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太夫人的榮華富貴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太夫人的榮華富貴》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商興地在屋里走來走去, 問昌華郡主:“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昌華郡主用力地點點頭,意味著朝堂中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雖然最先站上朝堂的那些人都是有一技之長的, 并非靠著科舉仕, 但這出了極大的一步。

見郡主點頭,萬商走到面前, 開心地說:“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有婦產科了!” 郡主正要附和,卻發現萬商說的話和自己想的容毫無關系。

竟然錯了母親的脈! 婦產科這個說法雖然過于現代,但從字面不難推導出它的意思, 故而郡主是聽得懂的。

就見萬商滔滔不絕地說:“只要這對母順利當了們如莊三妞一樣開設培訓班,把這項技藝傳授給別人……們難道只傳授怎麼正胎位嗎?肯定不是!” 好比有一個小學教師, 很擅長教導某一類奧數題的解法, 等到因此名并且開班授課時,難道只教這類奧數題嗎?肯定還要再教一些別的非常基礎的知識點。

要知道此時的平民會主去正規醫館找大夫看病。

除非們上了一定年紀, 已經是輩了, 那才有可能走進醫館——前提還得是兒孫孝順且家里有一點余錢。

大部分的平民就算真的出現病痛了, 先熬著,實在熬不過去了,要麼去求神拜佛, 要麼就會求助接生婆這一類的特殊

所以有些接生婆能當半個醫生使。

但接生婆畢竟沒有過真正的醫學培訓。

們的手藝幾乎都是家傳的。

和真正的醫生比, 們可能只會治數的幾種病,或干脆手里著有限的幾個方子,然后不管是什麼病, 都直接拿著已有的“公式”往里面生搬套, 病人能不能痊愈全看運氣。

Advertisement

即便是這樣,平民想要遇到在一定概率上能治病的接生婆都要看運氣。

所以, 如果這對跟著吳仙縣縣令京的母真的當了并由朝廷出資開設培訓班,不斷培養相關人才,未來爭取讓們培訓過的接生員像送鋪那樣遍地開花…… 那麼最最基礎最最簡陋的基層婦產科超小型醫院就有了! 哪怕就是最最基礎最最簡陋的婦產科,看不了大病,但一定會造福無數! “而且在這對母之后,如果有更多的醫者愿意出仕呢?”萬商憧憬道。

那麼這個“基層婦產科”會慢慢完善,不僅是關心孕婦的健康,還要擴大到全上。

這當然是個好的愿景了。

萬商立時就坐不住了:“我得進宮去見見皇后……” 想要因勢利導地建設基層婦產科醫院,不是說促這一對母就夠了的,走一步至要看三步,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結合之前說的科普手冊等做些什麼! 第一個目標就是要讓平民知道該去哪里看病! 郡主有些怔愣地看著萬商。

短短的時間里,好似想了很多很多。

太夫人又用自己的言行給上了很重要的一課。

郡主忽然想起父親生前曾經問過一個問題,當好一位員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時回答了很多,比如要看得清局勢,再比如要看得懂人心等等,父親微笑著點頭,卻始終沒有說的回答好還是不好。

而如果在此時此刻,父親能夠出現在面前,再問出同樣的問題,會回答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

如果郡主同樣來自現代,那麼“同理心”這個詞放在這個語境下顯然更合適。

但即便并不知道同理心這個詞語,在萬商到了某些東西,然后在腦海里想起了“己所不勿施于人”,這就,想起了“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尊重,想起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這推己及人、將心比心……這些緒雜糅在一起,就混合了和“同理心”極為相似的東西。

Advertisement

萬商忽然停下了講話,因為看到郡主忽然淚流滿面。

萬商嚇了一跳,忙問怎麼了。

郡主笑著搖搖頭:“沒什麼,只是忽然想起了父親。”

