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撩春 第1卷 第177章 這碗面吃的是人情

《撩春》 第1卷 第177章 這碗面吃的是人情

“為何西市能看出真正上京城的樣子?”馬車徐徐而,桑吉的好奇也沒有停止。

沈令儀將晃的車廂門合,然后卷起車窗上飄飄的簾子道,“上京城分東西南北四個市,東、南兩市為主城,皇城之地,繁華守,達顯貴云集,集天下之粹,所見即盛,殿下自己也是見識過的。”

見桑吉點點頭,沈令儀又道,“但上京城的百姓卻大多住在西北角,西市走商,北市多農工,一分為二,那里才能看清楚上京城的人間百態。”

竹院其實位于城中,偏西,去往西市確實很快,兩人說話間,馬車已經駛了西市的街口。

沈令儀于是開口讓車夫把馬車停下,然后并了桑吉下車,帶著他和棲山、哈木一起沿街而行。

眼下時近夕食,臨街的商鋪還是熱熱鬧鬧的。

穿梭在街上的人大多穿著樸質的布,青灰不顯,新舊參半,偶爾有一兩個打扮鮮艷亮麗的人路過,也是帷帽遮面,腳步匆匆,一看就不是住在這條街上的人。

沈令儀帶著桑吉他們一路深腹地,直至一家湯面食肆前方才停了下來。

“殿下吃面嗎?”沈令儀說著轉頭問桑吉。

桑吉環顧著四周,一心兩用地對沈令儀點了點頭。

沈令儀笑了笑,沖一旁的棲山和哈木使了個眼,然后挑了個支棚下的空桌,引著桑吉坐了下來。

桑吉真是頭一回來西市,即便當時他是找人買通的西城門的護城兵,但是西市的這條主街他卻不曾踏足過。

眼前這琳瑯滿目又充滿了世俗煙火氣的場景著實讓這個異族王子很好奇。

正前方的小鋪子里,一對老夫婦好像是賣豆腐的,天氣熱,水磨的豆腐不太放得住,桑吉就見老人家攏了些碎冰,小心翼翼地放在裝豆腐的木匣子下面。

Advertisement

老人黝黑的臉上全是飽經風霜的痕跡,張羅了一會兒便是滿頭大汗。

這時,一旁的老婦就笑瞇瞇地遞給老人一碗涼茶,兩人你推我讓,一碗茶兩人分,夕的余暉下,桑吉隔著窄街都能聽到老人憨憨的笑聲。

再往遠了看,誰家的孩子不知道為何跌坐在門檻邊哭,小臉蛋上灰撲撲的全是塵土,紅紅的眼睛掛滿了淚水,上的服補丁加著補丁。

不一會兒,從屋里跌跌撞撞走出來一個醉漢,后跟著個舉了掃帚要揍人的婦。

婦也是眼睛紅紅,一邊罵,一邊甩了細長的掃帚就往醉漢上揮。

街坊鄰居跑來勸,有人攔著婦,有人趕著醉漢,還有人把門口的小孩兒抱起來攏在懷里哄,吵吵鬧鬧的沒個消停……

下,長長的窄街上全是匆匆來去的歸家人,有人垂頭喪氣,有人興高采烈,還有人神木訥行如魂魄。

同一抹夕照出了千人千面,每張臉的后面就是一個故事,桑吉猜,這故事中,有悲歡,也有離合。

忽然,一肆意的香氣拉回了他飄遠的思緒,桑吉回頭一看,原來是店小二端上了四碗湯面。

沈令儀一邊用筷子挑起細面散熱,一邊似自言自語道,“我還記得,當年我剛被帶去司教坊的時候,干十五日的活,可以休息半天,但說是半天,其實左右也就兩個時辰。”

說著抬手指了指東側那座森然威嚴的石墻高樓道,“那就是司教坊,離這里很近很近,每次我休息的時候會想法子爬去閣樓上寫家書,過窗子,我就能看到這個面肆的小掌柜在后廚面熬骨湯,忙忙碌碌,也不得歇。當時我就在想,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吃一碗這面肆的湯面。”

Advertisement

沈令儀說著又看向了桑吉,催促他道,“殿下快些吃,這是湯面,坨了可就不鮮了。”

桑吉聞言看了沈令儀一眼,然后默不作聲地拿起了竹筷。

說實話,湯面中規中矩,并不算太過驚艷,至和皇宮膳房的湯面比起來,肯定是遜的。

但是桑吉知道,這碗面,吃的不是味道而是人

食面過半,桑吉停了筷。

街頭的夕已經只剩最后一抹與夜相接的余暉了,路上行人腳步更是匆匆。

面肆的生意還紅火,進進出出的似全是客,一來一往都在和掌柜的打著招呼,也是各地方言都有,桑吉基本是有聽沒有懂。

“他們說的不是京話嗎?”桑吉不好奇問。

沈令儀搖頭,“西市住的也不全是上京人,有很多也是從外地來謀生的,又或者避避戰從偏遠的地方逃來奔親的。”

“所以姑娘今日就是來帶我吃這碗面的?”桑吉吃了半飽,人就來了神,“陸大人也沒給姑娘你指派個什麼任務?”

“殿下是說馬市的事嗎?”沈令儀也很直接。

“陸大人倒是什麼都和你說。”桑吉也不意外。

沈令儀誠實道,“那是自然,若是我什麼都不知道,在殿下這兒也無從下手啊。”

桑吉聞言環顧了一下四周,失笑道,“姑娘的意思是你現在已經對我下手了?”

“算是吧。”沈令儀細細思考了一下,忽然神認真道,“我問過大人,三開馬市,殿下這邊不滿意的地方在哪里。大人倒是同我說了,但是不瞞殿下,朝堂的事,我是真的不太懂。”

“那麼姑娘想要如何說服我點這個頭呢?”

桑吉越發覺得自己之前心地點了沈令儀來辦這件差事,是個有趣的想法。

“我沒想著要說服殿下,只是想帶殿下來看看上京城最最普通的百姓是什麼樣的生活。”

Advertisement

沈令儀說著指著街對面一間打鐵鋪子道,“這鋪子里有個大叔我認識,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在邊疆沖鋒陷陣的將士,后來斷了一條,被好心的老鄉一路帶回了上京城,鋪子的老板收留了他,大叔這鐵一打就是十幾年,日子過得清貧,勉強才能糊口。我之前問過大叔,怎麼就不想著回自己的家鄉去呢?大叔說,他參軍以前家鄉就發了一場大水,整個村子都淹了。”

說完故事,沈令儀轉回視線看著桑吉,目平和道,“饒是上京城這般富庶繁華的地方,都有這麼多只為一口溫飽而努力活著的人,殿下覺得,住在邊境之地的那些百姓,會好過我們上京城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