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幻想言情 女皇攻略 第177頁

《女皇攻略》 第177頁

新郡守是個普通的士人,說是寒門沒到那個程度,說士族也不太靠得上,姬越派遣他來治理樂浪郡,看中就是這人古板,認死理,適合用來讓樂浪人移風易俗,他覺得樂浪郡的百姓不應當是這樣的,就下狠勁來改變,兩年時間里,雖然依舊貧瘠,但樂浪郡的況已經好轉了許多,如今來了個先進郡守在隔壁發展,不擅經營建設的樂浪郡守也有樣學樣,初見了幾分效。

許霽是個相當大方的人,發覺之后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派遣屬前往樂浪郡幫助發展,以菟帶浪,齊心協力建設文明郡縣。

陸宴:“……”行吧。

今年黃河水災,秋收的稅額比起往年要低上許多,畢竟黃河沿岸的郡縣在往年也是納糧大戶,加上賑災款項的分撥,今年落進國庫的稅額實在不算多,好在到年底黃河清淤基本上能夠做完,明年能夠正常春耕,如果明年沒有水災的話。

姬越順風順水慣了,第一次應對水災,雖然很快就穩定了局面,卻也難得有些發愁,第一次意識到天災的不可測,和國力無關,和天子德行也無關,這一點姬越是敢肯定的,前人說什麼天災是因為帝王失德,風調雨順是因為帝王有德,不信,畢竟自認沒有做過任何失德的事

然而在一些奇人異士看來卻又不同。

帝星璀璨,通常況下確實會對風水有影響,帝星黯則多發天災,帝星明則風調雨順,雖然不是所有況都可以如此解釋,但兩者之間確實有一種冥冥之中的關聯,原本以姬越的紫薇氣數,不可能發生如此大規模的水災,但今年的況不一樣,帝星的位置上有了重影,乃是帝星有子之相。

Advertisement

簡單來說,天子有孕,懷的不是下一任帝星,二者氣數重疊,顯示出一個凡胎占紫薇的異相,使得帝星

事實上從姬越第一天懷孕起,四方奇異人士就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知道了,夜觀星象,八卦占卜,甚至夢見天機的也有,只是姬越本人不知道,平時月信就不大穩,也沒有定期見醫工的習慣,到兩月過半的時候才有發覺,如今懷胎五月,又趕上天氣漸寒,添了厚裳,連每日上朝的朝臣都有知的。

姬越沒有昭告天下的意思,反正等月份大起來,誰都有眼睛能看到,又不是男人,需要算日期才能判斷孩子是不是自己的。

其實宮中專門研究生產的醫工有不,除非母實在虛弱的況下,極有難產的事發生,姬越雖然沒生過孩子,卻知道生孩子對于富貴人家來說不是鬼門關,真正容易讓孕婦死的是孕期的勞碌,生產時的簡陋,和產后的護理不當,等到月份漸起,也盡量減了一坐坐一天的況,在醫的建議下每天適當鍛煉,合理飲食,為了保險,還從江南把神醫孫思邈給請了來,萬一生產不當,立刻去子保

孫思邈一直信奉一個真理,那就是活得久了什麼都會見到,他活得已經夠久,卻還是第一次遇到皇生產,一百好幾十歲的人了,差點給自己扎一針醒醒神。

孩子倒也十分爭氣,知道不能耽誤母親的事業,七個月時就迫不及待想要出生,姬越到疼痛的時候,人在上朝,很快被送到后殿,不朝臣了,比自己生孩子都要慌。

姬越事前了解過不生孩子的況,知道婦人生產的時辰不定,快的幾刻鐘就生完了,慢的要幾個時辰,難產的三天三夜也是有的,的運氣不大好,從開始疼痛到生產,生了足足四個時辰,才聽見一聲嬰兒的啼哭。

Advertisement

連忙告知姬越道:“陛下,是位皇子!”

姬越松了一口氣,不在意是不是皇子,輕松的是終于生完了。

連忙給孩子做了簡單的理,姬越此時意識清醒,只是看到孩子的時候有些不喜,這孩子長得皺紅彤彤,最重要的是,剛剛疼痛了半天,這輩子都沒過這樣的罪,故而只是看了一眼,就讓人把孩子帶下去喂

第115章 大勢之下

姬越休息了一夜, 養足了神,這才讓人去擬旨昭告天下,為這名剛剛誕生的皇子取名恒, 晉室有出生即封太子的傳統, 甚至不是每個皇帝都能有親生子繼承,姬越痛過一次,暫時還沒考慮過第二次, 故而封太子封得很痛快。

小太子姬恒是個頗為健康的嬰兒,雖然模樣皺皺,但姬越還是讓人抱來多看了幾眼, 對于自己生出了個孩子這樣的事,姬越還是覺很新奇的, 也是到這個時候,姬越才想起了什麼, 對邊的婉兒說道:“去把太史來,讓他看看孩子。”

婉兒連忙領命去了, 姬越沒有抱孩子的意思, 第一不會抱, 第二總覺得小嬰兒脆生生的,一個不小心也許就被勒死了。

娘也很喜歡孩子,從宮人手里把姬恒接過來,靠得近了一些, 垂眸看著嬰兒的臉,聲說道:“陛下, 你看太子長得多像你呀。”

姬越嫌棄地看了一眼嬰兒的小紅臉, 也知道剛出生的嬰兒長得都很丑, 長開了就好看了, 但現在丑還是丑,丑得讓都不想多看,哪里有像的地方。

娘笑了,也不多做解釋,抱著嬰兒拍了拍,臉上滿是母輝,姬越一時間都有些怔愣了,從不知道人抱著孩子的時候是這麼

鬼使神差地出手,把嬰兒接了過去,只是雙臂僵直,看上去簡直是像要把嬰兒往地上摔一樣。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