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沖向里面看去,如其他幾家店一樣,這里面的東西擺放的也都是七八糟,靠墻擺放著一張北方紅木的八仙桌,旁邊坐著一個戴著眼睛看起來約有五十歲上下的男子,正皺著眉頭拉著手機,不知道在看什麼。
“進去看看你說的玉琮。”何沖當先走進里面。
“看好什麼就說話,可以優惠。”那中年男子聽到腳步聲,卻連頭都不抬,依舊擺弄著手機,懶洋洋的開口,“都是包老的東西。”
這種古玩店里的老板見識的多了,何沖現在都有些習慣了,也沒在意,自顧自的看著周圍擺放的東西。
這里面還真是間古玩雜貨鋪,雖不說要什麼有什麼,但也是很全乎,幾乎什麼門類的都有。
只不過一大部分都不太真,剩下的小部分有一眼,可是究竟最終結果如何還不得知。
惦記著朱晨說的那個玉琮,何沖沒管別的東西,快速的掃了一圈,卻本沒找到。
“老二,不是你找錯地方了吧?”何沖小聲問道,“哪有什麼玉琮?”
“不能啊,我記得很清楚就是這家店。”朱晨指著一側說道,“你看這把青銅劍,我昨天就見過。”
何沖走到那柄青銅劍前,仔細看去只見其上通發黃,劍素面無紋,劍柄有兩道環形凸起,劍首則是十數道集由小到大的同心圓,而在劍格上,卻有著讓何沖驚訝的東西。
鳥篆,是象形書法之一,往往與蟲書并稱,以鳥為圖,每個字是以許多鳥型連貫構,現在則把這兩種名稱合起稱呼為‘鳥蟲篆’。
鳥蟲篆是把篆書線條表現形式轉換裝飾的鳥形、蟲形和魚形等紋飾,或將筆畫盤曲、纏繞,使之如象的形狀的一種文字。
這種風格的書法基本上只會大量存在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上,尤其盛行于吳國、越國、楚國、蔡國等南方諸國。
最最關鍵的是這種字的銘文,絕對不是一般人能用的,最次也得是當朝最牛的大員,換句話說只要哪個墓里的青銅上出現這種字,肯定就代表著這是個高檔墓,里面葬著牛人。
這柄青銅劍上面居然出現了鳥蟲篆,而且還是雙鉤紋的鳥蟲篆,這絕對是不能小覷的一件東西,搞不好就是個國寶。
更別說何沖用眼去看這柄青銅劍時的覺非常不錯,無論老氣還是銹蝕都沒什麼問題,但這也只是第一覺,真正的結論還得用神之中指才行。
“這東西看著還不錯。”何沖揚了下眉,說道,“如果是真的話,那應該是柄王劍。”
“是吧?”朱晨笑道,“我都說這里有好幾件牛叉到不行的好東西了,現在相信我說的了?”
“可惜我看不懂這鳥蟲篆,否則就能解讀出是誰的劍了。”何沖話是這麼說,但有神之中指在,又有什麼文字是解釋不出來的呢。
話音一落,何沖將右手出向那青銅劍,卻在十秒鐘之后非常無奈的搖頭了回來。
“假的。”何沖也說不出自己是個什麼覺,“現代的仿造品。”
“不能吧?”朱晨聞言驚訝,“我看這青銅劍的老氣很足啊。”
“我看著也很足。”何沖不否認,“但它就是假的,一上手就知道了,而且這是戰國時期越王州句的劍!”
“越王劍?”朱晨先是震驚,跟著又覺不對,反問,“你不是不懂鳥篆文嗎?”
“剛才湊近了看,發現其中幾個字正好是以前研究過的。”何沖隨意說道,“甭管這個了,去看看你說的玉琮,還有其他的幾件牛叉東西。”
再說下去可真就沒法解釋了,何沖趕忙轉移話題,朱晨不虞有他,連忙將其他東西也都一一指出,但就是沒找到那件玉琮。
南的香爐、五代的石雕、戰國蟠虺紋的銅盉、唐代的瓷駱駝,確實都如朱晨說的那樣,這些東西看著真的是都很有一眼。
但問題是只要何沖一上手,全部都出現了假的信息,實在是讓人很失。
“全是假的。”何沖皺眉看著朱晨,倒沒挖苦他,而是說道,“我覺得那件玉琮也沒必要看了。”
“不會把?一件真的沒有?”朱晨張的老大,“我的眼力真的已經差到這程度了?”
“不是你眼力差,是這里的東西做的太真了!”何沖說道,“如果換做以前的我肯定就被蒙騙了過去,這樣的店以后不能再來了。”
“反正都看了這些,也不差再看看那件玉琮,這些東西我平時不接,看錯了還有可原,我專攻玉,那要是在看錯了,我真就得撞墻了。”朱晨有些較勁,立即轉頭向那一直在擺弄手機的老板問道,“昨天我來的時候有個玉琮的,今天怎麼沒了?”
說來也是奇怪,這家店的老板似乎完全不上心自己的生意,從何沖兩人進來就在那擺弄手機,并且眉頭鎖,直到現在也在擺弄著,問題他要是在忙活什麼也好,可他只是不斷的上下劃著通訊錄和微信的聯系人,除了這個以外再什麼都不干,簡直就是奇怪到了極點。
“玉琮?”老板眉頭皺的更了,想了想一指對面的個木柜,“在那里面,自己去拿吧。”
沒想到居然給放了起來,朱晨趕忙來到木柜前,打開柜門,果然看到一個手掌大小通鈣化的面紋玉琮出現在眼前。
因為良渚文化地南方,而且近海,空氣的潤加上地底的度高,導致出土的玉相當一部分都是鈣化狀態,但這里所出的鈣化玉才可稱得上是真正的骨白,更添幾分不同的。
何沖看向玉琮,果然覺很開門,只是眼來看的話,那真的是找不到破綻,跟朱晨要來放大鏡,看看微距下的覺,也相當不錯。
朱晨怎麼說都是專項玩老玉的,在這方面確實有一把刷子,雖說覺這玉琮問題不是太大,但何沖還是覺得有哪不太對勁。
不得已只能再出神之中指,卻在下一刻苦笑了出來。
“良渚面紋玉琮,現代仿品,將真品玉琮的殘與后仿續補拼接而,再經過化學理呈現完包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