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

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

劉勳自是被秦瑱一封信件勾起了貪慾,眼見時機大好,便有心幹上劉備一票。

隨著他這一遣使,寇纔等人自是忙北上霍山,準備見過梅

在這途中,秦瑱在霍山討伐陳策自也有了進展。

因是之前陳策被連續擊敗兩次,便有了投降之心,可由於秦瑱提出讓他卸甲來降,他心中猶豫不決。

但陳策自是猶豫,秦瑱卻不會給其太多考慮時間。

因爲現在他已經施展了苦計,只需要等到劉勳那邊迴應,他就要回軍攻打劉勳。

在這種勢下,儘早迫陳策投降,有利於他下一步計劃的進行。

所以在陳策派遣使者獻降之後,秦瑱便令趙雲駐青山道中,當道紮寨,同時又讓橋蕤率領兵馬探尋山之口,做出準備強攻之勢。

對此,橋蕤自然有些疑,找到秦瑱問道;

“之前陳策遣使來降,可見其歸降之意。”

“雖說還未迴應,但思慮幾日,自也會收兵而降。”

“我軍既然還要再戰劉勳,何以在空耗力氣?”

秦瑱見狀,卻對橋蕤笑道:

“眼下陳策所以投降,乃畏懼我軍之勢!”

“可使者歸返之後,便未遣使前來,可見此人還有歸路,尚在猶豫!”

“如此考慮幾日,其人雖會投降,卻難保麾下盡皆降服。”

“因此,我軍方要堵其歸路,讓彼等知曉,現在除降我軍之外再無他途!”

“這般行事,正可他決斷,也可彰我軍之威,讓其不敢再叛!”

“正是磨刀不誤砍柴功,如此定下其心,方可安心回軍對敵劉勳!”

橋蕤聽得此言,也知秦瑱歷來謹慎。

Advertisement

這般行事,確實可以保證讓羣賊徹底心服。

隨之他也不再疑慮,帶著人馬四探尋進山之路。

如此幾日下來,果然探知數條進山之路。

其中小道無數,大道卻有兩條,一條乃是沘河河道,此河穿流霍山,直抵霍山大寨之後的黑石渡;

一條卻在羣山之間,雖不如青山道這麼方便,卻能繞過羣山,直霍山盆地!

得知此事之後,橋蕤便向秦瑱彙報道:

“如今山,唯有三條幹道,青山道已被我軍所據,或可佯攻此,繞路直抵敵軍大寨!”

而秦瑱一聽,便即笑道:

“我等只他歸降,又不與他一絕生死,何必直殺大寨!”

“吾觀霍山之地,四環山,難以出!”

“爲慮彼等借水路遁大別山中,當先取黑石渡,攔其去路!”

隨之他便令橋蕤分兵,和趙雲佯攻霍山大寨,同時順水而上佔據黑石渡。

他們這邊一,可把陳策等賊嚇得夠嗆!

要知道經過兩次大戰,他們對劉備軍的實力已經有了一個基本認識。

打他們是打不過的,眼下只有投降或者逃走兩種選擇。

只是陳策還在猶豫該不該卸甲,這纔沒有反應。

結果纔等幾天,又聽麾下放哨小卒來報道:

“秦瑱已遣麾下大軍兩路進山!”

聽得此信,陳策自是又將一衆頭領聚在一,慌忙道:

“前日我聽秦瑱有意提我首級領功,本以爲只是威嚇之語。”

“不料才及數日,他便遣軍進山,可見此人卻非善與之輩。”

“如今必然惱怒我等不降,要強攻營寨,該當如何是好?”

衆首領聽著這話,一時間都是暗歎陳策難當大事!

Advertisement

之前最開始要是直接投降,那自然就免得他們兄弟死傷。

其後兵敗投降,雖然沒有功勞,卻也能免去秦瑱發怒。

結果兩次機會皆被錯過,因爲惜命之心,又要耽擱時間。

現在人家打進來,你卻又怕了,這是什麼道理?

當下便有一人起對陳策道:

“秦瑱雖然惱怒,卻還未與我等戰!”

