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我的竹馬是卷王 第88章

《我的竹馬是卷王》 第88章

第 88 章

桌上一盞燭火,晦暗地照著兩人。陸安荀趴在蘇綰的膝上,脊背弓起,袍下凸起清瘦的脊椎骨。

蘇綰視線靜默,緩慢地他腦袋。

任他發洩哭泣。

這是第二次見陸安荀哭。第一次是在津縣的時候,彼時被高四爺抓走而跳海,陸安荀找到時,抱著哭了許久。

這次......蘇綰沒見過牛崗村的況,但想來也清楚,因米糧而引發人命該是多麽慘烈的事。

陸安荀自責,因為這是他的政令。

陸安荀難,更因為這政令沒法撤除。將士們現在就在戰場上,他不征糧,死的便是千千萬萬將士。

蘇綰一下一下地他,指腹輕地按脊背。漸漸地,陸安荀緒緩和下來,不再發出聲音,卻依舊趴在的膝上沒

好似,睡著了般。

蘇綰也不擾他,見外頭桑葚端東西進來,忙擡手示意退出去。

桑葚探眼看了看,趕忙退出門檻,又領著其他婢走遠了。

夜幕如紗,籠罩在庭院裏,廊下燈籠忽明忽暗。

蘇綰盯著那燈籠又等了會,然後拍拍陸安荀的背:“陸安荀,先用膳可好?”

陸安荀“嗯”了聲,坐起。

蘇綰這才察覺自己膝上的布料已經

陸安荀沉默用膳,吃了半天也不見他夾菜,蘇綰無奈,只好拿起筷子幫他夾。

蘇綰夾什麽他吃什麽,直到他吃到一顆花椒後,蹙眉停下來。

“別擔心,”他說:“我就難那麽一會。”

“嗯,我知道。”蘇綰給夾了塊釀豆腐,試圖跟他提些輕松的話題。

“陸安荀,東京城來信了,你猜這信是誰寫的?”

陸安荀慢吞吞嚼飯:“我娘?”

“不是。”

“我爹?”

“不只公爹,還有一人。”

東京城林家就夏氏和林大人,以及林大人前妻留下的嫡。只不過嫡常年在外祖母家中,鮮面,況且雖與陸安荀關系融洽卻并沒到單獨給他寫信的地步。

Advertisement

陸安荀實在想不出還有誰。

蘇綰笑。

“等著。”:“我去取信來,你看過就知道還有誰了。”

蘇綰走去室,過了會拿了封信出來,展開在桌上。

陸安荀瞥了眼:“這是我爹的字跡。”

“你看第二頁。”

陸安荀翻到第二頁,赫然在最下方的空白端正地寫著“林孝璋”三個字,在字跡上還印著個小巧的手掌印。

陸安荀緩緩漾開,笑了。

蘇綰說:“名字是母親寫的,但這手掌印卻是小叔自己印上去的,可吧?”

年初夏氏生了個兒子,如今才幾個月大,這麽個小小的手掌印真是萌死個人。別說,蘇綰還看。

“回頭我將這頁裱起來,日後給他看,讓他知道,在他六個月時就給阿兄寫信了。”

陸安荀沒說好,也沒說不好,飯也不吃了,就盯著信紙淺淺地笑。

過了會,他說:“我小時候跟著母親過得極其艱苦。”

“父親去世後家中沒多積蓄,母親養我不易。本是個弱膽小的婦人,但為了我,挨家挨戶地找活幹,後來在繡坊接一些零散的活,我們得以息安生。”

“但安逸日子并不長久,街坊有兩個流子,看我母親是個年輕寡婦便常常來滋擾......”

