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笨蛋美人逃婚后 第102頁

《笨蛋美人逃婚后》 第102頁

“可是……”楊巡還有話說,“可是,沒有你我不行的。大哥,當初若不是你救了我,我早就活不下去了,你不幫我,我自己怎麼坐到那個位置?”

“太子之位早已搖搖墜,只要將那枚香囊上去,他定然會被廢除。楊適蠢鈍,更是不能出頭。”

“何況……”徐肅年頓了頓,冷淡道,“皇帝早就不能生育了,這位置除了你,還有誰能坐?”

“什,什麼?”

縱是楊適聽了,不免也被驚到了,“你,難怪老東西這些年往宮里納了那麼多的嬪妃,卻始終沒有靜,原來是你做的……”

這些年徐肅年跟在皇帝邊,別的不說,至信任是真的得到了,區區一碗絕嗣藥對他來說輕而易舉,太醫院也都是聰明人,就算查出來也不會將這種事宣之于口。

他冷笑道:“只給他下一個區區絕嗣藥,夠便宜他了。”

楊巡能聽出他言語之間明晰的恨意,他猶豫了半晌,還是把那個一直以來的疑問問出了口,”

大哥,你既然早知自己份,為何,為何不自己去爭這皇位呢?”

雖然皇帝無,可他到底是嫡長子,這些年又得皇帝教養多年,對崇安帝來說,他到底是個和其他兒子不同的。

除此之外,無論年歲、才干、能力,皆是出類拔萃。這些年若無徐肅年幫襯,楊巡自己如何能在漫漫深宮中長大。對于這個大哥,他既敬仰又欽佩,更知他的人品心,將來定是一個好皇帝。

徐肅年卻道:“你在說什麼?”

他微微一笑,“我姓徐,不姓楊,如何奪那位置?”

“可是……”

楊巡覺得這本不是理由,正要反駁,抬頭間到徐肅年幽暗的雙眸,將要說出口的話又生生頓住了。

Advertisement

如今的朱皇后雖是崇安帝的第二任妻子,卻是他的第一任皇后。

當年譚氏只做了兩年太子妃就病逝了,短暫的如花一樣,譚家也早已敗落無人。

如今崇安帝已經極多年,手中權力越掌越大的同時,也在極力抹除過去的屈辱痕跡。以至于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崇安帝還有一位姓譚的元妻。

