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草原牧醫[六零] 第593頁

《草原牧醫[六零]》 第593頁

最後,林雪君捧起一個老人在信中隻字未提的鐵盒子。

「這是什麼?」掂了掂重量,疑地抬頭詢問。

杭蓋等人都搖頭,他們之前從沒見過這個鐵盒子,似乎是老阿爸一直藏起來的東西。

海日古和家人們也很茫然,他們從沒見過老阿爸拿出過這東西。

倒是海日古的阿媽想了起來:

「搬家的時候見過它,不過沒見老阿爸打開過它。搬進瓦屋的時候,他隨手就將他放在了屜里。」

大家不知道這位孤獨老人的過去,他從哪裡來,為什麼忽然出現在草原上,怎麼沒有家人……也不知道鐵盒子裡裝著什麼。

林雪君努力將指甲蓋子和盒子之間的隙,慢慢地撬。

費了好半天勁,隨著一聲頓頓的『咔嚓』聲,盒蓋終於離盒

林雪君抬頭看了眼眾人,手指住盒蓋將之放在炕沿。

下一瞬,盒的勳章和證書映所有人眼簾。

6個明晃晃的軍功章靜靜躺在盒底,著幾個英雄證書、功勞證明文件,和一個舊舊的黨員證。

大家默默著那些能得其一便可i榮i耀一生的徽章,不敢置信地茫然怔忡。

在老人從未提及的鐵匣子裡,大家仿佛看到了這位無名英雄的一生。

第248章 又一次道別

春天你為我們送鴨,冬天我們為你送棉花。

畢力格老人去世, 全駐地的人都過來幫忙。

附近生產隊能趕來的許多年輕人都頂著風雪趕來送別,在送葬之前,於駐地周圍扎包暫留。

在林雪君一行人抵達的第二天, 來了意想不到的人。

Advertisement

公社陳社長帶著草原局局長馮英同志來到了第六生產隊, 大隊長杭蓋迎接了他們。

「不必客氣,我們都是來給老人家送別的。」馮英依次與杭蓋等人握手,直奔靈棚與老人道別。

在風雪中,馮英站了好久,不知在心裡與畢力格老人回溯著怎樣的過往。

直到馮英帶來的草原局規劃部主任田立業第4次過來催促馮英回屋暖和一下, 才終於點點頭, 朝老人摘帽行禮。

進到土坯房裡, 馮英與屋每個人和氣地絮語, 在大隊長杭蓋介紹到林雪君時, 馮英終於遇到了他們草原局的這位呼赫公社特派專員。

「林同志,你好。」馮英坐在炕沿, 與走過來的林雪君握手,又在主人家的招待下,一同踢掉鞋子坐到炕桌邊。

馮英摘下帽子, 出兩鬢斑白的短髮, 接過主人家遞過來的茶,喝了一口後連連稱讚。

一群面對領導幹部有些張的人終於在故意為之的氣氛中, 漸漸不再拘束。

馮英這才與林雪君閒談起來,他們聊到各自眼中的畢力格老人,聊起春天呼盟草原抵抗住旱與蟲害時,畢力格老人打電話到草原局, 對林雪君的誇讚。

「老人家真的很高興, 能看到戰勝乾旱和蟲害後草原恢復生機, 能看到3年羊改1年羊後生產隊日子變好,草原負載量降下來,未來全是希。」馮英拉住林雪君的手,「今天來送別,我並不很悲傷。在這樣的希中睡過去,是我們所有上了年紀的人最好的離別方式。

Advertisement

「你是個好孩子,你給畢力格老人帶來了不一樣的驗。」

「謝謝馮局長。」林雪君悲傷的臉上終於顯出笑容。

「你每個月遞上來的文件我都有看,寫優質牧草種植的,寫不同牧草餵養效果的,寫應對不同氣候和地理環境下應採取的牧草種植措施的,寫退耕還林、退耕還牧和退林為耕、退牧為耕的報告文章……我都看了。思路非常清晰,為許多基層工作的推進提供了有力的理論基礎。」馮英說著說著,又忍不住聊起工作:

「草原局這邊給你的反饋,你應該也收到了吧?」

「收到了,現在我們對於整個生態的理解,以及未來在各個方面的選擇和道路,都還是模糊的。一切都在著石頭過河。」林雪君答道。

砍樹劈荒開墾草原改為農業用田,還是維持森林和草原生態,在做決策的時候,不止有『是』和『否』兩個選擇,還有無數細微的傾斜與權衡。

在未來幾十年裡,國家針對這方面的政策一直在改變,不斷地調節,不斷地因地制宜,不斷地研究、探討、學習,然後重新矯正決策。

這是任何國家都會遇到的困難,不止在草原、林業等相關,更是在各行各業、各方各面。

「是的,我們很多行為都要有理論基礎,才敢大刀闊斧地去作。不然就會畏畏,止步不前。針對草原和森林,沒有小事。任何的決策如果有我們理論所未及的點,都可能出現不可預測的災難。就比如除蟲害到底是用生藥劑還是化學藥劑,這個決策中有一點點變量的加,都可能導致結果出現天壤之別。

Advertisement

「而我們最難探索的,就是哪些變量,會引發怎樣的變化。」

馮英攥林雪君的手,嘆息道:

「所以我們最缺的,不止是落實工作、干實事的人。更是你們這些有知識的好同志。

「整個草原局的行為,都要靠大腦來指揮,大腦需要知識,需要規劃。

「你但凡有一點研究結果,都可以給我寫信,我最喜歡讀的就是研究員們的信件,和科學家們的新文章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