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皇妹誤我 第1卷 第110 章 施主莫要自欺欺人

《皇妹誤我》 第1卷 第110 章 施主莫要自欺欺人

李澤修的信被快馬加鞭地傳送,商灼收到后,連夜將靜國寺的所有剪刀全部搜羅了起來。

果不其然,李潯蕪修行半個月后,自以為頓悟了塵緣,想要剃度出家,防止李澤修回京后再想盡辦法回宮。

主此是經過綜合考量過后的任,是為了最后的戲劇沖突,不會真的出家的)

某日,李潯蕪正跪在佛前誦經,指尖捻過第一百零八顆念珠。

一頭如瀑的青垂落肩頭,隨著站起作,發尾輕輕掃過供案上商灼白日送來的信,信上,是李澤修筆走龍蛇的詩。

《秋思》

龍旗凍掩紫綸秋,獨向蒼茫酹舊游。

雪暗金戈催曉箭,風高玉帳待歸鞍。

曾酣寶靨三更月,空鎖瑤階百尺樓。

忽報捷書穿瀚海,孤城角斷淚難收。

快來,李澤修已經大戰告捷,馬上就要回京了。

————

“施主當真要斷發?”

方丈的聲音驚醒了殿角打盹的守夜僧。

李潯蕪脊背繃得筆直,額頭重重磕在團上,恭敬道:

“弟子修行多日,塵緣頓悟,六清凈,愿以余生侍奉佛祖。”

此時,銅磬聲在殿開漣漪。

老方丈看著這位年輕的姑娘靜默半晌,轉佛珠的聲響卻比磬音更沉重,他嘆了口氣,悠悠道:

“前幾日,商施主收走全寺二十七把剪刀時,老衲便知會有此刻。”

李潯蕪聞聲愣了愣,似乎沒有商灼會手如此之快。

跪在團上不肯起,依舊懇求道:

“方丈,弟子父母早亡,六親無靠,半生坎坷,今后不想再飄零無泊,只想守在母親墳塋前了卻殘生,求方丈全。”

老方丈聞言,枯枝般的手指忽然按住再叩首的肩,平靜道:

“施主此言差矣,你紅塵未斷,緣未了,便是出家也會還俗,何苦做此無用之功?”

Advertisement

李潯蕪依舊維持著叩首的作,聽見這句話時,瘦弱的肩膀略微抖了抖,拳頭,略帶泣聲地說道:

“弟子早已經下決心斬斷,如今,只求方丈為弟子剃度……”

“施主莫要自欺欺人!”

李潯蕪聞聲,猛地抬頭,撞進老僧悉世的眼眸。

"紅塵線纏作千千結,豈是利剪能斷?"方丈合掌向佛,扶,"當日你也是跪在此求簽,簽文寫著'姻緣未斷,柳暗花明',老朽可都還記著呢。"

李潯蕪聽了,張口辯。

此時,殿外忽有瓷碎裂聲。

商灼將原本替李潯蕪煎制的調理脾胃的補藥灑落在地,他的手掌撞上門框,推開佛殿大門。

隨后,氣吁吁地沖了進來,沖到李潯蕪面前,噗通跪下,一邊叩頭,一邊聲道:

“皇后娘娘,不可……萬萬不可啊!”

李潯蕪側頭看了一眼,冷聲道:

“你來做什麼?!我不是說過,這里沒有什麼娘娘!”

商灼聞言,抬起頭,輕聲道:

“屬下…屬下求您不要剃度……”

李潯蕪站起,淡淡道:

“我意已決,任憑誰也阻止不了。”

商灼聽罷,看著冷冰冰的神,猶疑道:

“陛下,陛下大捷,三日后…親迎鎮國公的靈柩回京……”

(今天先更這些,不出意外三日完結)

書接上文。

李潯蕪聽聞此話,目一震,似乎沒有想到李澤修會回來的如此之快。

眨了眨眼睛,違心道:

“他何時回京…與我無關……”

說罷,又看向一臉淡定的方丈,蹙眉道:

“方丈,您是出家之人,四大皆空。弟子這些時日潛心修行,一心向佛,您應當都看在眼睛里,卻又為何不肯替弟子剃度,若非弟子愚昧不堪度化,便是有人從中作祟……”

Advertisement

李潯蕪說著,眼神瞥了一眼神不安的商灼,又看向方丈,哀求道:

“方丈,我佛慈悲,弟子半生如飄萍,喜怒哀樂全部寄托于他人上,苦海漫漫無涯,余生只求解,求您發發善心,為弟子剃度出家,準許弟子在此地修行吧。”

