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永壽宮,老朱還在因為太監專權這件事而生氣,把那些個后世皇帝一個一個的用鞭子狠狠的打著,一點兒也沒有,心慈手。
然而,他這個開國皇帝卻還不知道,大明朝的末代皇帝被朱允熥給復活了。
此刻正站在朱允熥邊,一同探熱鬧。
沒錯,此時此刻站在朱允熥旁的,正是大明的末代皇帝朱由檢。
朱由檢的心也是真大呀,被復活到了明初,居然還有心思看熱鬧。
當然這也跟他,還沒有搞明白現在的狀況,有很大的關系。
也確實不知道眼下這是啥況。
就只知道,現場似乎看起來非常的混,還有一個中年人穿著龍袍。
那穿著龍袍的自然就是朱標,除了朱標之外,朱元璋也早就沒穿龍袍了。
沒有管朝堂上的事之后,朱元璋幾乎每天都是穿著布麻。
而朱五四這些祖宗上的祖宗,穿的也很質樸,并沒有穿得多麼的華麗,甚至從來沒有穿過龍袍,就穿著普通的麻布。
朱允熥則是穿著自己太子的服飾。
所以就只有朱標穿的龍袍,現在這朱由檢復活之后,就只覺得眼前有很多人都很陌生。
同時他覺得,自己好像不是死了嗎?
被誰給復活來著?
那麼眼前這又是哪里呀?
他搞不清楚。
當然華夏人骨子里,總有著看熱鬧的勁兒,所以此刻他更想要看看眼前的熱鬧。
比如說那穿著布的老頭兒,把其他的一些年齡大小不一的人給按著一頓狂揍的場景,讓他覺得頗為有意思。
而朱允熥意識到了這貨的份之后,則是苦笑起來。
這復活的誰不好呀,把這明朝最后一個皇帝給復活了。
好家伙,你甭管他當時是不是想要力挽狂瀾,也甭管,大明到底是不是因為他而亡。
但就一點,這亡國之君的名號就在他上背著的,就憑這,便不得一頓打。
再說了,雖然明朝確實已經在那時候于風雨飄搖,可歷朝歷代都有很多時候是于風雨飄搖甚至要滅亡的時候。
卻總能夠被一些稍微有點能力的皇帝,力挽狂瀾拯救王朝于將傾,那怎麼到了你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手上,你就做不到呢?
說到底,能力確實很差。
這是沒得洗的。
所以這亡國之君的名聲他背著,也應該要承這個名號帶來的后果。
比如接下來,朱允熥預測,他將挨著打比剛才那幾個后世皇帝們挨著打更多。
當然此刻的朱由檢,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接下來就是被看的熱鬧。
他還問朱允熥呢:
“這位小兄弟,這是哪兒呀?這些都是些什麼人?”
朱允熥微微一笑:“別問我,你自己慢慢看著吧。”
而這時候,大家也都是在看熱鬧,本沒有注意到朱允熥的旁多了一個年輕的皇帝。
看熱鬧的人里面,也包括李世民,李承乾父子。
這李世民還是看到了不嫌事兒大。
此刻看朱元璋打完了那些個后世皇帝,便忍不住開口說:
“老朱啊,消消氣,不過是太監干政,你急什麼?這些人怎麼說,也總是你的后世子孫,不至于,不至于,哈哈哈……”
李世民當然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嘍,事沒發生在自己的上,怎樣都無所謂嘛。
不過事有沒有發生在他的上,他自己不清楚,作為相對李世民來說,于后世的朱元璋他們,那對于李唐王朝可就再清楚不過了。
這朱元璋就冷笑一聲說:
“若說我大明,說破天,也就是太監干政,那你唐朝,就只能說是被太監給左右了。”
李世民聽到這話愣了一下,有些疑的看著朱元璋問道:
“什麼意思啊?你給我說清楚,什麼我李唐天下,被太監給左右了?”
朱元璋說:“我剛才教訓我的這個后世子孫的時候,難道你沒有仔細聽嗎?
我貌似提到過這秦朝有指鹿為馬的大太監趙高,漢朝也有一些太監把持朝政。
這再往后數啊,就數你唐朝太監最夸張了,以至于在唐朝的中后期,許多皇帝都是太監立的。
這歷朝歷代,只聽過被后宮扶持的皇帝,也聽過被大臣扶持的皇帝。
還頭一次聽說,被太監扶持的皇帝。關鍵這事兒在你唐朝還不止一個,有好幾個皇帝都是被太監扶持的。
若是沒有太監的點頭,那皇位他就坐不上去。太監想立誰就立誰,想廢了誰就廢了誰,想讓誰死誰就死。
你說說看,這皇帝當的憋不憋屈啊?現在你還覺得咱立規矩讓宦不得干政,而他們卻違背祖訓是小事嗎?”
李世民此刻臉難看至極。
朱元璋這些話可謂是句句扎心,字字他肺窩子呀。
好家伙,他直接好家伙。連皇帝誰當都是由太監說了算?
不聽話的皇帝就被他給弄死,再扶持一個聽話的?
這已經不能算是權傾朝野,也不能說之為干政了,這直接比皇帝還牛了呀。
豈不是在這段時間里大唐的天下,不是皇帝的天下,不是他李家的天下,而是那些個太監的天下了?
李世民的臉難看至極,朱元璋還繼續說:
“就是因為有你們李家這種況發生,咱才要定這些規矩,不然咱定這規矩干嘛?不就是為了防止以后像你們李唐一樣?
太監居然還比皇帝大,誰當皇帝太監說了算,太監讓皇帝死皇帝就得死,這種況發生了還得了?
