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她被趕出侯府后 第110頁

《她被趕出侯府后》 第110頁

他在外面等了一會兒,又敲了兩次門,始終不見任何回應,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略猶豫了一下,他才又道:“世子爺,老奴要進來了。”

說罷,他抬手用力去推門,但門被從里面閂上了。不過這并沒有攔住管家,他抬起腳,稍一用力便將門踹開,門框砸在墻上,發出咣當的聲響又彈了回來。

此時沒人去管那扇門,在開門的那一剎那,站在門外的人就已經看清了房間形。

室的門是開著的,丫鬟遍尋不到的國公爺,如今正對著室的門,吊在房梁上。

他腳下,有一灘黑紅跡,一個人倒在泊中。

“啊——”丫鬟們的尖聲此起彼伏,就連從戰場上退下來,殺過人見過的管家都覺到

“快,快去報!!!”

早朝結束后,皇帝用過早膳,回到書房看奏折。

他著重翻看的是西陵那邊的員送來的折子,最近西陵王似乎有心與朝臣聯姻,不知是看上了哪一家?

皇帝正思索的時候,書房外有人通稟:“陛下,京兆尹求見。”

“傳。”

不多時,京兆尹匆匆走進書房:“陛下,宋國公府出事了。”

皇帝抬眼:“出了什麼事?”

“臣方才接到宋國公府報案,他們說宋國公吊死在府中。”京兆尹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都還覺得荒謬,那可是堂堂國公,就這樣死了?

皇帝面上出驚愕之:“宋國公死了?”

“是。”京兆尹吞了吞口水,“報案之人說,宋國公吊死在世子宋熙的房間里,宋熙……也死了,死因暫且不明。”

皇帝皺起眉,竟有人敢對宋國公府下手,是有私仇,還是在挑釁他?

“來人。”皇帝突然開口。

Advertisement

“陛下。”大太監趕忙應聲。

“通知刑部尚書,讓刑部與京兆府一同調查宋國公被害一案,朕要知道宋國公和宋熙兩人到底是怎麼死的。”

“是。”大太監不敢耽擱,趕忙派人去刑部傳陛下口諭。

京兆尹聽到皇帝的命令后,終于松了口氣。

這麼大的案子,想也知道其中牽扯頗深,他門京兆府衙門可不敢單獨查辦此案。如今有了刑部共同辦案,出了什麼問題還有刑部尚書扛著。

京兆尹離開后,皇帝在書房轉悠了兩圈,方才開口道:“去請明王進宮。”

“是。”

讓人去請了明王,皇帝心中稍安,坐回椅子上繼續看奏折,卻依舊有些心不在焉。

直到他翻到了今日宋國公府呈上來的折子。

皇帝翻開奏折,開始臉上還沒什麼緒,越看臉就越沉,最后竟揮手將案上的茶杯掃落在地。

“簡直放肆。”

皇帝沉著臉站起,下一刻才想到宋國公已經死了,又坐了回去。

一旁伺候的大太監尚不知發生了何事,小心翼翼地喊了一聲:“陛下?”

皇帝看都沒看大太監一眼,目依舊落在手上的折子上。

越看,呼吸就越重,連著折子的手都在抖。

大太監心中忐忑,暗道陛下這到底是看到了什麼東西,竟能氣這個樣子?

就連當年青州大災,賑災銀被搶走,都沒能惹得陛下這般生氣。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通稟,明王來了。

見明王邁步走進書房,皇帝將手中的折子扔到一旁,直接道:“皇叔,宋國公和宋熙死了。”

“怎麼死的?”明王有些驚訝地問。

“還不知道,昨晚,鎮北侯是否離開過侯府?”皇帝問。

能夠潛宋國公府而不被宋熙發現,還能輕易害死他的,最有可能的就是修為比他高的修士。

Advertisement

而京中修為比宋熙高,還與他有仇怨的,當屬鎮北侯。

明王搖頭:“鎮北侯不曾離開侯府。”

“若不是鎮北侯,又會是誰呢?皇叔,你說此事是否與西陵有關?”提及西陵,皇帝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宋熙對西陵王已然沒有了威脅,按說他們沒必要對宋熙下手。不過此事確實蹊蹺,是該好好查一查。”

“那邊給皇叔了。”

“嗯。”明王點點頭,應下了。

代完了,皇帝卻并未讓明王退下,反而說道:“如今宋國公與宋熙都死了,皇叔覺得,這國公府的爵位,還有傳下去的必要嗎?”

明王微微一愣,皇上這是打算奪了國公府的爵位?

皇帝對勛貴并不苛刻,宋國公都已經死了,皇帝卻想要奪爵,這是怎麼惹到他了?