“現在投降,卻也不遲!”

“當趁其軍未至,遣使降之,依其言語卸甲兵,或可免難!”

陳策見狀,再度猶豫不決,既是畏懼秦瑱之威,又怕投降被秦瑱清算,故而一時不語。

可他這麼猶豫一會兒,便有頭領起道:

“大帥不降,吾便先降!”

他這一起,衆人自是紛紛起相隨道:

“我等也降之,不知大帥如何決斷?”

見得衆人宮,陳策自是惱怒,可彼等人多勢衆,他卻也不下來。

思來想去,只得搖頭嘆氣道:

“便依諸位之言就是,吾領爾等降之!”

他心想到了現在這個局勢,頭都是一刀,他好歹也是頭領,自然不能一意孤行。

如此決定之後,陳策便派遣使者出山,準備徹底歸降。

使者一山外,便見趙雲陳兵於此,心中恐懼,忙先喊道:

“將軍勿再進軍,我等願降貴軍矣!”

趙雲聽著這話,心想陳策先降一次,如今再降,恐怕是真。

但彼等賊寇,無信無義,之前投降就沒消息,若是先報秦瑱,難免惹得秦瑱奔波。

他不如在這裡先行降,若陳策果真投降,再報秦瑱不遲!

於是他沉默一陣,便高聲道:

“回去告知陳策,若投降,先將兵刃出,納首來拜!”

Advertisement

“如此空口無憑,我卻不!”

當下便繼續命令麾下士卒進軍。

那山賊見狀,自是心中大駭,忙回到寨中報道:

“敵將趙雲讓大帥先兵刃,納首而拜,不然不我等之降。”

“眼下還在進軍,已至我大寨之外!”

陳策一聽,心慮當日他與趙雲見過,屬實不是對手。

若他納首去拜,趙雲又有壞心,豈不是要壞事?

可他又見諸多頭領都在注目與他,心想左右不過一條命,哪裡比得過自己諸多兄弟?

他之所以能糾集十幾賊寇,就是因爲講義氣!

現在衆人皆指他,他豈能只顧自己生死?

思慮之間,他只得回道:

“罷了,諸位且與我一道去拜過趙將軍!”

言罷,遂帶領寨中頭領,並數十騎行出寨來納降。

趙雲見得陳策親自行出,寨門大開,自是大喜,當下不敢怠慢,待以賓禮,置酒共飲。

陳策得如此禮遇,也是欣喜不已,知道自己命得保,索又令麾下人等出兵刃,任由趙雲置,已是一副歸服模樣。

不想他纔在寨外投降,便聽有人來報道:

“大帥,大事不好,呂三惱怒大帥獻降,帶著幾百兄弟劫了府庫,往黑石渡去了!”

陳策聞之,頓時大怒道:

“豎子爾敢!”

一聲大罵,他便回高呼道:

“我等聚集於此,兄弟相稱,諸位皆降,獨他一人要去,豈能容他!”

衆頭領聞言,自是義憤填膺。

他們雖然是賊寇,卻也講究一個義字當先。

如今有人要走,自然惱怒不已。

此時一聽陳策要去除,便即紛紛高呼相隨。

可是他們話語一出,趙雲卻笑道;

Advertisement

“大帥往何去?”

陳策聞之,忙回頭道:

“將軍有所不知,我這大寨之中雖無多糧草輜重,卻有不金銀積蓄!”

“如今降了使君,正獻與使君爲禮,不想麾下卻出了這等叛逆!”

“我這寨後有一河水,通達渡口,可通羣山之間!”

“如今他劫了錢糧而去,必從水路而進,遁山中。”

“現在若是不追,恐怕再難追回!”

但他話一說完,便見趙雲哂笑道:

“若往別,大帥自可去追,但其若往黑石渡,則必被我軍所攔。”

“大帥想必不知,如今這黑石渡已被我軍所據,他走水路,卻難出!”

言罷,他就安衆人莫要慌

而陳策等人聽此,自是互相對視,皆是背後發涼。

虧得他們還以爲除了投降之外,還有機會遁山中。

沒想到秦瑱進軍同時,竟然還將他們的退路給死死堵住!

