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玄幻奇幻 將夜 第二卷凜冬之湖 第四十章 棘杖稍吐胸中氣

《將夜》 第二卷凜冬之湖 第四十章 棘杖稍吐胸中氣

正如曲妮瑪娣先前問出這句話后的安靜一樣,不是沒有人不相信寧缺說的話,而是沒有人敢不相信寧缺說的話。道理也是同樣的簡單,不是因為寧缺擁有多麼崇高圣潔的名聲,而是因為他在書院后山排行十三,有一個夫子的先生。

對世間人而言,西陵神殿自然是最神圣莊嚴的地方,而大唐都城長安南郊的那座書院則是最崇高之地。大唐帝國鐵騎雄窺天下,國政通人和,有很大原因是因為朝堂及各郡主,大部分都有書院教育背景,普通書院便已然是個龐然大,更何況是傳說中的書院二層樓?

二層樓里生活著夫子的親傳弟子,那些人很在世間行走,漸漸都了傳說中的人,但偶一面都可以輕王侯,弱公卿,即便是對著各宗派領袖甚至神殿大人都可分庭抗禮,像這樣的人,又有誰有勇氣跳出來質疑?

莫山山在碧藍海畔的溫泉曾經對同門說過,虛名是最沒有力量的東西,力量永遠只在于力量本,就像筆墨永遠只在于筆墨本,所以今日議事帳爭論草甸馬賊一事,眾人心中真實緒偏向于墨池苑弟子,亦名聞天下,但站在對面的是神殿是月國,于是便沒有人相信,不敢相信。

此時說出相同話語的人是寧缺,他后站著夫子和大唐帝國這兩座高不可攀的山峰,那麼此時帳,說話最有力量的人便是他。

驚呼聲終于暴發了出來,議事帳的人們看著寧缺,震驚的不知如何言語,只有發出聲聲強行抑卻抑不住的慨驚嘆,接著,所有的聲音再次消失,帳重新回到先前寂靜無聲的狀態,除了變得有些急促的呼吸聲。

對于各宗派的修行者來說,寧缺絕對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雖然對方似乎在今年春天才以一種誰都意想不到的姿態,直接闖了元氣橫流溢的修行世界之中。

Advertisement

在裁決司大神授意下,神殿一直在宣揚他的名字,所以全天下的昊天信徒都很快知道了有一個寧缺的人,曾經在長安城春風亭一夜中,幫助另一個極富傳奇的強者,斬殺了一名月國僧人和一名南晉劍師。全天下的人知道這個寧缺的人,在書院二層樓的比試中,戰勝了彩奪目,完若神子的隆慶皇子。

更令世間震撼的是,所有人知道這個寧缺的名字,出現在了七卷天書的日字卷上,雖然沒有人看過那卷天書,雖然很多人都對此存有疑,但既然這個消息是經過西陵神殿同意才傳世間,那麼想來不會有所虛假。

剛進書院二層樓,又神符師傳人,更有資格把自己的名字寫在天書上,如此令人心神搖晃之遭遇,怎能不令帳各宗派的年輕修行者們震驚、敬畏且羨之?

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春風亭一夜的舊事,以及舊事中的那些死者,南晉劍閣弟子和月國白塔寺僧人們的目,在敬畏羨慕之余,還藏著幾分敵意。

最震驚的人其實是墨池苑的弟子,天貓小臉微紅,怔怔看著寧缺,明亮的眼眸里滿是喜悅和不可置信的神捂著,才沒有因為震驚發出尖

們本以為寧缺只是一名書院的普通學生,哪里想到竟會是夫子的親傳弟子,聯想著溫泉相遇,荒原同行并肩浴殺敵的時,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莫山山聽到那個名字后,看著寧缺的目微微一滯,袖中那雙慣持筆桿,穩定如秀山的手抖了一木訥微圓的臉頰上依然沒能任何表,只是眉眼間忽然多出了幾分疲憊之。把手中的那把小佩刀回酌之華腰間,沉默坐回椅中,散漫無神的目顯得有些惘然,再也沒有看寧缺一眼。

Advertisement

寧缺沒有注意到此時緒上的細微變化,在舒將軍旁坐下后,也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靜靜看著天諭司司座大人。

因為他沒有再看曲妮瑪娣,所以那位份尊貴的姑姑表愈發沉難看。

天諭司司座也沒有看曲妮瑪娣,他看著眼前飄落的那雪白銀發,忽然微微一笑,迅速做了決斷,看著寧缺說道:“十三先生,你看這事如何理?”

