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變臣 第八百四十一章會野解困

《變臣》 第八百四十一章會野解困

聯軍主將并非庸才,無論是勒離將軍慕康還是休梨將軍卑就和,都是經百戰的老將。慕康率領東門聯軍暫退,并沒有直接沖撞南門聯軍的陣勢,而是約束著潰軍從兩翼而過,準備借助南門聯軍的抵暫緩口氣,然后重列陣型,合兵一反攻鄭軍。鄭軍守在城中,如同披殼的烏,久攻不下,此番出城,正好借機殲滅,一舉奪下會野府,進而占領整個化州。

號角發出命令,可是除了勒離的將士聽命外,溫姑、烏末、皮夜等國的軍隊哪管三七二十一,徑直往前闖,想盡快擺后面的追兵。江安義手持星弓,箭無虛發,聲聲奪命。江安義挑選著聯軍中著鐵甲、看上去像將的人,他旁的鄭軍也紛紛舉弓漫,如同驅豬趕羊般在聯軍的后追逐著。

卑就和看到東門潰兵直接沖撞方陣,大聲喝道:“吹號,令潰兵散往兩側,不準沖陣。弓箭手,死那些不聽號令沖陣之人。”軍令無,聯軍弓箭手聽令箭,可憐那些潰兵后有鄭兵追命,前面有利箭擋路,呼天號地、無路可逃。

這個時候,會野府南門號角連天,管平仲率領兩萬鄭軍殺出城來,西域聯軍氣勢大沮,卑就和一看形不妙,喝令道:“讓飛駝隊阻敵。”

休梨國有一只三千駱駝組的飛駝隊,此次出征帶來了一千騎。號角聲響起,一千飛駝軍從陣中殺出,朝著江安義等人迎來。俗語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千飛駝軍沖出,駝背上坐兩名騎手,一人控制駱駝,另一個手持弓箭,居高擊,駝側持著長槍,也以持槍從上刺殺。

鄭軍很與駱駝騎兵戰,平日里所見的駱駝都是西域人用來馱運貨,沒想到居然還能用于打仗。江安義率先反應過來,一箭出,五十步外一匹駱駝應聲倒地。鄭軍齊聲歡呼,紛紛朝著駱駝去,可是普通將士怎有江安義這般神力,箭只在駝,反而激起駱駝的兇,發出低沉的呼嚕聲朝著鄭軍沖來。

Advertisement

隔著十幾步遠,駱駝上的氣味便直沖而來,戰馬紛紛嘶鳴著揚起前蹄,驚恐得不敢前沖。木炭也不安地短嘶了一聲,江安義一看不妙,戰馬怯戰這還怎麼打,連忙下令道:“暫退。”

號角響起,輕騎向后退去,好在駱駝的速度比不過戰馬,鄭騎的損傷不大。卑就和見戰機扭轉,下令吹號整隊,準備趁勝追擊。

輕騎退出半里,與步騎匯合,黃繼飛所率的三萬步軍結方陣正徐徐推進,最前面是二千斬刀隊。此次朝庭派來的六萬援軍,有重騎三千、斬刀隊二千,這五千人馬是江安義取勝的底氣所在。

輕騎流水般地從步兵方陣左右瀉過,飛駝隊與二千斬刀兵遙遙相對。飛駝軍從未見過斬刀隊,見前面數排鄭軍屹立,著盔甲,手持長刀。鄭軍的數萬輕騎都被輕松逐退,這點鄭軍刀兵豈不是一沖即潰,飛駝軍滿是蔑視地直沖過來。

,還沒等駝背上的騎士醒悟過來,駱駝那彎曲如鵝頸般的脖項便應刀而落,駝“撲通”倒地,接著后一排鄭軍踏步而上,舉刀揮斬,又是一片飛濺,眨間功夫數百匹駱駝便躺在地上。

剩下的飛駝軍嚇傻了,沒命地撥轉駱駝往后逃去,江安義下令道:“追。”輕騎沒有,而是隔著二十步遠箭,駝背上不斷有騎士中箭落馬,那些飛駝兵越發不要命般地驅趕著駱駝逃命。西域聯軍剛剛整隊完畢,卑就和正同慕康商議如何追逐鄭軍,敗逃的飛駝軍來了。發了瘋的駱駝可不聽號角指揮,直接撞方陣之中,立時人仰馬翻陣型散,江安義所率的輕騎殺到,慕康和卑就和再難控制軍隊,只能往后潰敗。

虎銳接到東門、南門聯軍潰敗的消息,連忙率領西門大軍前來接應,一場混戰殺至天將黑,江安義才下令回城。朝庭的援軍進城,會野府的百姓敲鑼打鼓夾道迎接,看到渾的將士,不百姓跪地叩謝,落淚。

Advertisement

稍事休整,是夜,江安義再率三千重騎出南門襲營,三千鐵甲穿南門聯軍大營,然后再行折返,損折不過百騎。

西營主帳,虎敢沉著臉聽各國將領匯報損失,休梨國死傷一萬一千人,勒離國死傷八千四百人,田韋國死傷二千六百人……”,自江安義進會野府以來,聯軍已傷亡五萬四千余人,休梨國主將烏介龐傷,戰事變得不順起來。

