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皇妹誤我 第1卷 第71章 一切都好,母親勿念

《皇妹誤我》 第1卷 第71章 一切都好,母親勿念

次日便是四月初八,卯初時刻,李潯蕪一早起沐浴焚香,穿淺素裳,命人將一早準備好的供奉全部帶上。

而后上了一輛四駕的馬車,只帶了丹桂一個侍,并宮中馬所的一個車夫,和兩個穿著尋常便服的小太監。

天剛蒙蒙亮時,一行人便向宮里的西南角門走去。

將到角門,張寬不知又從何突然冒了出來,攔住了李潯蕪的車馬。

而后微躬著,隔著車間對李潯蕪說道:

“端貞公主,陛下知道您今日要出宮,也知道您不喜歡張揚,所以特地在殿前司只選了幾個侍衛,來保護您的安全。”

李潯蕪聽了,細白手指微微將車簾起,順著張寬的微聳的肩膀朝后去,果然看見了六名玄裳佩刀的金吾衛正低頭對自己行禮。

收回視線,放下車簾,聲音輕道:

“多謝陛下恤,還張公公代我向陛下謝恩。”

張寬笑嘻嘻的點頭應了,而后對著那幾名金吾衛命令道:

“你們定要護衛好端貞公主,不可松懈一點兒!”

六名金吾衛點頭應是。

于是馬車又緩緩行駛,六名金吾衛分兩列,依次跟在馬車兩邊。

待最末一位金吾衛跟上的時候,路過張寬之時,張大總管習慣的欠低頭,還做了個“請”的手勢。

忽然驚覺不合適,張寬才苦笑著抬起了頭,正對上那金吾衛一雙銳利的目。

那金吾衛眉宇微皺,薄輕抿,嗔怪似的看了張寬一眼,才赫然轉離去。

張寬站在原地,目送著他離開,直到那朱紅的宮門關上,他才松了口氣,輕聲沉了一聲。

后的小玄子見狀,頗有些不解地催促道:

“師傅,今日雖是休沐之日,沒有早朝,可陛下這時候也應該起了,您不抓回去伺候?”

Advertisement

張寬聽罷,回頭拍了一下他的腦袋,斥聲道:

“你這蠢東西,竟然還管起咱家的事來了?!”

小玄子聽后,嘿嘿樂了兩聲,忙躬下腰,兩只手殷勤地捧在張寬的胳膊上,師徒兩人一道往回走。

張寬一邊走,一邊說道:

“今日雖是休沐,可陛下今了一大堆折子沒看完,心里正不自在呢,你回去告訴他們,沒有咱家的允許,誰也不能隨意進殿!”

小玄子連忙點頭應下。

張寬又對他輕聲道:

待你的事兒,這幾日辦的怎麼樣了?”

小玄子聽了,向他師傅跟前又湊了湊,悄聲道:

“師傅請放心,總共就那麼幾條溜的魚,只要放下餌,就看最后是哪個上鉤。”

張寬點頭道:

“還是有點用的,咱家也算沒白教你。”

小玄子聽了,又開始眉開眼笑的拍起了馬屁。

待回了霜華殿,只命侍衛等人在外周守著,張寬自己一人進去服侍皇帝,小玄子和嬋云則在殿門口侍立,任何人無宣不得

————

李潯蕪這邊,馬車緩緩行了半個時辰,才從靜國寺的長階前停下。

這靜國寺原本也是皇家寺院,可是因為地偏僻,廟宇幽深,大寧前幾位皇帝又厲行節儉,沒有大肆修繕過,所以香火一直沒有同為皇家寺院的大慶國寺旺。

可即便香火不旺,也到底是皇家供奉的寺院,所以附近的百姓也時常來這里進香。

李潯蕪下車時,就看見已經有零散的幾個香客正拾階而上。

靜國寺廟宇巍峨,匿于重巒疊翠之間,那一百零八個青石階梯直至廟門,兩旁有古木參天,枝葉疊下,將塵世的喧囂盡數遮掩。

李潯蕪對著金漆斑駁的匾額垂首閉目,雙手合十,而后睜開眼眸,在山上傳來的陣陣禪音里,提著擺一步步登階。

Advertisement

世人皆道佛法廣袤,大寧亦有風俗,這一百零八個青石階要一氣走完,不可中途停下,才能讓神佛看見你的虔心。

可李潯蕪走到第六十三個臺階時,已經是腳步虛浮,眼前陣陣發眩。推開丹桂上前攙扶的手,自己咬著牙,屏著一口氣又爬了十余階。

最后那二十幾階,則是扶著上面的青石階一點一點挪上去的。

待到了廟門前,李潯蕪悠悠地站著,已經是滿額虛汗,丹桂心疼地拿手帕給拭。

李潯蕪只微微側頭,對著跟在后面的人命令道:

“你們就守在此吧。”

隨后,便邁了高高的門檻,步

香煙繚繞,梵音裊裊,佛像莊嚴,金閃耀。

李潯蕪拈香下拜,白玉長頸緩緩低垂,清癯的脊背慢慢躬彎,一伏一叩,敬拜佛祖。

于心底默念道:

文氏,一愿家國永安,山河永固;

二愿父母雙親泉下相逢,終得圓滿;

三愿我佛慈悲,信千般業障,只予自,保佑他陸卿時災難全消,此后平安喜樂。

李潯蕪禱告完畢后,又對著佛像叩了三叩,隨后才緩緩起,將香進上,又命門外等人將紋銀堆起的供奉塔呈予住持。

那住持對著李潯蕪雙手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

李潯蕪亦是欠回禮。

“住持,我想去后山堂看看。”

后山堂是先帝在位時修建的,說是座堂,其實不過是一陵墓。陵墓里面葬著的,便是李潯蕪的生母,南侯府長房嫡蕭檀心。

鎮國公文懸薨逝后,尸首便安葬在了大寧的北鏡。

依照先帝的說法,此舉是讓鎮國公的英靈長期守衛大寧邊境,使得狄人聞風喪膽,不敢再多加進犯。

鎮國公英年早逝后的第七日,國公夫人聞聽噩耗,于產后三日崩而亡。

Advertisement

國公夫人蕭氏生前被南侯府逐出家譜,死后自然也進不得祖墳,的夫家文氏一脈的墳塋皆在榕,離京城有千百里遠,先帝不忍其尸骨奔波而腐,遂將蕭氏葬在了這靜國寺的后山堂。

李潯蕪走到后山堂,只見一座極為工整肅穆的墳塋。

墳前是漢白玉的墓碑,碑上沒有什麼“一品鎮國公夫人”“南侯府蕭氏”的字眼,只用紫金鶴頂的朱砂刻著六個字:

妻蕭氏之墓。

世人皆說,這是先帝仿照鎮國公的口吻刻下的。

可是先帝卻沒有將鎮國公的冠冢立在旁邊。

于是便又有知的人說,這其實是先帝自己私心才刻下的。那南侯府蕭氏,在早年間,不是和彼時還是毅王的先帝曾經有過婚約嗎?

李潯蕪不知道哪種說法才是真相。

跪在墓碑前,親自將一眾貢品擺上,又供奉了一爐香,而后呆呆看著那六個字,回憶起自己五歲之時,曾經被先帝背著上了那一百零八個臺階,來到了這座墳前。

“蕪兒,你母親就睡在這里面。”

先帝盤膝半坐在墳前,摟著看向那墳堆。

李潯蕪睜著大大的眼睛向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不解道:

“父皇,母后不是在宮里面嗎?”

先帝揚一笑,搖了搖頭,的發頂認真道:

“徐婧儀本不是你的母親,蕭檀心才是。”

李潯蕪更加聽不懂他的話,只咬著手指頭瞪圓了眼睛看他。

于是先帝不再管,只對著那墓碑絮絮叨叨地講起了話。

李潯蕪從不知道他是那麼能說,先帝在后宮半年,和他的皇后同妃子們加在一起說的話,恐怕也沒有那一日在墳前說的多。

李潯蕪到底年神有限,乏累了往先帝邊一歪,就睡著了。

Advertisement

醒后不知自己什麼時候回的宮,再往后幾日,自己一直住在先帝的長生殿。每日都有一個渾藥味的中年男子來給把脈,把完脈后,再給喂一個糖丸。

李潯蕪便如同那日在后山堂上一般昏睡過去,醒來之后什麼也不記得,只看見自己小小的手指頭上,多了好幾個紅紅的針孔,一就疼。

如此,有一日午后,李潯蕪忽然被一陣巨響吵醒,赤著腳跑到側殿一看,是先帝正半跪在一幅子的畫像前,像個瘋子一般又哭又

香案上的所有品被他揮袖一掃,紛紛掉落在地。

李潯蕪被這場面嚇傻了,只抱了手中的布老虎,呆呆地了一聲父皇。

先帝忽然轉過頭狠狠瞪向,上前一把扯出的布老虎往地上一扔,將李潯蕪狠狠一推,大罵道:

“賤種!”

從此以后,李潯蕪在宮里的境遇就一落千丈。

先帝幾乎不再召見,只一意修玄,后宮人三千,只有沈婕妤彈得一手好琵琶,又有三個皇子公主傍,最得他的喜,遂抬為貴妃,僅居于皇后之下。

李潯蕪人生的苦難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此刻,跪坐在墓碑前,只低頭說道:

“母親,今日…是兒十七歲的生辰,一切都好,母親勿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