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玄幻奇幻 將夜 第二卷凜冬之湖 第十一章 假如光明來臨

《將夜》 第二卷凜冬之湖 第十一章 假如光明來臨

昊天,是這個世界上至高也是唯一的信仰。

天下無數信徒虔誠地以神和金錢供奉著昊天道門遍布天下的各座道觀,位于西陵桃山間的神殿,便是影響甚至控制這些道觀及世俗皇權的至高中樞。

西陵神殿以掌教大人統領道門,道門事務則由三位大神管理,這三位大神權柄極重,威嚴極盛,地位極高,故稱神座。

三神座分別是天諭大神、裁決大神明大神

其中裁決大神主司裁決異端、緝捕魔宗余孽,麾下強者無數,武力最盛,擁有明面上最大的權力。天諭大神主司領悟昊天意旨,修編典籍,以七分書法遙控世間各座道觀,在世俗間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明大神是三神座里最特殊的存在,他沒有的道門事務分配,卻有權力控所有的道門事務,因為但凡能明大神的人,必然是神殿部最通教義妙旨,信仰最堅定,對世間黑暗影最為繁的大者。

回想千年之前,那位明大神攜某卷天書荒原傳道,可謂是承載著昊天道門最艱巨也是最重要的歷史使命,便可以想見其地位。而那位明大神不知為何放棄昊天神眷自創宗門,便在世間造就了一個魔宗,便與昊天道門對抗至今日,縱使被西陵神殿嚴酷打撲殺,依然死而不僵,由此可以想見其大能。

西陵神殿歷任明大神,都是這樣了不起的絕頂人,所以事實上在神殿部雖無排名,但明大神然為三神座之首,僅在掌教之下。

這些年來,世間偶爾還會出現以西陵三神座之名發出的誥書,然而在桃山之外本沒有人知道,那位地位尊崇的明大神竟是被神殿囚在桃山后麓森終年不見關的幽閣之中,而且一囚便是十四年。

Advertisement

跪在木柵欄前的中年神難以抑住心中的激。這些年來,世間只有他能經常見到木柵欄后的老人,但每一次他都像第一次見到老人時那般激

如今的他是裁決大神最信任的下屬,即便葉紅魚及隆慶皇子這二位司座大人也不會小看他,然而無論地位變得再高,只要走昏暗的幽閣,來到木柵欄前,他就覺得自己仿佛還是那個剛剛從東海宋國道觀來到桃山的年,而柵欄后的老人還是當年那位地位崇高,深教眾戴的明大神

中年神信奉昊天,向往明,他愿意、也只愿意為指引自己走上明大道的老人投予全部的熱與崇敬,甚至不惜為之燃燒生命和靈魂。

老人平靜看著中年神,臉上的皺紋像柵欄上的木料紋路一般繁,臉上的神極為溫和,本看不到一當年明大神智慧威嚴如海的氣息。

中年神以額地,輕聲說道:“裁決大神詢問,所以我來看看您。”

老人說道:“你不來看我,我也想看你。”

中年神一驚,聲音微道:“神座,您看到了什麼?”

老人緩緩轉,從房間鑲著玻璃的極小口向外去,外是深霧幽暗,看不到,但他知道那里是北方。

老人深陷眼窩里氤氳的圣潔渾漸漸散去,黑眼瞳奇異地放大,占據整個眼球,看上去就像顆不沾一塵埃的明黑玉。

“我看到黑夜的影子出現在長安城中。”

聽到這句話,跪在木柵欄外的中年神抖起來。

被囚了很多年的明大神,依然是明大神,他說的每一句話,都自然有其道理,對于中年神來說,和昊天的意旨幾乎都沒有任何差別。

Advertisement

明大神沒有預言世間萬運行的能力,那是天諭神座的天賜能力,但做為道心最純凈堅定,每一滴里都盈明的神,他有一種很特殊的能力,可以看到人世間真正的黑暗。

很多年前,他曾經看到黑夜的影子從荒原飄向大唐帝國,正是堅信這一點,西陵神殿才不惜一切代價,在北方那個強大的帝國做了那麼多事

然而很奇異的是,正是在那件事,在神殿部地位崇高的他,被瞬間打落塵埃,面對掌教大人的震怒尤其是那位青道人的目,強大智慧如他,也本做不出任何應對反抗,就此變了桃山后麓里無人知曉的一個囚徒。

