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258頁

《殘疾王爺站起來了》 第258頁

老二前四年走不了路過得苦,今年終于能行自如了,只要老二想出去走,別說出城踏青,老二就是想下江南游上三五個月,永昌帝也會答應,反正國事有他頂著,太子還有時間好好彌補前幾年的憾。

姚黃:“兒媳當然知道父皇不會我們,兒媳是心疼父皇連年勞都沒個空閑,花園有花園的好,城外亦有城外的野趣。”

永昌帝:“城外的野趣朕年輕時也領略過,現在年紀大了,看哪都一樣,與其出城路上來回折騰,還不如在花園走走輕松舒坦。”

姚黃:“父皇就是懶,您瞧著才四十出頭,兒媳外祖父都快七十了,每年還要親自下田種地呢。”

又被嫌懶又被夸年輕的永昌帝:“”

三月十九的黃昏,太子下值后回東宮換上一套常服,再攜妻兒來乾元殿向永昌帝辭行。

永昌帝知道一家三口要去太子妃的外祖父家中過夜,侍衛什麼都安排好了,便只抱了抱鈞哥兒,別的沒多說。

兩輛外表尋常的馬車已經在西華門外等著了,母、阿吉上了第二輛,太子妃夫妻帶著鈞哥兒的推車上了第一輛,張岳、王棟率領八個侍衛在明,另有三隊暗衛喬裝尋常百姓分別安在城門外、前往羅家的路上以及羅家所在的鎮子客棧。

太子深居東宮,這些歸太子所管的侍衛平時很是清閑,這兩日終于能有他們效力的地方了。

馬車出南城門時,夕正好,姚黃挑開兩邊的窗簾,扶著鈞哥兒看窗外的景。

鈞哥兒想往外探頭,姚黃要拉住小家伙還得費些力氣,趙璲見了,接過鈞哥兒,讓太子妃去里面坐。

陪著鈞哥兒湊在窗邊的就變了太子。

Advertisement

姚黃趴到太子的背后,下抵著他的肩頭,小聲道:“探頭探腦,合乎殿下應有的禮儀嗎?”

趙璲:“我要照顧鈞哥兒,有可原,你這樣讓外面的百姓看見才是失儀。”

失儀的太子妃就做了一件更失儀的事,著脖子咬上太子的耳朵。

趙璲:“”

幸好太子妃只鬧了一下就退開了。

當夕完全落下,趙璲放下車簾,讓車夫加快了趕車的速度。

抵達羅家時夜初初降臨,鎮上的百姓與左右鄰的街坊們都睡了,正好免去被人圍觀的不便。

羅家的院子很大,羅金花出嫁前住的廂房一直都留著,三年前還因為姚黃帶了惠王來做客,夫妻倆走后羅家干脆將那三間舊廂房推倒重新蓋了一遍,專門留著招待有可能還會來的王妃外孫、王爺外孫婿,沒想到今晚果然派上了用場,只是外孫外孫婿的份又升了一階。

簡單地見過禮后,眾人移步到堂屋,二舅母端上兩碗最拿手的湯燴面就與大舅母、兩位舅舅退下了,只留外祖父、外祖母招待貴客。

母與鈞哥兒在宮里就吃過晚飯了,這會兒直接去廂房的北屋洗漱歇下。

趙璲安靜地吃面,聽太子妃與二老閑聊家常。

飯后姚黃陪著健步如飛的外祖母去刷碗,讓太子先回房。

趙璲在屋里等了兩刻鐘左右,太子妃提著兩桶熱水進來了,看得趙璲直皺眉:“為何不喊我?”

