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139頁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第139頁

借著父親立功、兄弟高中、母親宮陪伴的由頭,阮含珍宴請各宮姐妹,于三日后至長春宮宴席。

姜云冉自然也接到了請帖。

看著那封字跡娟秀的帖子,淡淡笑了一聲:“敢請,咱們到時候就好好去吃席。”

青黛問:“可要準備什麼賀禮?之前陛下賞賜的綢緞貢茶剛清點完,小主挑挑哪個不喜歡?奴婢包好了做賀禮。”

聽到這里,姜云冉沒忍住噗地笑出聲來。

“小主!”青黛有些扭,卻還是說,“才不要給自家得用的,可不是包子打狗。”

姜云冉笑著點頭:“你說得對,就是這個理,我們青黛真聰明!”

想了想,道:“那兩匹妝花緞太老了,不適合我,包好了后日一早送過去,就當是給廖夫人的禮。”

姜云冉勾起角,意味深長:“畢竟,廖夫人才是阮家做主的那個。”

次日,景華琰下旨,徐如晦英勇無畏,年英才,此戰大捷是為首功,著封為正二品振國將軍,命其率領忠義軍回京封賞。

另此次邊關戰事,徐闖雖有職誤判,已褫奪爵位,貶為庶人,然其后英勇殺敵,戰場立功,依復為中郎將,暫留烏城,協助烏城布政使安置韃靼流民事宜。

忠義伯府的爵位沒有了,但人都還在,因著徐如晦的英勇無畏,挽救了徐氏一族的威名,到底穩住了風雨飄搖的徐氏。

景華琰并非全然不顧念舊,若非徐闖太過桀驁,枉顧百姓命,他也不會直接削除爵。

如今這個結果,算是皆大歡喜。

大軍凱旋,玉京百姓也翹首以盼。

借著這大喜的日子,景華琰下旨大赦天下,對此有功之臣皆封賞。

后宮之中,徐昭儀復德妃之位。

Advertisement

梅昭儀檢舉司務局有功,著封為正二品賢妃,賜住緋煙宮。

慕容婕妤管宮有功,著冊封為從二品昭儀,賜住月宮。

阮寶林因父親有功,著封為正五品惠嬪,賜住長春宮后殿。

除此之外,衛寶林和姜才人一起晉封為從五品人,不挪宮。

這幾封圣旨一下,宮中立時便熱鬧起來。

徐德妃重復妃位,早在徐如晦大勝之時宮中人皆有猜測,因此并不意外。

梅賢妃和慕容昭儀在原份位上盤桓多年,恩寵家世一樣不,如今屢立功勞,自然要論功行賞。

之下便是阮惠嬪。

雖初宮闈,封為妃嬪尚不及半年,卻已升至嬪位,位列一宮主位。

的晉位有天時地利人和,運氣超然,旁人自然比不得。

最后就是衛人和姜人了。

人無寵,沉疴數年,一直未見好轉,如今獲封,應是陛下要重用衛氏,提前開恩。

而姜云冉,為宮妃三月便直升為中三位人娘娘,靠的唯有陛下恩寵。

宮中人議論紛紛,心中卻都有定論,皆認為此番姜云冉能晉封,沒有任何理由,只因一個重。

宮人們聰明的很,自然知道要如何侍奉這位盛寵不衰的姜人。

晉封宮妃沒有任何風聲,如今忽然下旨,宮中自然要好好準備一番。

尤其晉封為嬪位以上的主位娘娘們,晉封大典隆重繁復,需得好生準備,萬不能懈怠。

因此,原定于兩日后的長春宮宴請也推遲,暫定在了十二月初。

阮惠嬪那邊春風得意,準備封嬪大典,這邊姜云冉又來了趙庭芳,兩人在寢殿中閑談。

冬日里水果不多,冰窟存了幾筐蘋果,剛隨著其他賞賜一起送來。

紫葉把蘋果切小塊,放在水晶盤里,讓姜云冉和趙庭芳清口。

Advertisement

趙庭芳吃了兩口,便放下銀叉,道:“你如今要用藥,水果能吃,卻不能貪涼,放暖再用。”

姜云冉笑了一下,道:“知道了。”

“方才給你請脈,藥方的確有效,這樣用到二月,大抵就能大好,最起碼可讓你月事不痛,會舒適許多。”

姜云冉呼了口氣,心中很是高興。

“這便好,否則每月都要疼上幾日,真是難熬得很,其他事便再說吧。”

姜云冉本不著急子嗣事。

阮氏如今好好活著,阮忠良步步高升,雖然不會魯莽急切,卻也無法安下心來。

阮忠良太過謹慎,想要徹底把阮氏拉下馬,需得萬全籌謀。

姜云冉自然希孩子晚一些來才好。

如今這般,也算是天助也。

“波若可用了?”