中年神聲請示道:“這件事應該稟報裁決神座,不,掌教大人。”

老人微笑看著他搖了搖頭,說道:“這座殿啊……”

伴著幽幽嘆息,柵欄上的灰塵飛舞起來。

“還有殿后的那座觀……都已經墮落腐朽了。”

被無緣無故囚多年的明大神,有資格對神殿甚至是那座道觀發出冷漠的指責,然而中年神雖然崇敬他,卻不敢回話相和。他抬起頭來,疑片刻后難掩興聲說道:“您……要離開了嗎?”

老人靜靜看著他,深陷的眼窩早已回復如初,圣潔的輝讓眼神多出一漠然空的氣息,枯干的雙微微,毫無緒說道:“你會死,很多人都會死。”

“神殿里有很多人像我一樣,愿意獻出自己的生命。”

中年神毫不猶豫,堅毅說道:“為了明降臨人間。”

沉默被囚十四年,因為眼中看到的那抹夜,終于決定要逃離神殿幽閣。老人靜靜看著跪在柵欄外的中年神,仿佛看到很多年前,那個眼神里滿是敬畏崇拜神年道士,臉上的皺紋越來越深,皺紋里充滿了慈悲與憐憫的氣息。

Advertisement

……

……

某夜。

老人起走到那排看似疏松并且低矮的木柵欄前,他靜靜看著柵欄,看著自己相伴了五千個日夜的它看了很長時間,然后說了一句話。

“我本心無樊籠,樊籠如何攔我?我道心明,明如何攔我?”

說完這句話,老人手推向木柵欄,作尋常隨意,仿佛不是經年之困,而只是想要離開家,推開家中那扇會發出吱呀聲響的木門。

蒼老的手指到木柵欄上,木柵欄無聲碎為齏,化作無數粒耀著渾的塵埃到飄散,然后像螢火蟲群一般鉆出那方細小的石

以手撐頜靜靜坐在南海墨玉神座上的裁決大神忽然起來。

他威嚴深重如海的雙眸里忽然出現兩粒極微小的點。

噗的一聲!濃稠的鮮從他中噴出,淋在深紅的神袍上……

螢火蟲鉆出細小的石,進夜霧之中,仿佛像油潑火堆一般,點燃了周所有的一切,尤其是那些霧霾里微小的粒子。

永世不見明的幽暗山谷驟然間燃燒起來。

這種燃燒沒有溫度沒有毀滅的力量,只有亮度。

燃燒的山霧瞬間向上蔓延,一直蔓延到桃山南麓,蔓延到重重道殿之間。

深沉黑夜里,整座桃山都燃燒起來。

尤其是那座明神殿,里面道唱回,悲憫莊嚴,大放明……  桃山最高有一座座潔白無垢的神殿。

神殿響起一道雷鳴般的怒吼。

伴著雷鳴怒吼,桃山間的無形火焰漸漸熄滅。

最高神殿里的吼聲漸漸變低。

尾音悠悠,尾音幽幽……

極遙遠東南方有座海島。

這片海洋的風暴比風暴海更加可怕,從來沒有漁船或商船來過。

這座海島上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人類的腳印。

一名瘦小的青道人站在高高的礁石上。

Advertisement

恐怖的巨浪不停拍打著礁石的底部,聲若雷鳴,島巖震,他卻像是一無所覺。

道人靜靜看著海洋深,看著那里被海底火山融漿蒸發而出的沖天熱霧。

忽然間,他仿佛應到了什麼,回頭向遙遠不可見的陸地。

很長時間后,青道人嘆息了一聲,搖了搖頭……

那一夜,桃山有十四名神明中化為灰燼。

那一夜,明神殿共計三百人被死。

那一夜,被囚十四年的明大神功逃離西陵神殿。

他是歷史上第一個能活著離開桃山后麓幽閣的囚犯……

冬天的荒原,暮時是最暖的時候,斜斜垂在長草遠方的紅落日,散發著一天中最后的明,雖然無法融化積雪,但卻能給旅人們的臉頰添了一些紅潤。

荒原里響起箭嘯聲,重墜地聲。

宿營地里的人們聽著遠傳來天貓驚喜地呼喊:“師兄你的箭法真好!”

