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

建安七年十一月,正當袁紹圖謀關中之時,劉備軍麾下關羽再次突然出現,打破了袁紹的計劃。

如此,自需得秦瑱北上之時說起,彼時秦瑱聽從了荀攸之計,採取圍魏救趙之策。

隨後他除了加率領兵馬北上之外,又派遣了兩個信使分別前去知會關羽和劉備兩軍。

信使得信之後,就一路北上又朝著東邊行進,在袁紹的眼皮子地下來到了

自從徐庶進城後,其人便一直在收攏附近的山賊和武裝力量,時刻準備朝著北邊進軍。

因是現在他們的地盤已經形了一個u字形,東邊青州多出了一塊,而在陳留和奪取之後,這裡又多出了一塊。

也即是說,在他們沒有全部奪取兗州之前,袁紹的兵馬隨時可以從兗州突他們的腹地豫州。

故而在奪取之後,他們必須佔據有利地勢,才能在以後和袁紹對敵之時打出優勢。

在這種況下,其實趁著袁紹主力在西邊之時,奪取東郡以南的諸多郡縣最爲妥當。

可徐庶卻不然,在他經過縝的思考之後,覺得奪取兗州,遠沒有奪取河東北上幷州更好。

畢竟,他們的主攻方向並非中原一地,以後劉備奪取長安、之後,多半會繼續以此地爲都城。

如果他們現在錯過機會,選擇奪取中原,那以後他們從關中出兵之時,袁紹就能以騎兵不斷擾兗州。

可如果現在他們奪取了河東、河之地,那以後便可依山而守,從幷州、中原兩個方向進攻袁紹。

只要他們兵力足夠,那隻需要一戰,就可以收服整個河北之地,抱著這等想法,徐庶開始了長時間的準備,直到關羽到來。

Advertisement

關羽的到來,讓徐庶意識到了一件事,秦瑱的想法可能和他一樣,都是想要先奪取了幷州之地。

所以在秦瑱的信使到達之前,他已經和關羽整備了月餘兵馬,隨著秦瑱信使一到,二人便領軍又朝河殺去。

十月十九日,當荀諶纔出使長安,關羽和徐庶已然帶著六萬大軍從孟津港北渡黃河。

十月二十日,大軍還未渡河完畢,關羽便帶兵對溫縣發起了猛攻,是日溫縣陷落。

十月二十四日,河、野王、波縣相繼被關羽奪取,袁尚後知後覺,忙帶兵前來抵

十月二十七日,袁尚兵敗遁往魏郡,關羽親率五千兵馬越過王屋山,奔襲河東絳縣。

十一月初五,絳縣遭到關羽襲取,徐庶大軍奪取了河大半城池,此時消息方纔傳到袁紹軍營之中。

袁紹此時正因爲惱怒夏侯惇詐降而猛攻長安,聽得東邊急報,便是大驚失,忙令撤軍。

可沮授見之,卻急忙勸解袁紹退不得,因爲關羽開始軍,意味著秦瑱很可能已經抵達長安。

他們現在一退,就會遭到秦瑱追擊,倒時候他們前面被關羽擋道,後面又有秦瑱追擊,那便會一敗塗地。

現在如果能將長安奪取,那不僅秦瑱會退兵,就連關羽也難以持久作戰,可徐徐敗之。

而這一次,田再度與沮授持著相反意見,他覺得現在城足有六萬大軍,短時間不能擊破。

現在趁著敵軍沒有達合圍,他們撤軍還來得及,如果現在不撤,讓劉備軍達合圍,那一旦馬騰、韓遂反叛,他們將全軍覆沒於此。

兩個此時本來已經去世的智者抱著不同意見勸解袁紹,自是讓袁紹難以抉擇,一連幾日都未作。

Advertisement

可他這麼一耽擱,卻秦瑱看到了機會,於建安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對袁紹大營發起進攻。

在此之前,他的兵馬向並沒有被袁紹獲取,之所以如此,是因爲秦瑱在抵達藍田之後,就遁山中。

這裡便得說一句,藍田位於如今的藍田縣以西,乃是前往長安的必經之路,位於兩山之間。

但秦瑱抵達此之後,知曉東邊消息傳來,袁紹必然撤軍,所以他就選擇了迂迴前進。

沒有從藍田殺長安,而是從藍田往東的山谷之中,繞道至鄭縣以西,也即如今的渭南市。

這也是秦瑱的慣用手段,不按正常道路進軍,往往會通過預測敵軍反應,先行埋伏於敵軍的必經之路上。

這一招在能準確預測敵軍目的之時,通常會有奇效,可惜這一次他遇到了袁紹,這個優寡斷的君主。

在面對東邊急報的況下,袁紹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做出決斷,就讓秦瑱陷了一陣思考之中。