蘇綰安靜地聽。

陸安荀繼續道:“我那時候小不懂事,沒去私塾讀書,天在街上跟陳淮生他們混。後來有一天回來見我母親哭,我才知道那流子又來欺負了。”

也不敢哭大聲,怕我知道還撒謊說是摔倒了疼哭的。但其實我清楚是怎麽回事,第二天我跟陳淮生幾個堵在那流子家門口,等他一出門就扔石頭砸他,砸完我們分頭跑。為了教訓那兩個流子,我天琢磨怎麽打架,于是從東街打到西街收了不小跟班。我用一名頭護住了母親,沒人敢,也沒人敢欺負我們母子。我自覺威風,可我娘又哭了。”

Advertisement

說我該去讀書,而不是在街上逞英雄,真正的大英雄不該是這樣,而是為民除害,讓窮苦百姓有飯吃不欺負。”

“我當時沒什麽當大英雄的想法,但這句話卻記得很深。後來我母親機緣巧合進林府當繡娘,因為有林大人庇護,我跟母親的日子漸漸過得好起來,再後來,我就去讀書了。我清楚記得夫子讓我們背的第一本書中提到‘窮則獨善其,達則兼善天下。’我當時就想,我該做這樣的人。”

“我開始努力讀書,考中狀元後仕做。我闖縣,讓津縣富足,我治理州,讓州民生恢複。我做了這麽多,自認為是個救世英雄。但現在......”

陸安荀苦笑了下:“我發現我什麽都不是,我不是什麽英雄,我也幫不了那些人,我甚至......”

“陸安荀。”蘇綰走過去抱住他。

“怎麽會?你就是!在我心裏你就是英雄。你幫了很多人,幫過津縣百姓也幫過州的百姓,還幫過邊的人,不能因為這件事就否定自己。再說了......”道:“我雖不知牛崗村發生了什麽,但征糧的事你沒錯,錯就錯在世道艱難,戰爭殘酷,你只是做了你該做的。”

“陸安荀,你只管做你想做的事,我陪著你,你要助襄王我也支持你。”

陸安荀一怔:“你怎麽知道我要助襄王?”

“你還瞞我?別以為我不知道在州時你就跟襄王聯絡過了,不然襄王怎麽會在皇上面前舉薦你當糧總領?”

陸安荀又問:“可你現在也知道,二皇子當了太子,襄王希渺茫,怎麽還支持我?”

“支持你當英雄啊!”蘇綰說:“二皇子若是坐上那個位置將來百姓必定苦,可襄王不一樣,襄王有明君之相。所以,你征糧助襄王,讓百姓有位賢明君主,那你可就是大英雄了。”

Advertisement

“謬論!”陸安荀上斥責,卻緩緩勾起來。

過了會,他道:“我雖知你的話是安我,但不得不承認,很管用。”

“我現在好多了。”他深呼口氣。

次日一早,祁淵來找陸安荀,見他正在跟蘇綰用膳,忙轉走到廊下等待。

陸安荀瞥了眼,三兩口將粥喝完,然後走出門。

“查到了什麽?”他問。

祁淵:“你怎麽知道我是來告訴你信息的?”

“難不你是來看我用膳的?”

祁淵默了下,道:“去書房吧。”

陸安荀的書房就在隔壁,兩人進去後徑直關上門。

“牛崗村的事查清了,是遼國人所為。”祁淵直截了當說。

聞言,陸安荀斂了神:“我也猜到了。”

“猜到?”

“在你沒回燕山府時,我就抓了好幾個遼國探子。這些探子圖挑起民事端,阻撓征糧計策。”

祁淵點頭:“不只燕山府,此前我在池州也抓了些。沒想到耶律泓手段這般周,這人詭譎狡詐確實不好對付。”

他說:“我已命整個燕山府戒嚴,軍四搜查可疑人,但凡發現遼國探子立即抓捕。”

陸安荀點頭。

須臾,祁淵問:“牛崗村的事要怎麽理?”

因為牛崗村鬧出了駭人聽聞的命案,一夜之間這事在菜市場傳開,已經傳到了範郡。

這政令若再強制施行顯然會引得百姓不滿,可將士們在戰場浴戰,征糧不能斷,陸安荀左右為難。

陸安荀沒說話,坐在桌邊靜默思忖。

過了會,外頭有人敲門。

“什麽事?”陸安荀問。

“是我。”蘇綰端著點心在外頭:“這會可方便進來?”

“嗯。”

門被從外頭推開,祁淵擡眼,卻見門外不只蘇綰,連蘇嫻也來了。

蘇綰道:“適才大姐來找我說了些籌集米糧的主意,便想與你們商量一二。”

Advertisement

聞言,陸安荀詫異:“大姐有籌集米糧的法子?”

