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

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

廬江皖縣,秦瑱率軍與陳策正在那邊對峙之時,劉勳這裡也在切關注北地軍

因是這個時間線上的劉勳遠沒有原本歷程中強大。

畢竟,漢末軍閥混戰,資源是有限的,正是此消彼長,因果循環。

在原本歷程中,袁兵敗之後,其麾下兵馬將領大都南下依附劉勳,使得劉勳麾下兵馬衆多,還有劉曄輔佐,自然雄立於江淮之地。

可在眼下的時間線上,劉備突然崛起,便搶去了劉勳的大量機緣,不僅兵馬沒了,本該被他獲取的錢糧也沒了。

故而劉勳現在兵馬不過兩萬多,地盤也就僅限於廬江南邊的幾個縣。

雖然手上握有一支水軍,可實力卻是十分堪憂。

又因廬江不比淮南,本來總人口就只有四十萬出頭。

之前孫策強攻一次,讓廬江人口損失了不,又有幾次賊,如今廬江郡總共人口也不到三十萬人。

兼之被劉備奪取了六安以北諸縣,劉勳治下人口也就十來萬人。

十來萬人要養兩萬多將近三萬大軍,這種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由此在知道秦瑱不是來打他之後,劉勳經過了短暫的驚喜,便陷了愁緒之中。

驚喜自是因爲秦瑱攻伐的對象不是他,愁緒卻是因爲即便秦瑱不打他,他手中錢糧也撐不到明年。

於是他只得一邊關注北地戰事,一邊又將一衆門客喚來問計道:

“說起本將本爲瑯琊之人,初伐董卓,後從袁,爾來縱橫多年!”

“後因袁稱帝,以至如今衰敗,各郡皆陷,唯我廬江得存。”

“吾本屯兵於此,保境安民,但慮府庫錢糧不足。”

Advertisement

“如今將至三月,府庫錢糧已缺!”

“之前聞得秦瑱南下,吾自無暇慮之,如今其即非南下奪城,我軍便當慮錢糧之事。”

“不知諸位有何妙計,可與我尋來錢糧支用?”

衆人聽得此言,自是面面相覷。

他們這些門客大都是些好勇鬥狠之人,讓他們去打仗沒問題。

可讓他們尋找生財之道,那屬實是問到盲點上。

不過他們終究還是了劉勳恩義,即便沒辦法,也得想想辦法。

當下一合計,便對劉勳表示道:

“既是府庫錢糧有缺,不妨召集城大族借糧度日?”

“若是不夠,便遣人四搜尋,百姓手中,或有餘糧。”

衆人這麼一說出來,劉勳便是暗自搖頭。

給世家大族借糧是需要還的。

而且廬江現在哪裡還有多世家!

當年孫策圍攻廬江半年之久,城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就連最大的陸氏都死一半人。

從那以後,皖縣城小的士族幾乎絕跡,大的士族對他們極度厭惡。

這種況下誰會肯借糧給他?

而百姓手裡是有餘糧,可那是要撐到秋收的,現在把這些糧食收了,對名聲不好不說,恐怕開春之後各地百姓就會造反!

他劉勳雖然好財,卻不會做這種竭澤而漁之事!

想到此,他不由將視線移到之前獻計的董幹上道:

“不知先生可有計策教我?”

董幹見狀,思慮片刻,便對劉勳道:

“在下聽聞劉備在壽春建坊售賣絹紙,月獲千萬之利!”

“如今秦瑱西征陳策,壽春兵力空虛,不妨襲之以獲錢糧?”

劉勳聞之,自是須沉道:

“劉備售賣絹紙之事,吾亦有耳聞!”

Advertisement

“但壽春兵力空虛,合卻有兵馬,我軍若攻壽春,必被秦翊相攻,不可行也!”

實際上他對劉備在壽春做的生意亦是眼熱。

可眼熱歸眼熱,問題是現在他打不過劉備!

現在秦瑱雖然出征,可兵馬離他卻不是特別遠,秦翊同樣有兵馬在合

他若是襲壽春,就是往人家犄角里面去鑽!

錢糧或許可能得到,但有沒有命帶回來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這麼一反駁,董幹卻也不在堅持,轉而須道:

“既是壽春不可取,眼下便只有劉表、孫策、華歆三家在側。”

“或可遣使前去,一家借個一兩萬斛,也可解我軍燃眉之急!”

而劉勳聞言,便是又搖頭道:

“若論這三家人,劉表與我並無際,空口前去,恐不願借!”

“孫策如今自顧不暇,未必能有餘糧!”

“華歆居於豫章,谷兵微,如何肯借?”

董幹見狀,便搖頭道:

“若依將軍之言,我軍便再無錢糧可獲,已有生死存亡之危,當速做決斷!”

“依在下之見,劉表兵力強盛,我軍招惹不得;”

“孫策可引爲援,不當與之爲禍;”

“獨有這華歆兵微將寡,居於豫章之地,便是無糧可借,亦可向其求之!”

“他若允之,還則罷了,他若不允,將軍便親自領軍南下,也得將糧食討來。”

“不然待得今秋糧斷,將軍便空有兵馬,亦無再戰之力!”

“到了那時,將軍又當以何爲繼?”

他的意思十分直白,趁現在你還有機會選的時候,就趕選。

不然等到沒有糧草,想選就沒機會了。

劉勳聞之,自是心中一凜,沉思片刻便點頭道:

Advertisement

“先生此言及是,值此危機存亡之際,是不當顧及虛禮!”

“我這便派人南下豫章,去求取錢糧!”

