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起意西征,江安義恢復了斗志,變得忙碌起來。
西征這件事,肯定要朝庭同意才能施行,所以江安義沒有先告訴方仕書,不過欣菲是不能瞞的。對于丈夫的決定欣菲肯定是要支持的,化州龍衛指揮,州統秦子炎是的舊部,發號施令毫無障礙。此次西域侵化州龍衛了訓斥,秦子炎認清一個事實,要想立功得跟對人。
江經略使要制造沙盤圖,將化州、戈壁和西域地形顯示出來,龍衛自然要大力協助,數十年來化州龍衛對西域和戈壁算是了解,各種收集的資料堆滿了屋子,舊紙堆得到新用,對于龍衛們來說是個安,付出總算有了回報,數輩人的努力沒有付諸流水。
化州百工科改進霹靂車有功,江安義向朝庭奏請將百工科升級為百工署,署令為從六品上的階,政事堂很快批準。涂勇和去了京城工部,李來高接任了百工署的署令。麻雀雖小,百工署的員可不,除了署令外還設有丞(正七品)二人,府(正八品)三人,史(從八品)五人,監作(正九品)三人,典作(從九品)三人,掌固(流外)十人。江經略使發了話,這些職從百工署的工匠中提拔。
在化州的一畝三分地,江經略使的話就如同圣旨,當初許諾改進霹靂車立功賞賜、勒石記功都一一兌現,西城門不遠的空地上樹起了一塊高大的石碑,上面刻著改進霹靂車的功績,參與改進的工匠們名字赫然在上。這讓百工署的工匠倍驕傲,自古以來工匠不過是賤民,何曾有過這樣的禮遇,走在大街之上昂首,家人們也跟著倍榮耀。前來觀看石碑的人絡繹不絕,自然免不了褒貶都有,但這塊石碑聳立在那里,給化州的工匠們便帶來了無比的驕傲,大大地刺激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士民工商并重在化州真正地落到了實。
百工署丞暫缺,三名府任命了一人,是改進霹靂車的孫思達,其他的員任命了府史一人,監作二人,典作一人,掌固五人。一下子任了十名工匠為,亙古沒有的事,那些不看好百工署的工匠們紛紛哭著喊著要進。李來高稟明江安義后,江安義決定在南門購置一五進宅院,把百工署衙門設在那里,并且在南門外圈了十畝地作為百工署的試驗基地。新招工匠八十人,和以前一百二十名工匠合計二百人,普通工匠每年給俸祿六兩,節賞另算。
方刺史對此事大力支持,二百名工匠每年所需俸祿加上節賞不會超過三千兩,而這些工匠給化州帶來的收益卻是無可估量的,就拿改進的霹靂車來說,是趕走西域聯軍的關鍵。方仕書現在對江安義所提的士民工商并重是十分贊同,要宅給宅,要地給地,要錢撥錢,大力支持。
說實話,六兩的俸祿對工匠來說并沒有什麼吸引力,在化州手藝湛的工匠一年至能攢二十兩,可是招人的公文一出,前為應征的工匠將百工署的大門都快破,甚至有別州的工匠背著行囊前來應征。江安義暗中待李來高,讓他著力改進軍械,研究筑城、修路、建寨等筑建之法,李來高領命。
江安勇等人率軍回了安西大營,押回了五百余西域潰兵和馬賊,江安義決定去趟安西都護府。要向西域進兵,絕對繞不開管平仲,雖然現在還未向朝庭稟奏,但前期的一些準備要開始著手。
來之前江安義想過該如何跟管平仲開口,管平仲已是安西大都督,爵至保承侯,再要往上升便只有太尉的位置了,而這個位置已經擺明是朱質樸的了。當初自己晉封平山侯時已無上進之心,估管平仲也跟自己差不多一樣的心思,他今年五十四歲,在安西大都督的位置上做不了幾年就要回京或歸家養老了。
張克濟也認為管平仲無意西征,為了不讓管平仲扯后,張克濟提出之以利,將黃金礦的利潤分出一給管平仲,估計每年約有二千兩黃金,折銀四萬兩左右。另外,還分出一分潤給安西大營的眾將,看在錢的份上,安西大營的將士應該會積極配合。
鎮西大營設在瑪臺草原,荒廢的瑪臺縣重建兵城,離會野府有一百六十余里。西域聯軍侵時兵城被毀,收復失地后管平仲帶著兵馬回了駐地,重新修整營地。江安義帶著餉賞資來到鎮西大營,看到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無數輕騎在縱馬騎,步兵排列著整齊的方陣演陣法,城有無數兵丁和役夫在一起修繕房屋,平整道路。