所以呀,你別在這兒看熱鬧,也別在這兒說風涼話了。
這一切的規矩,都有來源,而你李唐天下,就給了咱巨大的啟發和警惕。”
朱元璋這是不把李世民整破防不罷休啊。
說的那一個難聽。
李世民也真就破防了。
畢竟這李世民看了半天的熱鬧,沒想到最終這熱鬧,還真看到自己上來了。
搞了半天他李唐,才是被宦禍害的最慘的呀。
李世民嘆了口氣,而朱元璋還想說,李世民卻趕上前阻止并道歉說道:
“老朱,我錯了行不?求你別說了,我不想再知道這些事兒了。”
朱元璋哼了一聲:
“真是事不發生在自己上,自己不覺得,這也就是我老朱家后世皇帝被復活的比較多。
若是你李家后世的皇帝也多復活一些,你比咱好不到哪兒去,估計還得氣瘋。”
聽到這話,李承乾就對李世民說:
“阿爺,你聽聽,你聽聽。你聽他說的。就知道這皇位沒給我來坐,咱們李家后世的皇帝有多麼的垃圾了。
但凡你當時把皇位給我,或許就不會出現宦專權這樣的況。”
李世民翻了個白眼,誰知道呢。
不過這話說回來,李世民突然也覺得朱元璋不容易的。
原因也很簡單,自己就從朱元璋里得知李家的天下,后來皇帝誰來當都由太監說了算了。
由此可見,這面對后世皇帝,面對后世所發生的一些況,有多麼的不容易。
心態必須得強大,否則還真頂不住。
總來說,朱元璋每復活一個皇帝,就得提心吊膽的去了解,總來說還真是抗的。
見李世民老實了,朱元璋也就嘆了口氣。
不管咋說呀,今天發生的這個曲,也真是讓老朱有點火大,有些事兒不去了解,就不知道,了解了就可能氣得半死。
也是很難選呀。
所以,有時候老朱也很聰明,他不會去問那些個后世皇帝,關于大明歷史上究竟還發生哪些不好的事兒。
他怕一次把大明那些不好的事全部了解到,會直接氣死。
畢竟,也得有一個循序漸進,能去接的過程。
想到這里啊,老朱順手又把那幾個皇帝打了一頓,解解氣。
然后松了一口氣,心滿意足的說:
“舒坦多了,今天應該是沒什麼事,能再讓咱生氣了,無論多大的事兒咱,都不會生氣了。”
而聽到這話的朱允熥咳嗽一聲,走上前對朱元璋說:
“爺爺,你這話當真?”
朱元璋說:“”當真,今天絕對沒有什麼事,還能夠再來氣咱,就算有,咱也絕不生氣,今天已經氣夠了。”
在朱元璋看來呀,現在沒有什麼事還能夠氣到他。
畢竟,這些個不孝子孫改他的規矩,讓太監讀書識字兒,還讓太監權傾朝野,這事兒已經在他看來到他的底線了。
還能有什麼事能讓他更火大呢?
他如此想著,而朱允熥則是松了一口氣說:
“那就好,本來我還想著,不知道要怎麼給你介紹接下來這一位呢,你不生氣就好,我就放心了。”
朱元璋聽到這話覺有些不對勁啊,他看著朱允熥說:
“允熥,難不你要氣咱?”
朱允熥說:“那倒不是,只是接下來呀,我要給你介紹一位。”
朱元璋說:“誰呀?”
朱允熥讓開,出了后的那個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
而這個時候,大家也才注意到朱允熥的后居然有一個穿著龍袍的年輕皇帝。
頓時都投來疑的眼神?
朱元璋跟朱標也才回過神來,想起來朱允熥之前說他復活了一個人,于是朱元璋就說:
“允熥,他是誰?”
朱允他先是微微一笑,隨后才淡淡的開口說:
“他呀,大明末代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
上市公司總裁周於峰意外回到了1983,看著楚楚可憐的陌生嬌妻有些發懵,更懵的是,這可憐的弟妹該怎麼辦?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男人露出了野心的獠牙,他要創造屬於他的一個時代!
整個京城都炸了鍋。 京城第一花癡草包沈驚鴻糾纏溫雅如玉的三皇子不成,竟然破罐子破摔,轉頭去逼婚了冷麵閻羅一般的攝政王! 更令人驚掉下巴的是,攝政王他、他居然還答應了! 面對或同情憐憫、或幸災樂禍的各種目光,攝政王蕭千決嗤之以鼻:「我家王妃的好,你...
【輕松詼諧+種田+假太監+權謀天下+女扮男裝的皇帝】 孫宇意外穿越到古代,差點被當場閹了成太監,好在他否極泰來,發現操刀要割他的老太監是親爹。 父子合謀糊弄了事,保住了茶壺嘴之后,他本來是要想辦法脫身,結果陰差陽錯的跑去給皇帝洗澡,隨后發現皇帝竟然是女兒身…… 孫宇:“女皇帝好像看上我了?還要跟我生猴子?那我還走不走,要不在皇宮里當個權傾朝野的假太監,也不錯?”
穿成大反派的作死前妻,應該刻薄親生兒女,孩子養成小反派,遭到大小反派的瘋狂報復,死后尸體都被扔去喂狼。 看到這劇情走向,俞妙云撂挑子不干了,她要自己獨美,和離! 手握千億物資空間,努力發家致富,只是看著這日益見大的肚子,俞妙云懵了,什麼時候懷上的? 不僅如此,大反派體貼化身寵妻狂魔,小反派乖巧懂事上進…… 這劇情人設怎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