聽著十三先生這個稱呼,寧缺微微一怔,本以為這位神殿大人早已知曉自己在燕北邊塞份,轉念間想起另一件事,才明白是何道理。

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書院,書院里有個夫子,他是最高的那個人……這段話對于塵世中人而言或許只是道順口溜,但對于修行世界里的大人,尤其是像神殿司座大人這等知曉很多歷史的的人而言,卻是本不需懷疑的真理。

夫子高,當然不是說他長的高,雖然他長的確實高,也不僅僅是指他的道德文章思想境界高,還指他的輩份高。

據昊天掌教大人和爛柯寺長老年時的記憶推算,夫子至已經活了一百多歲,而按照夫子自嘲的話語說,活的時間長總會占些便宜,比如說輩份什麼的,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與夫子同輩的人了。

即便與夫子弟子同輩的人相信也已經死了,所以瑟大師當日在書院后山與二師兄君陌說話時,才會有那一番輩份之爭,所以無論神殿還是佛宗里真正的大人們,提及書院后山那些人們時,從來不按照正道宗門輩份稱呼。

書院自也有這種問題,前院后山的輩份差距太大,為了避免那種難以言喻的尷尬,便形了一種稱呼習慣,前院的教習們稱呼后山那幾位,按照長之序稱為幾先生,比如大先生及二先生。這種習慣漸漸流傳到了書院外,只是因為后山里的人們基本上不怎麼現世,大概也只有神殿里的大人們還記得這種規矩。

Advertisement

所以,寧缺便是十三先生。

無論在軍營,還是在修行強者的世界里。

……

……

寧缺不是典型唐人,但他自從軍,如今雖然早不是那個邊城小卒,依然保留了很多這方面的氣息,這一生最為厭憎的便是不援同袍的雜碎和搶奪軍功。在東勝寨便知道神殿騎兵曾經搶過碧水營的軍功,荒原更是經歷了那場戰,對神殿騎兵沒有毫好,加上既然是十三先生,難免有些十三之氣,所以明知道天諭司司座想聽到什麼答案,卻依然沒有順著對方的意思走。

天諭司司座陷沉默。

為神殿重要人,他理所當然應該維護神殿中人,但近些年來,裁決司連出道癡和隆慶兩大名人,實力迅速擴張,加上明司因為那椿事必須低調,所以裁決司從上到小的氣焰都極為囂張,他為天諭司司座早已有所不滿,今日之事寧缺敢拿書院聲譽做保,他順勢而行,也算是維護神殿明公平的名聲,不懼被人非議有損神殿尊嚴,更不在意被道癡等人事后責難。

心意既定,他看著寧缺微笑說道:“神殿騎兵統領陳八尺領四十棘杖,報請裁決司神座免去一應職務,所屬騎兵歸桃山后罰苦役半年,你看如何?”

這番罰意見里,并沒有包括曲妮瑪娣,更沒有花癡和天諭院諸生,不過也是理所當然,即便是天諭司司座,也不可能做出任何決斷。

寧缺知道不可能再要求更多,神溫和點頭,自然沒有忘了把神殿明正義的一面好生贊揚一番,這種時候他可沒有什麼夫子弟子的矜持勁兒。

將軍輕捋胡須,也表示贊同,于是這件事便得出了最終的結論,而在商議之時,竟是本沒有一個人去問曲妮瑪娣的意見。

Advertisement

坐在天諭司座旁的曲妮瑪娣老臉黑沉,握著椅手的枯手抖不停,自然不是恐懼什麼,只是快要抑不住心頭的憤怒。

聽著棘杖四十,神殿騎兵統領陳八尺的臉瞬間變得蒼白無比。

棘杖乃是神殿部的專門司罰用,烏松木為柱,上面纏著雜鋼細刺,據傳無數年前首任裁決大神,便是背負此棘二十年,才明悟昊天真義。他為裁決司下屬,當然清楚這個傳說,更清楚這種棘杖會給人帶來多大的痛苦。

過去數年,他曾經跟隨隆慶皇子四巡視,緝捕魔宗余孽及叛教邪人,曾經親手用棘杖把那些惡人打的生不如死,看過那些背上綻開的花,筋絡纏繞的麻藤,哪里想到這種遭遇,竟會有日發生在自己上。

他是玄境的高手,在裁決司地位重要,然而神殿階層森嚴,天諭司司座大人既然做出了決定,他非但不敢反抗,就連辯駁抗議之聲都不敢發出來,只有咬著牙,老老實實任由神殿管事把他拖了出去。

玄境修行者很強大,但他們的和普通人的并沒有什麼區別,當帳外響起沉重的悶擊聲后不久,神殿騎兵統領陳八尺,終于忍不住發出了凄慘的痛嚎聲。他想咬牙關不喊出聲,不想讓裁決司丟臉,但在裁決司的棘杖之下,即便是咬碎滿口牙齒,卻無法抵抗那種劇痛。

聽著棘杖重重落在背上的悶響,聽著聲聲慘嚎,甚至能聽見棘杖細鋼勾出的嘶嘶聲,議事帳的人們不由到有些發寒。

聽著這些聲音,大河國抿著,想起死在草甸下的師弟,覺得郁結多日的懷,終于算是舒暢了幾分,不由向不遠的寧缺,眼中滿是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