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139章 疑兵之計
天山橫亙東西、分割南北,巍峨聳峙、連綿不絕,其向西延至熱海以北,當地人稱之為「阿拉套」,再向西有一山嶺橫絕之地,無數泉水汩汩而下,穿行路經由此地的漢人將之稱為「千泉山」。
沿著「阿拉套山」北麓,因為水量充沛河湖遍布很早便有人定居於此,也算是路的一條分支,由東至西分別有碎葉、俱蘭、白水、恆羅斯等城鎮,算是河中地區繁華之。
此前大唐與吐蕃決戰於此,民生經濟遭破壞,至今尚未恢復,便又一次迎來兩國大戰,商路已然斷絕,附近各族百姓也紛紛逃離避難,只等著兩國分出勝負,再通行商路、亦或回歸家園。 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
往昔繁盛富庶的恆羅斯僅剩下一片斷壁殘垣,當年大戰之破壞尚未恢復,一隊隊唐軍不斷收城,兵卒在城將糧秣輜重集結一,能帶走的帶走、不能帶走的就地焚毀,確保留給敵軍的是一座空城,敵軍非但不能得到補給,反而要消耗資予以修補。;
負責鎮守此的安西軍偏將王孝傑全甲冑坐在城中公署之,無視外頭忙碌的兵卒,悠然自得的喝著茶水。
當初房俊整編左右屯衛、籌建左右金吾衛,為校尉的王孝傑主請求前來安西軍,「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麗華」,後半句王孝傑衷心贊同,前半句卻不以為然。
大好男兒自當守衛邊疆、保家衛國,以一腔熱建功立業、封妻蔭子,整日裡頂盔摜甲手執金吾宿衛皇城、趾高氣揚,有甚出息?
果然,憑藉其右屯衛出,來到安西軍之後立即到薛仁貴重用,統率兩團之兵鎮守恆羅斯,在這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直面大食國兵鋒。
這才是人生價值的現啊!
「將軍,城外弟兄已經悉數撤回,點名之後並無。」
一個校尉從外頭跑進來,向這位年紀輕輕的頂頭上司匯報。;
王孝傑「嗯」了一聲,放下茶杯,問道:「敵軍現在到了何?」
「城西一百三十里,其先鋒輕騎快馬,轉瞬即至。」
王孝傑鎮定如常:「時間來得及,火藥可曾埋設妥當?引線是否蔽?兵卒藏之是否安全?」
「將軍放心,一切都按照計劃,萬無一失。至於兵卒藏之……嘿嘿,咱們在水井之中掏空井壁,每一足以容納兩人,備有食,清水則可以就地取用,藏個十天半個月不問題。」
火藥預先埋設,但需要有人引,所以必須有兵卒留在城中執行此項任務……
王孝傑頷首,站起,將一旁的橫刀取來掛在腰間,大步走出去。
整座恆羅斯城已經沒有百姓、商賈,只有不斷集結於此的安西軍兵卒,以及公署大門外一堆堆熊熊燃燒的資。;
數十輛馬車早已將可以運走的資裝車,整裝待發。
王孝傑來到左側一隊兵卒面前,目從這些兵卒臉上一個一個看過去,末了,沉聲道:「諸位袍澤,是否知曉此次任務之危險?」
「知道!」
十餘人齊聲回應。
王孝傑沉默一下,道:「計劃雖然周詳,但難免出現意外,一旦被敵軍察覺便死無葬之地,誰若是膽怯,此刻可以提出,我準許其隨隊撤走,不予追究。但若是留下,即便是死也要完任務,誰敢壞了大帥的計劃,那就是安西軍的叛徒、是大唐的罪人,老子親手割下他的首級!」
「誓死完任務!」
「好!檢查所需資,若無,即刻前去藏地點。」
「喏!」
十餘人拎起一旁的巨大背包,仔仔細細檢查了食、火摺子等品,確認無誤,單膝跪地施行軍禮之後,快步離去,趕往各自藏的地點。;
為了確保火藥能夠功引,此前一共設下了六引點,單只是埋設引線五六百人便花費了五天時間……
王孝傑一擺手:「全撤退!」
「喏!」
數百兵卒齊聲應諾,或騎馬、或步行、或趕車,浩浩出了恆羅斯東門,向著白水城方向緩緩行去。
隨著安西軍撤出恆羅斯,這座偌大的城池空無一人,陷空寂……
*****
阿米爾騎在馬上,不斷敦促麾下部隊加快速度,恆羅斯城中只有數百唐軍,他要儘快前往一戰攻陷城池,以防止唐軍自知不敵之後毀壞資,作為綢之路上東西方通行之重鎮,恆羅斯乃商賈停留之地,肯定資富,這對於糧秣輜重極度欠缺的大食軍隊來說是極大的補充。
甚至有可能發上一筆小財……;
然而距離恆羅斯五十里的時候,前方斥候傳回消息,鎮守恆羅斯的唐軍已經全部潰逃,臨走之前將數座倉庫焚毀,火沖天、煙柱騰空,估計已經沒什麼東西留下。
阿米爾氣得破口大罵,不是都說安西軍驍勇善戰、誓死不退麼?