勒離主將慕康道:“戎彌王,鄭軍援軍來到,新增了披甲的騎兵和持長刀的步軍,十分厲害,霹靂車也被鄭人仿制出,我軍優勢不存,所以我建議退軍撤走。”

尉車大將反駁道:“聯軍雖然小敗,但仍有二十五萬人馬,比起鄭軍仍占優勢。而且我們好不容易奪下半數化州,怎能稍有挫敗就退軍離開,勒離軍要走便走,我尉車國是不會走的。”

田韋、居須、溫姑等國等不愿退走,而莎宿、羌蘭、烏末等國生出退意,皮夜、吐篤等國意在觀,想再打上一仗看看敗再行決定。

虎銳暗恨,一群鼠目寸之輩,奪了些財、男便心滿意足,實不足以謀。戎彌國雖然是西域五強,但比起鄭軍還是太小,要是我戎彌一國有三十萬大軍,化州早就是戎彌國掌中之,以化州為跳板,假以時日未嘗不能主中原,要知中原富庶,遠勝過西北苦寒,便是所占的半數化州,繁華也不在戎彌諸。

“卑將軍,你休梨國是什麼意見?”虎銳看著一直未吭聲的卑就和道。

卑就和冷笑道:“一群膽小如鼠之輩,化州半數落在我等手中,所占土地比起休梨國的國土還要大,可謂碩果累累。眼下鄭國北方與漠人戰,大軍無力回援化州,正是我等開疆拓土的良機,怎能輕易將戰果拱手還給鄭人。鄭人雖然小勝,我看他并無反攻之力,聯軍不缺食用,何不安心駐扎在此,靜觀其變,要知道急得不是我們而是鄭國。若是此刻回軍撤走,恐怕各位回去之后也難以向各自的國主差。”

Advertisement

“好!”虎銳口贊道,掃了一眼眾人,道:“卑將軍說的有理,我西域聯軍數百年來無數次進軍中原,得些財、人口便撤走,一直以來沒有摘取最大的戰果--土地。鄭軍與漠人戰失利,數十萬大軍命喪草原,漠人趁勝南下,將鄭人的主力軍隊牽制在漠北,鄭人的安西大營已經被我們擊潰,潰兵困守在會野府中,鄭人朝庭從他京中勉強出六萬人馬增援,再沒有其他援軍,這是上天賜于我們西域人的良機。鄭人有句話‘天賜不取,反其咎’,中原土地廣袤、繁榮富庶,足夠諸國安立命,何必二十八國在小小的一隅,殺進中原,瓜分其國土,諸君皆可裂土封王。”

眾人被虎銳的話鼓起來,熱烈地議論著,這個說中原的香水不錯,那個道中原的瓷,還有說中原的子細膩,大帳歡聲笑語。虎銳笑地等眾人說笑了一陣,才又開口道:“中原,趁其力弱之時擷取,緣何言退。”

勒離與戎彌、休梨同為此次聯軍的三大巨頭,慕康沉片刻道:“如今會野城鄭軍將近二十萬,特別是新來的援軍裝備良,作戰兇猛,聯軍若再兵分三路力量有些單薄,我建議合兵一,共同抗擊鄭軍。”

虎銳想了想道:“不錯,鄭國援軍到來,會野城實力大增,加上鄭軍有了霹靂車,再要攻城恐怕折損巨大。不如暫退二十里,守住鄭軍西進之路,以待時機。這幾日,駐守各縣軍隊陸續稟報,藏在深山之中的鄭軍潰散軍隊,時常出來擾,襲殺守軍,毀壞道路,化州百姓也不安生,與守軍發生沖突,殺了幾人勉強鎮住,但終究駐軍數量過患不,退守之后調兵力將這些跳蚤清剿干凈也好。等到春麥收割,聯軍再次合力攻下會野府。”

Advertisement

會野府西城,江安義等人看到聯軍拔營起寨,向西退去,城頭之上歡聲雷,歡呼聲浪般擴散開去,很快整個會野府的百姓都知道西域聯軍退去的消息,被困數月的會野府解圍了,歡呼聲響徹云宵。

待探明西域聯軍在會野府西二十里依照地勢安營扎寨,牢牢堵住西進的道路,江安義心中一松,初戰告捷,自己奉旨來會野府解圍的目標達了。勝利屬于三軍將士,江安義下令犒賞三軍,城中士紳送來牛羊,外敵未退遠,飲酒是不許的,今夜會野府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

江安義與管平仲等人商議,聯軍暫退不能再困守城池,再說城也容納不下這麼多兵丁。第二天城門開放,嚴建材和黃繼飛率領六萬兵萬出城扎寨,將仍在紫云一帶訓練的府兵、募兵也招集過來,讓他們在軍中練,參與巡邏等事。

江安義向朝庭發出公文告捷,同時要求朝庭調撥糧食救助難民;讓方刺史出榜安民,張榜召回難民,讓那些未遭兵的縣城安置難民,不準出現凍之事;城門開放,往來的人雜,龍衛們要加巡查西域細作;城外駐軍加強戒備,城中守軍不得松懈,仿制霹靂車不能停滯……

千頭萬緒事瑣碎,大的方面待下去,江安義不再細管,把注意力放在下一步退敵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