自有人去收拾獵,寧缺喂好大黑馬,準備休息一會,路過馬車時,發現莫山山正在車窗旁,借著最后的余暉專心寫字。

“當心壞了眼睛。”

他站在車窗旁好意說道。

莫山山抬頭看了他一眼,目冷淡,仿佛他就是空氣。

荒原已有些日子,寧缺發現這竟是驕傲地從來不肯用正眼看自己,難免有些不爽,心想自己連大唐公主的驕傲都不在乎,又哪里會被你擊敗?

于是他也懶得用正眼看,靠著窗邊斜乜著眼看寫字,目沒有落在紙面上,而是落在的臉上,發現微圓的小臉上寫滿了專注與忘

認真時最麗,寧缺認同這個說法。而他一旦拾起筆來也經常會忘了周諸事,所以看著專注寫書法,觀不免有些好轉。

“看不出來你還是個癡于書的家伙,寫起字來頗有我的幾分風采。”

大河國男們在做力活,負責搭帳蓬釘木樁,酌之華等弟子則在堆柴生火煮飯,聽著寧缺這番點評,不知道為什麼竟是笑了起來。

們掩而笑,著寧缺,卻不說為什麼而笑。

寧缺有些尷尬,為了掩飾這種尷尬,他抬頭天,發現幾顆米粒般的星星出現在荒原邊緣,與落日隔天相,下意識慨道:“還是沒有月亮啊。”

車窗,莫山山擱筆于硯,順著他的目去,木訥問道:“說什麼胡話?”

寧缺微微一怔,想起了一些事,笑意漸漸浮上臉頰。

莫山山隔著車窗看著他的側臉,荒原上的微風吹他的發,發現出一個可的小酒窩,忽然發現這個家伙此時的笑容竟是這樣的誠懇真摯。

忽然間寧缺手掌搭上車窗,一掠而上,就這樣消失。

馬車頂端響起一聲輕響,莫山山抬頭去,不解何意。

荒原風中,寧缺站在馬車頂端,看著遠渾圓落日下漸起的煙塵,眉頭漸漸皺起,把手間吹出一道尖利的嘯聲。

宿營地里驟然一片安靜,戰馬開始起來……

在落日的陪伴下,桑桑一個人有滋有味地吃著煎蛋面。

面里一顆蔥花都沒有,因為不喜歡吃蔥,以前之所以放蔥,那是因為某人喜歡。

一個人對著鏡子盡地涂陳錦記的脂,不會再有某人總在在旁邊嘲笑。

一個人睡,從左邊滾到右邊從右邊滾到左邊,床顯得大了很多。

在床上,想蹬就蹬,想胳膊就胳膊,再也不擔心踢著誰打著誰硌著誰。

一個人在長安城的的生活很舒服,很不舒服。

桑桑躺在床上,看著窗外那棵樹,看著樹葉里的繁星,心里想著怎麼還是沒有月亮呢?爺說的月亮究竟是什麼呢?爺這時候又在哪里呢?

可能是因為床忽然變大,所以有些不習慣的緣故,桑桑像前些天一樣整整一宵都沒有睡好,一直折騰到了天亮,打著呵欠著小臉起床,推門去巷口買了碗酸辣面片湯,然后坐到老筆齋的門檻上。

在清晨來臨的明亮線里,一個人沒滋沒味地吃著……

大唐帝國最南方的關,嘈雜一片,無數商隊等著境。

有一輛普通的馬車規矩地排著隊。

車廂里有位枯發深眸的老人正在閉目養神。

他睜開眼睛向北方遙遠的長安城去,眼中充滿了溫而威嚴的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