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逸夏有意讓謝瀾安見識軍容,他借郎的,領略過千軍萬馬山谷的氣魄,意氣充斥壑,方覺自己的道行還遠遠不夠。
誰知謝瀾安聽後忽然沉下臉,出手問:“你習武多久了?”
胤奚一時沒反應過來,謝瀾安重聲道:“才半年!”
半年時間便能出師應敵,能調配千人之師,能與一個心狠力磅的山寨頭領單打獨鬥,還贏了,這對于任何一個人的長來說都是神速。
不誇他,不代表心裏沒數。
潛魚和嘹戾長空的蒼鷹比,何其短視,要比,就和昨日的自己比,有無多轉過幾道峭利的淵谷,和去歲的自己比,有無多經幾許冷泉的激寒。不能躍龍門,意可化鯤鵬,有這一口志氣在,才是不論何等出的人都可為自己一搏的廣闊天地。
胤奚怔然過後,眉目輕彎:“是,衰奴不敢自慚形穢。”
·
向晚,營地燈火通明,將領們對謝瀾安帶來的那本將冊興趣極大,仍孜孜不倦地留在帳中研究。謝逸夏命人備車,帶侄回到城中私宅。
自家人說話便隨意許多,飯後茶餘,東堂響起幽致的竹之聲。謝逸夏坐在花梨獨榻上,并不過問侄的閨中事,那是自己的意趣,只是問:“不能久留,是留幾日?”
謝年在底下做陪,就聽謝瀾安啜著浮陵茶說:“後日陪叔父過節,大後日便返程。”
路上往返二十日,只為三日相聚。除了是探親,也是為了將所知的兵機戰況托付清楚,這是重中之重,必得親自走一趟。
謝逸夏卻問:“你來荊州的事,事前上疏稟報過陛下嗎?”
謝瀾安擡眼,指尖在上好的薄瓷盞沿上輕輕敲擊,與二叔目對視。
“倒是沒有。”
領的差事是在吳郡推行土斷,而不是擅離職守跑到外州。沒有皇帝的旨意,史臺主會見荊州刺史,這欽差與封疆大吏暗中勾連。
腦子裏真的沒有這弦嗎?不,只是不在乎。
謝逸夏失笑,眼裏有意味不明的思忖:“那你之前招安山越帥,隨口許出免三年賦稅,借糧種給百姓,這事也沒向中樞請示過?”
謝瀾安輕描淡寫地也笑:“也沒有,先斬後奏之權嘛。”
如果謝逸夏得知連給皇帝的上疏都是由胤奚代寫的,便會察覺到含靈骨子裏對皇權的漫不在乎。
那是一種游離權威之外的睥睨,沒有敬畏,含危險。在之前,只有褚嘯崖行事敢如此狂悖無忌。
笛樂停了一闕,開的燈花下,兩雙同樣風華絕代的眼眸無聲錯。
坐大西府為人肆意的謝二爺,也并不是個貞良純臣,他沒有就此規勸含靈什麽,只提點說:“陛下倚重你,卻不要把他當作小孩子。他制于婦人之手,韜養晦多年,必不願再人轄制。”
謝瀾安悶頭喝了口茶,沒吭聲。
謝逸夏忽有所悟:“你又在憋什麽主意!”
謝瀾安擡頭說:“什麽?”
“什麽什麽,別給我裝。”謝二爺運了口氣,上一回就是這般滴溜溜轉著腦筋,隔天就在朝上議請北伐,攪得滿朝風雨;後來,更是事先連個風聲都沒,便掘了庾氏的基。“你給我個底,這次你回京後還要做什麽?”
“我做什麽,”謝瀾安拋給弟弟一顆金橘,乖巧含笑,“二叔您不都是含靈最堅實的後盾嗎?”
謝年樂呵呵地剝橘子,就是就是,阿姊做什麽爹你不幫,問不問的有何區別。
謝逸夏無奈地出指頭點,語噎半晌,“……你舅父就不說你!”
“舅舅只誇我好呢。”
謝逸夏沒奈何,提起阮厚雄,他道:“你說阮郎君去了青州,那是個將門虎子,之前大司馬回師時,將子褚盤與五千親兵留在了青州,北朝若有異,豫、徐兩州可隨時增援。你做你的事,不必懸心那邊。我擔心的一樁,是大司馬對你——”
謝年手下陡然加力,指甲摳薄的果皮,染了一手橘子水。
差點忘了,大司馬在北伐前曾向阿姊提起婚事,這個屠夫,對謝家玉樹有染指之心。
“曉得。”謝瀾安還是淡然之的模樣,擡手輕揮,東堂的婉轉清音再次奏響。“正好進京之前路過京口,我和他談筆買賣。”
“阿姊!”
