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我的竹馬是卷王 第82章

《我的竹馬是卷王》 第82章

第 82 章

溶溶,蘇綰坐在馬上,陸安荀牽繩走在前頭。兩人才從酒樓出來,準備往客棧而去。

“嗚嗚嗚丟臉死了。”蘇綰懊悔:“你怎麽就不提醒我?”

“我有機會提醒嗎?”陸安荀無奈。

“哎,一世英名盡毀。”

陸安荀好笑。

“你怎麽跑來了?不是讓你回東京城等我嗎?”他問。

“我原本是打算回東京城吃香喝辣,再去戲樓裏看俊俏小生唱戲來著。誰知道後來聽說那小生回老家了。”

陸安荀危險斜眼。

“嘻嘻,當然不是啦。我這不是擔心你,所以來找你了嗎?說好了有福同有難同當,你自己來燕山府我怎麽能回京呢?”

說到這,蘇綰問:“對了,你不是要去燕山府嗎?我一路追你追到梨花縣,結果又聽說你來池州了。”

“來池州有點事。”

“什麽事?”

“男人之間的大事。”

“嘁!說不說。”

須臾,低聲音:“原來那位就是襄王啊,長得還怪好看的。”

“有多好看?”

“就......”蘇綰故作認真:“話本子裏英俊的男人就該他那模樣。”

陸安荀面無表:“明日我派人送你回京。”

“哎哎哎......我沒說完。”蘇綰討好:“襄王好是好看,但比起我家小公主來還是遜了些。”

此時正好走到客棧,陸安荀停下。

他緩緩掏了掏耳朵:“什麽?你適才說什麽......公主?”

“......你聽錯了。”

“沒錯,我耳力好得很。”陸安荀咬牙切齒:“蘇綰,你又胡給我取綽號!”

取綽號就算了,他一個大男人,喊什麽公主!

“我明日就派人送你回東京城,這事沒商量!”陸安荀頭也不回進客棧。

蘇綰立即跳下馬,忙拉住他胳膊:“別啊,我來都來了你又將我送回去,多麻煩啊。”

Advertisement

“不麻煩,我有的是人手。”

“陸哥哥......”蘇綰放聲音。

“陸大爺......”蘇綰搖晃他胳膊。

陸安荀不為所:“行軍打仗艱難困苦,你跟著不方便。”

“哪不方便了?”蘇綰手在他,出口的聲音滴滴得膩死個人:“是同床共枕時不方便了?還是洗鴛鴦浴時......唔......”

未等說完,陸安荀捂住

蘇綰悶笑。

“我現在是真的忙。”陸安荀說:“跟在州不一樣,興許顧不上你。”

“我何須你顧及?再說了,我可不是來這玩的。”

“那你是來做什麽的?”

“你猜呀。”

蘇綰手指輕輕刮了刮他結,只見那結猛地

陸安荀:......

默了默,他索一把將人抱起。

“哎哎......”蘇綰捶他,故意問:“做什麽?”

“老實點!”

陸安荀三兩步把人抱上樓,又進了房間,然後將人放在桌上。

“我們約法三章,你要待在這就得聽我......”

未等他說完,蘇綰先吻上他的

陸安荀暗罵了句娘,迅速沉溺其中。

兩人從州分別到今日過去了好幾天,許是異鄉客棧令人,又許是別的什麽,皆熱得很。

在桌邊就裳,所幸夏日天氣不冷,清涼適宜。

一縷月落進來,恰好照在蘇綰白細長的上,顯得皮瑩白如玉。隨著陸安荀的作,長

“陸安荀,這次征糧你可有把握?”

“為何這麽問?”陸安荀閉著眼,額頭聚集了許多汗。

“我一路過來見許多商隊將米糧運往南邊,還聽見百姓說這一仗興許襄王敗。輿論這般,于你,于襄王皆不利。”

“的確如此,不過不必擔心,我已想到法子。”

Advertisement

“說說看。”

陸安荀睜眼,著一臉的蘇綰:“你確定要在這時候說?”

“那你想何時說?”