李潯蕪這番話說的言辭懇切,眼圈泛紅,幾乎要落下淚來。

商灼十分慌張地看了一眼那個正在沉的老方丈。下定決心,只要那方丈點頭答應李潯蕪,他立刻就扛著李潯蕪飛奔下山,哪怕是綁,也要先將李潯蕪綁回宮。

只要能夠拖過這幾日,待到陛下回來,一切皆有定論……

可正當他做好準備之時,那方丈卻笑了笑,看著李潯蕪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道:

“施主,海難渡,您只求一味痛快解,卻忘了問一問自己的本心。您如此急迫剃度,無非是想要逃避,并非是真正的放下,由故生憂,由故生怖,還沒有做到真正的看破紅塵,就不要再來為難老衲了。”

李潯蕪聽罷,像是被看破了心事,眼神閃躲,急促地息了幾下,是平生第一次開始變得十分無理取鬧。

“好…既然您不肯全我,那我便自己全自己……”

說罷,微微瞪了一眼手足無措的商灼,一路小跑回自己的禪房中,開始翻箱倒柜地找剪子。

可是翻來覆去,找尋了半個時辰,竟然連一個刀片也沒有找到。

李潯蕪不有些焦灼。

此時,禪房門半開著,商灼一直在門外觀,看見李潯蕪被氣地要哭,不舌笨拙地安道:

“皇后娘娘,您…您莫要激,屬下…屬下暫時幫您把那些危險的東西收了起來,待到陛下回來后,自然會……”

話未說完,李潯蕪便一把推開了禪房的門,紅著眼睛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后,又推開他,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Advertisement

回想起前些時日,自己在徐婧儀房中用剪刀剪毀布老虎的景,一路怒氣沖沖地來到了太后的禪房前。

推開禪房門,想要去找剪刀。

誰知,昏黃燈燭下,竟然看到了最令不可思議的一幕。

太后坐在桌案前,背對著屋門,正在埋頭做針線。

素服,形佝僂,后腦上,不,準確來說,是整個頭披上,俱是一片,沒有一頭發,頭頂還有新點上的戒疤。

李潯蕪看著徐婧儀的這副樣子,愣了一瞬,隨即便一句話也不說的闖了進去。

一進去,便對著徐婧儀的針線筐開始翻找。

徐婧儀一見李潯蕪來,便立刻站起了,眼神抖地看向

李潯蕪卻不發一言,只自顧自開始翻找起人家的屋子,神凝重,幾近瘋狂。

翻找了一整圈,也沒有翻找出半把剪子來,于是便回過,對著徐婧儀,兇地問道:

“剪子呢?快把你的剪子拿出來給我!”

徐婧儀愣了一下,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針線筐,這才發現自己也已經好幾日都沒有看見剪子了。

李潯蕪盯著沉默如斯的徐婧儀,上前了兩步,繼續要剪子,聲調又高了一些。

徐婧儀平和地看了一眼,搖頭道:

“我也不知道。”

李潯蕪聽見這個回答后,立馬就炸了起來。

抿了抿,冷聲道:

“你不知道什麼!別裝了,你這里有剪子,一直都有,不然,你又是怎麼做的針線?”

徐婧儀無奈,只好將桌子上的繡活拿了起來,將在外的線頭用牙齒一咬,示范給李潯蕪看,自己這幾日就是這樣做繡活的。

李潯蕪見狀,冷哼道:

“線是用牙齒咬的,布匹總不該也是用牙齒裁的吧?”

(大家有沒有發現蕪寶無理取鬧的時候,特別像修子!)

Advertisement

徐婧儀嘆了口氣,道:

“我這幾日只線,并沒有裁布……”

李潯蕪咬了咬牙,看了一眼的頭頂,問道:

“那你的頭發呢?是誰給你剃度的?你別告訴我是你自己用牙齒咬的!”

徐婧儀聽見這番咄咄人的話,漲得滿臉通紅,開口言時,商灼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商灼先是看了一眼兩個人對峙的態,后又將視線落在徐婧儀那顆禿禿的腦袋上,隨即瞠目結舌道:

“太后,您……您這是……”

徐婧儀轉過,淡淡道:

“我如今已經不是大寧太后了,以后喚我的大號念空。”

李潯蕪看了一眼徐婧儀,又看了一眼商灼,冷笑道:

“佛不肯渡我,竟肯渡你這般無恥心狠之人,真是天下之大稽,我倒要去方丈面前,再好好地分辨一番。”

商灼聞聲閉上眼睛,拍了拍自己的腦門,心道:

完了,這回可真的是完了……

他這幾日依照陛下的吩咐,只盯著鬧騰著要出家的皇后娘娘,卻忘了看管太后娘娘。

而這太后娘娘,居然不聲不響地真的剃了度。

而這鬧騰著要出家的皇后娘娘,一看到出家功的太后娘娘,更加鬧騰著要出來。

陛下啊,陛下啊,求求您快些回來吧!

