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太傅慢悠悠地品茶,小口微啜,草木之華半點都不糟蹋。
見他始終沒有接話的意思,德明只好將撂到地上姿態又往坑里埋了幾寸,上趕著將話往前遞。
“頭前是德明看走了眼,如今想來深為懊悔,所幸亡羊補牢猶未晚也,若李將軍能盡快平定匪,開赴東線都督全局,想來何逆早晚必除,我大晉子民亦可高枕無憂。”
謝太傅這才點點頭,亦嘆出了一口憂國憂民的長氣,“小郎君所言甚是啊!只是匪眾頑固,又極擅妖言眾之,雖只剩殘兵敗將,病卻埋得深廣,一如陳年瘡癰,短時恐怕不能一舉拔除。”
德明深深吸了一口氣。
“貴婿仁恕,懷著招納降之心,這匪患自然是難以除。”
李勖只帶著一千人上陣,幾天就把長生道三萬大軍打個七零八落,如今匪徒被他打得只剩下了不足三千殘余,他卻又忽然打不了。
三天一勝,五天一敗,打得忸忸怩怩、說還休,知道的是殺敵,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調。
德明心底有氣,實在忍不住,因便頂了這麼一句。
謝太傅聞言不呵呵地笑了幾聲,親手為他斟了一盞敗火的陳皮松針茶。
“老夫一介腐儒,哪里懂得什麼將兵卻敵之道,若是小婿貽誤戰機,以致浙東之久不能平,小郎君還是趁早另換良將為宜。我大晉在尊君和足下治下人才濟濟,想來必定不乏將才。至于小婿之罪,還小郎君秉公論,謝津絕無二話。”
德明這會兒終于會到了幾分會稽王的,慪得幾吐。
但凡有一麟半爪的良將可用,他也不會到這里來低三下四地求謝津!
困守在臨海郡的長生道匪如今是不停地往外放消息,到揚言李勖有不臣之心,雖則王微之以此為借口不教李軍城,司馬德明卻沒在這件事上犯糊涂:匪徒之所以如此便是被李勖打怕了,若是朝廷真撤回李勖另換旁人那便是中了他們的計。
等到長生道匪重新占領三吳,那時候才真的是背腹敵。
德明心里將謝津老匹夫惡狠狠地罵了一萬遍,猛吞了幾大口苦茶,這才重新堆起笑臉。
“太傅哪里的話,李將軍能征善戰,人所共睹,小子也不懂排兵布陣,方才不過隨口一說,太傅莫要多心。”
“依老朽之見,浙東久不能平實在是另有緣故。”
謝太傅麈尾一搖,掀著眼皮看過來。
德明撂下茶盞,擺出個虛心教的姿勢,“還請太傅賜教。”
“道理再簡單不過,人啊!”
“……那依太傅的意思,多人才能將臨海攻下”
謝太傅微笑著朝他亮出手掌,琴調香的五指頭白皙修長。
德明兩只眼珠一錯不錯地盯著那五指頭,一時險些盯出斗眼來。視野暈眩之間,恍惚見那指頭上依次寫的是:會稽!新安!東!永嘉!臨海!
謝津這老匹夫是在為他婿討要會稽都督之位!
他之前一直不吭不響,雖也上表保薦過族中子侄,但相較于上躥下跳的高陵侯而言,儼然已是一副不爭不搶的姿態。
德明私底下還曾與幕僚說過,王、謝、庾、何這幾家流與司馬氏共天下的士族之中,當屬謝氏家風最謙抑,最懂得明哲保、大局為重的道理
哪想,這老匹夫不是不爭,而是一直冷眼看熱鬧,靜靜地等著自己往他里送!
德明見識了一遭人間險惡,自覺是重新認識了一回謝太傅,識出了他的真面目,為國事鞠躬盡瘁之余不免又想到謝太傅的,那個遠在京口苦的絕代佳人
可嘆那樣一個秉純善又活潑可的郎,怎麼竟就有謝津這樣老巨猾的阿父,又嫁了李勖那般詭詐跋扈的夫婿!
上次顧章回來稟報之事他只信一半,不消細想就能猜出另一半,合二為一后,將事的全貌再清楚不過:定是李勖那廝大發-威,嚴加威脅,迫于無奈才不得不為虎作倀的。
唉,世道無常,可憐佳人!
也不知夜深人靜獨坐妝臺時看著那只玉兔搗藥的香合,可否會記起自己這個昔日與心心相印的郎。
嗟乎!
德明肺腑里充盈了詩,索將軍文函統統扔到一旁,大案上鋪開縑帛,濃墨飽蘸,不消片刻落下一首真意切的《西洲曲》。
……
德明要從徐州調兩千州軍支援馮毅,雖說是老弱病殘,到底也教韶音心底不大痛快。
好在李勖如今總算得到了應得的職分,看著那囊袋上大大的印文,角便不由得向上翹起。
“取裁紙刀來。”
阿筠早將一方雕著玉兔搗藥的小盒捧過來。這盒子俗氣得,作香盒不倫不類,作針線笸籮又太小,放些裁紙刀、碎布頭、缺角銅錢等零碎雜倒還合適。
皂囊里頭果真是一只封檢,剛出個頭,韶音便吩咐道:“你們先下去。”
阿筠阿雀兩個對視一眼,彼此會心一笑,悄悄地避到了外間。
封檢以尋常松木制,上刻三道痕,分別勒著三圈繩索,是為三緘其口,繞回來打個結,再以火漆封住,上面依舊是鈐著一印,這回卻是私印,寫的是“李勖之印”這四個字。
中規中矩的封檢,與尋常所見并無二致。
唯一不同便是那繩結。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智斗皇后、反殺嫡母、懲罰情敵……她于他,是玩物,還是有情人?縱使她素手攪天下。 《焰落吻火》 尹落替嫡姐加入東宮,而太子周焰雙腿患疾,被廢已成定局。 未曾想到等待她的竟是來自自己與太子敵人的明槍暗箭:與愛慕周焰的年輕皇后斗智斗勇、險些被周臨報復、父親與嫡母為保尹家下毒陷害……尹落發現,光靠茍著……好像不行?
初見時:她高高在上,是天之嬌女。她垂髻稚齡、無憂無慮,七載尊貴養。初見時:他俯首為臣,是一介藩王。他弱冠御極、野心勃勃,十年磨一劍。再相見:她碧玉年華……九年歲月,從主到奴,謹小慎微,卑如草芥。再相見:他而立將至……九載光陰,從臣到君,鋒芒畢露,至高無上。她嘗遍世間疾苦,受盡無窮磨難。仰人鼻息,寄人籬下,前朝帝女成可憐遺孤。他嘗遍珍饈美味,享盡天下富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昨日臣子成千古一帝。她在天時,他為地。他做上時,她居下。永遠的差別,輪回著貴賤與高低。重重的阻隔,割不斷愛慕與相思。她,小荷才露尖尖角……猶如寒梅,迎霜傲雪,韌如蒲草。他,乘長風破萬里浪……猶如青松,泰山壓頂,堅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