蘇嫻餘瞥了眼還在看的祁淵,不在對面坐下。

“也算不得什麽高明的法子,只是指一條路罷了。”

“大姐請講。”

蘇嫻道:“我聽說朝廷讓你籌一百萬石糧,此前在鄉紳手中已經籌了五十萬石,還需五十萬石。”

陸安荀點頭:“正是。”

“我也聽說你下了政令,只不過,從百姓手中征秋糧實在困難。因為臨近秋收,百姓的米倉最是拮據之際,他們已經沒糧了。百姓手上沒糧,但其實糧商手上還有......”

繼續道:“我在金州時就曾見糧鋪生意紅火,每個米鋪後頭都有大糧倉供應。此前我在那買一萬石糧,掌櫃的居然當天就貨,可見糧倉實在滿。”

陸安荀問:“大姐的意思是從糧商手上買糧?”

蘇嫻點頭:“正是。”

聞言,陸安荀與祁淵對視了眼,道:“其實買糧的法子我們也想過,只是困難有二。”

“其一,五十萬石糧不是小數目,這筆錢我們拿不出,朝廷也不會給。”

“其二,你說的是金州有糧,而并非燕山府。眼下燕山府的糧能征的已經征得差不多了,糧商手上并無多餘糧,即便花錢買也不見得能有五十萬石。”

蘇嫻:“這第二個倒不難解,只是錢的事,或許可這樣........”

道:“買五十萬石糧不一定非得出五十萬石糧的錢,可先出一半,餘下的等秋稅上來後再給。生意買賣本來也有這種慣例,何況你們是府,由府出憑證更可信,想來糧商也願意協作。”

陸安荀道:“盡管如此,剩下一半的錢上哪籌?實不相瞞,因為打仗,燕山府已經窮得叮當響了。”

默了默,蘇嫻說:“可否向民間籌集?百姓沒糧,但餘錢想必還有些,府以利相許,興許百姓願意借。而且這錢并非強制,有錢的自願借,沒錢的不必給。再有就是,我手上有些錢也可借出來,另外我還可寫信與好友們,他們或許都能借點。這般湊的話,估計是夠的。”

陸安荀琢磨了下:“法子好是好,若是兩個月前,我必定采用大姐的法子。可眼下留給我的時間不多,離籌集最後五十萬石糧不剩二十天了。這般籌錢的法子耗時過長,待錢籌夠再買糧運糧,恐怕前頭戰場上的將士們等不得。”

“這.......”蘇嫻嘆氣:“這籌錢法子確實耗時久了,不若用現有的錢先買一些糧如何?我手上的錢加上小妹的,或許能買五萬石。”

這時,祁淵開口道:“我這也可買五萬石。”

那就是十萬石,離五十萬石還差四十萬。

遠遠不夠。

突然安靜起來,須臾,蘇綰眼睛一亮:“我大姐說得對!”

“買五十萬石糧不一定要出五十萬石糧的錢。”合掌,高興道:“我想到個主意,正如大姐說的法子,只是手段更直接些。”

三人看向:“何意?”

“我大姐說花一半的錢先買糧,這是商市慣常的規矩,可若是不花一半呢?”

“不花一半,花多?”

“當然是越越好啊。”蘇綰說:“最好到咱們手上的錢就能購買五十萬石。”

一聽,陸安荀立馬將椅子拉過去挨著坐:“那你說說,怎樣用買十萬石的錢買五十萬石的糧。”

“其實法子也簡單,那就是讓糧商的糧降價賣給我們。”

祁淵問:“用十萬石的錢買五十萬石的糧,這買賣怎麽聽都是糧商虧,他們豈願降價?”

“不!”蘇嫻頓時也明白了蘇綰的主意,當即道:“他們願降價!”

蘇嫻笑起來:“小妹可是想說買賣競爭中的降價策略?”

蘇綰也笑起來,不愧是經常做買賣的大姐,一聽就知道怎麽降價,而且怎麽讓糧商心甘願降價,甚至虧本也要賣。

的確是降價策略,也是商業中常說的價格戰。

“正是。”蘇綰點頭:“我們加他們,再競爭他們,最後迫他們不得不降。”

陸安荀聽得雲裏霧裏:“什麽加,什麽競爭?能否說清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