這要是他們起了一個異心,那可就真的沒有生路了!

想到此,陳策便對趙雲嘆道:

“早聞軍師用兵了得,如今見之,果有神助!”

“我等不知好歹,竟與貴軍相抗,屬實愚昧不堪”

他如此說著,一衆頭領皆是點頭。

趙雲見狀,自是笑而不語,索令人將此事告知秦瑱。

秦瑱正在山外,聽到趙雲信報,也是欣喜,索帶領兵馬一路朝山行來。

及至寨外,就見寨賊人已經紛紛卸下兵甲,再無威脅。

如此寨之後,見陳策請罪,又安了一陣,就直接表態道:

“吾曾言之,若爾等卸甲歸降,不僅無過,還有歸順之賞。”

“如今爾等歸降之心甚誠,吾也不會怪罪。”

“吾已上書明公,表汝爲別部司馬,爾等麾下衆人,皆有封賞!”

“只是我軍軍規甚嚴,爾等須得時時自省,休要以。”

“至於汝麾下所部雖多,卻有諸多老弱病殘,須當簡,擇其銳,新建一軍爲汝統領!”

他這一陣大棒打完了,又給了一把甜棗,頓時讓陳策等人喜出外。

他們本以爲秦瑱即便不清算,也該喝罵幾句。

沒想到秦瑱會如此和藹,不僅不打不罵,還與他們各自封賞!

能當朝廷員,誰又願意在山上當賊呢?

故而這一套下來,衆人便即再無反心,盡皆安心做事。

如此到了夜間,又見橋蕤領軍提著叛逃之人頭顱歸來,心中對秦瑱自是又敬又畏,不敢有毫逾越。

秦瑱見之,便令麾下宰殺牲口,大宴一場。

及至第二天,他便領軍行出,令陳策固守山寨,裝作還在抵抗之勢。

陳策不解,問其緣故,秦瑱便道:

“因吾此番前來,不止爲服爾等,還需平定廬江!”

“如今爾等雖降,劉勳卻仍在皖縣,當做出對峙之勢,以輕慢其心。”

陳策聽得緣故,又是一陣歎服,心想秦瑱一心二用他都不是對手。

要是全力攻打山寨,他那裡還有機會反抗?

抱著這種心態,他便再無其他心思,帶著兵馬安心在寨中屯駐。

不僅如此,每天還會親自點卯,將寨中況一應報給秦瑱知曉。

他如此行事,自然省了秦瑱不

見其頗爲懂事,秦瑱自也暗自點頭,心想陳策此人頗有勇力,雖無甚謀略,培養一番卻也可用。

兼之有有義,倒是比梅這等貨更有前途。

這樣想著,他也不再過多幹涉寨之事,只等來日廬江底定之後,再行安置。

另一邊,梅自被打了一頓板子之後,便在榻上躺了幾日。

又因他告梅乾,可還未見梅乾到懲戒,心想或許事敗,自是惴惴不安,又託小卒詢問橋蕤梅乾之事。

橋蕤見得梅如此,心中更是鄙夷,但因秦瑱之事還未妥當,只得按下心中不悅,遣人回覆道:

“我已報軍師,然軍師言說尚未有實據,不可輕。”

“當等到廬江大定之後,方可尋機懲戒!”

聽得此言,總算是安下心來,又聽秦瑱屢次調兵遣將,已然大敗陳策,心中自是焦急。

心想自己已然照秦瑱之言做了,何以現在卻又無聲無響?

眼下正是立功之時,若是再不用他,來日哪裡又有立功之機?

他心想悄悄下榻去問問秦瑱,卻又怕秦瑱惱他叨擾,一時間滿心患得患失,實難安心。

這一日好不容易可以下榻行走,他思慮再三,便決定前去再見秦瑱。

不料纔剛起,便聽營外有故人來見。

一聽這個消息,便即大喜,暗道:

“定是劉勳派人前來,待我哄了他回去,大功便可得矣!”

想到這裡,他便按下了激之心,又令人去將營外故人喚來一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