謝年著急地喊了聲。對那種癩蝦貘想吃天鵝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何必再往上湊,諒那老兒也不敢進金陵奪人。
然而這世上只有人避謝瀾安,謝瀾安從來不避人。
……噢,特殊況除外。
偏廂,“特殊況”在院子裏由慢至快地一趟趟走拳。
近乎是男人的架子了,松竹脊梁,猿鶴膂背,流暢地紮進窄勁的腰。胤奚練功時很沉得住氣,一塊結了痂的小傷口,為他爭攫不讓的眼神添出三分旖旎,只有月得見。
三年前,權傾朝野寡淡冷情的攝政王謝紓被迫娶了長公主明儀。新婚當晚,謝紓當眾拋下美艷妻子,連夜出征西北。三年后,謝紓得勝歸來,明儀遞上一紙和離書,美眸輕抬,朱唇微動,冷道:“和離。”謝紓未作聲,只將人抱進屋裡,低頭堵上她柔軟的唇。明儀:“你要做什麼?"謝紓:“圓房去。"
大啓太子陸承榆乃皇后嫡子,鳳表龍姿、雍容謙遜, 皇后忌日,皇上沉溺貴妃的溫柔鄉,太子獨自一人祭拜。 冰天雪地裏,一雙滿是水泡的小手遞給滿目含冰的太子一顆糖。 青瑤父母雙亡,被伯母賣入宮中爲婢。 她長得甜美又乖巧懂事,卻時常被欺辱, 直到那一日她滿身是傷躺在牀上,被太子親自接走。 宮中人人皆知,太子身邊的大宮女青瑤最受倚重。 房中擺的都是皇上賞賜給太子的金貴物件, 穿的是江南上供銀絲緞, 日常用膳都是與太子殿下同桌。 青瑤記着太子恩情,伺候得盡心盡力,只盼着殿下能看在她忠心侍奉的份兒上,待日後放出去時能多給些賞賜銀錢,舒心得過自己的小日子。 直到太子殿下爲救她而受重傷,病中還念着她的名字。 不小心得知青瑤小心思的男人陰沉着臉把她抵在牀角,“想跑?想出宮嫁人?看來孤對你還不夠好。” 太子殿下變本加厲,把她寵到那無上尊貴的皇后之位上。 生產那日,聽着產房裏的痛呼聲,陸承榆急紅了眼:阿瑤乖,我們再也不生了。
衆人皆道,宋錦嫁了個好夫君。那人相貌堂堂,一本正經,還不遠千里從京都來尋她。 每次宋錦上街聽到這話,都想着她那夫君好是好,就是太過古板。 自己與夫君同牀共枕多日,可她連個指頭尖都沒碰到。 除此之外,宋錦對這門親事很是滿意,只是—— 她停住腳步,挎着菜籃子回頭。 哎? 這少年身段真是不錯。 好腰,再看一眼。 -- 謝氏謝嶠,靜安侯嫡長子,太子恩師。 爲報宋鋒救命之恩,他前去崇州迎娶其妹宋錦。原以爲她不過是一個鄉野姑娘,如何能執掌靜安侯府? 卻不料宋錦乖巧聰慧,守禮到看別人牽手都會臉紅。 漸漸的,他改變了心意。 他想着,自己再調教一番,日後到了京都,她定能成爲合格宗婦。 -- 某一日,兩個人躺在新買的鴛鴦青紗帳中。 周圍安靜,可謝嶠卻清楚聽到了自己乖巧妻子的心聲—— 【剛剛在竈房燒掉的那本春宮圖真是可惜了……】 謝嶠(瞳孔地震):無妨,他悉心教導便是。 後來。 【今日街上的那個少年腰真是不錯!】 謝嶠(咬緊牙關):無妨,她年歲尚小,沒見過好的。 到最後。 【今天王大哥說,謝橋是謝嶠,是謝家嫡長子,根本就不是哥哥給我訂婚的那個人。但是沒關係,我相信夫君,定不是故意騙我的!】 謝嶠彎了彎脣,心下一暖。 可不等他找到機會解釋,宋錦便留下一封和離書,直接消失! 不僅如此,她還把那張他們夜夜恩愛的鴛鴦帳燒的精光! 宋錦,好個慣會演戲的小騙子! 他盯着那張和離書,擡手擲進火盆中。 謝嶠(似笑非笑):無妨,把人追回來,他再教便是。 當夜,還沒跑多遠的宋錦便被捉回到了馬車上! 謝嶠慢條斯理的扣住宋錦的腰身,神色危險:“夫人這般聽話,怎麼能騙人呢?” 宋錦:救命!她纔沒有騙他,她很乖巧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