在皇室記載中,譚家犯了大罪,譚氏郁郁而死,甚至沒有追封。可縱連楊巡都能猜到,譚氏之死,定然和崇安帝不了干系。

想來徐肅年也是明白這一點,才在心里對崇安帝恨之骨。

而若想登基,除非篡位,否則他只能認祖歸宗,這對徐肅年來說,和認仇為父有何區別。

只看楊巡的眼神,徐肅年就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思。

他當年剛發現這件事的時候,的確以為自己是徐荊的外室子。

他一度灰心,自覺無面對丹寧長公主,一度有過尋死的念頭,可是在這個時候,最著急不是徐荊,反而是崇安帝。

他在宮中得知此事,不僅送了許多靈丹妙藥,還特意將他送出長安散心。

他過于熱切的態度,讓徐肅年覺出不對,在邊塞兩年,他一直記著這個念頭,順著那子牌位去查,最后終于查到了自己的真正份。

他十四歲就知道自己是誰的兒子了。

邊塞的風,也無法治愈他的心疾,他之所以能活下來,是他得知了生母慘死的真相,他要為報仇。

在一開始的時候,他不是沒想過要搶那位置,可隨著與皇帝日益相下來,他深切地明白到,若他想要登位,必然要在崇安帝面前百般忍,扮演一個乖順的好兒子。

讓他改姓楊,認崇安帝為父,不若一刀殺了他。

Advertisement

正巧他在這時遇到了七皇子楊巡。

楊巡也是個可憐的孩子,當年朱皇后有孕,崇安帝報復般地將房中所有的宮都封為了貴人,全都寵幸了一遍,甚至還有一個懷了孕,正是楊巡的生母周氏。

在崇安帝一時的庇佑和寵之下,孩子是生出來了,可也很快就被皇帝拋之腦后。

沒多久,周氏就被朱皇后折磨死了,只留下楊巡一個人在宮里艱難度日。

他恨朱家,更恨崇安帝。

徐肅年和楊巡年歲雖然差著,這仇家卻一樣,兩人就這樣逐漸走到了一起。

不知是不是年無母,楊巡十分聰慧,且對他十分依賴。兩人這些年也從一開始單純的盟友關系,逐漸走到今日。

如果沒有意外,徐肅年會一直這麼暗中幫著楊巡,直到他為太子。

但是那個意外還是來了——

他結識了盛喬,并且上了,娶為妻。

從崇安帝給盛喬的二叔盛懷章封爵時,徐肅年就知道崇安帝這是對自己起了彩禮之心,他試圖分化盛家,以此打消這次聯姻給他造的威脅。

但當時徐肅年只是生出了這個念頭,還沒有做出決定,畢竟燕國公府雖然歷來不涉黨爭,可朝堂之中,哪有真正的獨善其

直到今日盛喬出了事。

徐肅年既后悔又后怕,他到底還是把阿喬牽扯進來了。

阿喬天真單純,不懂這些復雜局面,徐肅年也不想將這些強加于,可是今日的事實在讓他后怕。

幸而今日做出這件事的是楊適那個蠢貨,若是旁人,只怕不是下一副“今日醉”這麼簡單。

也正是因此,徐肅年才生出要的念頭。

太子和四皇子都蹦跶不了多久了,楊巡也已長,他這個幕后的幫手不再重要,也可以離開了。

Advertisement

只是唯一對不起母親,這些年一直不知真相,今日又被他利用。

但想來等宮之后,就會從崇安帝哪里得知真相,只盼能讓傷心些。

果然,接下來的一切發展都如徐肅年所預料的那樣,崇安帝第二日拂曉便召他宮。

徐肅年本不等崇安帝開口,便主呈上宴上搜到的那枚香囊,“陛下,這是太子的東西。”

原本崇安帝也不確定徐肅年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份,只是想將他召來試探一番。可此時一聽到徐肅年這話,臉霎時變了。

他從慶和手里接過香囊,凝神看了半晌,才道:“朕知道了。”

他將香囊放下,然后對徐肅年說:“這段日子,你在家里也歇得夠久了,朕今日召你來,主要是想給你重新找個差事。”

徐肅年作出一副驚喜的模樣,高聲應道:“是。”

州一案上個月才算是徹底了了,只是員裁撤太多,如今正是空缺多的時候。”崇安帝緩緩說道,“你正年輕,需要歷練,正巧現在還缺一個刺史之位,是正三品的缺,你就替朕去好好看著州罷。”

聽到州的時候,徐肅年的眉尾就微微挑了一下,他預料到崇安帝會將他外放,只是沒想到竟是州。

這個地方徐肅年從前不止去過一次,但是因為有了和盛喬的那些好回憶,這里好像對他來說不一樣了。

徐肅年不自覺地抿了抿

崇安帝看著他這個表,還以為他是心有不滿,語氣一下子冷了下來,“安,你還不謝恩?”

徐肅年慢吞吞地磕頭謝恩,“臣領旨。”

雖然不愿,但見他到底是乖乖領了旨,崇安帝心里的火氣勉強了下去。

其實就算他知道了自己的真正份又如何,只要他一直不認他,他就永遠姓徐,永遠也翻不出風浪來。

Advertisement

州早已不是那個州了,這一年來,他沒州安自己的人,只要徐肅年安分老實,他也不會虧待他的,畢竟是自己的兒子。

這樣想著,崇安帝的語氣也不自覺地緩和了下來,“念在你新婚的份上,此行可以帶著你那小妻子同去。”

崇安帝在想什麼,徐肅年心知肚明。但他只做不知,再度俯首謝了一次恩。

徐肅年升任州刺史的事很快傳遍了京城,盛喬深居侯府,一向不關心場的事,還是鄭夫人得知徐肅年升任州刺史之后派人來問,才知道徐肅年要去州了。

徐肅年回家路上便有些惴惴,這件事一直以來都是他獨自籌劃,并未告訴盛喬,想來知道后心里不會太開心。

不料回去之后盛喬一切如常,沒有半點生氣的意思,反而還主問他,什麼時候啟程,好快些收拾行李。

徐肅年道:“半個月之后啟程,行李的事你不用忙,我沒有什麼行李。”

盛喬道:“你沒行李我有啊?咱們兩個人……”

不等把話說完,

便被徐肅年打斷了,“阿喬,此行畢竟是公事,路途遙遙,我自己一個人去就是了。”

盛喬沒聽懂似的,“你什麼意思?難道你要把我一個人扔在家里?”

徐肅年說:“我已經和岳父岳母打好招呼了,這段日子你暫回燕國公府住。”

盛喬臉上的表徹底僵住,盯著徐肅年看了許久,但沒有再開口說話。

徐肅年知道阿喬是生氣了,想著晚上與再與將其中的利害關系講清楚,沒想到沐浴回房之后,居然看到盛喬在收拾東西。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co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