畢竟,袁紹如果直接撤軍的話,那經過潼關,在風陵渡渡河便是其人最快的回軍道路。

可如果袁紹一直耽擱,那或許會選擇先行北上,經過阪直接東渡黃河,繞過他現在的埋伏地點!

也即是說,袁紹沒有反應,就意味著他的埋伏很可能失敗,他必須採取主進攻之策!

在經過仔細思考之後,他最終決定,讓荀攸進長安城,聯合他對袁紹的大營發起進攻。

本來荀攸作爲曹軍師,是不能放回去的,但秦瑱篤定荀攸不會再叛,唯有放回,才能獲取最大戰果。

於是在他的決斷之下,荀攸得以孤返回,進長安城,和荀彧、郭嘉等人匯聚。

Advertisement

衆人聚在一,自是免不了一陣噓寒問暖,可當衆人問起他是怎麼迴歸之時,荀攸便道:

“乃因秦瑱北上之時帶我隨軍,我見路上並無防備,斷定主公必令降於劉備,由是與之助力!”

“如今秦瑱已經率兵抵達鴻門以東,意圖與我軍裡應外合,共破袁紹,故派在下前來。”

他一說罷,衆人臉上神便都有些詭異,雖然曹已經下令投降,可在劉備降之前,他們還未隸書劉備麾下。

結果秦瑱可好,什麼都不管,就讓荀攸前來讓他們助力,這顯然是有些不符合投降程序的。

不過荀攸見得衆人如此,索即沉聲道:“如今曹公已爲國事而喪,臨終之前,尚且謀劃。”

“諸公即已議定投降,何必還在此猶疑?現在若不擊敗袁紹,來日戰爭無休無止,豈不反害大漢萬民?”

他這麼一表態,荀彧便即點頭贊同,郭嘉、賈詡等人自也無言以對,只得贊同了這個計策。

如此一來,兩方商定時間,遍趁著夜對袁紹大軍發起進攻,近八萬兵馬圍攻袁紹四萬多兵馬。

是夜,夏侯惇先令徐晃率軍五千佯攻袁紹大營,被袁紹士兵發現,追出營來廝殺,徐晃佯裝不敵撤退。

袁紹此時本就心煩,聽得敵軍還敢劫營,便下令麾下兵馬追擊,結果負責追擊的八千人追出五里地,就遭到了曹軍的伏擊。

這一次,爲了完全擊潰袁紹,城一共出兵四萬餘人,四萬人圍攻八千,僅僅過了片刻,袁紹便損失了兩千多人馬。

消息傳回營,衆人皆是大驚,不等衆人思考,袁紹就親領大軍行出營來救援麾下兵馬。

然則他剛一西顧,秦瑱見到機會,便讓太史慈率軍殺了袁紹軍後營,由於袁紹離去,兵馬空虛,太史慈直接突袁紹後營,沿路放火。

Advertisement

一時火起通天,袁紹回頭一看,自是大驚,忙帶著兵馬又朝著營中行來救火,結果夏侯惇卻帶著兵馬一口上來將其死死咬住。

也即是說,袁紹在不知不覺間,被秦瑱與夏侯惇兩方溜了一回狗,當袁紹準備回營之時,其整個後營已經完全失守。

袁紹剛一回營,四下黑夜之中便殺出了無數兵馬,整個袁紹軍大營被麻麻的兵馬包圍。

袁紹見之,忙帶侄兒高幹死衝路奔走,才行出十餘里路,忽見南北霍峻、徐盛兩支兵馬殺出。

一場大戰,殺得袁軍橫遍野,渠,張郃死命抵擋,方纔護佑袁紹殺出包圍,突出渭南。

然則又行十數裡,又見魏續等人領軍在此,一陣衝殺,袁紹不能抵擋,急忙大呼道:“若不決死戰,必爲所擒矣!”