帥府已經修繕一新,得知江經略使來到管平仲帶著眾將在門前迎候,兩人算是故,寒喧幾句簇擁著來到帥堂。問了問募兵況,管平仲笑道:“多謝江大人和方大人鼎力支持,給的條件優厚,前來應征伍的百姓不斷,大營新募兵丁三萬六千余人,加上從屯軍和府兵、團練中招募的一萬三千人,現有將士十二萬六千多人,可以裝備輕騎四萬八千余人。眼下應征之人十分踴躍,應該不用多久就會招滿十六萬人。”
戎彌軍困守合城縣,人雖然走了,裝備和馬匹卻留了下來,合城就得了一萬四千余匹戰馬,加上別繳獲,安西大營的馬匹多達五萬匹,以前是缺馬,現在是缺人。
江安義問了問江安勇等人在戈壁剿賊的形,帥府之上沒有兄弟,江安勇如實稟報。得知戈壁上馬賊多如牛,而且游弋不定,江安義道:“戈壁上的馬賊是個患,往來商隊被馬賊劫掠超過三,本有意大力清剿,此事還需管都督相助。”
管平仲與江安義的關系原本就好,募兵之事又得到江安義的大力支持,江安義提出要清剿馬賊當然不能駁了面子,就當讓麾下練練兵,何況這次江安勇他們不單抓回了俘虜可以用做勞力,而且繳獲了一批金銀械,總來說劃算。
等吃罷飯,書房中只剩下江安義和管平仲兩人,江安義把自己有意西征,要在戈壁修建兩軍寨作為前沿的打算告訴了管平仲。正如所料,管平仲面現難,半晌無語。
江安義祭出殺手锏,站起指點著掛在墻上的地圖道:“管兄,實不相瞞,江某在戈壁修建軍寨,除了保護商路剿滅馬賊外還有另一層用意,江某的手下在此發現了金礦。”
管平仲眼神一亮,趕起來到地圖前,端詳道:“此離井門關不遠,管某好像到過,應該是干涸的河床,我記得率軍從此路過幾次,沒想到居然有金礦。安義,可曾派人驗過有多存量?若是儲量多,倒是值得派兵駐守。”
金礦之事瞞不過龍衛,江安義讓欣菲派龍衛帶著礦工前去查探過,已經找到了張克濟標注十里外的礦山,據礦工估計這座礦山是富礦,至能產金百萬兩以上,若是人手夠每年出產有二萬兩。江安義答應分給龍衛一,作為封口費,瞞住朝庭,所得的金子用來充當軍餉、購買軍械、賑濟百姓等用。金礦在鄭國境外,江安義的做法就算朝庭得知也不能怪罪,化州龍衛府憑空每年多出四萬兩銀子,誰不高興,給朝庭頂多賞幾百兩銀子了事。
聽江安義說了金礦的儲量,管平仲立時變得熱切起來,道:“這可要馬上派兵前去駐守。”目灼灼,看著江安義滿是期待。
江安義一笑,道:“三關之外并非國土,但商旅往來要經過戈壁,若能在關鍵位置設立軍寨,既可以護衛商旅安全增加商稅,又能取到預警作用,西域人有異軍寨先知,通報三關預作準備,安西大營也能提前增援,一舉數得。”
話中不再提及金礦,管平仲卻心領神會,贊道:“經略使思慮周全,管某教。管某會與大人一同行文上奏朝庭,大人你看要在何高寨,需要多人駐守?”
江安義事先做過功課,手指在兩點了點道:“這兩個地方距離三關二百六余里,相互之間相隔五十里,有水源,是綠洲,被馬賊辟為集市。大軍若能奪取駐守這兩次,互為犄角,進可攻退可守,就同兩顆釘子楔戈壁,一旦有事,關輕騎增援也可以一日夜到達。”
在戈壁建立軍寨所需的給養和安全都是大事,管平仲沒有被黃金晃花眼,認真與江安義討論了半天,這兩軍寨位置選得不錯,占據綠洲要地可以輻顧到方圓四百余里,與三關相接,而且將金礦置于保護的范圍之,屆時開礦只需三五百人駐扎就礦區便可。
最后兩人議定,聯合向朝庭上奏建立兩軍鎮,每軍鎮駐軍五千,半年一換,用于剿滅馬賊守護商隊安全,預防西域人進攻等等。這些是明面上的東西,江安義與管平仲就金礦達協議,金礦產出給管平仲一分紅,一用于打點軍中將領,駐守的軍隊領雙餉,剿滅馬賊所得自行理,抓獲的俘虜則送到礦上做苦力,不過按人給錢。
很快,一封由化州經略府、安北都護府、化州刺史府聯合上奏《奏請關外設軍鎮疏》送到了兵部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