姜云冉頷首,低聲道:“很聰明,知道如何用藥,恰逢廖淑妍宮,侍奉這幾日,瞧了不新鮮事。”

因著阮含珍的嫌惡,素雪之前并不被重用,可素雪自己目的明確,就要讓阮含珍為妹妹償命,因此即便被人辱,即便拋棄所有的尊嚴,也要為阮含珍邊最得用的那個人。

近來已有效。

“我讓離間阮含珍和廖淑妍,極盡所能挑撥,最好讓們自相殘殺,省去我們臟手。”

辦得很好,不過也察覺,廖淑妍并非傳聞那般最心疼兒。”

趙庭芳冷笑一聲:“阮家人慣會裝腔作勢,這樣說也不意外。”

姜云冉頷首,道:“之前我們只關注阮忠良、廖淑妍,卻忽略了一個人。”

四目相對,趙庭芳若有所思:“你是說,阮含棟?”

“正是,阮氏一直吹捧的都是阮含璋,說是清州才,詩詞歌賦樣樣通,把塑造了完無缺的家小姐。”

Advertisement

“于此同時,阮含棟默默無聞,一心只讀圣賢書,甚至連書院和學堂都未去過,只在阮氏族學讀書。”

所有人,包括姜云冉自己都當局者迷。

現在,當自己深于金碧輝煌的九重宮闕里,姜云冉才意識到,阮氏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阮含棟。

亦或者說,為了阮氏的未來。

兒總要外嫁,再優秀,都是別人家的兒媳婦,除非阮氏立阮含璋為繼承者,讓其讀書科舉,招贅為,那才是真正疼惜兒。

這些,阮家都沒有。

他們不停烘托阮含璋的價值,塑造名,就是為了讓宮為妃,為阮家的助力。

藏在之后,默默無聞的阮含棟,只需要靠一次秋闈,就能聲名鵲起。

雖然姜云冉做了謀劃,頂替了阮含璋的宮,但若當時阮忠良和廖淑妍真心心疼兒,便不會寧愿冒大不韙,也要貍貓換太子,非要做這一手手段。

之后宮中假的阮含璋“薨逝”,改名為阮含珍的真阮含璋,依舊被父母送宮中。

看似為著想,多方謀劃,實際上,他們無法舍棄的,是作為皇室姻親而來的利益。

阮含珍宮,阮忠良順理章調都察院,著手調查趙氏,給年輕的皇帝投投名狀。

與此同時,阮含棟努力讀書,在這一年秋闈一躍而起,為不可多得的年俊才。

每一步,都那麼縝

把這些重新條分縷析,趙庭芳都不得不嘆:“阮忠良能從小門小戶搏至今日,的確很有本事。”

姜云冉頷首,道:“廖淑妍待字閨中時并不出,即便是南安伯嫡,出高門,但南安伯當時一直在桂南道剿匪,本不在京中。”

母親早亡,南安伯府由繼室夫人主持,想要博得好前程,自然要費一番功夫。”

Advertisement

趙庭芳呼了口氣,道:“所以說,當時阮忠良是最好的選擇。”

“是的,”姜云冉敲了一下方桌,“榜下捉婿這一談,不僅讓這門親事蒙上一層浪漫,還讓阮忠良的名聲被傳揚出去。”

“若非他足夠優秀,又足夠俊逸,像南安伯府這樣的高門大戶,無論如何也不會這樣倉促選婿。”

趙庭芳閉了閉眼睛,仔細回憶:“如今的南安伯,是老伯爺的子,是廖淑妍繼母的兒子,廖淑妍的親弟弟,曾經的南安伯世子,在十二歲時騎馬摔斷脊背,不治亡。”

“所以說來,現在的目的跟阮忠良是一致的。”

姜云冉淡淡笑了一下,道:“是的。”

要讓阮氏輝煌超過南安伯,要讓自己的兒子位極人臣,風無限。”

所以,對于廖淑妍來說,最重要的只有阮含棟。

姜云冉抬眸,看向趙庭芳。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阮忠良自私薄,狠辣殘忍,難道廖淑妍就不是這樣的人嗎?”

“這麼多年來,助紂為,可全然看不出半分勉強,甚至,我都懷疑樂在其中。”

“對于來說,兒子比兒有價值,所以更在意兒子的前程,而兒則是提高兒子價值的手段。”

這也是姜云冉覺得阮含珍格奇怪的地方。

若真的在乎兒,重用兒,不會把阮含珍養這樣極端的格。

他們要的,是不那麼聰明,不那麼敏銳,卻又心狠手辣,可以在宮中博得一線生機的工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