默了會,陸安荀無奈:“罷了,現在說也無妨。非常時刻非常手段,鄉紳轉移米糧,那就讓他們轉移不得。”

“怎麽個轉移不得.....唔......”蘇綰往後撐著桌面,掌心有汗,差點打

陸安荀忙拉住,隨後將人抱起走向裏間床榻。

“我已向襄王要了兩萬人,你說呢?”

蘇綰了然:“你想強行扣押運糧商隊?可這樣做總得有名目吧?”

陸安荀贊賞,有些事告知蘇綰,一聽就明白。

“名目都是現的,燕山府地界土地兼并嚴重,這些鄉紳哪個是幹淨的?扣下來先查。”

“可這些事牽涉甚久,”蘇綰道:“而且燕山府這麽多鄉紳富戶,你如何能查得清?即便等你查清了,戰場開戰瞬息萬變,可等不起你的糧草。”

陸安荀臉:“我為何非得查清?”

“你不是要查嗎?”

“查自然是要查,可也不一定現在查,拖兩個月也使得。”

“......”蘇綰忍不住道:“陸安荀,你好不要臉。等你查清了,仗也打完了,屆時糧食也用了。”

陸安荀加重力道,頓時弄得蘇綰要死不活。

良久,待敦倫結束,兩人熱汗淋漓各躺一邊歇氣。

想到什麽,蘇綰問:“對了,朝廷這次打仗沒有儲備糧嗎?”

“有,但只有五十萬石,只夠大軍一個月的口糧。”

聞言,蘇綰轉頭:“朝廷要你籌多?”

“至再籌兩個月的。”陸安荀道:“這次征遼估計一時半會結束不了,我得在儲備糧用完之前將剩下的籌齊。”

蘇綰聽了暗暗震驚,再籌兩個月的,那就是一百萬石。

Advertisement

一百萬石是什麽概念?整個燕山府全年的總産糧也不過三百萬石。數十萬百姓不吃不喝數月,才能全力供將士們打仗。

可眼下,去年的糧稅已收,今年的秋糧還在田裏未。鄉紳富戶手裏的糧即便全部扣押,也未必能有五十萬石。

沉默須臾,蘇綰問:“陸安荀,你打算上哪弄一百萬石糧去?”

陸安荀迷糊著說:“目前只有把握籌五十萬石。”

“那剩下的五十萬石呢?”

“剩下的......”陸安荀困頓,翻過來將人抱住:“夜深了,先睡吧。”

見他如此,蘇綰清楚,剩下的恐怕陸安荀也沒有法子。

興許朝廷也明白燕山府能征用的米糧只有五十萬石,而大軍作戰卻需要一百萬石,分明是將這個大難題全丟給了陸安荀了。

難怪要把他從州派過來,朝廷那幫王八蛋!

次日,蘇綰醒來時,陸安荀已經離開了。

“他去哪了?”蘇綰問。

小廝道:“早上祁大人來客棧尋咱們大人談事,也不知他們談的什麽,沒多久兩人就一同出門了。”

蘇綰洗漱完正在用早膳:“你說的祁大人可是從京城來的那位刑獄司大人?”

“正是正是。”

蘇綰狐疑,昨晚追陸安荀追到客棧時,就聽小廝說陸安荀去了瓦子,于是又趕去瓦子。可到了瓦子酒樓後,不料在那遇到祁淵和襄王。

陸安荀說他是第一次見襄王,但看著怎麽不像呢?

又想起此前在州問陸安荀是否主求的差事,彼時陸安荀堅決否認。可現在看來,這裏頭絕對有貓膩。

陸安荀或許暗中跟襄王接過了。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蘇綰自己嚇得大跳。

陸安荀這是......站隊襄王了?

可即便再不知朝堂局勢,也清楚這個襄王非嫡非長,且京城還有二皇子虎視眈眈。眼下陸安荀隨襄王來了燕山府,這步棋走得實在險。

Advertisement

其他不說,就說這剩餘的五十萬石糧,若是湊不齊誤了戰事。不僅襄王罰,恐怕連陸安荀都得丟命。

想通這些,蘇綰真的要被陸安荀氣死了,他不聲不響就做這麽大個決定。

用過膳後,蘇綰在屋子裏等了會,沒見陸安荀回來,索換了男裝去樓下大堂。

要了壺茶,邊吃邊等。

池州是南北通行的樞紐,往來商客繁多,這座客棧的生意也極好。這會兒堂幾乎坐滿了人,彙集天南地北的商客,談論四面八方的買賣。

也不知過了多久,有人急急忙忙跑進來:“陳當家,你現在快去衙門,你手下的商隊出事了。”

一個陳當家的忙站起來:“出什麽事了?”

