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天唐錦繡 第二千零六十五章 焦頭爛額

《天唐錦繡》 第二千零六十五章 焦頭爛額

;

  第5131章 焦頭爛額

  沒有阿史那賀魯坐鎮莫賀城攻略庭州、西州,使得安西軍腹背敵,更沒有祿東贊趁出兵攻占河西截斷糧道……此戰預先之設置全部失敗,這一仗還怎麼打?

  數位大食軍隊將帥大驚失

  即便一直鼓吹「兵貴神速」的阿米爾,此刻也難免慌了神,他雖未曾參與上一次西域之戰,但對於唐軍的戰力卻深有了解,對於正面撼、決一死戰,並沒有太多信心。

  一旦死戰,就算勝利也必然是慘勝,其後無力繼續攻伐西域,而唐軍可迅速調整西域兵力,很快便能收拾殘局捲土重來……

  最後失敗的仍然是大食。

  不勝,即為敗。

  奧夫見葉齊德神,心裡頓時咯噔一下,這位該不會是打起了退堂鼓吧?;

  這可使不得!

  此番攻伐大唐、謀取西域,可不僅僅是哈里發的「榮譽之戰」、葉齊德的「基之戰」,更是他與阿米爾、馬斯拉瑪的「功勳之戰」,他們三人代表了各自部族的利益,只能勝、不許敗,撤退也不行!  請訪問𝕤𝕥𝕠𝟝𝟝.𝕔𝕠𝕞獲取最快的章節更新

  耗費如此之多的資源、兵力,不僅將大馬士革的銳派遣而來,整個波斯高原、河中地區的兵力更是調一空,結果不戰而退?

  那是死罪!

  「大帥且勿擔憂,唐軍雖強,絕非不可戰勝!」

  阿米爾也意識到不對勁,附和道:「無論如何,安西軍銳不過區區四萬,余者皆不足論,可咱們卻匯集了超過二十萬各族聯軍,足堪一戰!再者,雖然賀魯被彌、步真所驅離,致使咱們裡應外合的計劃破產,可彌、步真難道就真的甘心屈服於唐人?只要咱們在正面戰場給予唐軍力足夠大,不需結盟,他們便會去做賀魯應做之事!」;

Advertisement

  馬斯拉瑪也溫言相勸:「唐軍之強也不過是依仗火而已,咱們此前也弄到一些火做了研究,雖然無法仿製,但也弄懂了威力,單純以殺傷力而論其實並不足以威脅二十萬大軍,更大作用是造恐慌,只要咱們予以克服,火便沒了用武之地。」

  此前穆阿維葉先是大敗於碎葉水,繼而折戟於天山之下,又怎能不對威力絕倫的火予以關注且想著仿製呢?

  通過來往東西的商賈,也曾弄到一些唐軍裝備的火,火炮很難弄到,但火槍、震天雷大規模裝備唐軍,總有法子鑽空子弄出來……

  結果在大馬士革一番研究,發現火藥配方本無法逆推出來,火槍儘管也能仿製,但質量太差、造價極高,且沒有火藥,火槍就是一燒火

  但也並非全無收穫,火的威力其實並沒有想像那般龐大無匹不可抵,之所以大食軍隊戰場之上面對火之時一即潰,更多還是心理作用。;

  轟鳴炸響、火沖天,首先使得戰馬驚、不控制,由此導致士兵心理崩潰、兵敗如山倒……

  只需抵抗住心理力,火的威力至折損一半。

  葉齊德舉棋不定,看向賀魯:「可汗以為如何?」

  阿史那賀魯道:「我對幾位將軍的諫言非常贊同,唐軍強悍,只在表面,或者說皆是仰仗火,實則兵卒素質並不比大食軍隊高上多,只要能夠使其吃到一次敗仗,擊潰其『不可戰勝』之神話,其士氣必然崩潰,屆時大帥以絕對優勢之兵力堂堂正正碾過去,唐人再是詭計多端又有何用?必是一即潰!」

  不僅麾下大將不許撤兵,就連降將都認為此戰可勝,葉齊德也鎮定下來,頷首道:「那就與唐人決一死戰!不過當下局勢已經與預想之中完全不同,還需制定全新戰略才行。」

Advertisement

  奧夫點頭:「正該如此!」;

  阿米爾看向阿史那賀魯。

  阿史那賀魯會意,趕告辭:「在下遠道而來,先出城安置麾下將士,晚一些再城拜會大帥、聆聽大帥吩咐!」

  葉齊德道:「可汗旅途奔波、很是辛苦,正當好好休整一番。」

  他看向馬斯拉瑪:「請可汗安置於拓折城,既方便休整,亦能協助防奇爾奇克河口。」

  可散城位於藥殺水畔,北邊是東西橫亙的阿拉套山,此山不算高聳,且山口眾多,必須囤積大軍與河水沿岸以做防。奇爾奇克河是藥殺水的一條支流,發源于吉爾吉斯山,拓折城在河水之畔,山北便是恆羅斯,恆羅斯向東便是碎葉城,吉爾吉斯山同樣有諸多山口,不利於大軍行進,卻完全可以小軍隊翻越山脈沿著奇爾奇克河谷一路向南,直可散城後,所以拓折城必須駐紮軍隊予以防範。

