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變臣 第八百五十六章宿敵相逢

《變臣》 第八百五十六章宿敵相逢

暗箭不再襲來,前面出現了火,楊思齊知道這亮是指引他前去一會。

楊思齊并不魯莽,沖邊的四名隨從做了個手勢,四人識機,悄無聲息地伏在黑暗之中。楊思齊藝高人膽大,飄上樹,三竄兩竄來到樹頂,看到十余丈外有火把亮,一圈人站在山坳之中。

站在大樹之巔,夜風吹拂襟飄舞,楊思齊隨著樹枝上下起伏,有如長了一張無形的翅膀。沒有立即前往亮之,楊思齊借著火打量了一下四周的環境,那山坳,里面有道飛瀑,流水匯聚潭流向山外。楊思齊記得自己曾帶人探看過,那山坳并無人,不知這些人藏在何,猛然醒悟,山中多,不用問是藏中了,自己一掠而過本沒有細察,疏突了。

這些人點燃火把引自己前去,不用問是準備擒住或殺死自己,楊思齊臉上泛起冷笑,既然讓自己找到了這伙人的住,他們就休想逃,這天下能困住我楊思齊之還不多。

楊思齊雙臂一振,雙袖如同翅膀,蒼鷹般向著火把亮掠去,口中發出森森冷笑,在山坳中回

江安勇見來敵如此猖狂,居然視眾人為無,不待楊思齊落地便飛而起,右拳搗出,一道剛猛的狂飆襲向楊思齊。楊思齊袖一抖,寬寬地袍袖朝江安勇的拳頭裹去,江安勇心想,我這一拳搗實,非得將袖震破,再擊在來敵的前。

綿綿渾不力,真氣有如水江河沒了聲息,江安勇暗不好,遇到高手了,正要運氣后撤,那袖突然變得如同鋼板一般,死死纏住他的拳頭,江安勇用力一掙,袖突然往外一吐,江安勇的形被袖扯得向左側的山壁撞進撞去。

Advertisement

人群中江安義飛躍出,來到弟弟邊,左掌探出抓住江安勇的肩膀,輕輕一旋便將楊思齊的力消去。江安勇有些暈頭轉向,站在地上呆立了片刻,江安義喝道:“平日總覺得自己武功高強,現在知道天高地厚了。莽莽撞撞地出手,我若不拉你一把非得個頭破流不可。”

江安勇對哥哥有幾分懼意,不敢爭辨,紅著臉退回人群。江安義轉過對著楊思齊道:“沒想到在這里遇到故人,真是人生喜事。我弟弟學藝不,有勞楊兄指點,我這個做哥哥替他答謝了。”

說罷,江安義欺上前,揮掌便劈。江安義躍出楊思齊看得分明,心中一沉,沒想到化州經略使江安義居然在此現了,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從容,遇上江安義恐怕免不了一場惡斗。

掌未至,熱浪先涌,楊思齊與江安義爭斗過多次,知道江安義的勁炙熱,若是挨上經脈若焚,極難驅除。不敢有毫怠慢,海真氣漫出與元玄真氣糾纏在一起,“滋滋”聲響,勁氣溢,兩丈外的火把也被勁氣吹得搖不定。

楊思齊借著撞的勁氣向后躍出,毫不遲疑地向后逃去。江安義哪肯放他離開,若是讓楊思齊逃走,招集西域軍進山清剿,馮定忠等人就要搬家了,像這樣可住千余人的山可不好找,再說自己暗中潛來的消息走,恐怕西域聯軍會猜到鄭軍可能很快發攻勢,會加強防守。

兩道影一前一后在山林中飛掠,沿路驚起宿鳥無數,兩人之間的距離逐漸短,江安義暗暗自得,這段時間自己被異種真氣所苦,每日用功練化,有得有失,自己的真氣有所長進,而且純了一些。

楊思齊聽到襟破空的“獵獵”聲漸漸接近,知道江安義的功又有增長,原本自己就略差一籌,如今拉得更遠了,看樣子今夜要從江安義手中逃,要花一番苦功了。

Advertisement

大齊國老一輩逐漸凋零,劉子維等人逐漸逝去,楊思齊為了大齊國的頂梁柱,他若折在此,大齊國便再無復國之,所以楊思齊不想與江安義磕。此次楊思齊率領大齊國三千將士隨同戎彌國東侵,楊思齊奪取井門關立下大功,戎彌國主虎銳大喜,許諾將易定、合城兩縣賞給大齊國。

東侵共奪取化州二十四座縣城,大齊國就得了兩,戎彌、休梨、勒離每國分了三個,剩下十三縣還不夠參戰的諸國分,當然有人對大齊國有意見。后來楊思齊斬殺安西大都督楊祥亮再立大功,這回連虎銳都覺得無法給縣城了,只許諾等占領整個化州后再賜給大齊國一縣城。

