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匪他思春 第130頁

《匪他思春》 第130頁

蔡玟玉用錦帕捂住口鼻,試探著往里走了幾步,用指腹的樹皮,又去探了探粘膩的泥土,不過一會兒,便覺得頭昏腦脹,不得不退了回來,打開藥箱,用銀針過,吐出一口濁氣,這才緩過來,面凝重道:“若是日頭高懸時還好,這瘴氣散去,我就地采幾株草藥,配一副清心散倒也能往里走些,可剛逢秋雨,氣愈重,瘴氣愈濃,強闖,只怕會被毒死在這林中。”

“這、這麼嚇人?”金玉書聽得面發白,腳步本能得往后撤了些,連呼吸都放輕不,生怕吸氣時太用力,把散逸出的毒瘴吸肺腑,忍不住埋怨道,“他們兩個人,四只眼睛,這獵山這麼大,往哪走不好,怎麼專往這死路里鉆呢?”

“他們到這兒時,許是正午,外圍的瘴氣散去,他們無所察覺,等行到林中,太西沉,瘴氣再起,他們其間,自是避無可避。”

崔自明咬著牙,攥著刀鞘的手泛白,“若我們也等到正午,能進去嗎?”

蔡玟玉用看白癡的眼神瞟了他一眼,輕嘆口氣,解釋道:“他們的正午是晴,我們就算等到正午也是下雨,沒有,這瘴氣如何會散?”

按著秋季晴一天、雨三天的氣候,想熬到瘴氣散去,還不知得等到猴年馬月去,莫說公子不定能撐住,就算僥幸撐住,外頭藍青溪的人也該察覺不對,殺進來了。

楚葹雖稱有辦法拖住藍青溪,但拖十天半月是拖,拖一時半刻也是拖,天知道的拖是前者還是后者,崔自明等不得,長抒一口氣,正道:“煩請蔡大夫給我配一副清心散,加大劑量,一倍不夠就兩倍,兩倍不夠就加三倍,公子陷險境,危在旦夕,我必須盡快進去救。”

Advertisement

若非看在他一片赤忱的份上,蔡玟玉實在想沖他翻一個白眼,冷冷吐出一個“滾”字,圣賢書都讀狗肚子里去了,過猶不及的道理是一點都不懂,加大劑量就能解瘴毒的話,那那些個就剩一口氣吊著的病秧子,豈不是拿一百百年山參燉進一鍋,一碗灌下,藥到病除?

開方制藥之事,豈能這般胡來?

單純的加大劑量是行不通,但輔以些旁的手段,或許可行。

蔡玟玉凝眉細思一會兒,忽而將藥箱重新打開,取出針袋,“先前煮沸的艾草水可還有剩下?”

“有的、有的!”金玉書解下腰間的水囊,炫耀似的搖了搖,“我怕我們也不小心中了瘴,特意灌了一水囊,以防萬一。”

“好,金郎君先用它把帕子打,阿鯉去找石菖、薄荷、蒼耳,和在一起碾碎,,”蔡玟玉一邊吩咐著,一邊招手讓崔自明在面前蹲下,銀針小心地刺幾個道,囑咐道,“你用帕子裹住口鼻,每隔一會兒,就重新打,多也能減弱些瘴毒。”

從金玉書那接過帕子,簡陋地串上一細繩,為他系上,“但這畢竟不能徹底解毒,最多在里頭待一個時辰,再長,這毒不出了。”

“嗯。”

崔自明點頭應了一聲,待將阿鯉草草制出的清心散引下,握刀鞘大步邁林中。

蔡玟玉看著在樹影中漸漸匿去的形,神有些復雜。

按理說,患者一意孤行要尋死,與無關,只管收多診金,做多事,又或者更惡劣些,如同在藍氏時一般,收加倍的診金,做敷衍的事,但不知怎的,卻想起他向流民承諾時的那番言論——一個沒見識過人心險惡的濫好人。

Advertisement

垂下眼睫,濫好人也是好人,是好人,就不該這般毫無意義地送了命。

更何況,他應許的一堆流民尚且翹首以盼,他若是死在這林子里,走時,那些流民因此生恨,朝他們報復,難道真要指一個小白臉、一個小孩護平安嗎?

蔡玟玉輕嘆口氣,吩咐道:“崔郎君一時半會兒回不來,你們在這附近多備些草藥,等他回來時好用。”

阿鯉小啄米式地點頭,又問:“還是艾草、蒼耳、薄荷、石菖那些嗎?”

“再尋些止的,白及、仙鶴草、山藿香之類的。”

*

纏綿的秋雨,一旦下起來,便下個沒完。

滲下的水珠滴落在中的沙土里,一顆接一顆,一串連一串,竟匯聚了一條兩指的小溪涓涓流淌著,小溪一路往下流,承載著崔竹喧的目也一路往下,看向的更深

那里頭沒有,或許離地面更遠,又或許,離地面更近?

不知道。

讀過的四書五經上沒提,聽過的游俠話本也沒說,的戲文中倒是演過癡雙雙落難的戲碼,可他們只知道唱些死同、定來生的話,沒有哪出細細解釋,落進山里,該選哪條路逃生。

話只聽一遍哪里夠?

要天天聽,日日聽,晨起聽,睡前聽,隨著三餐飯,一頓不落地聽,聽得心里發膩,聽得耳朵生繭,那樣才夠。

可能也只是那時夠,若停個一兩日,耳朵上的繭消了,便又想著繼續聽。

所以,不要死同,不要定來生,要的是當下,要的是今生,要的是崔竹喧與寇騫長長久久地相守。

Advertisement

崔竹喧背著寇騫艱難地起,搖搖晃晃地向前走去。

為神像塑了金,神佛會保佑的。

一定會。

第75章 075 罪同謀逆 “你可曾見過,我家……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23_b/bjXz2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