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公府貴媳 第517頁

《公府貴媳》 第517頁

第246章

“我退你!”

韓霄一副暴脾氣,站在城墻上指著鋒的鼻子罵,“你小子兵臨城下把這滿城百姓判為叛賊的時候就沒想過讓老子置事外,現在裝什麼好人?我還就告訴你了,今日不是你死就是老子亡,跟我假惺惺!”

“韓副指揮,你這是何必?”鋒打心眼里并不想跟韓霄為敵,也不想與蜀王為敵,這兩個人都是值得敬佩的武將。

但跟蜀王立場不同,不得不戰,跟韓霄卻可以避免一戰。

“何必?你說何必?”盛明宇憑欄而立,大聲道,“你鋒私自領兵攻打天津衛,要與這滿城無辜百姓為敵,違背天良圣心,韓指揮打你是順應正道!”

這番顛倒黑白的說辭把鋒說蒙了,“蜀王殿下,何來私自領兵一說,我乃奉圣命前來討伐爾等叛賊。”

“圣命在哪呢?”盛明宇攤手,“你沒有圣旨,見了上也不說有點眼讓開指揮的位子,還說不是造反?”

鋒語塞,他的確沒有圣旨,是父親代皇后傳達的。傳達時語態還頗為志得意滿,毫沒考慮這些細枝末節。

當然,一般人聽見圣諭,也不會追究真假,更不敢以真作假,誰想到蜀王敢這樣顛倒黑白?

可偏偏他現在反駁不得,總不能把圣上請來說一遍吧。

韓霄見鋒吃癟,樂得哈哈笑,他朝樓下的衛兵道:“兄弟們,副指揮假傳圣旨造反,你們還敢跟著他賣命嗎?”

樓上的衛兵紛紛振臂吶喊:“鋒假傳圣旨造反!鏟除反賊!”

Advertisement

“鏟除反賊!”

城樓下的百姓也紛紛一起高呼,一時間滿城盡是討伐鋒的呼聲。

跟著鋒的衛兵此時也陷了自我懷疑,他們平日皆是聽從韓指揮的命令,此番是因為韓指揮不在,所以才跟著副指揮出來討伐叛賊。可按說見了韓指揮,副指揮應該讓權才是,怎麼倒稀里糊涂先給韓指揮扣上了反賊的帽子?

“都愣著做什麼!”鋒見勢不妙,準備先發制人,“韓霄投靠叛賊,冥頑不靈,給我一并拿下!”

五萬衛兵沒有蜀王的底氣敢質疑圣諭,哪怕心中有所懷疑,此時也只能隨波逐流,在鋒的指揮下攻打城門。

“開戰了。”晏長風聽見了攻城的聲音,心跟著提了起來,“不知道表哥能撐幾時。”

房間里,柳清儀拿出了的瓶瓶罐罐,看似漠不關心地搗鼓著。裴修則舉著一本書,氣定神閑地翻著書頁。

“宋瑞明日就能到。”裴修給媳婦兒回應,“他手下還有兩萬軍,方雄送曹鵬回青州府,運氣好的話,能騙幾千土匪過來,玄月閣附近可調集兩萬人,不過,我估計用不上。”

柳清儀作一頓,一直繃的臉微微松

晏長風看在眼里,替問:“你還有這麼多后手呢,怎麼不早說?瞧把我們急的!”

柳清儀輕咬,又悄悄松開。

“盛十一知道宋瑞不日將到。”裴修笑睨了媳婦兒一眼,“沒瞧見他一點不著急麼,兩萬軍對他來說足夠了,至于匪幫,是我前日臨時傳信給方雄,讓他帶來的,匪幫為蜀王造反名不正言不順,過來打一打反賊也算將功補過,不過能不能勸來就不一定了。而玄月閣的人一直隨時待命,但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調用,我這回答夫人可還滿意?”

Advertisement

“聽起來,十一表哥應該不會有危險,是吧小柳?”晏長風坐下來,捧著臉看著垂首不語的柳清儀。

柳清儀撇撇,沒承認但也沒否認。

“不過啊,”晏長風轉而又道,“三百衛兵加上滿城手無寸鐵的百姓,對五萬衛兵,守一天一夜也不是容易的事,傷是在所難免了,是吧裴二?”

裴修笑得無奈,配合道:“確實不容易,如果破城,一場拼是在所難免的。”

話音一落,一唱一和的夫妻倆便見柳清儀站起來。收起了的瓶瓶罐罐塞進藥箱,“二姑娘,二公子,我去城門照顧傷員,二位好好休息,莫要出去冒險。”

晏長風意味深長:“噢~照顧傷員啊,那你也小心啊,一定跟表哥平安回來啊!”

柳清儀逃也似的跑了。

裴修笑,“柳姑娘的心其實比誰都熱。”

“那倒是。”晏長風說,“在兵營里無償待幾個月,幾個人能做到呢,懸壺山莊里那些把救死扶傷掛邊的醫之大者可連一兩藥也沒捐呢。”

城門的戰況不容樂觀,鋒帶了兩尊大炮,一左一右對著城門,只消一聲令下,城門必破。

炮手。”盛明宇對韓霄說,“讓城門口的人退開,能擋一時就擋一時,擋不住也別枉送命。”

韓霄嘬著牙嘆氣,“不瞞蜀王殿下,我下不去手,那倆炮手都是我手下的兄弟!”

“韓指揮,”盛明宇語氣嚴肅,跟往日嬉皮笑臉的樣子判若兩人,“你現在退開還來得及。”

韓霄后脊一僵,城城外,兩個立場,既然站在了對立面,就不容心慈手。他把往日的兄弟收拾起來打包埋進心底,一咬牙,端起弩箭對著城下的炮手,“兄弟,此箭一出,可就沒有回頭路了,大家若還念著往日幾分兄弟,最好置事外。”

Advertisement

兩名炮手不想將炮口對準韓指揮,也不想違抗圣令,可他們不過是兩個小衛兵,沒有選擇站隊的資本,更沒有置事外的權利,眼下不論站誰,都逃不過一個死。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