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撩春 第1卷 第119章 是外室才能屈能伸

《撩春》 第1卷 第119章 是外室才能屈能伸

陸晏廷笑得大聲,引來了太子與柳的側目。

“陸大人笑什麼?”太子殿下隨即瞇了眼,方方正正的臉盤上滿了不解。

也是一頭霧水,只睜著一雙圓圓的烏眸看著陸晏廷,目不轉睛地。

只有沈令儀,多半是因為猜到了陸晏廷大笑的原因,此時此刻正低垂著漲紅了的臉,恨不得找個地兒鉆進去。

“沒什麼,只是覺得柳姑娘的名字甚是好聽。”

陸晏廷說的意味深長,聲音倒顯出了一種別樣的風

聞言也紅了臉,悄悄地收起了打量他的目,低垂下了頭。

一時之間,船頭四人心懷各異,連帶著湖面上吹起的夏風都約有了一暗躁的悸……

待到龍舟賽結束,周圍人完全散去,天已經徹底暗下。

畫舫泛湖幽幽而行,將一船人帶至了三面環水一背靠山的梵行宮。

這梵行宮一年到頭也就熱鬧這麼一回,雖比不得皇城里面人、充足,但侍們也是早早的準備好了接駕,提前將空的行宮灑掃得纖塵不染,備齊了各類什。

在陸晏廷他們這艘畫舫靠岸前,圣上所乘的舫已先一步抵達,是以這行宮各,儼然已有了不人氣。

沈令儀站在碼頭向前看去,不遠的殿宇宮燈高懸,燈火通明,有竹弦樂聲隔空傳來,婉轉人。

看樣子,宮宴已經開始了。

陸晏廷見狀在心中盤算了一下,又見著立在一旁正等著自己一并殿的太子,便轉頭吩咐了沈令儀。

“你往前走,若是遇著侍就問一下北宮怎麼走,我住北殿,你過去先把行李收拾一下。”

沈令儀點頭,福了剛要告退,卻聽一旁的柳輕聲道,“我帶姐姐過去吧,我也住北殿附近。”

Advertisement

沈令儀詫異地看了一眼柳,剛想問陸晏廷如此行不行,卻見太子殿下已經與陸晏廷并肩走遠了。

“姐姐別猶豫,我是正好要回去換裳,但梵行宮這兒都是石子小路,天黑不太好走,姐姐又是第一回來,肯定不認路。”

說著已邁開了步子,還招了招手示意沈令儀快跟上。

“如此便有勞柳姑娘了。”沈令儀想了想,提著擺就跟了上去,“不過姑娘可千萬別喊什麼姐姐,這是折煞奴婢了。”

吏部尚書的兒自是金貴的,沈令儀這麼說也沒錯。

“那你什麼?”柳聲問。

“奴婢喚名令儀。”

“令儀。”柳重復,“愷悌君子,莫不令儀的令儀嗎?”

“正是。”

“倒不太像是個丫鬟的名字呢。”

微垂的目中閃過一,但卻完完全全地在了鋪天蓋地的暮之中。

兩人一路走一路說,很快就到了北殿的照壁前。

隨即指了指前方墻外栽著幾株石榴樹的院落道,“那就是陸大人住的地方。”

“多謝姑娘!”沈令儀福行禮,由衷謝。

“不過是順路。”柳聞聲一笑,又指了指不遠已經亮著燈的那方院子,“我住的不遠,你若是閑暇無事,可以來找我聊天。”

沈令儀但笑不語,只覺這位柳姑娘雖出金貴,但子倒很是隨和。

兩人隨即分了道,沈令儀目送著柳的背影消失在夜中后方才轉推開了院前虛掩著的門……

那邊,柳踩著投落在地上的月輝回到了自己的住

一進門,便有個青丫鬟端著涼茶速速地迎了上來。

接過茶喝了兩口,還未夠氣,就聽丫鬟小聲地問自己,“姑娘可見著那子了?”

Advertisement

斂眸,將杯盞放回丫鬟的掌心,點了點頭。

丫鬟皺了眉,咬牙切齒道,“這個陸大人,竟真堂而皇之地帶了個外室來赴宮宴,簡直不統!”

看了丫鬟一眼,輕輕一笑,再開口,嗓音里已沒了方才與沈令儀說話時出的那子隨和熱

“是外室,所以能屈能,人家此番隨來了,前后做的可都是丫鬟奴才干的活兒。”

丫鬟聞言撇了撇,“姑娘怎麼回事,反倒還夸起那人來了。”

抬眸瞪了一眼,漫不經心地撣了撣衫上的草屑,“我不過是就事論事罷了。”

“那……那人知道姑娘今日上畫舫去見陸大人的用意嗎?”丫鬟見狀忙不迭地半跪下,一邊幫柳整理著擺一邊好奇的問。

笑得更大聲了些,“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且先不說我也未必就愿意嫁于陸晏廷,就說即便是嫁了,一個外室,難不還想在我掌心里翻出什麼浪花來?”

“可那日咱們在醉仙樓卻是看到陸大人很維護呢。”丫鬟不又小聲嘀咕。

聞言,角揚著的弧度漸落,聲音也隨之變得有些凌厲起來。

“所以我說,這些永遠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才是真麻煩!”

與此同時,正殿之竹未休。

行宮這邊的務管事盼了一年,終于等到了再一次在孝帝面前臉的機會,便是一早就命人安排好了新奇有趣的戲文。

孝帝看得龍心大悅,下首的眾人自然也都含笑捧場。

只坐在前面的陸晏廷時不時地著眉心,總覺心中有揮之不去的煩躁。

一旁的太子還在喋喋不休地和他說著即將推行的“火耗歸公”之法,頗為慷慨激昂。

“……此法即可充盈國庫,又可抑制貪腐,本宮之前就同父皇提議,父皇也深覺此法可行,陸大人覺得呢?”

Advertisement

陸晏廷扭頭看了他一眼。

太子殿下生了一張方臉,眉宇英武狂,鼻耳闊,單從面相說確是有福之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福之人,卻睿思不足魯莽不細,治國行政全憑自己的一腔自負熱,既不聽忠言之諫,又不納良言之策,一頭熱起來的時候只會閉門造車,讓一眾圍著他的文武百苦不堪言。

用五皇子當時百般不服的話來說就是——他周宣綦若不是會投胎,生在了皇后娘娘的肚子里,這東宮之位,還真指不定落在誰的頭上呢。

只是啊,估計誰都想不到,五皇子當年的這句氣話,可真是一語讖了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