了。

梁三泰的嗓音響起:“老爺,到了。”

景華琰整了整衫,幫姜云冉系好斗篷,道:“外面冷,你把手爐帶上。”

姜云冉頷首,等他下了馬車,自己才跟著下來。

景華琰扶著的手,把帶到自己的邊。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