一陣大呼之中,他又親率士兵力衝殺,得重圍,高幹、張郃皆被箭傷,兵馬死傷殆盡。

看著眼前麾下兵馬慘狀,袁紹痛哭一陣,不覺暈倒,衆人急救,袁紹方纔轉醒,又是口吐鮮,大呼道:

“吾自歷戰數十場,不意今日狼狽至此!此天喪吾也!事勢至此,不如就死!”

言罷拔劍便自刎,張郃見狀,急忙止住,沉聲道:“容某死戰,奪路救君。”

隨之其人翻上馬又帶著袁紹一路朝著東邊殺來,至於潼關境,便見田逃於此

袁紹一看田,便執著其手悔恨萬分道:“恨早未聽田公之言,已至如今之敗!”

聞之,自是一嘆,隨之又問沮授何在,有人報之沮授陷於敵軍之手並未出。

袁紹一聽,便朝著後一倒,再也不省人事,獨有田見之,嘆息中忙令撤軍。

如此行至河東境,便聽關羽已然奪取安邑,無奈之下,田只得帶著袁紹突匈奴人領地之中。

此地本屬河東以北,在匈奴投降之後,便了匈奴領地,可隨著曹攻滅匈奴,這裡便迴歸漢土。

然則經過匈奴人數十年禍害,早已人跡罕至,田等人帶著袁紹至此,兵馬斷糧,只得士吏相食。

行了半個月,兵馬幾乎喪盡,僅餘千餘兵馬隨行,將近四分之一被自己人所食。

連帶其侄兒高幹也因爲傷重去世,險些被麾下兵馬分食殆盡,一路行至界休,方纔抵達袁紹軍領地。

縣令爲了討好袁紹,便即殺豬宰羊,端上一盤食而來,不料袁紹一看,便嘔吐不止。

念及此番兵敗,連累高幹至死,心如死灰,又即上吐下瀉,再難飲食,眼見已是要去了。

等人見之,自是大驚,連忙聞之後事,卻見袁紹躺在榻上,口不能言。

憋了許久,面猛地一陣脹紅,大了一聲,又吐鬥餘,終是死不瞑目。

建安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一代雄曹病逝之後不到半年,河北霸主袁紹病逝於幷州上黨境,終年四十九歲。

相較於原本歷史,袁紹整整晚死了半年,可其人卻原本歷史一般,至死未立後主。

這也使得田等人不知何人主事,只得扶著袁紹棺槨朝著魏郡方向行去,由此又引得河北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遠在袁紹回到領地之前,秦瑱便攜大勝之威,與夏侯惇等人匯軍。

這一戰,袁紹軍四萬餘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在袁紹離去之後,其麾下兵馬大,被驅趕至黃河岸邊,投河者無數。

餘者被俘虜兩萬餘人,斬殺數千之多,而秦瑱和夏侯惇的兵馬損傷則不到五千人。

得勝之後,夏侯惇也終於再度見到了秦瑱,只不過時荏苒,再度見面已是相顧無言。

因爲劉備未至,所以秦瑱並未駐長安,而是帶著兵馬來到了長陵,與長安互掎角之勢。

至此,馬騰、韓遂其實已經沒有了獲勝之機,在陸遜的建議下,秦瑱遣使說降馬騰

不過此時馬騰因爲馬超之死,正在悲痛之中,即便韓遂等人規勸,馬騰亦是不降,執意要戰。

見得此狀,秦瑱便依照歷史上的離間計,寫了一封塗改過的書信與韓遂,又馬騰知曉。

前文說過,馬騰韓遂本有宿怨,當初兩家相爭,導致馬騰妻兒爲韓遂所殺,兩軍相合乃是利益催

此時被秦瑱一陣離間,馬騰還以爲昔日當日兵敗乃是韓遂通風報信,一怒之下帶兵殺了韓遂寨將其攻殺。

韓遂一死,聯軍自潰,其婿閻行爲給韓遂報仇,便帶兵馬來到長陵投秦瑱麾下。

此時時間來到了建安七年十二月,馬騰軍中兵變,秦瑱率軍追擊,馬騰不敵被敗。

直至雍縣,卻遭遇到了劉備北上的兵馬,困頓之中,馬騰令大將龐德與馬岱等人投降劉備,隨後自刎而死。

至建安八年元月,天下羣雄馬騰、韓遂、袁紹、曹皆被劉備軍所掃平,四境之再無強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