姚黃:“我又不是提不,順手就拎過來了,殿下想幫忙,等會兒潑的時候你去潑,就潑北面的菜畦里就行。”

趙璲點頭。

姚黃給他介紹這兩只嶄新的榆木木桶,包括屋子里的被褥巾子櫥柜等等,都是新的。

趙璲:“不該讓外祖父他們破費。”

Advertisement

姚黃:“還好,木頭都是普通百姓常用的木頭,被面褥面用的是我之前送過來的綢緞,算上新修的三間房,加起來也沒超過三十兩銀子。”

趙璲從懷里取出一張信封,里面是兩百兩銀票,讓太子妃明天離開前給外祖母。

姚黃:“真不愧是財神爺家的公子。”

趙璲了一下太子妃的腦頂。

就這麼一間空屋,今晚夫妻倆肯定要在一個地方洗了,可太子堅持讓太子妃先洗,他坐在昏黃的燭臺旁背對太子妃看書。

有這麼一個矜持的夫君,弄得姚黃也容易害起來,得提心吊膽的,就怕太子突然回頭。

但太子此時十分君子,還是姚黃穿好中坐到炕上了,太子才放下書。

姚黃小聲逗他:“要我轉過去嗎?”

趙璲沒用,但他將坐在炕頭的太子妃抱了下來,幫穿好鞋子,再將人放到門外,低聲道:“你去看看鈞哥兒睡了沒。”

說完,太子關上門,放下門閂。

姚黃:“”

母就住在對面的屋子,姚黃做不來也不想做撥門閂只為了看自家夫君沐浴的事,只好先去母那邊坐了會兒。興了一路的鈞哥兒已經睡著了,母有些張地招待著太子妃,怕太子妃挑哪里沒伺候好小公子的錯。

一片安靜中,姚黃聽到了太子去菜畦那邊倒水的聲音,這才勸母早些休息,起離去。

趙璲倒完水回來,發現太子妃已經躺在了炕頭的被窩里。

趙璲下臨時穿上的嶄新常服,掀開被子,仰面躺在太子妃旁邊。

姚黃冷了他一會兒,轉過來靠進他懷里,問:“住得慣嗎?”

其實明早出城也行,只是一個白天的上午、下午都在趕路,不如提前一晚趕過來,明早吃過早飯直接就可以玩了。

Advertisement

趙璲:“跟在竹院差不多。”

縱使有些不便,一晚而已,趙璲不會介意。

他跟太子妃商量:“我郭樞在城外挑風景好的地方蓋幾別院?免得次次都要打擾外祖父一家。”

姚黃:“多大的別院?蓋一大概多銀子?”

趙璲:“每年只住幾晚,就蓋三進的,前進、后進留給隨行的丫鬟侍衛住,用料不用太好,一耗費在三百兩銀子左右。”

他來畫圖,去掉冗余的房屋,三百兩足以保證宅子的面與雅致。

勛貴之家在城外蓋別院輒耗費千兩以上,太子蓋五別院才用一千五百兩銀子,傳出去要麼被人夸贊節儉,要麼被人嘲笑寒酸。

姚黃覺得這主意很好,京郊附近好玩的地方多著呢,總不能次次都來外祖父家的鎮子。

提醒太子:“風景最好的地方蓋座四進的吧,沒準哪次父皇就愿意陪咱們同行了。”

趙璲太子妃的耳朵。

姚黃知道今晚太子不會來,故意把他蹭出火了再笑著轉過去。

太子著窗戶,盤算著到底要蓋幾座別院。

翌日一早,太子一家早早坐著馬車去了鎮子外的河邊,一家三口都穿著常服,大多數百姓并不認得他們。

暗衛們保持距離,青靄等人都留在了羅家大院。

姚黃牽著鈞哥兒去河邊丟石頭玩了,趙璲在河邊鋪好氈墊,再提著一個小木桶跟過來。

黃昏之前,太子一家回宮了,直接先來乾元殿給永昌帝請安。

鈞哥兒興地指著父王手里的桶讓皇祖父看。

永昌帝不甚興趣地湊過來,看到里面麻麻一桶底的河蟹,永昌帝看向太子:“有你抓的嗎?”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