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雨太大,擔心可能發生電事故,村頭兒的那臺變已經拉下了閘。
而在如今這個年代,本就沒什麽娛樂,何況還是城邊子的農村。
尤其外麵下著大雨,屋裏下著小雨,地上炕上擺滿了盆盆罐罐碗碗的,哪也去不了。
也幸虧,外麵不打雷了,還有電視可以看,可看著看著突然停電了,那就隻能睡覺了。
集的雨點猛烈的敲打著地麵和屋頂,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仿佛催眠曲一樣。
很快,大多數村民都睡著了,整個村莊仿佛被一層厚重的黑幕布所籠罩,陷了一片深沉的黑暗之中。
這個時候,有人發現水已經進了屋,但也沒太在意,隻是罵罵咧咧的,拿著手電筒或者點著蠟,把地櫃兒裏麵的被子了,服了,全都搬到了炕上。
但大多數已經睡著的村民卻不知道,水已經悄悄的進了屋,在緩慢的上漲著。
如果不是市裏提前做了防汛預警,北梁村又是重點布防區域,今晚一定會出大事兒。
隨著各的喇叭呼喊聲,驚醒了睡的村民,家裏有手電的,能清晰看到屋芒沒有規則的晃著。
這個時候他們才驚恐的察覺到,雨水已經悄無聲息的進了屋,水位還在上升,眼看著就要到炕沿兒了。
一時間,呼兒喚母的喊聲此起彼伏的從各家各戶傳出,打破了夜晚原有的寧靜。
對於那些家中備有手電筒的家庭來說,況還算稍微好一些。
他們可以借助微弱的亮來穿、收拾品,並照顧家人。
然而,那些沒有手電筒,甚至連蠟燭都沒準備的人家可就遭罪了。
隻能在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艱難索著穿上服,然後他們毫無防備的下炕,接著就噗通一聲掉到了水裏,嚇得一陣陣尖大喊。
隨著一家家的戶門打開,村民扶老攜的出了屋,頂著暴雨,深一腳淺一腳的,趟著已經到了腰部的積水,小心翼翼的往大門口走。
“張大哥,你家裏怎麽樣,需要幫忙不?”
“五嬸兒,五叔腳不好,你們別急,我馬上過去,背著五叔去村口集合。”
“孩兒他爸,我跟孩子沒事兒,你快點去後院兒看看劉大娘。快八十歲的老太太了,兒不在邊,水這麽深,別出事兒。”
“陳哥,陳哥,把大嫂子和孩子送到村口,回來幫我搭把手,我一個人背不我媽。”
“……”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尤其是在災難麵前,完全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互幫互助。
與此同時,北梁村村口,區委書記崔安,區長畢海燕站在齊腰深的水裏,手裏拿著手電筒在現場指揮著。
也幸虧是因為地勢窪的積水,而不是山洪水或者是河水,不然這麽深的水,本就站不住腳,一個浪都得拍裏。
“書記、區長!”兩名穿著雨的青年吃力的走過來:“鬆明村出現險,平河水已經漫上河堤。”
平河屬於江州河支流,好多年都沒有水了,這次暴雨,江州河水暴漲,讓幹枯了不知道多年的平河也滿水了。
崔安腦袋嗡的一聲,安置點勉強能安置北梁村的村民,可吃喝拉撒的問題還不知道怎麽解決呢,現在鬆明村又出了險,這老天爺怎麽全可我北山區謔謔?
崔安急切的說道:“畢區長,我留在這裏,你立刻帶著人去鬆明村。一定在洪水來臨前,安全的把村民轉移。”
畢海燕是個人,而且正是大姨媽來的這幾天,凍得已經臉蒼白,但一直咬著牙堅持在第一線。
其實崔安已經發現了的不對勁兒,也勸了,讓回區裏指揮,但沒答應。正好趁著這個機會,讓去鬆明村。那邊雖然出現了險,但況肯定比這邊強不。
畢海燕腦袋也大了起來:“鬆明村人口將近三千人,往哪裏安排?”
崔安想也沒想的說道:“以投親靠友為主,先老弱病殘後一般人員的原則,確保應轉盡轉、應轉快轉、嚴防回流,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如果沒有親戚朋友的,暫時全部送到安置點,先把今晚糊弄過去,明天再想辦法。咱這麽大個江州城,還安置不了這幾千人?”
“好!”畢海燕重重一點頭,然後帶著十多個人還有那兩名青年,互相攙扶著離開。
看到畢海燕走了,邊聚攏的村民也越來越多,崔安對邊的村主任說道。
“村兩委和黨員立刻對居民進行逐戶上門巡查,查看人員撤離況,必須確保不一人,保證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是!”村主任答應一聲,接著喊道:“所有村幹部還有黨員跟我進村兒,挨家挨戶巡查。”
此時,畢海燕他們正攜著手,順著村道往前走,因為地勢越來越高,水位也越來越淺,他們行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你們的車停在哪了?”