自己尚未趕到,一箭未放,怎地便風而逃?
能夠率領麾下部隊征服大半個波斯,阿米爾自然不是無能之輩,其戰略看似激進、實則並不魯莽,之所以敢於提出不等大軍集結完畢便主出擊、給予唐軍迎頭一擊,皆在於對自己部隊實力自信之上。
現在唐軍不戰而逃,留下一座空城給他,當然充滿疑。
那可是恆羅斯城啊,綢之路的節點、河中地區的重鎮!
「全軍行至城外暫且駐紮,前鋒進城,里里外外仔仔細細搜查一遍,不可疏忽懈怠!」;
命令下達,三萬大軍放緩速度,至恆羅斯城外暫歇,先鋒兩千餘人則從大開的城門一擁而,很快便將城搜查一遍,並未發現任何異常,如此,阿米爾才率領部軍進駐恆羅斯城。
到了城,部隊一鬨而散,腳快的搶到房捨住,腳慢的只能在城各空曠地帶搭建營帳,為數不多的糧秣輜重也運到城嚴格看管,這些糧秣雖然不多,但也足夠支撐到攻打碎葉城,屆時無論勝敗,都得返回可散城重新集結、整編。
阿米爾騎著馬,在衛隊簇擁之下自城繞了一圈,逐漸放下心來。
唐軍撤退的很是倉促,雖然實行了「堅壁清野」的策略,整座城池空空什麼都沒留下,但是從唐軍臨走之際焚毀的輜重當中甚至發現了不綢、瓷,這可是極其貴重的貨,由此可知絕非事先安排,否則有足夠時間將這些東西運走。
況且恆羅斯城雖然因為前次大戰損毀嚴重,但城牆大保存,只需稍作修補依然是一座易守難攻的要塞,唐人若非自知不敵、怯敵畏戰,豈能將這樣一座大城拱手相讓?;
沒那個道理。
阿米爾推測,唐軍的戰略應該是收兵力、依靠威力強大的火固守碎葉城。
若是如此,自己這邊的戰略便愈發主了。
有兵卒來報,說是城中公署已經打掃乾淨,請阿米爾駐。
阿米爾略作思索予以拒絕,將自己帥帳搭建在公署門外的路旁,如此若有急突發狀況,可以迅速沿著道路奔向各城門。
小心駛得萬年船……
當夜,一聲聲戰鼓將阿米爾從睡夢之中警醒,一骨碌爬起,起彎刀奔出帳外,見到城的部隊慌嘈雜全無秩序,頓時大怒:「發生什麼事?」
副將跑過來,疾聲道:「斥候發現有大隊唐軍騎兵靠近。」
阿米爾下令:「督戰隊巡視全城,若有不遵軍紀擾軍心者,格殺勿論!」;
「是!」
「其餘人隨我登上城門,觀察敵!」
「是!」
數十人騎著馬奔向東門,登上殘破的城牆,只見東邊夜之下一片燈火輝煌,顯然是敵軍騎兵舉著火把奔襲而來。
阿米爾頓時放下心,吩咐左右:「不必大驚小怪,敵軍雖然來勢洶洶,但既然舉著火把,顯然是擔心夜黑行軍之下出現不必要的傷亡,他們只是虛張聲勢,不會趁夜攻城!」
話是這麼說,卻也不敢掉以輕心,不僅繼續派出斥候探聽敵軍向,城牆上也留下足夠人手瞭,更是給所有部隊傳令,要枕戈待旦、嚴陣以待。
所幸一夜之間雖然風聲鶴唳,但終究無事,天亮之時,唐軍已經緩緩推卻。
翌日,大食軍隊開始在城大規模的房子,將所有建材用於臨時修補城牆、城門。恆羅斯城雖然殘破,但戰略位置太過重要,完全可以用作對大唐作戰的第一線指揮所。;
勞累一日,兵卒們吃著限量供應的飯食,飢腸轆轆的進夢鄉。
到了半夜,又是一陣戰鼓聲聲,所有人都從睡夢之中警醒……
阿米爾強打神,雖然懷疑唐軍實在實施「疲敵之計」,卻也不敢掉以輕心,萬一自己這邊稍一疏忽,唐軍的「疲敵之計」變真的進攻呢?
他也是對唐人兵法有過略研究的,「虛則實之、實則虛之」,這可是唐人兵法之髓,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