“你今早運送出城的米糧全被府扣押了。”

話落,堂頓時喧鬧起來。

“為何扣押米糧?”

“小兄弟你快說清楚,我等也是運糧的商隊,正經過池州歇腳。”

“哎呀,你們何時到的?”

“昨夜到的。”

“那完了,估計被府扣押了。”

“你倒是說清楚啊,府為何扣押?”

“我也說得不甚明白,聽說是東京城來的欽差查燕山府的田地案。所有過路米糧都得扣押,待查清楚沒問題才放行。”

“可我們只是商隊啊,府要查只管抓犯事的就是,與我們何幹?為何要扣押我們的東西?”

“唉,話不是這麽說,你想想你運的是誰人的糧?”

這麽一問,那人不說話了,忙立即跑出客棧。他一跑,其他人也陸陸續續地跑出去。

“咱們快去打聽打聽,萬一咱們的也被扣可就麻煩了。”

是以,不過片刻堂就空了大半。

蘇綰坐了會,起:“雲苓,走,我們也去看看。”

順著路人指引,來到府衙門外。

門外著告示,上頭寫的容跟此前那人說的大致不差。意思是欽差來查燕山府的田地,凡是可疑的商隊皆扣押起來。

而池州來往商隊衆多,從燕山府往南多數周轉于此。是以政令一出,才一個上午就扣押了十數個商隊。

“現在全城戒嚴,軍把守著呢,想走也走不了。”有人說。

“那怎麽辦?”

“能怎麽辦?等府查唄,若你們的貨是幹淨的自然放你們走。”

“沒其他法子了嗎?”

“還能有什麽法子?”

“欽差是哪個?”那人問。

“你莫不是想賄賂欽差,可千萬別這麽做。你是不知,剛才就有人賄賂過,結果欽差把那人給抓起來了。”

嘶——

周遭氣陣陣。

“看來只能等府查了,只不過府到底是怎麽個查法?得等多久?”

“我哪裏清楚,但聽說先查田地,再查過往繳稅況。若是不夠得補繳,若是欠稅嚴重的不僅要補,還得連本帶利罰。”

衆人一聽,皆沉默了。

他們都清楚手上運送的糧是怎麽回事,燕山府的這些人哪裏經得住查?一查一個準。恐怕,這批糧短時日是要不回來了。

蘇綰聽了會,也基本了解了況。沒想到陸安荀作還快,昨晚才商談好,今天就開始各執行。

:“走吧,回客棧。”

陸安荀下令扣押燕山府所有運糧商隊,這事鬧得頗為轟,不止池州,連其他地方也聽了消息,衆人議論紛紛。

“他這是以扣押之名行強盜之舉。”

被扣押的鄉紳們聯合起來急商討對策。

“誰不知道?他陸安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你能拿他怎麽辦?”

“他是朝廷派來的糧,主要負責征糧。然而征糧卻幹起了查案的事,偏他還真有這個權利。”

陸安荀是皇上親封的江南東、西路和燕山府的轉運使,掌賦稅、軍儲、糾察等一切事宜,就連當地知府也無以幹涉。

須臾,有人嘆氣:“我看還是算了,不然真等他查起來,到時候扣押的說不準還不夠補稅。”

在座的人各自手上有多田,這些田是怎麽來的。這麽多年在燕山府繳了多糧稅,欠了多糧稅,心裏皆有目數。他們經不住查,查起來保不齊連手上的田都得掏出去。

得不償失。

有人暗道倒黴:“朝廷怎麽派這麽個人來?跟土匪似的。”

“可不就是土匪,偏他還巧立名目冠冕堂皇,我們真是啞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這些糧扣在他那我實在不甘心啊,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

“說的像誰甘心似的。”

空氣安靜了會,有人問:“能否在朝中找人通融通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