大齊國其實只有戎彌國的垣猗縣,又搶了尉車國的克托特縣,國小兵弱,便是弱小的莎宿、羌蘭等國也比他強大數倍,戎彌國主虎銳歸國,楊思齊立時到聯軍中四力。楊思齊心知大齊國是外來客,靠戎彌國扶助才勉強在西域立足,若是惹了眾怒便是戎彌國也不便相幫,那時本無路可走。

江安義經略化州,很快便解會野府之圍,霹靂車被鄭人學去,而且戰場之上鄭軍出現重騎和斬刀兵等利,楊思齊心知不好,索請纓,前來蒼穹山搜尋鄭國的潰兵,順便駐守易定、合城兩縣。搜尋潰兵還在其次,楊思齊回到易定、合城后,加把兩縣的錢糧資以及人口都遷送到垣猗縣,對于此次東侵楊思齊已不看好。

轉瞬間兩人已經奔出十余里,江安義離楊思齊不過丈許遠,前面是緩坡,楊思齊突然轉劈出一掌,江安義雙拳并舉將勁氣擊散。楊思齊不再飛跑,朗聲笑道:“江大人,且慢手,楊某有事與你一商。”

Advertisement

江安義站住腳,微笑道:“楊兄今天便是說破天去江某也不能讓你離開。”

楊思齊傲然道:“江大人,楊某自認不是你的對手,可是你要將楊某留下,恐怕也做不到。江大人在敵后,楊某若是奔向縣城,或者找尋西域聯軍,到時候要逃走的恐怕是江大人你了。”

江安義暗暗皺眉,楊思齊說的不錯,他雖然勝過楊思齊但若他一心想逃還真難留住。楊思齊見江安義默然不語,笑道:“江大人,你我各為其主,并無私仇,楊某對江大人其實佩服得。若是江大人信得過楊某,楊某對天發誓絕不將發現鄭軍在山中的駐地說出去。”

“楊兄這是何意?”江安義不解地問道。

楊思齊嘆道:“楊某自有私心,看到江大人,楊某便知鄭軍反攻在即,不知楊某猜得對不對?”

江安義微笑不語,心中暗凜,這個楊思齊果然心思靈,從一點蛛馬跡就能猜出鄭軍的向,大齊國有此人在終是個禍患。

楊思齊自顧自地道:“會野府一戰,楊某已不看好西域聯軍,主離開前線來到合城縣,沒想到在這蒼穹山中還會遇到江大人,真是有緣啊。”

苦笑浮現在楊思齊的臉上,他與江安義可謂宿敵,真是冤家路窄。楊思齊道:“江大人,楊某可以將西域聯軍的布署虛實說與你聽,合城、易定兩縣是我大齊縣掌管,我也可讓于你,方便你利用兩城劫擊西域聯軍。”

江安義一愣,楊思齊沒發瘋吧,他怎麼肯幫著自己對付西域聯軍。

楊思齊笑道:“江大人不要懷疑,楊某這樣做自有原因。大齊國托蔽于戎彌國,其實戎彌國對大齊國亦是防備,此次西域聯軍東侵,各國調的兵力都在半數,若是鄭國能將西域聯軍的兵馬留在境,則西域諸國實力大減,對于大齊國來說是壯大的良機。”

Advertisement

江安義沉不語,楊思齊繼續道:“我聽聞江大人在京城遭了牢獄之災,江大人赤膽忠心,鄭家皇帝和他的兒子卻是無無義得很,我都替江大人鳴不平。”

“廢話說。”江安義喝道:“江某用不著逆賊鳴不平。”楊思齊不以為意,江安義發火表明心中這刺并未拔除,說不定哪一天便是荊棘滿地了。

“明人不說暗話,江大人你能經略化州是因為鄭國朝庭四面敵,憂外患,鄭國皇帝派不出兵來平定化州之,只能讓你前來解急。”楊思齊目炯炯地注視著江安義,道:“鄭人皇帝雖然病重,但是絕不糊涂,為天子多忌,你蒙不白之冤,縱然心中無怨他也會猜忌三分。若是江大人你迅速平定邊患,展出國士之才,鄭人皇帝對你的猜忌之心恐怕就會越重,邊患平定之日就是大人你返京之日。”

江安義目中閃過郁,楊思齊的話與張先生的分析一樣,看來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張先生讓自己養患自重,看來楊思齊也要勸說自己了。

果然,楊思齊道:“江大人若是返京,生死便于小人之手,唯有在化州才能呼風喚雨。我知大人恤百姓,絕不會讓西域聯軍在化州境立足,但若是大齊國在境外壯大作,大人便有了借口,大齊國可是鄭皇的心腹之患。”

淡淡的月灑在兩人上,夜風瀟瀟,楊思齊微笑著等待江安義開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