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恰如天上月 第217頁

《恰如天上月》 第217頁

“阿父!”

韶音驚喜地迎了上去,“我正要去找您呢,您怎麼就來了!”

春在堂到這里至要一個時辰的車程,路面積水后還要再慢上許多,謝太傅這會兒到府,想來是三更天就已經了。

“找我做什麼,你郎君不在家了,這便想起阿父了咳咳!”謝太傅才說一句話便被涼風激得一陣嗆咳。

“您有幾年沒咳嗽了,別是著了涼。”

韶音有些慚愧,正要湊過去給他背,頭上的大斗笠不偏不倚正撞在老父的鼻梁上,謝太傅唉喲一聲,捂著臉緩了好半晌。

“請阿父敷一敷。”

屋里,韶音雙手奉上熱巾帕,難得乖巧,又吩咐侍為太傅煮姜茶,心得不行。

謝太傅哼了一聲,冷眼瞅著獻殷勤的模樣,心里直嘆氣:這哪里像是個要為人母的樣子,怎麼看都還是個膝下承歡的小郎。

一盞姜茶落肚,謝太傅心俱暖,也不忍再抻著,緩了嗓子道“你要召集州郡文武,心里想必是已經有了章程,說給我聽聽。”

韶音教阿筠呈上事先備好的帛書,逐條指給謝太傅看

“阿父請看我已草擬了一份敕文,先教有司屬吏下到里坊排災,將民戶按照災的等級分別立冊,統一上報后,再據此調撥各郡資,發放錢糧等一應賑災之。此外,為防災后生疫、生盜,各地的巡邏都不能松懈,州府也要提前采買驅瘟避疫的草藥儲備起來,省得事到臨頭準備不及。”

謝太傅一目十行地看過,隨后點點頭,“考慮得還算周詳,不過還有件更為要之事被你疏忽了。浙東魚米之鄉,全賴土地沃,如今海水倒灌,災嚴重的農田必然為鹽堿地,沒有三年五載無法恢復原狀。這麼一來,不是今秋的收,就是明年、后年的收都會到影響,必須提早做出準備。”

Advertisement

韶音思索了一會兒,忽然眼睛一亮,“災年必有人囤貨居奇,哄抬糧價,府應提早在市面上收購糧食,在各地設立平準倉,這樣既可以賑災,又可以平抑糧價,年也可做軍糧儲備,一舉三得!阿父,我說的對不對”

謝太傅臉上的褶子都被搟到了眼角,滿臉都是慈,捋著長須贊許道“我兒說的不錯,不過你還是想的太簡單了,只考慮到皮,沒想到真正的要害之。”

“阿父!您就別賣關子了!”

韶音沒了耐心,抱著父親的胳膊撒起來,“人家都要急死了,還有什麼要留意的,您快都告訴了我吧!”

謝太傅老懷甚,呵呵地笑了起來,手又上了婿送的那柄麈尾。

韶音趕往香爐里添了一枚沉水香丸,蘭麝之霧裊裊升起,萬事俱備,只待阿父開尊口了。

謝太傅便在香煙繚繞中輕輕搖起麈尾,將滿腹金玉良言緩緩道出

“縱觀史籍,還沒有哪個王朝是因天災而亡。正所謂’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天災之后,最要提防就是人禍。就拿賑災來說,你要依據災調撥錢糧,災嚴重的州郡自然樂意,可是沒有災的地方就不樂意,誰都不愿意掏自己的錢囊為他人救厄,于是便會有推諉、瞞報,更甚者巧立名目、設置邊障,不許本地錢糧外流,這便是人禍。除此之外,還有貪腐,懈怠,種種象不一而足,你都要心中有數。”

謝太傅一番話說完,韶音這才意識到自己果然是想的太簡單了。

“那麼請問阿父,兒該如何做,才能避免人禍呢

Advertisement

“人禍與天災一樣,都無法全然避免。”謝太傅眼角的褶皺里記著紛繁世事,目悠遠而深重,“貪功諉過,趨利避害,人如此,誰都無法改變,你能做的只是盡量將禍害降到最低。”

這話教韶音有些泄氣,本來是意氣風發,這會兒不免蔫頭耷腦,意興闌珊。

“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我兒若是懂得乘勢而為,那麼禍就未必不是福。”

謝太傅又老神在在地賣起關子了,見兒臉不豫,還不待催促,他老人家就已經有了如實代的自覺。

“阿父問你,你擬定的這份敕文要以什麼名義發出”

“自然是都督府,若是有人敢不聽命的話,要皇帝表兄下一道圣旨不就好了以阿父的名義亦可,總之法子多得是。”韶音不太明白父親為何問這個。

謝太傅笑了起來,“傻孩子,你可莫要小瞧了’名義‘二字,你不能用都督府的名義發令,也不能假托陛下的旨意,你就以李夫人的名義召集各郡文武,下發敕令!”

“李夫人”韶音訝然,“李夫人算什麼職,這也名不正言不順呀!萬人有人抗命不來,我豈不是下不來臺”

“不需要名正言順,正是名不正、言不順的時候才能確立服從。”謝太傅沉聲道忽然神一厲,“自然,什麼時候都會有不識時務之人那便更好,我兒手里有軍魚符,不在此時立威更待何時”

韶音心神一震,阿父是在教用權。

“眼下臺閣虛位,朝廷混,你就是真正的柄國之人你要趁這個機會將李夫人的名號立出去,這便是創制了先例法,等到朝廷重返建康,若是有人說你是婦人干政,你就可以用這個堵他們的。當然,最要的還是趁著這個時候多提拔自己的人有了人往后你的路就好走了!”

韶音終于明白了剛才那句乘勢而為、福禍相倚。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