想到了父親臨終前那抹未能看到盛世到來的憾。

現在琢磨著出來的這個答案會是父親想要看到的嗎?如果秉承這個信念走下去,為父親的驕傲嗎? 郡主那麼驕傲,估計很在人前落淚。

萬商有些心疼地出手帕。

郡主乖乖地仰起臉,方便萬商幫眼淚。

等到萬商宮時,皇后正和人聊到那對擁有大月份正胎位手藝的母

母親姓楊,楊喜。

兒姓馬。

這個家傳的手藝嚴格說起來是馬家的,因這樣的手藝在民間自古以來都是傳媳不傳

不過,手藝是屬于一門一戶的,并不屬于整個馬家宗族。

總之,因為有這個手藝,楊喜的夫家慢慢攢下了一些家業。

以前他們有自己的男丁繼承家業,馬氏族人雖然眼饞他們這份家業,但到底不敢直接上手爭搶。

偏到了這一輩時,楊喜的丈夫意外去世了,他們只有一個兒,馬家族人就覺得機會來了。

他們強迫楊喜必須從族里過繼一個男丁繼承家業。

在這個時代里,個人是很難抗爭過宗族的。

楊喜本來都要妥協了,打算過繼一個年紀小且沒什麼牽扯的男嬰,結果無意間被知道馬家宗親安排了一系列招數霸占們家的產業,過繼只是第一步。

若是由著馬家那些族人得逞,楊喜和兒最終都活不了。

于是說好的過繼當時就反悔了,楊喜直接裝瘋撒潑,還說要是自己出了意外,就是馬家族人殺人滅口。

也知道自己這麼撕破臉皮就只能管得了一時,正想著以后該怎麼辦,縣令夫人忽然找上門來,和楊喜如此這般一說。

Advertisement

楊喜最終下定決心,在縣衙的幫助下飛快變賣了家產,然后帶上銀子和兒,跟著述職的縣令一塊兒進京了。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雖然縣令肯定是想要把楊喜當作自己一個政績,但不得不說他這事做得不錯。

而萬商求見皇后,又讓楊喜進京多了一重意義。

等到萬商和皇后說完話從宮里回來,得知郡主并沒有回郡主府。

雖然詹權和郡主這對小夫妻日常不怎麼住在侯府里,但侯府那麼大,不至于說你們不住,府里其他人就把詹權的院子挪作他用了。

不可能這麼小氣!反而因為詹權結婚,他以前住的院子還重新裝修過,弄得更加典雅大氣。

郡主想住隨時都可以住。

四下無人時,烏嬤嬤如今也會開萬商的玩笑。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烏嬤嬤道:“二爺都沒那個本事留住郡主,您倒是把郡主留下來了。”

其實詹權和郡主也回侯府住過,但這不是玩笑話嘛,烏嬤嬤覺得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笑一笑萬商。

萬商沒理會烏嬤嬤的打趣,得知郡主在,反倒是高興地一拍額頭:“這幾天事太多,五溪鋪那邊也有好消息傳來。

我有件事一直想找敏行說,留下來了正好。”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萬商要找郡主的原因就是萬平安從西北帶回來的那本盜版書。

郡主看到書名什麼《笈》,先嗤笑了一聲。

翻開第一頁看到作者名,寫著“思玉先生”四個字,眉就是一挑。

再往后翻,見果然是思玉寫的那些文章,郡主沒接著往下看,而是合起書來,語帶嘲弄地說:“這盜版書商真有意思啊,竟然把思姨編排了一位致仕的老大人。”

“先生”這個詞還沒有衍生出后世那種代指男的意思,也不會出現一位士指著自己的丈夫說這是我先生。

Advertisement

它的意思還很貴重。

在當下的環境里,先生一般都是指年長而且有學問的人,也可以用來稱呼老師。

除了這些意思之外,它還能指代致仕者。

《儀禮》中有一句“若先生異爵者”,這里的先生就是指致仕的老大人。

思玉在報紙上刊登文章時,署名只有簡簡單單的“思玉”二字。

結果盜版書商的文章,直接就加上了“先生”二字。

盜版書商真的很有心機,他們故意只加了“先生”,沒有寫其他,那麼聯合《笈》這樣的書名,所有買書的人都會被誤導“這位思玉大人肯定是一位在場上功退的老大人”,只要他們想要當,想要提前場,自然想要買這個書。

而盜版書商其實并不知道思玉的份。

如果思玉和場無關,這個事最后被揭出來了,盜版書商就可以狡辯說,他們稱思玉為先生,是覺得他年高且有學問。

“能做盜版書的,本肯定是有些學識的。”

萬商說,“他們卻有底氣直接標注了先生來誤導別人,說明在他們的認知里,思玉這文章很老辣,能冒充當過的人。”

郡主立刻明白了萬商的意思。

其實思玉本沒當過,結果有些人卻覺得能冒充當的人,這意味著他們覺得思玉有資格當……哈哈,事變得好玩起來了。

雖然目前朝廷中有了,但一個職不會特別高,另一個們沒有一條能晉升到高位的路徑。

因為們都是憑著貢獻了技而當的,像是一錘子買賣。

那什麼時候才能有人能憑著自己的政見去當呢? 先有政見,再有政績,再位高權重,再千古留名。

暫時還沒有這樣的機會。

沒有機會,那就自己創造機會。

天助自助者。

郡主心領神會地說:“原本清風院就拿著思姨的文章當教材,要我說既然盜版都有了,不如我們正經出個合集,直接把合集列為教材,再打著清風院用教材的名義向各地售賣此書……”如此,天下讀書人都能讀到這本書,天下百姓都惠于此書。

萬商又問:“至于這些盜版商……” 郡主笑道:“只要他們把作者一欄里的先生二字去了,再些罰款,倒是可以授權給他們,他們繼續售賣此書。”

盜版書商也是書商,說不得他們手里路子更廣。

國家那麼大,當然要更多的書商參與進來,這本書才會被越來越多的讀書人瞧見啊。

之所以還要盜版書商罰款,是要他們覺得我們正版書商賣這個書也只是為了錢而已。

誰能不錢呢?給了這樣的理由,自然不會有人再去探究們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