“宋國公可是做了什麼大逆不道之事?”明王問。

皇帝并不言語,只是將桌上的折子扔給明王。

明王接過折子后打開,只瞧了兩眼,眉頭便高高挑起。

這折子寫的有意思,前面字字句句都在認錯,但在提及換子之事的時候,折子的容與宋國公當日在朝上說的,卻是截然相反。

折子中寫道,是他本人親手將嫡子與庶子調換,還埋怨陛下,若不是他在先國公死后冷待國公府,他如何會做出此等喪心病狂之事。

宋煜之死,陛下至也該算同謀。

后面又說,陛下明明已經啟用了宋熙,卻因為朝臣的無端抹黑就將人調回經,分明就是出爾反爾。

再后面的容就有些大逆不道了,宋國公在折子里提及了當年皇帝登基前與異母兄長端王明爭暗斗,最終功登上皇位之事。

他說陛下尚且如此,宋熙也不過是效仿陛下,何錯之有?

Advertisement

他們宋國公府為了給皇帝效忠,連嫡子都舍棄了,難道還不夠忠君國嗎?

明王拿著折子看了足足兩遍,總覺得這語氣和這種與常人相悖的思考方式還真和宋國公一模一樣,可宋國公除非是瘋了,才會寫出這樣一份請罪折子送到皇帝的案前。

“皇叔覺得如何?”皇帝此事依舊著臉。

“宋國公前腳寫了折子,后腳便死了,此事或許還有,陛下不打算再查一查嗎?”

明王暗道,無論這折子是不是宋國公寫的,都到了皇帝的逆鱗。

當初先皇更看重賢妃所出的端王,對皇后所出的陛下很是冷淡,還曾一度想過換太子。

端王就是因此被養大了胃口,幾次派人刺殺皇帝,兄弟二人早就不死不休。

皇帝登基后不久,便賜死了端王,為此皇室宗親與朝中大臣多有不滿,皇帝了不窩囊氣。

敢在奏折里提及端王,要是宋國公今天沒死,皇帝怕是恨不得親手摘了他腦袋。

“朕倒是覺得,宋國公怕是遭遇了什麼意外,才將真心話都寫了出來。”皇帝說完后,才又道,“不過皇叔說的有道理,是該再查一查。”

話雖如此,看他的模樣,不管這份奏折是不是宋國公死前寫的,這罪過都算到了宋國公府上。

明王也沒有再勸。

很快,宋國公府出事的消息就傳了出去,許多朝臣心中忐忑,擔心也會有人對他們下手。民間也同樣傳出了風聲,百姓們的反應倒是各不相同。

一部分人更關注是誰能害死當朝國公,另一部分則暗中好。

還有人認為是死去的宋煜化作厲鬼,來找害死他兇手復仇了。

聞重從一茶攤經過,恰好聽到許多百姓在議論此事,大家似乎都相信這就是惡有惡報。

Advertisement

比起宋國公,他們似乎更愿意相信那位寶木先生書中的容。

聞重在路旁站著聽了一會兒,突然看到不遠有一道悉的影,他略微有些意外,快步上前:“宋公子今日怎麼到這里來了?”

走在前面的人恍若并未聽到他的話,連頭都沒回。

聞重心中有些疑,抬手拍了下前面人的肩膀。

那人迅速轉過,果然是宋硯,只是看過來的眼神卻滿是警惕。

“這位先生,我認得你嗎?”那人先開口問道,看向聞重的目是全然的陌生。

聞重微怔:“宋公子莫不是與在下開玩笑?”

那人似乎想到了什麼,目略微有些閃躲:“先生恐怕是認錯了人,我姓方,不姓宋。”

說完沒等聞重反應,便朝他拱拱手:“我還有事,先走了。”

說完,就快步走人群中,很快便看不見了。

聞重著那道影消失的方向,面沉思。

在原地站了片刻,他轉朝著昌平坊的方向走去。

未時剛過,此時天氣正悶熱,并沒有客人進門。

阿纏昨晚熬了夜,此時正在店中瞌睡,直到聞重走進來時到了門邊掛著的風鈴,聽見了悅耳的鈴聲才睜開了眼。

“聞先生?”阿纏眼睛,神還有些迷茫,“你是來買香的嗎?”

聞重見這幅模樣,語氣放緩:“在下方才聽隔壁的徐老板說,季姑娘對他說宋公子回了老家?”

“是啊。”阿纏端起一旁的涼茶喝了口,神了一點才又道,“宋公子早些時日便說要回鄉了,想來是離家太久,想家了吧。”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3_b/bjZqZ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