  馬斯拉瑪旋即帶著阿史那賀魯走出去,安排人前往拓折城傳令,準許賀魯率軍駐紮,並調撥一部分糧秣。;

  待到馬斯拉瑪回來,坐在葉齊德面前,面擔憂:「拓折城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將賀魯安置於彼,是否合適?」

  葉齊德不以為意:「又不是只有賀魯一人屯駐拓折城,還有阿羅憾率領波斯騎兵駐紮在那裡,兩人相互牽制,賀魯翻不起什麼浪花。再者說來,不將其安置於拓折城,難道放在可散城周邊麼?」

  說到底,大食軍隊雖然有十萬人,但是在開戰之前要防藥殺水防線,避免被唐軍翻越阿拉套山進行突襲,且要做好開戰之準備,只能集結在一定區域之便於調撥,距離可散城稍遠的區域,只能由各部胡族去駐紮防

Advertisement

  阿史那賀魯萬里迢迢率軍來投,總不能將其遠遠驅趕、不予理睬吧?

  那人心可就散了。

  阿米爾道:「阿羅憾足智多謀、格沉穩,足以牽制賀魯,不必擔心。」;

  去年他率軍攻波斯,長驅直、所向披靡,其國王伊嗣俟帶著王族與員逃到木鹿,他隨而至,於烏滸水畔大破波斯殘軍,伊嗣俟戰死於木鹿城,其子阿羅憾率領王族與員投降。

  其後,阿羅憾的妻兒皆被送往大馬士革為質,波斯殘軍皆由阿羅憾指揮,表現極其優秀,故而此次征伐西域,也隨軍前來……

  馬斯拉瑪便不再多言。

  大食之所以有今日之強盛,就在於不斷的向外擴張,連年征戰征服異族,諸多俘虜皆為大食將領,以人質、賞賜等等手段予以收服。如果懷疑阿羅憾對大食的忠誠,那此次哈里發所徵調的所有外族都不可信,不僅仗沒法打,甚至連大食的立國之本都要予以否定。

  那就全完了。

  葉齊德著額頭,問道:「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阿米爾沒有回答,而是看向負責後勤供給的馬斯拉瑪:「各族部隊集結如何,糧秣輜重又囤積了多?」;

  「部隊已經集結超過十五萬,再有半月時間差不多便能集結完畢,但糧秣缺口甚大。」

  大食軍隊征伐四方,一貫只準備量糧秣輜重,要麼由哈里發徵調的各族部隊自帶,要麼以戰養戰、四劫掠。現在哈里發徵集治下所有部族參與攻伐大唐,所經之皆各部領地,自然不能再去擄掠搶劫,而各部族的糧秣也有限,消耗極大。

  軍隊未能完集結之前,不能直接開戰,而隨著軍隊越聚越多,消耗也越來越多,形循環……

Advertisement

  馬斯拉瑪嘆著氣,道:「據我估算,等到部隊集結完畢之時,大抵糧秣也將告罄。」

  部隊集結完畢,糧秣沒了,仗還怎麼打?

  幾人面都很難看,這道題無解。

  阿米爾不得不重新提及以往的建議:「還是要突襲啊,唐軍的資源不斷匯集至碎葉城,只要攻陷碎葉城,一切難題迎刃而解。」;

  道理是這樣沒錯,但若是不能一戰攻克碎葉城呢?

  奧夫不以為然:「咱們大食人祖祖輩輩都是這麼打仗的,何曾這般猶猶豫豫、顧慮重重?要我說就馬上開戰,現在士氣正盛,若還不能攻克碎葉城,難道等著那幾萬人集結了就能行?冬日裡唐軍補給不便,不可能囤積太多糧秣輜重,軍隊調也不方便,可再拖延下去,等到唐軍做好萬全至準備,咱們反而錯失良機。」

  馬斯拉瑪附和:「等到糧秣用盡就不得不開戰,到時候兵卒們士氣萎靡、力不足,反而壞事。」

  他負責後勤,每日裡因為各支軍隊的糧秣供應都要仔細計算,腦子都快冒煙兒了,最是贊同儘早開戰。

  葉齊德也知道當下局勢不利,誰能想到大軍集結居然浪費了如此之多的時間,導致貽誤戰機,且祿東贊、阿史那賀魯又相繼出現狀況,致使預想之戰全盤失靈?

  當機立斷:「那就決定派軍突襲碎葉城!諸位商議一下,如何突襲、又由何人前往?」

  阿米爾當仁不讓:「我率本部三萬人於三日之後渡河,先取恆羅斯、再攻碎葉城,奧夫率兩萬人從後接應,咱們輕騎快馬、快速奔襲,務必讓唐軍措手不及!即便不能一鼓攻克碎葉城,也可退守恆羅斯防唐軍反攻,站穩陣腳之後,大帥率主力前往集結,屆時全軍齊備,定要攻陷碎葉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