“就在前麵。”一名青年往前麵指了指,接著又咦了一聲:“好像有車隊過來了。”
畢海燕停住腳步,了一口氣後抬頭看過去。果然,厚厚的雨幕中,約看到了燈。
“不會是市裏的救援到了吧。”
一名中年人,抹了一把臉上的水,有些驚疑不定的說了一句。
車隊越來越近,這個時候才看清,居然全是卡車。
畢海燕他們往路邊靠了靠,隨著車隊的靠近,地麵積水起了陣陣波浪,接著,車隊緩緩停了下來。
第一輛車的車門打開,姚軍在車上跳下來:“你們是在北梁村出來的嗎?”
“姚總?”
畢海燕往前走了一步,舉起手電筒照了一下,看清是姚軍之後,臉上出笑容。
“還真是姚總,你們是去北梁村嗎?”
“畢區長!”這時,姚軍也認出了畢海燕:“一個多小時前,我們董事長接到了北山派出所所長鄧建新的電話,告訴我們北梁村出現了險。
區裏準備組織村民撤離,隻是雖說區裏事先做了準備,但這場雨來的太快太急,在安置上準備並不充分,主要是飲食問題,暫時解決不了。
所以我們董事長答應,災村民的吃喝由貢集團提供。然後讓我帶著人,到北山派出所跟鄧建新所長對接,之後再一起到北梁村協助區裏開展村民撤離工作。”
這時,鄧建新也在車上下來了,見到畢海燕首先敬了個禮。
“區長,我是北山派出所所長鄧建新,我接到北梁村出現險信息之後,立刻聯係了貢集團的周董。
他跟我說,所有撤離的村民吃喝全部由貢集團負責,而且食品已經開始裝車,隻要災村民到了安置點,食品和水立刻就會送到。”
“太好了!”
畢海燕激的一拍大,然後握著姚軍的手表達謝。
“謝謝,謝謝!”
接著,畢海燕又看向鄧建新,臉上流著非常滿意的笑容。
“沒想到,鄧建新同誌跟周董還有這層關係,不錯,這次記你一大功。”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這個時候,鄧建新可不想居功,隻要領導能記住自己的名字就好,以後的好肯定不了。
畢海燕更滿意了,居功而不嗷,這是個可造之材。
“行,現在況急,你們趕走吧。”
姚軍問道:“畢區長,你們去哪?”
“鬆明村出現了險。”畢海燕語氣變得有些沉重:“我過去看看,組織撤離村民。”
“鬆明村也出現了險?”姚軍一皺眉,然後對後的兩個人說道:“你們帶著兩輛車,跟畢區長去鬆明村,我們這裏任務結束後,會立刻過去。”
“是!”兩人一個立正,轉上了車。
“畢區長!”姚軍說道:“還是還是坐卡車吧,市裏有些路段,吉普車都過不去。”
“謝謝,真是太謝了。”畢海燕是真的到了,又是對姚軍一陣謝,然後才上車。
看著他們離開,姚軍才一揮手:“上車!”
崔安看著聚集而來的村民越來越多,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都得抱著或者背著,因為水太深,放下就沒影兒。
崔安扯著嗓子喊道:“趕的,劉主任,你帶著人,組織村民往高撤離。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一定要看好。”
雖然距離高並不遠,大概也就兩公裏,但現在是黑夜,周圍況不明,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危險。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沒有抗風險能力,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
突然,有人喊了一聲:“書記,你快點看,好像有車隊來了。”
不隻是崔安,所有聽到的人,全都抬頭看過去。
很快,車隊開了過來,沒等車停下,崔安費力的趟著水迎了過去。
姚軍看到有人過來,急忙讓司機停車,後麵的車也跟著停了下來。
姚軍推開車門,也顧不得水有多深,跳了下去,一下子就過了腰。
“崔書記,況怎麽樣?”
這裏人多,手電筒也多,再加上車燈,還是能看清周圍況的。
“姚總!”崔安跟姚軍握了握手:“你們這是……”
“我們董事長讓我帶人,協助區裏開展村民撤離工作。”姚軍一拉鄧建新:“詳細的況,讓北山派出所鄧建新所長跟你說吧。”
鄧建新敬了個禮,又把跟畢海燕說的話重複了一遍。
貢集團負責災村民飲食問題,崔安倒是沒有意外。以周安東的格,這是在理之中的事。
何況,別的地方災了,貢集團又是捐錢又是捐的,自己的家災了,反而不聞不問,這樣的事,周安東絕對幹不出來。
而讓他意外的是,這麽大的雨,政府各個部門都在防汛,企業自然也是如此,他怎麽都沒想到,周安東會派人來協助他們工作,而且還是姚軍親自來了。
“姚總,太謝你們了。這麽大的雨,這麽深的水,我正愁老人和孩子怎麽辦呢,你們就從天而降了。”
“謝的話先別說了。”
姚軍看了一眼凍得臉發白的村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看著很不好。
“趕安排老人和孩子上車,盡快把他們送到安置點。”
“對對對!”崔安喊道:“快點讓老人和孩子上車。”
村民一聽,這些車是來接他們的,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直於繃的心,一下子就放鬆了下來,激得差點高喊周安東萬歲。
這個時候,真要出點什麽事,那可能是要命的。
村民有序的把孩子放到車廂裏,接著又扶著老人上車。
忙乎了能有半個多小時,老人和孩子都上車了。
看著車隊劈波斬浪的離開,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崔安笑著說道:“隻要老人和孩子安全了,我們這次任務就完一大半兒了。”