當下他便派出使者南下,準備向華歆求取糧草幾萬石支撐。

商量完畢,其麾下門客隨之四散而去。

其中有一人名爲寇才,本爲廬江人士,因有幾分勇力,故被劉勳招至麾下。

但奈何劉勳只是豢養門客,並不讓他們領軍,故而生活過得滋潤,卻是寡淡無味。

這邊剛剛從郡府之湊數歸家,便見其妻持信上前道:

“夫君,家中有客前來!”

寇才見此,自是一異道:

“何客來?喚爲何名?”

其妻聞言便忙道:

“不知其人姓名,只說有故人之書,匆匆留下此信,便即離去,並未停留!”

寇有才雖不領軍,但常年呆在劉勳邊,自也是耳薰目染,心知此事並不尋常,忙對妻子道:

“勿告此事與他人知之!”

如此告誡一句,他便拿著書信直家中,拆開觀之詳盡,面頓時彩了起來。

這封書信正是梅在秦瑱的示意下所書。

書中自是先行和寇才攀,而後便極渲染自己在劉備軍中招到的不公對待。

現在有意轉投劉勳麾下,願意轉投劉勳,並有大量錢糧奉上!

寇有才見得其書,翻來覆去看了幾遍,確認是梅筆跡之後,頓時拍案大喜道:

“此乃天與我建功之機也!”

如此說著,他自是暗自慨時機之巧!

偏偏劉勳缺錢糧,梅這裡便有錢糧奉上!

若將此事告知劉勳,劉勳豈能不賞?

但俗話說得好,以類聚,人以羣分。

寇才之所以和梅友善,就是因二人臭味相投。

Advertisement

此時見得有功,他便起心將其昧下,不管梅死活。

可奈何他翻來覆去,不見錢糧記載在何,一時只得惱怒梅謹慎,無奈之下,便出得家門直郡府之

此時劉勳辭退了一衆門客,心中煩悶,便招舞姬前來表演。

沒想到正在酒宴之上,卻聽自己麾下門客求見,當即眉頭一皺,便讓其明日再來。

不料府人剛下去通報,不一會兒又回報道:

“寇才已去,但將此書奉上!”

劉勳見書,自是不喜,可還是取來翻看。

如此看了一遍,便即神大振,忙道:

“去將寇才與我尋來!”

一時欣喜之中,他竟再無觀看錶演的興致,只是拿著書來回翻看,如此看了十幾遍,自是不釋手。

可就和寇才一樣,他看來看去,也不見錢糧在何,一時心中奇異。

這梅既然是想要投誠,必然會有重禮,何以只是空口白書?

莫非是被寇才私自昧下,以此要挾自己?

思慮之間,他自是大怒不已,待得寇有才返回之後,不等解釋,便喝令道:

“來人,與我將此見利忘義之人拿下!”

寇才見狀,便是大驚,連忙高呼道:

“主公,小人一片忠心,哪有見利忘義?”

劉勳聽著,一把便將書信丟在地下罵道:

“既是如此,何以此書之後空無一!”

“梅既要投誠,那書上所獻之禮何在?”

寇才聽之,自是一臉委屈道:

“啓稟主公,小人卻也不知,在下雖與梅爲友,卻不喜此人猾!”

“今日他只送來一書,其他並未言之!”

“小人得主公大恩,尚未報之主公,豈敢如此瞞?”

劉勳見他如此模樣,也不像有所瞞的模樣。

也就是說梅這封書信之中原本就沒寫錢糧在何

這到底又是個什麼意思?

想了一會兒,他沒想清楚,索又讓人將董幹請來詢問。

待得董幹抵達之後,他便將事說出,隨之問道:

“依先生之見,此何故也,莫非有詐?”

而董幹一聽,細細一看書信,便笑道:

“若這梅詳細書寫錢糧所在,其必有詐,因是秦瑱多謀,不可小視。”

“但眼下梅遮遮掩掩之狀,反倒無詐!”

“因是梅其人與秦瑱不善,被其一頓仗責,行不便,雖有心投誠,卻難前來!”

“他若將消息詳細報之,便慮我軍自取錢糧,不管他死活。”

“故先發信前來,確認將軍可有納降之意。”

“若是將軍有意,自會派人和他接,他得到將軍許諾,自然安心。”

“若是將軍無意,他不將錢糧所在告知,我軍得此書亦無用!”

“吾早聞此人輕義好,爲人狡詐,如此舉,倒也合理!”

劉勳聽得這番解釋,自然暗道梅這小子心思還不

說實話,論起袁麾下諸將,他也只是認識梅乾其人,知道梅乾有梅這麼一個兄弟。

對於梅的其他信息,便不甚瞭解!

而眼下聽得寇才和董乾的話語,他心中就對梅有了一個印象。

可以肯定,這傢伙多半就是猾小人!

這種人自然不會被標榜仁義的劉備和秦瑱重用。

如今又被秦瑱懲戒,那不起異心就奇怪了!

念及此,他便越發確認了這封信件的真實,忙對董乾道:

“此人既然如此,此信多半是真,如今他不告知錢糧所在,我軍又當如是?”

董幹一聽這話,便即須笑道:

“此事卻也不難,我見這梅重利如此,便當以利先行!”

“將軍不妨遣使前去傳印梅,任其校尉之職,他得我軍印信,便可安心,自會說出錢糧所在!”

“眼下秦瑱遠在霍山,壽春空虛,若這錢糧所在不遠,我軍前往獲之,便可解錢糧短缺之危,當速速行事!”

劉勳見之,自是連連點頭,當下又令麾下小吏與寇才北上和梅接。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