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恰如天上月 第142頁

《恰如天上月》 第142頁

……

謝迎散朝歸家,第一件事便是問下人謝太傅在何,之后便大袖搖擺,步履匆忙地尋到虛靜臺。

謝太傅正跽坐在荔枝木榻上,手握著一只碧綠的玉碾,在白錦緞鋪陳的木盤上來回地研磨。前髹漆大案上擺著幾方竹笥,其中分門別類放著茅香、蘇合、龍腦等,一只青銅蓮花博山爐在角落里裊裊地吐著紫煙,尾部雕刻的蛟龍和芙蕖在煙霧中若若現,一室芬芳靜謐,逍遙若仙。

謝迎在門口吸了一鼻子香,心中的急躁分毫不減,反倒愈發焦切。

謝太傅悠然制了一合香,時辰已過了幾,抬眼見謝迎仍垂首侍立在門外,這才淡淡道“進來吧。”

“阿父怎麼還有閑制香!”謝迎到底還是沒沉住氣,“長生道匪不比州軍,他們個個都是三吳舊賊、始興溪子,本就悍勇異常,這次卷土重來定是作了萬全準備。存之輕敵,是以初戰不利,本就兵將寡,王微之鎮會稽后必定挾私報復,給他掣肘,如此一來只怕他先前的算計不,反倒要將自己代在浙東!”

謝太傅靜靜地聽著,末了道“說完了”

謝迎上前一步,面急切之,“阿父現在出面阻止還來得及!謝茂在吳興,兒愿前往吳郡,我們二人合力制衡王微之,多也能周濟一時。”

“你看看吧。”

謝太傅搖了搖頭,將一封信遞到他手里。

謝迎皺著眉展開信紙,越看越是疑,最終訝然道“火不是長生道放的”

謝太傅哼了一聲,“匪徒軍力數倍于我,如何能在尚未手時便作出破釜沉舟之舉這不合常理!是你的好妹婿,他一把火燒了長生道的船,教他們退無可退!”

Advertisement

“這是為何”謝迎驚道“這豈不是著匪徒一鼓作氣打到建康”

“初戰失利,偏偏退到會稽境便守住了攻勢,你不覺得奇怪麼”

“阿父的意思是……”

煙霧繚繞之中,謝太傅的聲音仿佛自太虛中來淡然中出一嚴厲的教訓之意:“現在說什麼都為時尚早,且看著吧。浙東這趟渾水,咱們不急著趟。”

第74章

清晨時分曙一新,蔚然寒煙仍繚繞在山巔,半山腰卻已煌煌耀目,遠猶如一碩大的白日棲息于此,令人無法張目。

自山腳下仰,李字號旗遍山嶺,在這耀眼的芒中愈發顯得鋪天蓋地、無所不在。

便是天臺山南麓的走蛟嶺。

天臺山,方八百里,高數萬仞,自古有東南天柱之稱,乃是會稽郡與臨海郡之間的天然藩障。若想繞過會稽郡的高廣城墻和沿境守軍快速攻三吳,要麼翻山越嶺過天臺,要麼自山下狹窄的走蛟嶺突

孫波率領三萬大軍泛海而來,在臨海郡幾乎未遇什麼像樣的抵抗,直如切菜砍瓜般殺倒一片,一刀砍了臨海太守顧虔一的腦袋,臨海便輕而易舉地攻破。

然而,臨海郡地廣人稀,多荒山野嶺未經開墾,既非魚米饒之鄉,又非產糧結實之地,與都城建康之間更是隔著東、新安和宣城等數郡,并非久留之地。

孫波手下的信眾除了一部分嶺南蠻族外,大部是三吳舊人。這些人呆不慣嶺南荒蠻之地,早就思鄉心切,是以孫波只留下一千多人守著臨海,自己則率領大部人馬繼續向著三吳腹地進軍。

Advertisement

大軍一路順利推進行至西境樂安縣時突然遭遇一小北府軍,人數不足千。

領頭的是個小矮子,自稱上云,正是香主段老三信中所提之人。上云橫馬于大軍之前,聲稱要拜見孫教主,為他呈上李勖的親筆信。

李勖托段老三轉達里應外合之意,孫波原本就將信將疑,此次興兵來犯也并非是因他之邀,不過是確認了荊揚開戰、而北府兵又起了,這才乘勢而來。

再說,大軍既已境,還傳什麼信,該由李勖親自帶兵來降方顯誠意。

果然,那上云連裝也懶得裝,一聽孫教主不肯見他頓時翻臉,一**死個前哨,余下人等亦驟然發難。

后一個卒子生得異常高大,相貌英不凡,似乎甚有威重,手亦勇猛無匹,竟以一人之力連殺數十人,直令陣前孫軍一時駭退。

不過,孫軍既早有防備,人數又數倍于敵,這一鋒倒也談不上驚慌失措,短暫的慌過后很快就組織起反攻,不多時已占據了上風。上云見勢不妙,呼喝一聲便逃,舵主葉春請求帶兵追擊,孫波先是同意,之后又將人住,問道“來者約有多人馬”

葉春道“稟教主,不足千人。”

孫波手法訣沉半晌,忽而笑道“險些中了李勖的計!此人狡詐,極善偽裝之,此番派小人馬來擾,方一手便退,定是有大軍在前頭埋伏!”轉頭又問:“李軍往何方而退”

“西方,東郡的方向。”

“不錯!”孫波目,點頭道“東守軍必定已埋伏于城外,只待我軍追至便傾巢而出。”說著搖頭而笑,“李勖小子故技重施,焉知不是黔驢技窮傳令下去,命大軍一路北進直奔會稽!”

Advertisement

果然,北進幾十里后,前方又現出小北府軍擾引戰,剛一手便佯作不敵,徑自往西方退去。孫波愈發堅信大晉主力集結在西線,而北部因有山巒屏障是以守備空虛,因便命大軍全速行進勢必在明日太落山之前攻會稽。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