與此同時,李澤修在北境之地的鎮國公陵墓前,狠狠打了個噴嚏。

北境苦寒,才至十月,就已經下起了鵝大雪。

李澤修著那座寒鐵打造的靈柩上凝著經年冰霜,解下了自己玄貂裘,鄭重的披在棺槨上面,此時,北境的風突然停了。

“開棺請靈。”李澤修的聲音驚飛了落在靈柩頂的雪鷂。

于是,隨著棺蓋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后三萬玄甲軍紛紛下跪,鐵甲相擊的聲響瞬間凝固,只余雪粒撲簌簌落在鎮國公被冰封的鎧甲上。

李澤修叩了三首后,起上前,放眼去,那支穿護心鏡的狼牙箭仍嵌在尸里,箭尾系著的北狄狼旗卻已被換大寧玄紋帛。

那是十七年前,平北最后一場戰役時,鎮國公為先帝擋下致命一箭留下的。

他閉上了眼睛,眼角滲出了一滴淚水。

“鎮國公,文將軍,岳父大人……”

“請您英靈隨朕一同回大寧,回京城,”

此時,冰霧散盡,李澤修喃喃說道,指尖卻在及棺中冰霜時頓了頓。

他忽然摘下十二旒冕冠,用襯的明黃綢緞,慢慢拭鎮國公眉間的霜雪。

這個作讓后幾位老將猛然跪地,玄甲與凍土相撞的悶響驚起遠

“陛下英明神武,平定北狄,鎮國公在天有靈,請隨末將等一同回京!”

眾人紛紛高聲呼喚道。

迎靈那日,八十一匹白馬拉著的青銅靈車碾過鷹峽時,兩側崖壁上突然垂下三千白幡。

每道幡尾都系著個玄鐵鈴鐺,細看竟是小版的北狄狼師令符。

李澤修執韁行在靈車前七步,忽有北風卷起他朱紅里的袖口,出腕間一道尚未結痂的刀痕。

這正是三日前,他割破取,同崇介丘立契所留下的傷口。

"起陣!"隨著禮嘶啞的呼喊,十萬將士同時以槍柄頓地。

聲浪震落山巔積雪的瞬間,崇介丘率領一隊人馬,擋在了李澤修的面前。

李澤修盯著他冷笑一聲,取出腰間佩劍,直直對向崇介丘的咽,斥聲道:

“怎麼,北狄新首領,剛立下的契約,你現在就想反悔嗎!”

崇介丘笑了笑,搖頭道:

“陛下還是揣測別人,還是這般急子,我不過是來為文戰神送行的罷了。”

說罷,他果真命令后方的百余士兵站列在兩側,對著李澤修做了個“請”的手勢。

李澤修冷冷瞥了他一眼,繼續執韁繩牽引鎮國公的靈車走去,經過崇介丘時,冷冷道:

“閣下還是喜歡這般惺惺作態,喜歡這般炸炸哄哄。”

崇介丘笑了笑,朝著李澤修的背影高聲喊道:

“來年進貢之時,本首領會親自上京,給陛下…和皇后娘娘請安!”

這話尾調上揚,“皇后娘娘”四個字咬得極其的重。

話音剛落,一支穿云的利箭便徑直落在了崇介丘的馬前。

馬匹驚,迅速地朝后面仰去,若非他通馬,險些要跌落在地。

李澤修日夜兼程不休,三日后,順利抵達京城。

京門外,秋風蕭瑟,有十萬百姓青的袂連一片風景,紛紛站在道路兩旁親迎凱旋的皇帝和鎮國公的靈柩。

“陛下英明,保衛大寧!鎮國公魂兮歸來,天佑大寧!”

太常寺卿的破音穿雪幕。

而后七十二名素祭司揚起的招魂幡,突然齊刷刷轉向宮城,幡尾金鈴在逆風里竟發出嗚咽般的聲響。

文武百紛紛下跪叩首。

李澤修卻回首看了一眼鎮國公的靈柩,又順勢靜國寺的方向,心道,

蕪兒,我回來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